打嘞嘞与喊魂儿

  

                                                           打嘞嘞与喊魂儿

 

           乡人驱牛耕田时,一边甩着长鞭,啪啪声破空而传;一边打着嘞嘞,号节律扶犁前行。那场景,是人与自然互动,动物与人合作,在共同的氛围中流淌着自己汗水的美妙画面,是农耕文明的直接呈现。

          如今,这样的场景在逐步消失,虽然我们还离不开种田。这是人类的进步,机器化生产提高了效率,也解放了大部分劳动力。

          我提起打嘞嘞,不是要固残守缺,是因为我觉得嘞嘞听似简单其实有道道。

          打嘞嘞是方言,就是嘴里发出有一定节奏类唱似哼无实际内容的劳动号子,不同的人发的音大体相同,传递的精神却不一样。

          体质强健剽悍的人打嘞嘞,中气十足,一手扶犁一手甩鞭,昂首阔步,一付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模样!

          年老力衰底气稍弱的人打嘞嘞,音浮声飘,甩鞭不脆,尾牛顺劲,靠着韧劲磨缠到底的劳动本色。

         大姑娘小媳妇,都喜欢听那刚劲而又回旋有余,高亢而又气长有尾哨的嘞嘞。这样的嘞嘞,人听了长精神,牛听了也发劲顺畅,卖力拉犁,效果显著。

        力衰之嘞,人不抖擞,牛也老气横秋。

        究其原因,盖气血旺盛,精神致者,音透力足,众喜。再者,万物向上,皆健而活;暗弱者不受力而喜靡靡之音。

        先人于劳作之余摸索规律,既有成效又自得其乐,身传数千年矣。

        如不打嘞嘞,则既烦闷又显沉重,生活无趣耶!

        在农村读书时,于晴朗之日,蓝天白云之下,看书写字之际,忽闻远处嘞嘞声,以为美哉!

         幼时不解其妙,壮时翻书不果,今,咀嚼再三,略窥一二。

        书里少记,因文人远农事,不为也,抑或为而未传也。

        尝作奇想,跟在耕者后面,把嘞嘞声调录下来,惜未果。后来看青歌赛,听原生态演唱,很是感动,又记起家乡的打嘞嘞,几乎掉了不轻弹的泪。

       生命的本质就是向上向前,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无不历尽风雨,然在苦难之时仍精神抖擞,劳作之时仍吟唱不息,有何可叹?有何事难为?

       如果说打嘞嘞是男人的力的体现,那么,喊魂儿就是女人的慈爱专利。

       大运河下游流域,一片平原,水丰土肥,四季明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数千年不改,风俗独特,难得的宝地一片。

       这里的孩子白天四处狂奔,无忧无虑,逐风追鸟,涉浅滩爬野树,三五一群,四六一党,不到力尽不停脚,不到天黑不回家。

       偶遇月黑风高,或有凶狗追咬,孩子被着实一吓,跑到家时已是神智恍惚,夜半惊哭,几日不安宁。

       老人传授一诀,母抱子,于明月初升之时分,绕宅喊魂儿。

       喊时,左手揽子,右手轻拍,边拍边喊,喊声要悠而长,一声接着一声,连绵不断,一圈接着一圈,连环不缺,直至小子睡熟。

       如此要重复几日,要候神态正常方可。

       小时候,在乡村,晚饭前后,常听某家喊魂儿,只听:小——狗——子——,小乖——乖——,回——家——了——!回家觉——觉了!

        有时还逗小子轻轻应一声,奥。

        在这一声声的呼唤里,在轻轻的拍打中,怀里的小子安然睡去。

        有时母亲实在累了,小子还未睡着,奶奶再接着来喊,再不行,姑姑也来!

        谁说我们这个民族不善于表达感情?那是不了解真正的民情。

        在柔和的亲切的呼唤中,一代代的成长,一个个成人,谁的身上不浸透着母亲的慈爱?

        现在回过头来想,这喊魂儿,也是一种心里暗示,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疗法,让受到惊吓的孩子在舒缓的节奏中感受温暖,感受力量,能减少惊恐从而放松自己,平静下来,恢复常态。

       但,那时,谁又学过什么心理学?

       同打嘞嘞一样,是在生活中摸索,在生活里积累,用生命的智慧,用生命的热爱,创造出了这样奇迹一般的方式!

       他们不识字,也不识谱,可谁能说他们不会生活?谁又能说他们不会审美?

       啊,我的家乡,多么神奇的地方!

 

 

                                                                                                               二0一0年一月二十四日五点半

 






海云 (2012-03-12 23:45:53)

让我想起小时候金陵城中的小巷子里有人抑扬顿挫的吆喝磨剪刀还有卖酒酿......

木桐白云 (2012-03-13 00:01:28)

呵呵,这些都生活里的歌呀!

天地一弘 (2012-03-13 01:41:19)
很亲切的乡音,不管是什么样的形式。
雨林 (2012-03-13 02:33:11)

好美的乡韵。好像看到一幅歌声里的画。

木桐白云 (2012-03-13 04:15:43)

谢谢一弘,乡音是故乡的歌。

木桐白云 (2012-03-13 04:16:31)

乡村的美真是说不清。

林玫phoenix (2012-03-13 16:29:01)

前者是最早的歌唱艺术,后者是最原始的心理学,记得我们南京早年间也有喊魂这传统,有孩子夜里哭闹,家大人就写了符或者什么打油诗之类贴公共场所,让众人念,给孩子压惊。记得小时候,大概七十年代那会,经常在汽车站电线杆子上看到类似东西,众人等车无聊,都围着看半天。后来这东西就不多见了,被当作封建迷信取消了。

木桐白云 (2012-03-13 21:39:35)

我们都有共同的记忆,这在当时也是一道小小的风景。

予微 (2012-03-14 03:42:59)

在田垄在井头,木桐都能找到悠长美好的意蕴。

木桐白云 (2012-03-14 04:30:03)

呵呵,生活其实就是发现。

仲夏百合 (2012-03-21 03:41:46)

对,记得有这样几句: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吵夜郎。路过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

木桐白云 (2012-03-21 09:53:07)

呵呵,这就一种民间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