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三)不放弃记忆的权利

     

     说余杰,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但一提他的网名《滴水湖畔》恐怕有知青经历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他的博客“专讲知青那些事儿”让我知道了云南兵团知青的苦难和遭遇,知道了云南知青为返城而作的不屈抗争,也让我知道了作为知识青年中的一员,能够在黑龙江兵团是幸运的,而我的经历就更是大不幸中一个幸运儿了。我钦佩像《滴水湖畔》以及许多像《滴水湖畔》一样的怀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一些同时代人他们的目的无非只有一个:绝不能让历史重演,绝不能让文革灾难重演,绝不能让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重演,绝不能让极左思潮卷土重来。(子蕴)

 

不放弃记忆的权利

余杰

 

24日,我正在审阅一份重要的文件,前台服务员送来了一个快递。我猜想一定是子蕴的书《跨越文革的人生岁月》到了。打开一看,果真是我期盼已久的这本书。

前几日,在网上结识的好友子蕴曾经发纸条给我,告诉我将这本书寄给我。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尽管这段时间工作比较忙,我还是迫不及待地看完了这本书。

 

一个同时代人对于文革真实的记忆

 

开场,子蕴说:忘记了是谁说的,切莫因生命的平凡而放弃神圣的记忆权利,惟千千万万朴实的生活记忆,才能熔铸成不可涂改的历史真实。

 

在子蕴的《跨越文革的人生岁月》一书里讲述的一个个故事就是这些平凡的,但是有意义的历史记忆。特别是在那个难忘的动乱年代里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红色恐怖”和“不该凋谢的花朵”,而是那个时期真实的政治环境下,我们这代人真实遭遇、真实的生活过程。读着这些故事,对于我们这些从文革走过来的人似乎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政治风暴袭来后学校里开始的无限期的停课,开始了我们被剥夺学习读书权利的那一刻起,历经了运动初期的狂热。亲眼目睹了共和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幕:批判、斗争、迫害、死亡等等。我们还看见了基本相同的故事:大串联、军训、学工以及那时的样板戏。读着读着,我的记忆里不断出现了上个世纪我们曾经看到的一切。这些共和国苦难的一幕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不能忘记啊!这也许就是子蕴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当我看到这个时代记忆的最后一篇《告别演出》的时候,心情很沉重。子蕴写道:写道这里我已抑制不住滚滚热泪,我才知道我是这样留恋我的学生生活,这样怀念我的班级集体,这样想念我的同学们!我的淘气可爱的同学们,你们过得可好?真想你们啊!

 

对于我们当时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许多人从此就再也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了。我们在那个时候还有带有茫茫然,一位自己开始紧跟伟大领袖进行反帝返修、永保江山的革命了。但是事实无情地粉碎了我们天真的梦想。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代人的悲剧所在。

 

现在,子蕴把自己亲身经历的文革记载下来,这是很难得的。似乎现在连这个已经被中央否定的文革都成为忌讳的话题,实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不幸。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无法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子蕴的故事尽管不起眼,但是记下了历史,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一位知青对上山下乡刻骨铭心的记录

 

上山下乡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的话题。这些回忆能够激起我们队昔日苦难岁月的记忆。

 

子蕴是1969年上山下乡的,去的地方时黑龙江兵团。她在讲述上山下乡的时候说:“我在并不情愿又无其他出路的情况下,踏上上山下乡的里程。这一去就是十年。这十年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当1978年我重返北京时,已经30岁了”

 

短短的这几句话恰是我们这代人的写照。整整十年,我们就这样贡献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为的是什么呢?祖国、人民、农村?还是再教育、培养接班人?至今没有人能够讲清楚。于是就有了什么“无悔”与“有悔”之争。这些都不能够说明问题。我还是欣赏子蕴的做法,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述那段历史。记下这些历史,让我们的后人和历史来评判。

 

在子蕴这本书里,上山下乡的回忆占了一半的篇幅。从到达农业连开始的第一顿饭一直到历经惊心动魄的“9·13”事件和哀乐低回的1976年。有她在兵团的痛苦与欢乐,也有自己美好爱情生活的曲折迂回。一直到1978年子蕴接到调令能够返回北京,而且是父亲亲自来到兵团与他们一起度过了那年的春节。子蕴是在这样描写自己的心情的:“即将返城的兴奋,对于大兴安林的眷恋,对于自己一人带着儿子即将开始和d(子蕴的爱人)两地分居的生活的无奈,对我将从此失去工作、未来将何去何从的恐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寝食难安。”

 

从上山下乡开始,到最终的大返城,许多知青经历的人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无奈地去了一个自己很陌生的地方,经历了苦难的煎熬,终于能够脱离苦海却又面对许多未知的考验。都是差不多的过程,所以我在阅读子蕴的这本书的时候,常常会想起自己在云南兵团的经历。我想,子蕴用这样的方式在讲述我们自己的历史,让我们记住这些苦难,记住我们这代人的过去。真实性和生动性往往胜过我们某些历史学家和专家对于这段历史的枯草的、有无事实依旧的解说。

 

一段共和国历程苦难与辉煌的见证

 

子蕴说: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太多的政治风云变幻,经历了人生中太多的沟沟坎坎,但经历又何尝不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是的,认真拜读了子蕴的这本书,我们看见的是共和国成长发展,经历磨难的一个历史的画面。一个家庭,一个人的经历在折射一个国家所走过的路。

 

从自己的家庭写道自己从小的生活。从上山下乡到十年后,子蕴回到北京了。她在这一节的标题是用了“北京不欢迎我们”。是啊,那时凡是有知青回城的地方,谁会欢迎一群饱经风霜、无所事事、没有文化、拖儿带女的知青?

 

有人开始了新的努力与奋斗,有人面对此情此景开始消沉,还有人从此一蹶不振。而子蕴选择的是依靠自己的努力的奋斗!很难,很不易!在艰难的求职路上,我们能够看见她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无论是在药店当学徒、还是买大山楂丸。回来了,一切从头开始。

 

我特别欣赏子蕴在书中的那段话----

“我们----和共和国一同诞生,一同成长的一代人,已经成熟已经坚强,我们不再盲从,不再迷惑,我们将肩负起时代给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共和国一起奔跑,奔跑,追赶着世界的脚步,不断向前,向前……”

 

 看完这本书,给我一个启示:一个人的成长史、一个家庭的变迁史启示就是那个时代的历史缩影。在子蕴这里,我们能够从许多细节中看到共和国发展的历程。由小见大,老百姓的故事是对整个历史的一个最好的补充和诠释。如果有千千万万的“子蕴”都来写这样的故事,将会是一部生动翔实的共和国的历史。我们可以在这些讲述中看到共和国怎样会成立的?取得了那些成就?一代人是如何成长的?史无前例的“文革”究竟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多大的灾难?为什么一定要改革开放等等。史学家们会在这里找到许多最真实的答案,这也许就是子蕴写这本书的意义。

 

 自从在2007年6月14日我开启了自己的博客以后,在网络世界里结识了许多朋友。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相互交流、学习,倾述这自己的情感,回忆着昨天的往事,展望着美好的未来。我很感谢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子蕴就是其中一位。虽然我们从未谋面,但是心是相通的。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经历、一样的话语。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代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谢谢子蕴给了我们这个财富,谢谢她给了我这样一个表达自己心愿的机会。愿在不久能够看到子蕴更加精彩的文章。也愿我们更多的与共和国同龄人能够像子蕴一样来讲述我们自己的历史。






外星孤儿 (2013-08-13 02:15:14)

子蕴,我记住了这句话:“切莫因生命的平凡而放弃神圣的记忆权利,惟千千万万朴实的生活记忆,才能熔铸成不可涂改的历史真实”。我会在适当时候敞开心扉,行使我记忆的权利,记录历史的真实。

梅子 (2013-08-13 02:33:28)

不忘记历史,才能正视今天与未来。任何淡化文革、甚至美化文革的行为对国家民族都是非常危险的。

余杰有与子蕴相同相似的经历,所以对子蕴所写的一切感同身受。


天地一弘 (2013-08-13 05:21:11)

在真实的记忆里面对历史,让现实不在重复悲剧。

子蕴 (2013-08-14 05:14:54)

也许回忆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一旦变成了文字,这沉重的心灵包袱也就放下了,也就可以直面未来了。支持你!

子蕴 (2013-08-14 05:17:05)

这一切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有同感,年青人会以为这是天方夜谭。所以我们更要写。

子蕴 (2013-08-14 05:19:23)

许多历史的真实早已被淹没……这让我们这代人好不心焦!

雨林 (2013-08-14 12:05:43)

不放弃记忆的权利。

子蕴 (2013-08-15 02:48:18)

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