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读后感_童年,人生的底色

雨林,你好!

 

     你的邮件收悉,谢谢你对我的关心,我的身体已无大碍。昨天我已重读完第一章,心里依旧是涌起万千感慨。我想我就按章节写一写感受,摘抄书中打动我的地方和你聊一聊,可好?

 

先生在两页纸的《序》中,让我难忘的是这几段话:

 

二十世纪,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犹太人写他们悲伤的故事,至今已数百本。日本人因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惹来了两枚原子弹,也写个不休。中国人自二十世纪开始即苦难交缠,八年抗日战争中,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生者不言,死者默默。殉国者的鲜血,流亡者的热泪,渐渐将全被湮没与遗忘了。

 

我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心灵上刻满弹痕。六十年来,何曾为自己生身的故乡和为她奋战的人写过一篇血泪记录?

 

那是一个我引为为荣,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

 

提纲挈领写出一二章时,我已年满八十,第二次因病被送进医院,出院后对自己继续写下去的信心更少,有一种“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心境。

 

前半生的歌哭岁月,因家国剧变,在我生身的土地上已片痕难寻了。而后半生,献身于栖息之地台湾,似是再世为人,却是稳定真实的六十年。

 

感谢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以“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这样切中我心的评论,为此书做真正的导读。他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专家,兼蓄历史眼界与文学胸襟,对我所写的时代和家乡有深刻的了解,也因此能见人所示见,点明这是一本“惆怅之书”。感谢他鼓励我,回应时代暴虐和历史无常的最好方法,就是以文学书写超越政治成败的人与事。

 

书写前,我曾跟着父母的灵魂作了一趟返乡之旅,独自坐在大连海岸,望向我扎根的岛屿。回到台湾,在这间人生最后的书房,写下这一生的故事。即使身体的疲劳如霜雪重压下的枯枝,即使自知已近油尽灯枯,我由故乡的追忆迤逦而下,一笔一画写到最后一章,印证今生,将自己的一生画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天地悠悠,不久我也将化成灰烬,留下这本书,为来自“巨流河”的两代人做个见证。

 

读完这几行文字,我想没有人不被一位耄耋老人的心血之作和肺腑之言所感动和吸引。《巨流河》浸润的是她和父母两代人的心路历程和悲欢离合,个人的人生际遇在时代的洪流下不被淹没,只有用文字记录下这点点滴滴,让后来者或许能窥视历史的一角,感受到沧桑巨变中人生的一瞬间。

 

书中齐老还提到翻译名家单德兴先生对她提笔成书的鼓励和信心支持。他的“治学和人生原是不可分的”的见地,我十分赞同。齐先生的一生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见证。如果没有读到这本书,只能是读者的遗憾。

 

书中所提另外二人李惠绵和简媜也是我想说的。这二人是齐先生成书的超级援军。李惠绵是齐先生“错过了却跑不了”的学生,对于她,有一份患难相知的深情。她奋斗不懈,终于修得学位,留台大任教,如今已是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专家。而简媜“才思丰沛,观察敏锐,在她笔下的台湾木土文化,缤纷多彩,自成一个情韵优美、人情温馨的社会”。

 

 

一九八八年,在武汉读高中的我有幸在武昌街道口新华书店花二元五毛五分钱买到一本广西人民出版社杨际岚选编的《台湾校园散文》一书,此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收录的是台湾名家学生时代散文,诸如张晓风、林清玄、张大春、朱天心等人的;下篇收录的是台湾学生文学奖获奖散文,其中就有李惠绵和简媜的《拐杖》和《有情石》两篇。

 

李惠绵,1960年出生,因为十个月大时不幸患病,自此无法站立行走,直到十二岁有自己的拐杖,让她知道这一生只能自己持拐,自己走路,也造就了她不服输的个性。她说“命运的游戏不一定都按了牌理。真正使用拐杖的人,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有感于她的那份坚韧和自强,我后来写了读完她的《拐杖》一文的读后感-----《千山独行》,被大学老师评为高分。

 

简媜是1961年出生,台湾宜兰人,台大中文系毕业,曾任《联合文学》主编。她的才情是我在读完她的《四月裂帛》一文后被完全吸引的。她那具有铿锵玫瑰般的气质和果敢绝断的语言天赋让人折服,“早慧,难享天年的,古来如此”;“就活这么一次,我要飞扬跋扈”;“文学,真是永不疲倦的流刑地”;“三月的天书都印错,竟无人知晓。四月的天空如果不肯裂帛,五月的夹衣如何起头?”。。。。。。

 

有这样的两个坚强后盾做督军,为齐先生能早日成书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也让我一开始就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真是“闲握他山玉,静读彼岸书”。

 

在第一章《歌声中的故乡》中,齐老从家中祖辈写起:齐家是自山西太原府来的汉人,定居在辽宁铁岭庄院范家屯,跟清朝“龙兴之地”赫图阿拉很近的地方,距沈阳一个小时的车程。她“出生在多难的年代,终身在漂流中度过,没有可归的田园,只有歌声中的故乡”,读到此处,不禁泪流。从巨流河到台湾的哑口海,“江水每夜呜咽地流过,都好像流在我的心上”。这样的一种描写,怎不让人动容和悲切?让我跟随着作者的笔触同呼吸,共命运,重温那段难以忘怀的历史,以至不能自持。

 

在第一章中,通过齐先生的描述,也让我清晰的看见了父亲齐世英这样一个温谦恭让的君子形象。父亲齐世英毕业于日本金泽第四高等学校理科,后留学德国柏林,入海德堡大学学习。对父亲极好的评价来自于她八十三岁的母亲那句“他虽不是家庭第一的男人,但他是温和洁净的真君子”。

 

英俊谦和的真君子----齐世英

 

 

“他十八岁考取官费到日本读书,认识到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国民普遍的教养是清洁守法,教育程度高些的讲究温恭的礼节,鼓励知识的追求,对国家有强烈的效忠思想。”

 

“金泽多雨,冬天积雪甚深,常能闭户读书,日积月累,他由一个聪明好动的少年,长成一个深思耽读的青年。”

 

后来在德国的学习,使他认识到“最理性的方式就是回去办教育”以救助积弱积贫的祖国。“历史哲学派由政治经济的思想史分析人生现象,在研究过程阐明理性思考的必要,也提醒他区域现实的不同,不可以冲动热情地强以理论套在大政策上-------这对他是一生的启发,使他坚定地相信,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的教育才能潜移默化拯救积弱的中国,而不是激动热情的群众运动。不择手段只达目的的革命所遗留下的社会、文化问题需要更多的理性解决,才能弥补。”这段话的阐述,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九二三年,二十六岁的齐世英由德国回到家乡时,对建设中国成为现代化的国家充满满腔的热血与见识。与郭松龄将军的结交畅谈,经历革新起义的失败,被迫逃亡日本东京,看到“原是一场改变东北命运的壮举,如今只是人间一出戏剧了”的悲凉。一九二六年,他在上海加入国民党,因温和英俊的外表,被蒋介石调侃成“你不像东北人”,但骨子里隐藏的却是不易被驯服的铮铮铁骨,他是一个真正的东北人。经历了郭军革命失败,他见识到政治大起大落的局面,深知参与政治不能不懂军事,正式报考进入日本训练在职军官的步兵学校学习。在此期间,他进一步研读日本的军事史、幕府时期的武士精神、明治维新后的军事现代化和二十世纪扩张主义的萌芽。遇见了许多当时正在创造中国近代史的人物,作了许多长谈,这些长谈铸造了他一生的政治性格和风骨。

 

一九三四年三月,齐世英与友人创办“国立中山中学”是中国第一所国立中学,招收“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流亡到北京的两千名初一到高三的学生,在风雨飘摇的局势中,学校又南迁到南京建校。“七七事变前在南京那些年,齐家的五花肉酸菜火锅不知温暖了多少游子思乡的心!”。由于父亲对中山学生的怜惜和关爱,找到了父亲因同情地下搞日志士被日本人在广场上用油漆烧死的张大飞(为方便起见,我在这里就直接将“张大非”写成“张大飞”了)。他的出现,我认为是这本书中带给读者最温暖的一条线,随着对张大飞短暂一生的描述,我有理由相信他的到来给齐先生苦难的成长岁月带来了足够的亮色和温情。直到齐先生的晚年,提到他的名字,都足以让齐老心驰神往,一再回味他们在一起的那些点滴。这不应该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青春恋情,而是在艰难岁月中患难与共的人间真情,弥足珍贵。命运多舛的张大飞不因个人家庭遭遇而颓废沮丧,通过诵读《圣经》,让他找到心灵平和的依托,让十二岁的邦媛看到他“淡淡的落寞中有一种和平、宁静”。读到这里,我想任何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生际遇,只要内心能找到依靠就能走出阴霾,寻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就像张大飞后来选择参加军校当了一名与敌人战斗在第一线的空军飞行员那样。

 

在第一章的末尾写到张大飞对“自己”的关爱的那一段,也非常打动我。“有一天去爬板桥的牛首山,自己一个人落后,在半山抱着一块小岩顶进退两难。山风吹着尖锐的哨音,我在寒风与恐惧中开始哭泣。这时,我看到张大飞在山的隘口回头看我。他把我牵下山,到了隘口用学生的棉大衣裹住我三十多公斤的身躯,他眼中的同情与关怀,是我这个经常转学的十二岁边缘人很少看到的。”

 

“数十年间,我在世界各地旅行,每看到那些平易近人的小山,总记得他在山风中由隘口回头看我。”

 

这是十二岁的少女心中初次萌动的对大哥哥的感情,真实又感人。张大飞的形象也由此深入每一个读者的心中,牵挂着他们俩纯洁真挚的感情。

 

第一章里齐先生还描写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小小心灵对家乡粉红色的芍药花和南京新家空地上开满的淡黄色槐花香经年难忘,成为她终生的最爱,那是给了她强烈的家的幸福感的味道。在母亲为年幼夭折的弟弟哭泣时,那哀切幽咽的声音永久地停留在邦媛心中,以致“长大后每次见到芍药花,总似听到母亲那哀伤压抑的哭声。它那大片的、有有些透明,看似脆弱的花瓣,有一种高贵的娇美,与旁边的各种野花都不一样;它在我日后的一生中,代表人生许多蔓延的、永不凋谢的美与悲伤的意象,尤其是以前那些世代女人的痛苦。”这样的描写,也勾起了我自己年幼时在农村乡下度过的童年的经历。幼年时期的经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无可估量的影响,不管大人们在忙些什么,在孩子童真的心中,留下的都将是伴随终生的印迹,永远烙在心头,挥之不去。正如邦媛后来写到十岁的夏天,她因肺病入住北京“西山疗养院”养病,那灰暗、撒满石灰的童年给她带来胆小怕黑的的终生记忆,当多年以后与父亲谈及大人们怎舍得送她孤苦一人去那种地方养病,充满了埋怨和不理解。父亲只能叹息说,“那个时代很少有人懂得儿童心理学,我多年投身革命,出生入死,不知道小孩有那么复杂的心理”,父亲用每月三分之一的薪水送病孩去疗养院,只希望孩子能活下来。这样朴素的解释也让邦媛释然,并理解其实“自己是幸运的,父母生我、养我,辛辛苦苦留住我”,同时养病的那一年“在无可奈何中,把读书当年唯一的消遗,渐渐成了终身的兴趣。”,也造就了日后的邦媛。我想,冥冥中,上天都已安排好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能在逆境中顺势而为,学会成长,是我们自己要去做的。

 

第一章中,还有对母亲的描述,“那一定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岁月吧,三十多岁才做了一个家的女主人”这一句特别打动我。十九岁嫁入齐家,十年间没有离开过庄院的门,结婚后的一个月就面对丈夫外出读书,独自承担起传统中所有媳妇该做的事。没有朋友,没有社交,十年间,丈夫只在暑假回去过四五次,最多住两三个月。其间的辛酸与难过是如今的我们不可能承受的,幸运的是邦媛的母亲有疼爱她的双亲和嫁给了一个“温和的真君子”。“有一年,母亲怀孕很想吃樱桃,父亲就跑到村口去买,没袋子装,就用长袍的大襟兜着樱桃回来。那一兜樱桃,从村口走到庄院,九年中支撑她许多孤寂的岁月。”这样讲述父母的温情时光,读来让人感到无论任何时代和背景,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场影都是人们心灵最需要的慰籍。

 

 

 

以上这些,都是我读完第一章后最有感触之处,写来与你交流。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再次感谢你让我重温此书,让我觉得它值得一读再读。

 

另外,我随附一篇当年的短文,感谢这些写出好文章的人!

 

祝好!

 

------------AMOY

 

O一四年一月四日于厦门

 

 

附:《千山独行》------读李惠绵《拐杖》读后感

庆幸自己拥有一本好书---《台湾校园散文》,最喜欢李惠绵的那篇《拐杖》。或许是环境和性情的原因,有时即便死命地把自己埋在芸芸众生之中,却仍感到可怕的孤寂,仿佛自己被人丢在感情的大沙漠里,孤独地踯躅于这一片浩瀚中。多少次试图让自己汇入人流,忘却深深感受到的无奈和寂寞,但总是更加进不到别人的欢歌笑语里。正如《拐杖》里的那句:在枕被里,我内心千折百回......回应我的,只是窗外不堪的虫鸣,声声悲吟。

    《拐杖》的作者是位残疾人,在她蹒跚学步的年纪就已经患病。那时她才十个月大,刚会扶墙而立,站立的感觉对她来说太短暂了。做为一个小孩子学走路时所体验到的快乐,她都不曾体会。到了十二岁,她有了自己的拐杖。她的手掌必须紧握双拐才能使力前行,没有机会体验父母牵手走路的温馨,也不能与人携手同行。她只能自己持杖,自己走路。十二岁,应该还是在父母身边享受呵护的年龄,她却已独自咀嚼生命的悲欢离愁,独自离家北上求医了。

    拐杖就象她手臂的延长,支撑着她无力的双腿。她创造了连医生都惊叹的奇迹----不需终身坐轮椅。拐杖成为她形影相随的伴侣。靠着拐杖,作者一步步地艰难地走在知识的山道上,拼命地进取学习,想向命运争回一个公道。因为她有一双拐杖,山川名胜的游历,人事欢娱的享受,对她来说都是奢侈。应征工作时,在相同条件下选择,她永远是最先被淘汰的。然而,在一次次被拒绝里,她懂得命运的游戏不一定都按牌理出牌,真正使用拐杖的人,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她既然被拐杖限定了生命的航向,那么一定要走出自己的道路。她说:上天既然给了我一双拐杖,只要我不放手,就一定会有持杖行走的道路。

    作者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把握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在这条持杖行走的道路上,她也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她将这种帮助称之为人生跑道上的接力捧。每一双手都曾经是扶持她的拐杖。就象那一来一往的潮水,冲来了无数的沙石贝壳,又卷走了一些。被席卷的沙石贝壳都象沙滩上的过客,而留下的沙石贝壳则象沙滩上伫足的旅客,也许过一些时日,再来一阵大浪,它们又被带回海里。沙滩永远热闹也永远孤独。假如沙滩是多少风雨冲蚀,多少沙石贝壳累积而成,我又何尝不是多少双拐杖的牵引,才造就这么一个亦喜亦悲的人生?

    特别是她决定接受一个男孩做她生命的拐杖。在教堂里,男孩偏头对她凝视,回答神父的问话:我愿意做她一生一世的丈夫,更愿做她生命里永远的拐杖。在上帝面前,作者流下感激的泪水。这样的回报,使她对人生际遇有了更谦卑更感恩的情怀。

    但是,作者也深信父子断崖的传说----在通过危耸的悬崖峭壁时,即使父子,不能相顾,亦不能相救。当所有的拐杖都远离时,所能凭持的,依然只有自己。正象她在文章中所列举的那样:有一天晚上,她在厨房洗碗,没留心地上的水渍,拐杖一滑,摔了下去。破碎的瓷碗割伤了手指,丈夫闻声赶来,见她又倒地又流血,焦急得不知所措,一直问:怎么扶你起来?,而作者一时疼痛难忍,悲从中来,躺在地上,放声哭泣,猛烈地捶打自己。最后逐渐冷静下来,才含着眼泪告诉丈夫如何助她站起来。当时,作者始终不能接受的事实,便是在她情急之时,丈夫束手无策的情境。因为谁也没有比他更清楚作者的种种状况。然而,在那一刹那,连最亲近的人都不懂得如何帮助。丈夫对她的抱怨只闷闷地回答一句:用拐杖的人是你,又不是我!

    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只想说明一个道理:没有人能代替我们自己生活。

    我读完文章深深感受到心灵的共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独地,终究是要独自面对人生。作者的可贵之处就是她将使用拐杖的特殊经验推展延伸到人与人之间相互成就的精神拐杖,再回到每双行路世间的拐杖,阐明了千山独行的深刻喻义。文章写得感人、真实,令人回味良久,值得一读。

 

                                           一九九零年十二月十三日夜






何音 (2014-01-04 09:48:34)

没人回贴,那就我来吧。有一个共识,德国反犹太人,不仅仅是种族灭杀,更多的原因是犹太人喜欢搞无烟经济,也就是说他们喜欢玩金融杠杆,而德国喜欢玩制造业,最讨厌的就是金融杠杆!

天地一弘 (2014-01-04 13:18:34)

谢谢Amoy的分享!

anna (2014-01-04 18:41:22)

Amoy写得真挚细腻准确!谢谢解读!你大学期间就写得那么好!

阿朵 (2014-01-04 22:08:40)

我看到你们一起读书的计划之后,也在网上找来了此书,可是PDF版看起来不太方便,不知道在哪里可以买到这本书?

木桐白云 (2014-01-04 23:25:07)

用心生活是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应该的状态,只是很多人都迷茫了。

春山如笑 (2014-01-05 01:52:13)

Amoy, 你写得太好了, 为了跟读你们的书评, 我已在网上开始读这本书作者母亲怀孕, 父亲买樱桃那一段, 确实是上一代父母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缩影。另"拐杖"的故事也是很感人的, 谢谢介绍

雨林 (2014-01-05 00:37:15)

阿朵请把你的地址悄悄话给我。我在大学图书馆借的这一本,可以借一年(因为是faculty),所以可以寄去给你读。这本书对东北人的苦难和奋斗也有深切的描写。

梅子 (2014-01-05 01:28:53)

感人!书中人与雨林、Amoy,都感人。

Amoy (2014-01-05 01:35:33)

是这样啊?!也许太精明确实不一定是好事。

Amoy (2014-01-05 01:36:39)
不谢,好东西我们共享。
Amoy (2014-01-05 01:37:42)

谢安娜鼓励!

Amoy (2014-01-05 01:39:38)

你要是回国,我送一本给你。

予微 (2014-01-05 02:09:18)

阿朵,你去当地的图书馆找找看?County of Los Angeles Public Library就有此书,好多本呢。我借来一本,还没开始看。如果你们那里的图书馆没有,我也可以给你寄去,读完了再还回来。

Ju liu he 巨流河 / 齊邦媛著. Di 1 ban.Author第1版. Qi, Bangyuan. 齊邦媛.Call NumberCHI 92 Q114227 QIPublisherEditionPublishing Date2009Holdings23 copies currently available.

予微 (2014-01-05 01:42:46)

中国人自二十世纪开始即苦难交缠,八年抗日战争中,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生者不言,死者默默。殉国者的鲜血,流亡者的热泪,渐渐将全被湮没与遗忘了

被这句话震撼了。

Amoy的读后感写的真好,那个拐杖,让我体验悲哀中,也似乎找到点力量,终归要自己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啊。


Amoy (2014-01-05 01:43:13)
雨林想要的「南渡北归」买到了吗?
Amoy (2014-01-05 01:44:48)

读书是让内心保持宁静的最好方式之一

Amoy (2014-01-05 01:46:11)

谢谢让我们同感的地方!

Amoy (2014-01-05 01:48:07)

梅子姐的点评感人!

Amoy (2014-01-05 01:52:24)

是不是?我开篇读到这里跟你同感!那「拐杖」对我影响很深,当年大学老师对我的点评也记忆犹新。谢谢予微喜欢!

阿朵 (2014-01-05 07:24:06)

雨林,受你和予微的启发,我在我们社区图使馆搜了一下,竟然也找到了!我周一去借来读一下,希望能感受着你们的感受,谢谢推荐!

阿朵 (2014-01-05 07:26:27)

找到了找到了,我们图书馆现在有3本available,我周一就去借,谢谢你的信息,让我也就近找到了好书。咱们一起读吧!

阿朵 (2014-01-05 07:27:52)

Amoy,谢谢你的offer,我可以借到了。以后需要,再麻烦你,一定-;)

Amoy (2014-01-05 07:39:36)

为了方便没读过此书的人更好地理解,我的读后感写得比较细,梅子姐可以慢慢地看。

司马冰 (2014-01-07 10:58:21)

这书的确很好,谢谢介绍和分享读后感。

梅子 (2014-01-07 11:05:26)

谢谢你,我会慢慢看的。网查有可以读的电子书,不知道为何不能放大字体,我只好作罢。

Amoy (2014-01-08 06:47:49)

是的,这书让我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