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不是一个人的失忆

(题头图片来自网络)

    看完《归来》,且酸楚且凝重,不因妻子不识丈夫,相反,这种表面上的失忆,反而逃离了良心的评判,规避了道德的诘问,给予重逢漫长的仪式感,断裂的日子依旧断裂,重逢的愿望无限循环,追求的主旨尽显虚空——等一个已归者归来,结局看上去却美妙绝伦:夫妻二人推轮椅抱名牌去火车站,等候那个被冤屈终被平反、曾被女儿出卖、被妻子亲眼瞧见被逮捕、经年未回的政治犯,等待他回归到历史的未来。这是生活的蒙太奇,旧的伤痕不愈,新的豁开鲜活的口子,家不是家,丈夫是妻子身边的图谋不轨者、修钢琴的、念信的邻居。一个等另一个回身,一个等那一个回心,彼此等在生命相陪的原地。
 
    这种跨年的隔世感,我正在体验,早年亲如姐妹的女同学,有些接触的男同学,30年后再度相遇,隔网相望,有的生疏,有的更加亲密。世界观价值观是非观,因不同经历境遇历练地域难免分歧,忆旧与忆旧偏移,过去与过去不符。好在,我们有风雨同舟的友谊,有奇形怪状的记忆。
 
    心因性失忆,对重大事件震撼过度,因不堪回首而选择性遗忘,这是生理机能启动了自我保护,宁混沌,勿苦疼。妻子只认识老照片中丈夫的年轻模样,家庭相册里的丈夫缺席,女儿一剪一剪剪掉了父亲的面貌身影,犯人父亲是女儿心中应被抹除的耻辱,父亲耽误了她的上进心,剥夺了她出演主角的机会,她站在配角的位置,圆瞪的眼中充满对主角的嫉妒和对自己出身的愤恨。妻子只记得女儿是跳芭蕾的,是受到父亲牵连不得演主角的,是演配角没什么大不了的,她的记忆停留在断层上,不要直视丑陋的亲人,人性的自私。
 
    一点也不喜欢那个长得挺美一脸凶煞的女儿丹丹,她要强,舞跳得好,顺应时代潮流与生父划清界限,但是,她有必要检举父亲的偷偷返家吗?我也生在那个年代,也经历过时代的拍打、精神的摧残,让你检举身边人,让你忠于一个神,让你假模假式,让你众口一词,让你泯灭个人意志,让你机械愚昧,让你疯狂破坏规则……,对于这样的时代,我没有忤逆,但也没有完全跟从,我从心底里发出冷笑,看不上那些假积极的人,那些时代的宠儿,那些弑父弑母求上进的傻薄衣,与其奋不顾身地热衷一个神明,作为反革命的子女,莫如固执地热爱父母,坚守人性底线,皈依家庭亲人窝。
 
    舞剧《红色娘子军》很美,铿锵的曲调,果决的动作,美得要命,要了丹爸丹妈的命。想起小时候,我姐是宣传队的主演,吴清华的不二人选,可惜雪天拌在一块石头上,腿骨裂,打了石膏,宣传队老师来家访,求我妈让我姐早日回去跳吴清华,平日温婉的老妈动了气,将老师赶走,什么吴清华呀主演呀,都不值姑娘一条腿的康复来得重要。
 
    时代颠了一个倒,在这番黑与白的对调中,家庭回不到原先的轨道,一个正常的家,不正常了十几年,一纸平反函,指挥不了人生常态的归位复原,时间只能朝前流涌,青春一去不返,错谬只能肩扛手提,苦涩自己吞咽。
 
    那个没出场的影子人物方师傅,一开始被尊敬,被沏茶,被阿谀,却不识相地去叠人家的被子,所以被言辞坚拒轰出去,这个场面很隐晦,很有内涵,就像这一坨糜烂的文革史,不能仔细掰饬,不能明码登场,只能让声嘶力竭的方老婆高喊他是好人,越是被喊万岁越活不过百年,谁知道他是不是强奸之后拍屁股走人的失忆诱因之一呢。
 
    在一个错的年代,一个对的人被判入狱,无关爱情。
 
    患失忆的,不仅仅是冯婉瑜一个。当历史不堪放大,不堪记忆,不堪回想,甚至不堪继续,等在未来的,一次又一次的运动,一回又一回的加刑,逃回来被逮回去,饱受蹂躏的思想者是不该回到贞操被强的家中,回到六亲不认的环境里,找死。
 
    对观众而言,最大的心愿是夫妻相认,而剧作偏偏不让。我甚至想埋怨张导,为什么缺失这样一幕:妻子朝临终的丈夫微微一笑,心清目明,聪慧调皮地说,我知道,早知道,是你。





蝉衣草 (2014-06-01 22:26:51)

张艺谋和严歌苓又一次合作的劲片,看了你的影评,还真想去看看。

追梦 (2014-06-01 22:39:16)

算了,我还是不看了吧。

予微 (2014-06-01 22:41:01)

一个等另一个回身,一个等那一个回心,彼此等在生命相陪的原地。”

终究不相认,到底是陌生!

怕看沉重的悲剧。

雨林 (2014-06-01 23:42:28)

三须子好。 最近在文轩欢欢喜喜地读到你诙谐机智的游记和小说,印象深刻。这篇影评又让我读到你写作的另外一种风格,峰回路转处, 有更幽深的景。真是敬佩你可以“亦庄亦谐”, 呵呵。不知是否还有类似的作品。

才看到海报上有旷世之恋四个字。实际上,于我,这部电影也不是关于爱情的一个故事。很多年没有被张艺谋感动过了, 自从《活着》以后。很敬佩这一次他用了“失忆”作为主题。

阿朵 (2014-06-02 05:42:26)

影评写的很到位。

我也不认为这是旷世之恋,反而觉得有点伤痕文学的味道。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恶魔的种子,那个特殊的年代,催生了种子的发芽,开花,生长。如果没有适合的环境土壤,恶魔的种子也许永远都没有机会破土。

环境造就人。

三须子 (2014-06-02 12:12:43)

喜欢严歌苓,也捎带老谋子,这回不再是金戈铁马的商业片,挺文艺的,值得一看

三须子 (2014-06-02 12:14:20)

为啥不看呢?看吧,回眸看一眼这所剩无几的旧时代

三须子 (2014-06-02 12:16:04)

我也以为是个悲情戏,但好像不是,也不是专门赚眼泪那种,看了就知道,推荐一看

三须子 (2014-06-02 12:26:06)

雨林你好,悄悄地看了几篇你的博文,很喜欢。至于我别的博文,写过800多。我也看到什么“旷世之恋”,确实旷世,但没恋,陆焉识急于找回他自己,他在家里的位置,他不断地启发失忆的妻子来辨识自己。我倒觉得,实在找不回,他这样才情兼具的知识分子,很可能展开新的恋情,不是跟冯婉瑜,对冯给予亲人的照顾。《活着》很好看,在众多巩俐的电影中,比较细致生动的一部,别的,太本色。

三须子 (2014-06-02 12:30:37)

点题,这部片子很伤痕,难愈的那种,文革过去这多年,张艺谋整出这个题材,难得。各种影视作品刻意回避,还是一块不能揭的疤。所谓大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零敲碎打制造出来的。

天地一弘 (2014-06-02 16:19:12)

确实,这是情感的一出悲剧,虽然每个人各有性格。老谋子也许想通过别人的小说来表现情感深处的一些东西,但在现实世界,很沉重。

这样的情感,许多人无法接受,撕碎自己的情感呈现给人们的,不一定是美好,爱在过往,对面不相识,很是遗憾。

追梦 (2014-06-02 23:52:51)

我不大喜欢沉溺于过去,特别是那些让人痛苦悲伤忧郁愤恨的,多想想未来更有意义。感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理性认识,理性想要表达的观点已经陈列清楚了,变着花样讲千奇百怪的感性故事,更何况这些故事是作者脑力劳动的产物,这就是我不大看伤痕文学的原因。我更爱看有事实根据的纪实,或者有寓意的有哲辨的文学作品。

海云 (2014-06-03 01:43:42)

我只是为严歌苓的小说叫屈,很好的一部细腻的小说,只让老谋子在庞大的一棵树上摘取了一片叶子。当然编剧邹静之把这片叶子发扬光大的很好,但就是让我觉得小说的原来的风采没有了,原本的上海味道更是被北方风味取代了。当然,我能理解,巩俐和陈道明,肯定演不出那种上海味道,他们俩在电影里都演得出神入化的,很称职,不过,那是老谋子能诠释的北方味,而绝不是严歌苓式的上海味道。

予微 (2014-06-03 03:05:27)

巩俐就是适合菊豆的土味,非常好。那时,看她在霸王别姬里的演出就特难受。

三须子 (2014-06-03 10:33:09)

你有性格有品位

三须子 (2014-06-03 10:42:59)

爱在失忆后,失忆不是爱的阻隔

三须子 (2014-06-03 10:47:31)

同意,霸王别姬巩俐演得真不咋地,凶巴巴的,那个秋菊打官司演的不错,好像更适合这种乡村气息,不适合演小资,没范儿。

费明 (2014-06-30 00:12:08)

说的对,写一篇生动的旅游要身体力行,切实有一番经历才成,从飞机上看过大海,荡起双桨,在未名湖里转了几分钟,然后写了一篇乘长风、破万里浪的环球旅游。这样的作品谁要看?

严歌苓的问题正在与此,体制内的红人,军旅作家,还是写上甘岭吧。她写她自己父辈整过那些右派,有多少矫揉造作,哪里 有一点真实感?

三须子 (2014-06-30 09:22:38)

真正经历蜕变的那代人,已渐行渐远。就算是依史杜撰,不妨一看。现在的电视剧,那么多狗血剧情,都知道是瞎编烂造,不也大行其道嘛。有些事经历了,没有文笔复写呈现;有些事没有经历,不见得写不出来。虽然我没有航过海,看完追梦的760天,没准也能揣摩瞎编一个篇幅。

严歌苓,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