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欧洲

 

-- 柏林

泰格尔(Tegel)机场竟是那样的狭小拥挤,完全跟这座城市的声望不符,虽说出入候机厅方便,但休息购物餐饮太令人失望,座椅很少,连洗手间也是那样的微小,不说需要排队,拖着行李的人恐怕挤都挤不进去。还好,据说就要换到新建的大机场了,想必那时就没有这样的困扰了吧。

柏林,一九八七年的冬天我曾拜访过你,勃兰登堡门和巴黎广场,国会大厦,亚历山大广场,柏林大教堂,凯撒威廉纪念教堂残骸,柏林墙,以及当年的东西德边境地带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的我较年轻,还没有看过很多世界,所以对这座城市的理解不深,直到两年后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合并,我才品味出这座城市的含义。

二十七年后的今天重访它,带着一双观察的眼睛,一颗期待的心,我试着比较它的变化。果然,城市仍然大气宏伟,但多了许多现代化的标志; 一些中老年仍保持着传统衣着,那是我曾经欣赏的,可大部分人的穿戴却是更时尚; 虽然到处在施工,但络绎不绝的旅行团遍布全城,显示出世界的开放。之前我已做好了吃不上中餐的思想准备,未想到中式快餐到处开花,随处可见,令人惊叹。

参观了美丽的夏洛腾堡宫,看了有着纪念意义的查理检查站以及菩提树下大街上的德国历史博物馆。突然,位于博物馆旁的新卫兵室(Neue Wache)勾起了我的回忆。记得当年我曾在此观看卫兵换岗,这里燃烧着“长明焰”,以纪念那些在法西斯及军国主义统治下的受难者。而如今新岗亭里陈设着雕塑“母亲与亡子”,没有了站岗士兵,没有了“长明焰”,成了纪念“战争与强暴的受难者”的纪念岗亭。在勃兰登堡门旁边,是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墓地,一座座冰冷的石碑,记载着冰冷的历史,而美国驻德大使馆竟然就在附近。

路过著名的 KaDeWe Berlin ,毫不犹豫地吃了想念已久的德国蛋糕,感觉竟是那样的快乐。受美国旅行作家 Rick Steves 的影响,品尝了德国咖哩香肠。赫然发现,原来在德国饮料瓶子需要少量押金的。这,控制了塑料瓶子泛滥带来的环境污染,促使人们自觉回收。由此想到,美国真是一个会浪费的“幸福”国家,从能源到环境,从饮食到居住空间,任意享受挥霍,但它对世界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乘火车离开柏林时,我留了一个空瓶在包里,让它随我去旅行吧!

-- 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是那样的优雅,易北河从城中静静流过,巴洛克式风格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使它享有“易北河上佛罗伦斯”的美誉。抵达当晚,本想只在附近随便走走,却不禁越走越远,随后的几天,欲罢不能地在城中反复游览,仿佛总也看不够。

圣母大教堂是基督教艺术的典范,作曲大师巴赫曾多次在此演奏; 德累斯顿皇宫是欧洲最豪华的文艺复兴宫殿之一,以绿色穹隆享誉世界; 皇家壁画长廊是一幅王侯队列的瓷器壁画,手工精细,共用了27000片著名的迈森陶瓷片,描绘了历代君主; 茨温格宫的镀金圆顶王冠门是城市标志之一,它的美术馆,陶瓷馆,军械馆,动物学馆和数理学馆更是收藏丰富。

我特别喜欢易北河畔的布吕尔平台(Bruehlsche Tarrasse),那宏伟的露天台阶被誉为欧洲的阳台。从这可以眺望河对岸的新城,也可以看到宫廷教堂和著名的森伯歌剧院。平台下边的小街布满了各式餐馆,让人忍不住置身其中,坐下喝杯咖啡,感受一下这个城市的精致和传统。

沐浴着斜阳,走过桥去,在啤酒园找了个佳座,买了萨克森特色美食: 肉排,煎肠,土豆沙拉加啤酒,悠闲地隔岸遥望夕阳中的老城建筑,直到日落。当然,萨克森特色烤鸡是不能放过的,曾两次光临同一餐馆,那滋味在别处是不曾有的。

德累斯顿不愧为德国的名城,平静中洋溢着昔日的辉煌,传统中浸透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来到此,我才觉得来到德国,这才是我记忆中德国的样子,我希望它永远这样。

--- 布拉格

当我拖着拉箱走在那铺满石子的小街上时,忽然意识到,这种窄窄的小街,高高低低的小路已经久违了。看惯了太多的宽阔平坦大马路,这种石子路是多么的有韵味,此刻它正带我走向二十四年前曾经来过的这座老城。

据说捷克人的故乡是古老的波希米亚王国,捷克人聪明,富有艺术天赋。可不,那满街的工艺品就是最好的证明: 布娃娃栩栩如生,种类繁多; 木制品琳琅满目,造型别致; 陶瓷摆设水晶挂件,令人目不暇接; 还有油画,技巧色彩,明暗对比,令人爱不释手。特别是誉满世界的波西米亚传统玻璃制品,工艺高超,晶莹灿烂,让人久久不想离开。

酒店位置极好,出门几步就是老城广场,这里是布拉格的心脏,生气蓬勃,饶富古意。各种风格的建筑,代表了城市不同时期的历史。从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到立体派和超现代派,让人流连忘返。当古老的天文钟正点敲响时,会动的木偶和公鸡就出来表演,吸引着游人的目光。

沿着有名的查理街,穿过两边的特色商店,我看到了查理老桥。天空下起了小雨,热闹非凡的桥上暂时少了些游人,但却更有烟雨中的韵味,30尊巴洛克式雕塑,分外清新。当天空放晴时,我们已站在布拉格城堡的山上。穿行在广场,庭院,圣维特大教堂,旧皇宫,圣乔治修道院,黄金巷中,我们品味着这里当年的辉煌。是的,布拉格是幸运的,躲过了多少次被战争摧毁的灾难,得以保留自己古老绚丽的容颜。

布拉格街头弥漫着音乐,特别是傍晚,许多教堂都举办古典音乐会,显示着这里人的音乐修养。有民谚形容“每个捷克人都是乐师”,不错,悠久的历史孕育过德沃夏克,斯梅塔纳,以及作家卡夫卡,哈榭克等。漫步在沃尔塔瓦河畔,我想到斯美塔纳的作品“我的祖国--沃尔塔瓦河",那快速的旋律让人浮想联翩。

捷克的女孩儿漂亮苗条有气质,忍不住买个捷克的布娃娃带回家。

--- 克拉科夫

想象中的波兰似乎应该有点中国的味道,因为毕竟都历经过社会主义吧。但,全然没有!克拉科夫市容清洁井然,人们礼貌朴实。整座城市弥漫着中世纪的风情,据说是波兰最美丽的城市。

老城区风景多姿多彩,以中央广场为中心,有一座建于16世纪的集市,四周环绕着教堂,修道院,钟楼和方塔,其中圣玛莉教堂是波兰最漂亮的哥特式古建筑之一,里面陈列着许多珍贵的艺术品,每隔一小时,教堂钟楼上的长号就吹响一次。据记载,这是为纪念一位中世纪抵抗异族入侵而忠于职守的号手流传下来的。沿着南面的Grodzka街前行,就到达了位于山上的华威城堡(Wawel Castel),那是历代波兰国王的宫室,豪华而雄伟。有中世纪式的广场,庭院,园塔,钟楼,那个大教堂就是王室们加冕和死葬的地方,直到如今。

我觉得中央广场及其那些小巷最让人心动,温馨又充满活力,精致又不失纯朴,充满着地道的波兰地方风情。那些17和18世纪建造的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的教堂及住宅,让人觉得传统而神圣。当一辆辆载着游人的马车经过石子小路时,高坐在车前的驾车女郎,身着传统服饰,带着礼帽,气质高雅,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和布拉格一样,教堂晚间多有古典音乐会,街上有波兰独特的琥珀,木制,皮制等工艺品。除此之外,克拉科夫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就是遍布全城的婚礼。穿着礼服的新郎新娘们,对对都像画中人,太美太美。品尝一下地道的波兰餐吧,可口且不油腻。热乎乎的烩菜调料味很浓,香喷喷的烧烤种类繁多。

游览的那天正是学校开学日,成群的中小学生,身穿漂亮的校服,聚集在教堂前,等候着开学典礼。我想,正是因为有信仰有约束,才使得这个原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没有像中国堕落得那样厉害,人们的道德和素质得以发扬。

--- 扎科帕内 (Zakopane)

这里是波兰最南部的城市,100年前就被称作波兰的冬季首都,是户外活动爱好者的乐园。当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道路行驶时,路两旁的村落,民居,木屋,田园,牛羊以及小教堂便纷纷显现在郁郁葱葱中,一派迷人的山区自然风光。毫不夸张,当我在这里住了几天后,更深深体会出了小城的别致。

塔特拉山(Tatra Mountains)海拔七百五十米,这个小城就位于北坡的河谷中,据说是波兰最高的山城。我们的酒店位于山脚下,在这夏末的季节,每天都会看到登山的人们,他们全副武装,兴致勃勃,成群结对地上山下山。小城中心是条长长的步行街,沿街尽是独具本地特色的工艺品和食品,商店饭店琳琅满目。街的尽头有上山的缆车,乘它上山,小城全景尽收眼底。

在这安静的小城里,除了品尝到许多波兰特色的美食,饱览了原滋原味的山区景色外,最难忘的就是跟随团队去波兰和斯洛伐克边境间的杜那耶慈河漂流。杜那耶慈河的河水平缓,没有波浪和漩涡,虽然感受不到漂流的刺激,但慢船缓绶地漂着,让人阅尽两岸的青山翠竹以及那些充满着韵味和尘埃的历史遗迹。左边是波兰,右边是斯洛伐克,船工身穿民族服装,缓缓行船,岸边不时有人向我们打招呼,两岸风景美不胜收。三小时的漂流后,我们到达了一个小镇,在一个普通的乡村酒吧,晚餐伴随着波兰民间音乐和舞蹈进行,高潮时,大家都跳起了传统的波兰集体舞,真是让人陶醉,使我们真切地体验了一次真正的波兰。

--- 达姆施达特 / 海德堡

又回到德国了,这回是在达姆施达特 (Darmstadt) --- 一座安静的科技大学城。没有众多的观光客,没有热闹的集市,有的只是平静。走在普通的居民区,看着嬉戏玩耍的儿童,看着人们在 ALDI 进进出出,一种旧日生活在 Garching 的感觉油然而生 --- 当年我不也常常带着儿子这样吗?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心依旧温暖。

隔天我们去了海德堡 --- 这座二十八年前光临过的古城。老城的街道还是那样古朴,步行街还是那样温馨。登上建于十三世纪的红褐色古城堡,虽然满目沧桑,却抹不去昔日的辉煌和气度。哥特式,巴洛克式及文艺复兴三种风格的混合体城堡,代表着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从古堡后院俯瞰内卡河(Neckar),青山绿水,石桥老城,充满着浪漫和迷人的色彩,难怪诗人歌德说,他的心遗失在了海德堡。

下得山来,沿着鹅卵石小道漫步在古老的集市广场,骑士之家古老别致,圣灵教堂的彩绘玻璃描述了二战时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惨况。不知是真是假,据说二战时期,海德堡幸运地躲过了盟军飞机的轰炸,是因为盟军空军上层中,有些人曾经是海德堡大学的学生,不忍毁掉这座古城。我们来到跨越内卡河的古桥,桥头堡巍然屹立,与山上的古堡遥相应衬,桥上有雕像,桥头有圆塔,塔下面的桥门原是老城的入城口,桥门旁有个铜猴 --- 和它拍照会有好运的。有人赞叹,古桥是海德堡美景和灵气的点睛一笔,是海德堡的象征。

游客比想象的少,亚洲面孔的多是日本人,难道海德堡对他们有着某种意义?下午的老城,温馨优雅,忍不住坐到咖啡庭院中,品上一杯下午茶。德式的蛋糕总是那么馋人,又是那么赏心悦目,周围的茶客闲情逸致,令人无限享受。很想买个咕咕钟,但不得不打消了念头,因为大都产自中国,细查看质量不佳。

在达姆施达特的后几天逗留中,见识了一位亚洲餐馆的老板 --- 一个地地道道的德国人。他的各种亚洲菜,纯正地道,原来,他在台湾住过很长时间。让人惊异的是他的语言天赋,中文在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他说,他的初恋女友是台湾人,不幸车祸丧生,最后他娶了一个越南太太,也是餐馆的大厨 --- 无怪乎菜肴这么正中。不管是真是假,他确实什么语言都懂,德,英,西,意,法,日,越等等,我们都见识了。当我们问他会多少种语言时,他风趣地说,我只有五种语言不会。

--- 斯特格尔摩

每每提到瑞典,就会想到宜家(Ikea),对这个国度充满了好奇。抵达时正值周末傍晚,从机场进城沿路车辆很少,大型办公楼和工厂也没几个,有的只是群山田野,夕阳黄昏。进得城来,大部分商店都已打烊,街上只有稀疏的行人,和八十年代的德国很像。可以想象,如果在漫长的冬夜,这里会是多么寂静。

位于辽阔的波罗的海西岸,坐落在梅拉伦湖入海处, 斯特格尔摩的确有点不同。据说城区是由十四座岛屿和一个半岛组成,但我没有太多的感觉,因为大小桥梁把它们联为一体,交通四通八达,建筑排列整齐,到处是宽敞的林荫道和公园。但当我站在水边,凝望那蔚蓝湖水中的大小白船时,那如画般的风景,会使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岛屿城市。

我们去了老城,它有着700多年的历史。由于没受到战争的破坏,仍还保持着古香古色的风格。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不凡的教堂,装饰着雕塑石刻的中世纪建筑,高耸入云的尖塔,还有狭窄的小街,一派古城风貌。 在石头铺筑的小路小巷两旁是古老的店铺,出售古朴别致而精美的工艺品,酒吧饭馆也隐于其中。瑞典王宫没有想象的那么雄伟,但很精美,王宫卫队每天中午按古老传统举行隆重的换岗仪式,换岗卫兵身着华丽服饰,严肃而庄严地履行着这一古老传统。

斯德哥尔摩是诺贝尔的故乡,从未上过大学的诺贝尔,刻苦自学,虚心求教,以发明黄色炸药和无烟火药闻名于世。他捐献全部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奖金。1901年开始,每年评奖一次,并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隆重的仪式,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诺贝尔博物馆其实不大,馆前的小广场上有很多游人驻足,许多人会在旁边的小酒馆里喝上一杯,晒晒太阳。

我们参观了瓦萨沉船博物馆,这大概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博物馆吧,里边展示着从海底捞起的十七世纪的战舰——瓦萨号。这艘船在沉没了333年后,瑞典政府1961年才下令打捞。船的航行历史虽然很短,但瑞典人却视为国宝,因为十七世纪瑞典人的造船技术与艺术,尤其是船上的木雕功力得到淋漓尽致地呈现,令人赞叹。

瑞典的一些细节也很有意思: 过去总觉得那里的人高瘦白,其实不然,而且长得比较粗燥,女性总的来说不如西欧的好看,“英格丽·褒曼”是不多的; 男女共用公共厕所 -- 这在别处没见过,男女都站一队,依次进入小间,小间里的设备齐全,有各自的洗手池和镜子,全然没有尴尬; 我们住的酒店公寓简朴节约,五天才打扫一次房间,但平时各种设施用具却很方便,体现出瑞典人注重实用的风格; 再有就是这里的食品价格昂贵,种类奇少,宜家餐厅的食品看来应该是瑞典美食的代表,再有就是鹿肉了。我们在一家中餐馆吃到的晚餐,又贵又难吃,只能骗骗当地人。

再游欧洲历时一月,所到之处都有共同点: 抽烟的人比美国多,并且美女不让须眉; 洗手间要收费,较之美国,颇不习惯; 英语很普遍, 丝毫不用担心语言; 街上人多,治安井然,使人有安全感; 再有就是欧洲航班上的空男很多,这是否也是新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