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学习:令人惊讶的事实……》


一直以来我对两个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颇有微词。他们做作业、读书、写字之类的都带着耳机听音乐,有时还边做作业边玩电子游戏,手机不是在手中也是在伸手可触之“遥”,好像时刻等着重要电话或短信,连儿子都用Facebook、Instagram、 Snapchat 之类的,这种三心二意的态度怎么能学好?小时候我接受的传统观念是,态度比能力重要,能力可能有先天的因素,态度是自己控制的。如果学习能力不强,至少要有好的学习态度--认真、专一的态度。可是不管我怎么说,他们都不以为然,还说戴耳机才能专心。说服不了他们,我只好接受事实,不强迫他们按我的方法来学,反正学习好坏都是他们的,耳朵也是他们的,听不听(hear or listen)都由不得我。看着他们一心多用,我虽眼视而不见,口闭而不言,心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两个孩子的性格、习惯又相距甚远,可是我观察到他们都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一定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孩子差,这是为什么呢?
 
先声明,我不是反对multitasking,我以前在中国时喜欢边织毛衣边听音乐或广播小说,但织毛衣是简单劳动,是使用已掌握的技术,而不是学习新知识的脑力劳动,而且高中生不仅要学懂,还要记住所学的知识,所以我认为不集中精力的学习可能达不到最佳效果。但是为什么许多孩子一心多用也学得不差(我不是说学得最好)?
 
前几天偶然看到一本2014年出版的书,《我们如何学习:令人惊讶的事实......》,原文 How We Learn: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en, Where, and Why It Happens by Benedict Carey。我就边练瑜伽,边听这本书。因为注意力放在听书上,我不得不放弃了对呼吸的控制,也没有想什么mantra,所以严格说不是做瑜伽,至多可以叫伸拉运动。书听了一遍,那些关于大脑的研究、实验、理论我一边听一边还给了作者。总之效果没有专一的好,但我同时做了两件事,比只做一件事有趣得多,而且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我们如何学习:令人惊讶的事实……》一书确实如书名所说,颠覆了我的一些有关学习的传统观念。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作者认为varying practices and studies比集中精力学一种技能或一门功课更有效,它逼迫我们快速思维,在瞬间作出反应,提高我们的灵敏度,从而提高单项水平。“打断”也有助于学习,当我们专注学习某样东西然后打断自己(比如查一下手机),就是把原来做的事情放到脑海中to do list的最前沿,我们更可能去完成它。这些不都是我认为不好的习惯吗?怎么变成优点了?
 
作者Carey阐述了关于“一万小时定律”的看法。这个定律现在差不多家喻户晓, 它是《Outliers》(异类)一书的作者 Malcolm Gladwell总结的,“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许多人都认可它。中国有句俗话,叫“勤能补拙”。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人们相信任何人只要苦练即使成不了朗朗、关颖珊、老虎伍兹,也会成个什么“师”。许多器乐老师、运动教练都认可一万小时的定律,将之理解为反复练习。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任何人经过每周20小时的训练,坚持10年就可以成大师?
 
记得女儿学钢琴时,有个曲子中的几小节弹得不理想,那时候她小,上课时我也在旁边听。她的俄国老师说女儿在家没有练习,要女儿当着她的面弹50遍,她说她在俄国上音乐学院时教授让她弹100遍。她认为50遍是低要求了。我以为她是说说而已,她真的让女儿在课上练了50遍,然后觉得她弹得很好了。我其实心里很不赞同她的做法,心疼孩子,又不好意思当着孩子的面反对她,孩子内心也是抵触的,她最不喜欢枯燥的反复练习,后来她停止学钢琴,我也理解她。(现在她在大学有空时又练钢琴玩了,时不时还录一小段发给我。前几天还让她爸爸把吉他送到学校了)。这个钢琴老师非常喜欢女儿,并不是想惩罚孩子,但这种相信反复练习达到目标的做法可取吗?我想有些简单的可以,比如学加减乘除时各做一百道题没有问题,但复杂的东西就不行,一个学生的SAT成绩差,你叫他做一百套SAT题吗?如果一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牢,概念不清,语法文法不通,词汇量小,逻辑推理能力差,不断地做SAT题只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Carey认为“一万小时定律”和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误导了许多人。一个不正确的动作练一万遍也不会变成正确,反而让肌肉形成错误的记忆。这样说来是不是不需要反复练习了,当然不是。而是要正确地练习,在正确的指导下练习,从而事半功倍。难怪有经验的滑冰教练在孩子刚刚学某个高难度跳跃时都告诉学生不要自己练,以免形成坏习惯。
 
这本书有不少有趣的东西(观点或事实),比如“忘记”有助学习。当我们忘了什么,然后试图把它“检索”出来,我们会记得更牢。睡眠有助我们理解和记住白天所学的东西。教别人是很好的学习方式……我不剧透了,有兴趣的朋友自己找书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一点我很认同他的结论: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就像屈原说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写于2017年2月17日)





杭州阿立 (2018-10-21 12:52:16)

果然人和人都不一样。严重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