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感悟 二

现在国内的人对国外似乎有两个极端的看法。

一种是盲目崇拜,或者说崇洋媚外。外国的月亮都是圆一些亮一些,这样的人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有减少的趋势。

还有一种是盲目自大,如今中国强盛了,美国算个啥?说这话的人有的都没出过中国的土地,当然也有的近年来出去旅游走了不少国家,那就更是铮铮有词说自己亲眼所见,外国没有高铁没有支付宝没有微信,比中国落后多了!这种人如今还真是越来越多了。

其实这两种极端的看法都不够客观。

世上只有一个月亮,从不同的角度看,或许有点不一样,可圆度应该是没有什么可疑问的。

井底之蛙的言论也许不需要多去辩驳,可有人以自己亲身经历来贬抑褒扬就似乎挺有说服力的了,令我也想多说几句。能出去看外面的世界是件好事,可是,旅游往往都是走马观花,很难在几日之内就能了解到异地的根本,更何况这还存在之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差异,本身就带着狭隘意识的人更是很难在短时间里明白差异的起因和存因。

就拿一个最普遍的事情来说吧,国内的人为如今日益高涨的房价既担心又自豪,我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这里一栋房子几百上千万,据说这个价钱在美国可以买好几栋带花园的别墅。我往往笑着点头回答:没错,美国很多地方的房子并不贵,不过,正如中国啊,除了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也不算太贵啊。如果你以上海的房价比纽约曼哈顿的房价,也不一定就是上海贵呀。更何况“贵”了又怎样呢?就像我生活在美国多年,去欧洲一看,就觉得很多东西欧洲比美国贵啊,可那更让我觉得住在美国舒服呢。再者,美国的大部分人都愿意住在郊外,住在市中心的公寓楼里的应该算是少数,国情不一样,不能随手拿个房子就比较,那往往是橘子比苹果,不是一回事啊!

再说到移动支付,其实,早在这个世纪初,美国就出现了苹果支付,但是始终无法普及,等到今天中国移动支付热火朝天, 我回国只用微信支付,也感受到这份便利,但是,话说回来,在美国,我也没有感觉到不便利啊,我平日钱包里很少现金,往往不会超过二十美金,任何店家都可用信用卡。暑假时带着女儿去欧洲,从南欧到西欧,一张信用卡也是从南刷到北,一杯咖啡两三欧元都可以刷卡,身上带去的预备美金几乎一分没动又带了回来,还真的没觉得没有移动支付的不便利。

这也许就是移动支付无法在欧美流行的原因之一吧,即我们都习惯了信用卡体制,且觉得更放心,万一付错了或者对产品不满意,还可以拒付和退货。可在中国,用微信支付也确实觉得既新鲜又便利,也许本身对中国的退货和信用从没抱太多的奢望吧。但是我说的这套信用体制,还是令我的中国朋友很不以为然,因为他们不屑地说中国也有信用卡,中国也可以退货等等,若要追根辩论下去,我只能说,取代一套体系的难度恐怕要比改变一种mindset要容易多了。

中国在进步,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是整个世界也一直在往前走啊,我们切莫因为自己的前行而去批评别人与自己步调不一致的地方。要允许别人与自己不一样,要有容人的胸襟。

待续






关令尹 (2018-12-30 02:16:44)
以夜郎自居者大抵是已经积累了一些地位和财富,甚至已经开始安享退休生活的五、六零后吧。正在职场中苦苦打拼,为支撑国家经济而平均每天工作九小时以上的新中国duce一代,七零后尤其是八、九零后,他们恐怕是很难自大得起来的。网站终于恢复,感谢海云女士的努力。
林玫phoenix (2019-01-01 20:10:29)
说得中肯,我们在美国用信用卡,没觉得不方便,也就没有使用支付宝的必要,中国流行支付宝,实际是现金卡,那是因为信用卡系统在一个造假成风的社会不现实。
江边渔樵 (2019-01-04 10:56:35)
这些年中国的在物质方面的进步确实很大,但灵魂并未同步。出国旅游的大妈们与这个世界的沟通和交流似乎也只停留在消费。
杭州阿立 (2019-01-08 16:13:09)
走马观花是部分原因。还有一个中美差异(不谈政治、政体之类的)蛮大的。比如朋友的孩子来美几年了。即使还不够深入、也不是走马观花了。但他们容易笼统的归纳:美国这样、美国那样。
其实美国别说各州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就是同一个州,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当然也有各省、地区的不同,但有很多是全国很接近,甚至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