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连治华

                       连治华贺恩师崔儒义寿辰四扇屏配对联

    我的出生地是襄垣县种家岭行政村所属的一个小村,连治华家在种家岭,我与他孩提时就相识。因为我的叔祖母娘家与他家同宗,他年少时就跟着叔祖母的侄子到过我家,吃过我家的甜核杏。甜核杏不仅杏肉香甜可口,杏仁也是甜的,小孩子吃完杏,或者把杏核“就地正法”,吃里面的甜杏仁,或者把杏核带走,回家享用。此情此景,连治华现在还记忆犹新,说起来绘声绘色。

    我读的小学是种家岭中心校,他是比我高一个年级的学长。后来我因为家庭变故搬到了虒亭镇,在虒亭中学读初中时我们又成了校友。连治华的母亲想必是个精细能干的女人,给连治华经常穿戴得整洁利索,显得很精干。他冬天里围着一条又宽又长的围巾,这在那个山区农村学生居多的学校里,颇有点儿鹤立鸡群的感觉。使连治华在学校名声大振的,是他的作文。记得我读初二时,连治华的课堂命题作文《崭新壮丽的虒亭中学》,被他的语文老师写了无以复加的赞美评语,贴在了学校的大礼堂。教导主任读后非常赏识,遂召集全校学生开会,宣读他的文章,激励全校同学向连治华学习。一些同学专门将这篇范文抄录下来,常常翻阅。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连治华的一些同学还能诵读他文章中的优美语句。

 

                        

 

    现实生活并非甜核杏,总是那么里外甘甜。我读初三那年,听说连治华的父亲病故了,人们议论说他父亲有工作、能干、顾家,这下他家塌了天。初中毕业后,我到外地读高中了,他后来的境遇我也知之甚少了。悲苦的是,我在十二年寒窗苦读高中毕业之后,体检、政审、报志愿各项工作都已完结,只等着十几天后上考场之时,竟然遭遇了因文革废止高考的厄运,不得不返乡务农。直到而立之年拖儿带女时,才去读了大学,于八十年代初期毕业分配到市里工作。

    到市里工作后,我陆续得知连治华的一些信息,知道他和我在同一个城市工作。但因行业不同,互相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交往。我只是在浏览报刊时经常能看到连治华写的专业报道和文学作品,因为是熟人,就格外关注些。记得曾经在《长治日报》读过他写的一篇游记,题目与内容都记不清了,留下的印象是他的文笔优美,情景交融,堪称上乘之作。

    连治华与我又联系上是在七、八年前,其时我的一篇短文刊发在网络上,他的胞弟在网上查阅“种家岭”三个字时发现了拙文,告知了连治华。因为是同乡和同龄人,他意外地知道我也码字,很是兴奋,颇感兴趣,遂辗转打听到我的电话与我联系,并顾不得手术后双腿不灵便,专门爬六楼来到我家里。当他知道我把涂鸦汇成一个电子文集,就说要用U盘拷贝,拿回去阅读。我自己码字只是有感而发,自娱自乐,很少示人,敌不过他的恳切,就破例了。哪知他拿回去后竟然专门打印出来,一篇篇阅读,读后还给我打电话,对我的涂鸦颇多溢美之辞。我深知自己文如其人,只不过是平铺直叙,谈不上什么文采,远不如他的文章有血有肉,但能感到他读的认真、分析中肯、鼓励真诚。那时,他也拿来他的几篇近期作品分享给我,我读后也和他谈谈自己的感想,我们俨然成了互相切磋的“文友”。

    一日,连治华打来电话,向我询问“茵陈与蒿”的话题,他说他在构思一篇文章,有些问题想咨询我一下。我尽我所知并上网查询回复了他。后来,他把刊登在《长治日报》上的这篇文章拿给我看。一篇千余字的短文,写了茵陈与蒿的关系以及茵陈的药用价值,用回忆父亲种田往事阐述了蒿的肥效,写了对现下农村不用有机肥、滥用化肥农药的担忧,末了又提及写作时曾与朋友探讨。文章不乏知识性,生活气息浓郁,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这篇小文章,透视着他的严谨、博学和家国情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前几年,连治华把他的文集《文海泛舟》赠送于我,我拜读了由长治市原政协副主席赵春英与山西省作协副主席葛水平写的序言,拜读了他的简介,拜读了书里的作品,我才知道原来他参加工作后的第五个月就发表了他的处女作,其后几十年,他笔耕不辍,写下了上百万字的作品。他这本文集精选的四十余万字,涵盖了各种文学体裁。除此之外,他在书法、绘画、篆刻方面也造诣颇深。他的业务报道、文学与书画作品曾经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山西日报》、《中国书画报》、《长治日报》等报刊,颇多佳作,屡获好评。

 

                                   

 

    一个本职工作忙碌、家庭负担较重、一段时间内身体状况欠佳的人,竟能涉猎如此广泛的领域,有这么多作品问世,其间的钻研、努力、辛劳是我这种晃晃悠悠过日子的人很难想象得出来的。此后,连治华举办了画作与书法展览,并出版了书画集,他又赠送给我画册与装裱好的画作,我对他佩服有加并非常感激。

    连治华书中介绍了他从小受父亲的熏陶,酷爱背诵古诗词,写大楷,后来爱上了写作,并钻研了绘画、篆刻。他的成就与他的兴趣一致,可以说是“将兴趣进行到底”了!人生短短几十年,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成绩斐然,幸莫大焉!

    听闻连治华正准备出版第二本文集,我不揣冒昧地写下上面这些话,也算是为他这个乡亲兼文友助兴吧。

 

                                                           2018年4月

 

 






若慧 (2018-12-23 01:38:36)
梅子姐, 你们家乡出人才啊!难怪你也很有文采!
梅子 (2018-12-23 23:13:57)
若慧,你终于登录了!加速码字啊!
连从小在他父亲熏陶下,写作,书法,是门里出身。
我只是喜欢阅读,涂鸦实在不是长项!谢你鼓励。
杭州阿立 (2018-12-24 08:20:58)
梅姐家乡严重出人才!双赞!!
梅子 (2018-12-24 09:44:00)
谢谢阿立!人才藏于民间!
阿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