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秦淮月》(暂名)一

引子

经过清朝的康乾盛世后,江南一带经济发展得很快,出现了不少殷实之家和望族,人口也激增。但随着咸丰、同治年间的兵燹、鼠疫、旱涝等灾难的发生,不仅打碎了江南的繁盛局面,尤其是遭太平天国重创之后,18646月,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率湘军攻破天京(当时的南京)后纵火杀掠,可谓湘军版的“南京大屠杀”。战后的江宁(即南京)一度极为萧条,虽然《天津条约》将江宁列为通商口岸,但直到1899年才在下关正式开辟商埠。随着1906年沪宁铁路和1911年津浦铁路先后通车,江宁作为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水路干线交汇的交通枢纽得到复兴。

清末年间,江南地区各县均出现人口剧减、熟地撂荒的情况。苏皖赣抛荒严重,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同治四年(1865),曾在皖南征战的两江总督曾国藩采纳薛福成的建议,上书清廷要求实行“召垦升科”的政策。清廷于是诏令从人口密集的湖北、湖南、河南等省移民到江南地区,并且给出了一些“优惠”政策,允许新移民“插标划田、立界为山、据室为家”,即凡无主田山、房屋,移民均可自行划分,具册呈报领凭后便为自己的财产。安徽省颁布了《开垦荒田章程》,皖南各县一样设“劝农局”,以垦荒政策吸引大批外地人移居。光绪七年(1881),清廷还准予垦种荒地的“客民”加入江南的县籍,其子弟可在当地“入籍考试”。

在这些“优惠”政策的感召下,加上清廷诏令,同治五年(1866)起,湖北籍的大批民众相继携家带口,往江南去垦荒种地,当时的湖北应山县(1988年改为广水市)人多地少、十年九旱,故人们最先响应“劝农局”的号召向外迁徙,有2000多户上万农民“下江南”,聚族而居。除应山籍外,湖北人中还有来自孝感、枣阳、十堰、黄陂、荆门等地,他们多半集聚在畈区,以至于在同治年间江南一带还有湖北移民聚集而成的“湖北巷”。这些湖北迁来江南找到满意的村庄后“据室为家,插标划田,立界为山”的民众,一季丰收后回原籍向亲友述说“江南肥沃”,于是引来更多的移民。

小春河就是被父亲放在肩挑的担子的一头,随着父母和妹妹来到了鱼米之乡的美丽江南。

 

第一章 失散

 

小春河出生在湖北,是九头鸟的后代,他的家乡自他出生后就年年旱灾,本来还算过得去的家境也抵挡不住接二连三年的颗粒无收,在听到同村落早移民的乡亲说江南的富裕之后,看着不满四岁的儿子和刚满岁的女儿,小春河的父亲一咬牙,决定带着一对儿女和妻子离开家乡闯江南,给孩子们一个好生活。

一路湖北乡亲们相互照应,虽路途遥远,可希望如湖北的太阳,始终高挂,同村的几家都向着南方一个叫宁国的地方去,那里有先前就移民过去的老乡们,已站稳了脚跟,乡里乡亲,一出故土,那就是一家亲。

走到安徽芜湖这个美丽的江南小城,许是路途辛苦,加上旅途中吃喝有一顿没一顿的没有规律,小春河的妹妹先开始发起烧来,小脸烧得通红的,待到春河的妈妈也跟着发起烧,他们一家不愿耽误乡亲们的进程,在乡亲们凑了一些银两下,去一家中药铺子里买了两副退烧药,住在一间小客栈里找到地方煎药,想让母女俩吃了药,休息休息,身体好一点再赶路。反正芜湖到宁国也不远了,不急在一日两日的,身体要紧。

芜湖那时候市面上却开始有点乱了,听客栈的老板说是一个洋人到了这里买了一块地,想建一个洋庙,芜湖老百姓不答应,就跟那洋人杠上了。

也是巧,北方旱灾的灾民也陆续抵达芜湖,灾民中就有不少像小春河妹妹和妈妈那样生病的人,更多的是身上没钱饥肠辘辘的难民。

那个想建教堂的洋人不愿与芜湖人作对吧,就把建教堂的事暂时搁置了下来,却背起一个药箱子,开始为难民中的病人治病,分文不取的,本来大家看他蓝眼睛高鼻子怪吓人的,都躲得远远的,可几个病入膏肓的人动不了,就任由他治病了。

几天以后,那几个看上去快死的人竟然活了过来,蓝眼睛的洋人一下子成了神了。连小春河的爸爸听说了,也想带着妻子女儿前往一试,实在是那几副中药似乎不大管用,女儿妻子一直不见太好。妻子听说那大夫是一个洋人,还是男的,就不大愿意去瞧,可看看怀里烧得嘴唇冒水泡的小女儿,撑着起身,说要送女儿过去治病。就这样,小春河被锁在客栈的房间里,爸爸领着妈妈带着妹妹去看洋医生了。

小春河天性爱动,又极其聪明,哪里肯被锁在房间里发呆呢。没过一会儿功夫,他就把一个木凳子推到窗户下面,又站在凳子上打开了那扇窗子,顺着墙滋溜一下溜了下去,虽说是四脚朝天“啪”的一下落在了地上,他爬起来,摸摸屁股,有点儿疼,但很快就忘了疼痛,因为他被客栈背街拐角处十字路口的人声吸引了过去。

他从人缝里钻进去一看,看见一个他从没见过的黄色卷发的男人正在给灾民发铜钱,那个男人长得很不一样,眼睛大大的有些凹陷还有些发绿,小春河盯着那人使劲儿地瞅。很多人排着队,到了这个男人前一伸手,就能领到一块铜板,那个男人身边是另一个中国男人,用一支毛笔沾上墨水,在领过铜板的人右手背上画一个圈,有些人领了铜板,就跑到街道上的馒头铺子里卖馒头吃去了。可是眼尖的小春河看见好几个人把铜板放进衣兜里,又站到队伍尾巴那里了。

小春河不知不觉越来越靠近那个绿眼睛的洋人,他就是想看清楚他眼睛到底有多绿?那个绿眼睛的洋人也看见了人缝里的小孩子,很温和地冲他一笑,正午的太阳正好照进他的绿眼睛里,小春河想起妈妈藏在怀里的那个绿色的戒指, 嗯,就是那个戒指的绿色,真的一样的绿!小春河很喜欢那个绿眼睛的男人,他的笑让他觉得很温暖,就像在家的时候,妈妈戴着绿色戒指的手指从小春河的头发中梳过那样,酥酥的暖暖的很舒服的感觉。

“你是不是领过了?”绿眼睛的洋人对他面前的中国男人说,他说话有点怪,把“领”说成了“令”。那个中国男人忙指着自己干净的手背说:“没有啊,你看!” 小春河记得他,他就是那个用唾沫抹掉手背上黑圈圈的人,小春河一拉绿眼睛的洋人的衣服,做了个往手背上吐吐沫的样子,那个绿眼睛的洋人点点头又笑了,转过头对那个中国男人说:“你看,小孩子都知道你领过了!”那个中国男人对小春河狠狠地瞪了一眼,还想狡辩,绿眼睛的洋人又发话了:“你把你左手伸出来。”那个人不知所措地伸出左手,洋人把中国人的左手一反转,再把他的两只手背放在一起,说:“你自己看看,你左手背是黑的,右手背多么干净啊!”那个男人在大家的谴责声中悻悻然地离开了。

小春河继续有趣地看着绿眼睛的洋人给人发铜板,谁知道那几个想再混进来多拿铜板的人死性不改,见贪心不能得逞就想闹事,不一会儿功夫,也不知那几个人在人群里怎么弄的,忽然,哗啦啦排队的人中倒下了一片,一下子人群大乱,那几个人趁乱往发铜板的洋人这边就横冲直撞了过来,用毛笔画黑圈的中国人大叫一声:“不好了,约瑟夫,快走!他们要闹事。” 他只来得及把剩下的铜板扔进人群里,人们一下子哄抢着地上的铜板,但是那几个闹事的人已冲到他们的马车前,开始推搡着马车,并用竹竿往车内乱捣。马车夫已经扬起了鞭子,让马儿们开步,眼看着马儿就朝着小春河站立的地方冲过来了,那个叫约瑟夫的洋人弯腰一把抱起小春河,同时一跃,他们两人一起跳上了已经开始奔跑的马车,车子很快就出了十字路口,把闹哄哄的人群丢在了身后。

待续

长篇小说《秦淮月》 二

 






一弘 (2019-01-03 23:33:38)
欣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