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之行追记 (四) 零距离观赏野生袋鼠

“看袋鼠”,是外甥问我到澳大利亚后有什么心愿时,我回答的第一愿望。袋鼠是澳洲的特有动物,既到此地,必看袋鼠。

野生袋鼠的栖息地很远,公共交通不能直达,需要外甥开车带我们去。到悉尼的第一个周末,我这个愿望就实现了。

外甥两口、他们的两个儿子、小妹与我,带着水杯、水果和喂食袋鼠的胡萝卜条等,吃过早餐后就驱车出发了。半路上与外甥的朋友一家会齐,他们是夫妻俩与一对女儿。两辆车午前到达目的地时,只看到草坪上几片灌木丛中分散着几只袋鼠,并没有他们预料的那么多。外甥他们说,地方应该没错,可怎么回事呢?等了一会儿仍然不见有袋鼠来,他们决定先找饭店用餐,饭后再来。

用完餐返回上午到达的地方后,正在边休息边看两家孩子嬉戏时,袋鼠三五成群从山上撒着欢、跳跃着来到了草坪上,一批又一批,不一会儿就来了几十只,大小体型各不相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又陆续聚集来了许多观赏者,白人,黑人,阿拉伯人,亚洲人,各种肤色各种年龄都有。

来看袋鼠的人大都兴味盎然,大家拿出带的各种食物喂袋鼠,袋鼠“大大方方”地享用着,一点儿也不怕人。有的小孩子把自己的脸和身体贴在袋鼠身上与袋鼠亲近,袋鼠也听之任之。那样的场景,就是一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我们这一行人中,只有我与外甥的小儿子丹尼是第一次看到袋鼠。我们这一老一小拿着红萝卜条喂了这只喂那只,带的那么多红萝卜条,一多半经我们俩的手进入了袋鼠的肚子里。丹尼还学着其他孩子那样,把自己的脸和身体贴在袋鼠身上,憨态可掬。我拿着手机拍摄各种姿态的袋鼠,惬意极了。

一个带着亲戚来看袋鼠的女士,带了许多袋鼠的食物,热情地提供给周围素不相识的人。她说,袋鼠每天这个时候来这里已经形成规律了,人们也大都在这个时段来观赏,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育儿袋,长短差别很大的前后腿、粗壮的长尾巴、跳跃前行,是袋鼠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的主要特征,也是人们对袋鼠感兴趣的缘由。零距离观赏袋鼠,发现袋鼠腿的特征是大腿很短,小腿很长,与一般动物大、小腿差不多一样长大不相同。尤其是其后腿,不但小腿很长,其脚也很长。它双脚踏地时,人们会把 “脚”误以为是一般意义上的小腿呢。袋鼠这个形态特征,大约与它跳跃前行的功能相适应吧。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肉滚滚的,休息时尾巴上部与后腿一起支撑着身体。据介绍,袋鼠的尾巴在跳跃过程中起平衡作用,能帮助它跳得更快更远,还是重要的进攻与防卫武器。

零距离观赏袋鼠,才知道它不仅能跳跃行进,也可以慢速移动。它们和其他动物一样,是用四肢爬行,但两个前肢与两个后肢是一起运动,不是交替行进。爬行时尾巴也没有翘着,而是作为“第五条腿”在后面起作用。袋鼠的尾巴另外还有什么功能呢?不知道专家有没有进一步的研究结论。孤陋寡闻的我估摸着,袋鼠尾巴的功能可能是动物中尾巴功能最强的了。

至于那个育儿袋,我在出发前请教了“度娘”,知道袋类动物出生时系早产,需要在育儿袋中继续孕育。别看成年袋鼠的身高有1.3~1.5米,体重可以达到50多公斤,它们出生时却非常小,大约只有一粒花生米那么大。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零距离观赏袋鼠,我既看到了它们快速跳跃,也看到了它们慢速移动;既看到了它们用尾巴与两条后腿稳定地支撑着身体,也看到了它们侧身卧在地上;既看到了雌袋鼠的育儿袋,也看到了育儿袋口露出的可爱小脑袋;既触摸到了袋鼠的身体,也亲自给它喂了食物。能有这样的眼福和经历,真是不虚此行了。

据介绍,袋鼠主要分为红袋鼠、大赤袋鼠、东部灰大袋鼠、西部灰大袋鼠、麝香袋鼠五种。后来,我到悉尼动物园参观,在几个袋鼠圈里把各类袋鼠都看到了,它们的特征均很明显。只可惜,虽然袋鼠圈占地面积很大,但里面的袋鼠一个个懒洋洋地呆在那里,无精打采,既不跳跃,也不到人跟前来,其状态与野外生存袋鼠的健壮、活跃与敏捷根本无法相比。

澳大利亚之行,我在动物园看到了各种袋鼠,尤其是在袋鼠原栖息地零距离地观赏到那么多野生袋鼠,甚感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