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的鱼,易北河的水《中国爱心人物传记》2022年第1期

(图)谭绿屏(左)、《华文文学》主编陈贤茂教授(中)、
本文作者赵庆庆合影(2008 年 11 月 1 日)


 2017年苏州常熟徐洋摄影(不是徐冰)

笔者赵庆庆与旅德画家兼作家谭绿屏(右)在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10月,广西南宁)

 

扬子江的鱼,易北河的水1 ——记旅德书画家和作家谭绿屏 文 / 赵庆庆

有这么一位金陵奇女,出生于美术世家,父亲谭勇和母亲华采真均为美术大师徐悲鸿的 高足,曾在中央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美术。她 1966 年考取南京艺术学院,却因“文革” 爆发作废,到苏北农村插队整整八年,落入社会最底层。病退回城后,担任江苏省旅游品销 售公司外宾部画师。1984 年,她 37 岁,出人意外地打破“铁饭碗”,只身负笈德国,“一文 钱没有,一个人不认识,一句话不懂”,端盘子、洗杯子、搬酒瓶、送广告,赚取生活费, 逐渐以书画和写作声誉鹊起。 如今,她是汉堡知名的艺术家,汉堡文化艺术协会“一切皆美”(Alles wird schön) 名誉主席。中国书画教师、南京市美协及江苏花鸟画研究会海外会员。世界华文作家协会欧 洲会员、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微型小说研究会欧洲理事,还担任着德中文化交流 协会会长。 她以一张张美轮美奂的水墨画作、一篇篇至情至性的诗文、一次次往返于中德的文艺之 1 “锦帆竞发扬子江:江苏籍海外作家系列访谈和评论”,是江苏省作家协会 2021 年度“重点扶持文学创 作与评论工程” ,由笔者主持,此文为该系列之一。谨向谭绿屏老师的支持表示感谢! 2 旅,传承了文人画的悠久传统,扩大了欧洲华文文学的受众面,把她的大爱倾洒在故土和异 国的土地上。其受访记录入编《梦想·正能量——100 名海外游子畅谈中国梦》(人民日报出 版社,2014 年),并入选《一带一路:走向世界的中华名家》图册(环球文化出版社,2017 年)。 古稀之年,她感慨:“对于中国文化的推广和交流,绘画和写作如同奠基于心目中的一 座文山和一座画山,成为我开垦不尽的金山和银山。生命对于我,已有双倍的意义。” 1 她就是南京的女儿,旅德书画家和作家,中国的骄傲——谭绿屏。

一.绿屏,源于徐悲鸿作油画最喜欢的颜色 1947 丁亥年,春分,谭绿屏诞生在刚开张的南京市妇幼保健医院,是该院的首名新生 儿。为此,她的名字中嵌了象征春天的“绿”字。谭家五个孩子,依次为长女紫屏、次女绿 屏、长子钢屏、次子铁屏、小女红屏。女孩以色彩入名,男孩的名字则隐见“大炼钢铁”时 代的影子。 谭绿屏说,“我叫绿屏,姐姐叫紫屏,一绿一紫,是悲鸿大师当年作油画时最爱用的两 种颜色。” “屏”,即屏风,乃遮挡、装饰之物,上可粘贴绢画、走刀雕刻、镶嵌螺钿,制成巧夺 天工的艺术品。而“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 沉”、“闲掩翠屏金凤,残梦,罗幕画堂空”等无数诗词佳句,平添了“屏”的艺术韵味。 由此析来,自出生起,谭绿屏的名字就带着画家父母美好的希冀,如画,如诗,也如她 日后不舍丹青的跌宕命运。 她三岁罹患脑膜炎,当时几乎是绝症。上有五岁大姐,下有两个婴儿小弟,所幸父母得 到了美术系师生的捐助,采用抽脊髓注射进口链霉素的治疗手段。每次治疗,她都痛得大哭。 一次,抽脊髓前,她让母亲带她到鼓楼看看,再去医院。她趴在母亲背上,听见母亲说,“鼓 楼到了,好大的房顶,红色的墙,好看吧?” 她睁开了昏睡的眼睛……终于,父母把她从 死神的手中夺了回来。 从童年到少年,母亲总为绿屏准备一份朴实的生日礼物,有两年是方口黑布鞋,扣绊从 脚背后朝两旁伸到脚前,有如芭蕾舞鞋。母亲笑咪咪地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她就穿上 这双在当时很“时髦”的鞋子,小鸟般轻快地跑到院子里,跳房子格,去学校。 绿屏从小爱好文艺,母亲给孩子们讲睡前故事,总是她听到最后。在南京名校力学小学 和南京教育学院附中(今 29 中)读书时,各科成绩优秀,数学翻翻教科书,就懂了,余下 时间就看小说。父亲在家教画画,两个弟弟闹着去玩了,她却安静地练习,掌握了素描、水 墨的基本技巧,练就了童子功。

绿屏五、六年级的语文老师是一位老先生,上课时眉飞色舞地“之乎者也”,诗词成语 脱口而出,深为她喜欢。1960 年她小学毕业之际,老先生突然急急跑来找她,她正和同学在 操场的沙坑玩堆沙。老先生抑扬顿挫地对她说:你的作文写得很好,前途未可量也。好好努 力,将来当作家。她却翘着嘴回答,我才不要当作家呢,我要当画家。老先生似乎很惋惜, 搓着手像是自言自语:哦,画家也很好……绿屏回家报告母亲,母亲一边放下画板去厨房一 边说,作家也很好啊。未料,画家和作家的命,日后是那么多舛! 随着“文革”爆发,父母挨批斗,五个孩子有四个下放农村。谭绿屏的画家梦被击得粉 碎。乡下八年,她像农民一样干活,吃够了发苦味的山芋干、玉米面。临近而立之年,历经 波折和碰壁之后,总算作为“病退知青”回到南京,从月工资 18 元的小徒工干起。 能画善歌的母亲熬不过长期关押整肃,加上饱受因五个子女受牵连而心境痛惜的折磨, 病故于忧患之中。幸存下来的父亲五味杂陈,返回了大学讲台。 绿屏重捡画笔,当上江苏省旅游品销售公司外宾部画师,现场泼墨挥毫的风采令外宾们 大开眼界。祖国改革开放后,她萌发了出国闯荡的念头。1984 年,已经 37 岁的她,握着亲 戚赞助的飞机票(票价相当于她十年的工资),带着简单的行李,孤身飞到了德国北部的港 口城市——汉堡,德国仅次于首都柏林的第二大城市。 从此,她这条“扬子江的鱼”,远游进了“易北河的水”,开始了生命长旅中充满未知 的漫溯搏浪,用画笔,用文字,还有一颗坚强豁达的艺术之心,在海外谱写了非凡的“中国 故事”。

二.在德国打工,试笔竟获大奖 20 世纪 80 年代初,德国罕有中文报纸,几乎见不到中文字。谭绿屏身处遥远陌生的异 域,压抑无处言表,偶尔在打工的中餐馆读到老板扔弃的《欧洲日报》,写作的冲动突然萌 发。 1986 年,她的处女作在《欧洲日报》发表,因为信息闭塞,事隔经年方知。发表的报纸 遍寻不到,她不得已停笔。三年后,跟她学画的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些《中央日报》,于是, 她第二篇关于绘画艺术的文稿在上登出。第三篇作品《橱》,竟然荣获 1990 年《中央日报》 散文大奖,由著名诗人余光中亲自颁奖。尔后,她陆续在德国华文报刊发表作品,把远离故 土积压心头、无处渲泄的情感化作文字。“写作让我格外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意义。 即使在没有稿费的窘迫中,也没有断尾克寻回头之路。” 1 2002 年,她出版文集《扬子江的鱼,易北河的水》,记载了海外奋斗的酸甜苦辣,其中 几篇尤为出色,如追忆时代风雨中家庭变故的《橱》、描写“回国探亲休克”的《土老外回 乡》、关切羁留异域老人的《卖炭翁,悠游欧洲歇汉堡》。其中,获奖回忆随笔《橱》特别 亲切、精警、动人。 在这篇随笔中,童年的美好记忆,与家中的“红橱”紧密相联;“文革”的惨剧,从“红 橱”被掠走开始;下乡后,大弟帮忙砌的“泥橱”成为磨难中的精神家园。一句“要知道, 方圆几十里的农家和知青户,终究还没有一家有橱的呀”写出了一个时代的贫困,而“我多 么盼望有一个真正的橱啊!”则道出了贫困年代里渴望拥有自我生存空间的朴素愿望。出国 后用劳动所得买的第一件家具,就是一个旧橱,“近四十岁的人了,有生以来第一次用自己 的劳动换来一个属于自己的橱”,几多高兴和辛酸,凝聚其间。婚后,洋丈夫购回的精美大橱让她“楞想”……一切,都聚焦于“橱”。正如武汉大学文学院樊星教授所评:“橱”成 了一种情绪(温馨的渴望与痛苦的记忆交织而成的情结)的体现……具有了“从一滴水可以 看出太阳”的艺术概括力。1 “橱”的情结,还体现在谭绿屏的另一篇忆文中。她难忘插队的农村姐妹,1984 年出国 前,特地创作仿古绢工笔画《洞房往事》,记载了苏北农村洞房花烛夜的真实情景:床由泥 土坯上架高梁秆帘子搭成,赤贫的盐碱地,方圆几十里连一张纸都找不到。2019 年她在回 忆这幅画时写道:“遥遥思念远在千山万水之外的妹子,妳的儿女早已成家了,妳好吗?吃 饭了吗?买上大床、橱柜了吗?想念着妳……”这里,关于“橱柜”的问询既是温暖的家常 话,又并非没有来由的闲笔。 可以说,谭绿屏笔下的“橱”是中国最近半个多世纪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小小物证,其 以小见大,以文为鉴的功用,宛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的缩微版。 2005 年,南京市作家协会组办谭绿屏作品研讨会。与会作家认为,她的人生追求过程 集中体现了那一代人的理想信念和坎坷经历,体现了“君子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她的文 学创作是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其丰富阅历和家学积淀的自然表露。其作品既有伤感之情, 也有欢悦豪放的抒发,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有对异域文化的接纳和解读,读之饶有情 趣,令人感动。 谭绿屏在散文和微型小说方面颇有造诣,多次获奖,如《欧洲新报》“金凤凰杯”一等 奖、“我看今日中国”征文佳作奖、原乡文学奖、首届新移民文学国际研讨会优秀创作奖、 当代华文爱情散文大典二等奖、第九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三等奖,等等。 她表示,“我对文学艺术的付出,如同母亲对子女的付出,是不计回报的。多年来,名 声的收获,却是当初没有预料到的。”

三.丹青骏马驰东西 在借写作来浇胸中块垒的同时,谭绿屏也用画笔在德国拓荒出一方天地来,为越来越多 的来德华人带来华夏文化的慰藉,为德国本地居民带去中国书画的精妙。 1996 年,汉堡中华会馆在汉堡市中心的库瑞奥之家(Curio-Haus)演出大厅,主办春节 晚会。她受邀装饰入口的空白墙壁,在给定的短短一周,从筹办绘画材料,构思创作,到起 稿完图,一气呵成。三幅 2 米宽 1 米 5 高的鼠年画按时完工,在晚会上赢得全场喝彩,随后 三幅图画作现场义卖,热浪达到高潮。 她每年的生肖画,都会在春节期间登上欧洲华文大报《欧洲经济时尚导报》(后改名为 《欧洲新报》)的头版头条,有时还会被《人民日报》海外版采用,如《猴年》《鸡年大吉》、 鼠年画《其乐融融》《牛气冲天》《小红马》等。它们洋溢着中国佳节的吉祥如意,又含有 西方文化的典型元素,寄望了中西文化相通带来的四海升平,万邦和合。2020 年,她为鼠年 画题语: 鼠年新诗赋老画 东方遇西方,盘扣与领结,长笛加小号。 和曲又共鸣,其乐且融融,抗疫迎丰年。 1987 年,谭绿屏在汉堡一家图书馆首次举办个人画展,此后陆续不断。她的画作登在德 文报上,尤其是马画,深受西人喜爱。比如,汉堡周末报《新的呼叫》(Der Neue Ruf)报 道她的主题画展,以《谭绿屏:“中国人的生命赞歌”》为题,配上她的代表作《棋逢对手》。 画面上,国际象棋棋盘上的白马和黑马跳踉对峙,目突牙龇,鬃毛怒扬,好一派战马嘶鸣令 人血脉贲张的激烈景象!这幅画妙将中国水墨画出的马、国际象棋里作为棋子的马融为一体, 匠心独运,难怪赢得西人的青睐。该画被谭绿屏用在自己的名片上,还荣获南京市“爱我中 华——中外名家精品书画展”金奖。登在德国主流《汉堡晚报》(Hamburger Abendblatt) 上的马年生肖画《小红马》,则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格和情感。两匹马仿佛是一对母子:大黑 马神清骨俊,毛色滑亮,扭头看人的双眸既友好又略带警觉;小红马骨肉丰满,神态则像漫 不经心的孩子,撇头望着草地,让人不禁联系起金庸《射雕英雄传》中通人性的汗血宝马。 这幅马画配有“中国谭绿屏的马画广为人知”的德文说明。 受家学熏陶,谭绿屏自幼喜欢画马。在继承徐悲鸿笔墨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绘画的技巧, 探索出了自己的立意与造型。2017 年 5 月,她为江苏太仓的“海外文轩沙溪古镇创作基地” 留下了独创的矾影技巧彩墨画:《雄风万丈》,以白马一跃破月夜寄寓豪情四溢的祝福。2017 年 10 月,在黄山阿尔卡迪亚大酒店“中国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太平湖创作基地”,当场挥 毫而成《惊马黄山》,引得一片惊叹。她的《恋》《悄悄话》《驷马奔腾》等马画,雄放而不 失细腻,虚实结合,妙韵天成。 因谭绿屏多次在德举办画展和中国书画讲座,不少德国学生向她学习中国书画。她说, “我从拿毛笔开始教起,告诉他们中国画不但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东方哲学。 有个学生叫卡特琳,跟我学了 13 年,现在她画的梅兰竹菊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了。” 1有的 德国学生甚至追随她来华参加画展。2005 年,谭绿屏个人画展《情归故里》在江苏省美术馆 举行,她的几名德国学生和画廊经理克丽丝蒂娜(Christina Kanavc)就来宁助阵开幕式,向 她敬献玫瑰。 2008 年,谭绿屏入列台湾《世界论坛报》“书画名家”整版,七幅画作入编奥运会礼品 画册《中国风》。江苏省《花鸟画研究》月报刊载个人专页。2016 年她在纽约举行个人画展,轰动当地。

《汉堡晚报》(Hamburger Abendblatt)2015 年 11 月 27 日登出谭绿屏的画作《小红马》, 马画下的德文 Die Chinesin Lu-Ping Tan-Storjohann ist für ihre Pferdebilder bekannt.意为“中国谭绿屏的马画广为人知。”

四.艺相通,民相亲 谭绿屏的西文署名是 Lu-Ping Tan-Storjohann,中译过来为“绿屏谭—斯多约翰”,斯 11 多约翰是她德籍丈夫的姓氏。这个中西合璧的名字既入乡随俗,也吻合了她将中德两国文化 风俗兼容并包起来的愿想。 从她早年的文集名《扬子江的鱼,易北河的水》,到近年来的文章题目《南京芭蕉汉堡 竹》,以及她画作中的中西元素并用,都可以看出她和许多新移民一样,经历了文化移植、 适应和融通的过程。 以《南京芭蕉汉堡竹》一文为例,该文讲述跨境的乡愁。谭家的老宅是教职工住宅公房, 旧金陵女子大学美国教师官邸,隶属不可拆迁的百年老屋。屋外芭蕉陪伴父亲多年,常入其 画,即便老宅敝陋,儿女劝说,都不愿搬离,而作者一年年从德国返华,也是靠这郁郁芭蕉 边上的旧家、老父和亲人,慰解长旅疲倦和刻骨乡愁。她引用李清照和冯延巳的词——“窗 外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风淅淅,夜雨连云黑。 滴滴,窗下芭蕉灯下客。除非魂梦到乡国,免被关山隔。”,恰切了表现了芭蕉的牵愁动恨。 但是作者自己的小巢结在汉堡,工作亦在彼,个把月看望过家人,了结国内文会和画展,她 便归心似箭。汉堡的家有丈夫移植来的三株北京竹,挺立于周边清一色德国草坪式庭院: 入夏时节弯下的竹枝伸进二楼晒台,摇曳生姿,似乎向我叙家常、聊乡愁。好一派李白 诗意“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了得,飞鸟八哥竹下寻乐、墙头争鸣,伴我依竹读书、陪 我对窗画竹。竹带给了我思乡解愁的甜蜜,带给了我克难自强的信心和力量。

如果说,南京芭蕉是凝聚乡愁的故园、故乡和故国的象征,百岁老父守在住了五十多年 的老宅,是老一代在坚守传统文化和生活,那么,汉堡的北京竹则意味着谭绿屏在海外对乡 愁的化解,这种原生中国的“君子”植物在德国扎根生长,枝繁叶茂,暗合了中国以书画艺 术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德国得以被大众了解,她为两国的艺相通、民相亲做出了贡献。

作为德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谭绿屏积极于两国艺术交流,多次组织德国艺术家来华举 办画展,其中三次在南京,一次在芜湖。 2007 年,她组织德国画家 15 人在南京美术馆举办画展。2010 年,组织南京画家 4 人赴 德办展。2014 年,“德国当代艺术家南京和芜湖画展”在芜湖萧瀚美术馆拉开帷幕,十多名 德国艺术家与德中文化交流协会创会会长萧瀚教授兴奋地合影。 2018 年,“德中当代艺术家 18 人画展”在南京名胜古鸡鸣寺开幕。此次画展是德国艺 术家三次在宁画展中最盛大的一次,由德中文化交流协会、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南京 市美术家协会、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音像出版社、南京古鸡鸣寺书画院联办。共有 11 位德国艺术家参展,其中几位画家,海尔格( Helga Tscheuschner)、安东尼(Antonia Tourosis)和沙特•汉斯•威廉(Schate Wilhelm)的作品带有东方绘画风格,尕比( Gabriele Wendland) 常常在她的西方现代绘画中运用中国元素。这些德国艺术家在现场与观众互动, 连鸡鸣寺的住持道睿法师,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展览最后一天,恰逢香港大觉福行中心 的住持衍璇法师亲率一百多人的代表团前来观展,会说中文的德中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沙特 与僧尼们交流艺术感悟,场面温馨热闹,气氛感人。 为节约开支,谭绿屏诸事亲力亲为,策划、托运、布展、参展,延请德语翻译,甚至担 当开幕式主持,在途中默背发言稿。她还要撰写图文报道,发往德国,这对于上了年纪不谙 电脑的的她来说,不啻是挑战。她的兄弟姐妹、德国夫君,都会被紧急动员起来,高龄的画 家老父也会被请出发言助阵,保证了每次中德交流画展在华进行得有声有色,有情有义。 而每次活动后,谭绿屏都会细细整理图文资料,与大家分享。德中文化交流协会中方会 长、原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程正感慨道:“你成功的秘决是做任何事都是那么认真,画 展已结束几个月,而你还收拾总结得这么完美,真的要向你学习,感谢大姐谭老师!” “如果不做,以后就淡忘了。牺牲了作画的时间来做,给大家留下美好记忆,给后人留 下事实资料。”谭绿屏朴实地回应道。

五.难忘的花絮 笔者有幸结识谭绿屏老师,是在 2008 年广西南宁召开的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 术研讨会上。会后到越南旅游,我这名南京小同乡和绿屏老师分在一组,一路同食同行同住。 她丝毫没有名人和长辈的架子,平易近人,话语温柔。她随身带着素描本,有次在礼品店, 大家闲逛购物,她却坐在一件水牛木雕旁,全神贯注地临摹……我时不时关照她,乐当她的 “小跑腿”,以免她掉队。 我也有幸拜访过她笔下的南京老宅,邻近我任教的南京大学。芭蕉绿叶纷披,高近屋顶, 屋内被老家具、画桌、画轴、毛笔、摆件等挤得满满。她的画家老父谭勇教授胖墩墩的,慈 眉善目,穿着布棉袄,戴着绒帽,宛如大阿福。我得到谭老题赠的《谭勇传》,聆听绿屏老 师接受记者采访,真是三生有幸,以诗志之:

题绿屏女士奔马图

风雷生神骏,云涛荡驿心, 大化真气满,阔步向无垠。

雨夜思故(三首)

凝画频思叹,妙手传天音, 世海何其茫,南陲今遇君。

逢君始识春风面,诵著尤慨傲霜魂, 人间沧桑细阅尽,丹青留处总慧根。

平生愁谙离别事,未料此行别亦难, 明朝临歧不寐夜,雨枕忆游祈平安。

忽忽十几年,绿屏老师竟也年逾古稀了。重读她最近整理过的旧文《春分,我的生日》, 内有这样的心语: 今天人又老了一岁,心智是否跟着老熟了?自答:身体上的种种不适的确磨人,但毛病 是从小就有的老毛病,并非全怪老境将至。知福惜福珍惜今后一年更比一年老熟的日子,从 文字与绘画中能夠追寻到我知足长乐的生涯。但愿艰辛的创作化为一叶与世无争的轻舟,轻 舟载我度春分。倘若轻舟载得我远航,那么我会是舟上一名从容不迫不惹人嫌的老人。 读此,我不禁思忖,这样一位温柔坚韧、乐于奉献的画家和作家,怎么可能会“惹人嫌” 呢?在我的心目中,她永远是在扬子江与易北河之间洄游的一条银鱼,是蕴含着画韵墨趣的 一扇绿屏,是凝练着中西文化菁华和美好人性的华夏赤子。相信,许多认识她的中外人士也 有同感吧。衷心祝愿谭绿屏老师身笔两健,情美人间!

 

作者简介 赵庆庆,南京大学外语部副教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兼史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加拿大研究会成员,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委员。 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加拿大艾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比较文学硕士。 著有《加拿大华人文学史论:多元和整合》《枫语心香:加拿大华裔作家访谈录》《枫雪同 行:加拿大华人作家访谈录》《讲台上的星空》《奇人·奇书·奇遇》,翻译《生存:加拿 大文学主题指南》《霍桑传》《停止呼吸》《地狱逃亡:飞虎中队长和他的援华记忆》《上 帝是我的副驾驶》等。 曾参编《综合英汉文科大辞典》(译林出版社)、《英汉全功能词典》(译林出版社)、 《外国传记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等获奖词典,担任《英语语言文化系列辞典》(商 务印书馆)副主编。曾参与国家社科项目“中外文学交流史”,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 目“加拿大华人文学史论”。目前主持“锦帆竞发扬子江:江苏籍海外作家系列访谈和评论”, 是江苏省作家协会 2021 年度“重点扶持文学创作与评论工程”。 曾获加拿大政府颁发的研究专项奖和项目发展奖、中加政府联合授予的中加学者交换项 目奖、中国加拿大研究优秀专著奖、中国加拿大研究优秀译著奖、高等教育司评估优秀奖、 南京大学教学奖和人文社科成果奖、艾伯塔大学优秀奖学金等。

《中国爱心人物传记》2022年第1期封面

 

Lu-Ping Tan-Storjoh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