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够玩不够的意大利10:米开朗基罗的佛罗伦萨

文/贝楠 2024年3月16日

 

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这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是地地道道的佛罗伦萨(Florence)人。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共和国(Republic of Florence)的卡普雷塞(Caprese)。

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Raphael)和达·芬奇(da Vinci)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

米开朗琪罗的艺术成就,和美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赫赫有名。佛罗伦萨现今有名的景点、博物馆、美术馆大都和美第奇家族有关。

15世纪至18世纪中叶,美第奇家族是佛罗伦萨在欧洲拥有强大势力的名门望族,也是佛罗伦萨的统治者。他们的赞助使得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作家和学者能够在佛罗伦萨繁荣发展,其中包括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和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等世界顶级艺术家。

米开朗基罗14岁的时候进入由洛伦佐·美第奇(Lorenzo de Medici)创办的柏拉图人文学院(Platonic Academy),并被当时的洛伦佐·美第奇发现其出众的艺术才华。洛伦佐邀请14岁的少年到自己的宫殿居住。此后,米开朗基罗每天和洛伦佐及围绕在他周围的一些知名人士共同进餐,接触到一些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哲学家, 吸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

米开朗基罗在16岁的时候就创作了至少两件浮雕:《半人马之战》(Battle of the Centaurs)和《楼梯上的圣母》(Madonna of the Stairs)。

后来我们参观佛罗伦萨的皮蒂宫(Pitti Palace)时,看到了一座大理石雕塑《年轻的米开朗基罗》(Young Michelangelo)。这是佛罗伦萨雕塑家埃米利奥·佐基 (Emilio Zocchi) 在1862年制作的,描绘了年轻的米开朗基罗正在用凿子和锤子雕刻一个已经勾勒出来的农牧神头像。难以想象,还是个孩子的米开朗基罗就能独立创作出让世人惊艳的雕塑。真是个天才啊!

 

圣洛伦索教堂(Basilica di San Lorenzo)是佛罗伦萨最古老的大教堂,始建于393年。1419年美第奇家族委托著名建筑师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 (Filippo Brunelleschi)重新设计改建这座教堂,成为美第奇家族的教区教堂。

1520年, 中年的米开朗基罗接受了美第奇家族交与他的重任,在圣洛伦索教堂为美第奇家族设计修建陵墓。这项工程陆陆续续的进行了长达15年之久。在圣洛伦索教堂后边,建起了这座美第奇家族的陵墓---美第奇教堂(Medici Chapel)。

我们一大早就来到这里,教堂还没有开门。外边只有两三个人排队。没等几分钟就买票进去了。

一进教堂正殿我们就愣住了。这也太富丽堂皇了吧!

这是王子礼拜堂(Chapel of the Princes),是一座宏伟的陵墓。它是建筑师马泰奥·尼杰蒂 (Matteo Nigetti)受美第奇家族委托于1604年至1640年间设计建造的。

礼拜堂是一个八角形的大厅,形状和高度都和我们在外面看到的美第奇教堂一样。从外面看,还以为里面有几层楼呢,没想到就这么一个高高的大厅。太壮观啦!    

整个墓室大厅的墙壁都是天然大理石和半宝石贴面。由于当时很难获得此类稀有材料,因此美第奇家族以非常高的成本,花费了几个世纪的时间才完成。

地面也都是用天然彩色大理石和镶嵌画铺就。

王大明白被这华丽的大理石惊得不停地咂嘴。看看,这可都是大理石天然的花纹和颜色啊!这上哪找去啊?可花老鼻子钱啦!

王子礼拜堂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是巨大的圆顶。这个圆顶被设计为世界上最大的圆顶之一,可与罗马万神殿的圆顶相媲美。然而,由于结构问题和巨大的建筑成本,圆顶从未达到设计时的完整尺寸。尽管如此,它也是相当壮观。

王子礼拜堂设计的初衷是作为美第奇大公及其配偶和其他亲密家庭成员的最后安息之地。大公的石棺放置在壁龛中,并配有青铜雕像,还有大理石镶嵌画。

然而,由于财政困难和政治不稳定等各种因素,礼拜堂从未完全完工,也没有安装所有预定的坟墓。

但是,礼拜堂中从穹顶到地面的奢华大理石装饰和一幅幅精致的大理石镶嵌画就足以令世人惊艳的了。

 

新圣器收藏室(Sagrestia Nuova)更让我们惊喜。说实话,来这里以前,我们并不知道在这里要看什么,也没做功课。进来看说明才知道,新圣器收藏室就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

这是米开朗基罗设计制作的朱利亚诺·迪·洛伦佐·德·美第奇之墓(Tomb of Giuliano di Lorenzo de' Medici)。

上部的塑像是陵墓的主人朱利亚诺。他是内穆尔公爵(Duke of Nemours),是洛伦佐大帝的第三个儿子。米开朗基罗雕塑的朱利亚诺以傲然的姿势握着指挥棒,显得更加傲慢和果断。

下面的两个雕塑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时间的寓言》(Allegories of Time),象征着美第奇家族战胜时间流逝的胜利。

这是《时间的寓言》之一《夜》(Night)。夜女神低着头的姿势表达了黑夜与忧郁气质的亲缘关系。她脚下的猫头鹰和一袋罂粟花是死亡和睡眠的象征,是黑夜的双胞胎儿子。这是米开朗基罗最令人惊叹的作品之一。他作品中标志性的肌肉发达和轮廓分明的特征在夜的外表上显而易见。

陵墓右侧的雕像是《时间的寓言》之一《昼》(Day)。他是一个体格健壮、面容未完成的男人,代表阳刚之气,有着粗糙的脸型。最美丽的是昼的象征性姿势,从背面转过来,只显示出一张几乎没有勾画的脸上眼睛的神秘表情。

新圣器收藏室的另一侧是洛伦佐·迪·皮耶罗·德·美第奇墓(Tomb of Lorenzo di Piero de' Medici)。正中央的雕塑是墓主人,他是洛伦佐大帝的孙子。

墓主人下方左侧是《时间的寓言》之一的《暮》(Dusk)。是一幅男性裸体画,暗示着黄昏的来临,并描绘了一天辛劳之后的疲倦感。

右侧是《时间的寓言》之一的《晨》(Dawn)。晨是一个女性形象,当她从梦中醒来时,她会唤起光明的出现。她的身体修长而蜿蜒,线条流畅,富有动感。人物面容安详、平和,唇边带着淡淡的微笑。

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寓言传达了关于时间不可避免的流逝的强烈信息。它们强调了世间的一切最终都会屈服于死亡,而灵魂则永存。《昼》、《夜》、《晨》、《暮》四座雕塑更是杰作中的杰作。

王大明白看到这些雕塑兴奋不已,絮絮叨叨讲起了小时候的故事。他知道一个小学同学家里有一本世界名画和雕塑的画册,非常想看。但那时是非常时期,谁也不敢公开展示这样的画作。他使尽浑身解数才哄骗同学从家里偷出画册,得以一览。

画册里就有这几座雕塑的照片,他说。我记得太清楚啦!当时看到就很震惊。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原作。赶紧拍照留念。

米开朗基罗未完成的《圣母和圣婴》(Madonna and Child) 也收藏在美第奇教堂的新圣器收藏室中。玛丽脸上露出忧郁而若有所思的表情。她是一位强大的女人,以一种占有欲的爱的姿态抓住了焦躁不安的儿子。这个婴儿又大又壮,也许预示着他未来的重要角色。

美第奇教堂令我们兴奋无比,既震撼又惊喜。没想到外表不起眼的教堂里藏有这么多的精品宝贝。我们在教堂里流连忘返,但又不得不离开,因为我们还要去看米开朗基罗的《大卫》(David)。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收藏于佛罗伦萨的学院美术馆(Galleria dell'Accademia)。我们头一天参观完圣母百花大教堂后,就直奔了学院美术馆。可是由于罢工,美术馆下午关闭。只好去了乌菲兹美术馆。

在乌菲兹美术馆排长队买票给我们敲了警钟。担心没有门票,看不到《大卫》,我半夜醒来就在网上买票。可是学院美术馆的门票在2个星期前就已售罄。这下我更着急了,在网上一通搜索,看到有票就买,结果只买到一张。忙活了半天才买到两张票。由于着急,半夜脑袋瓜也不清醒,出了好多错。但结果还是好的,没有亏钱,也买到了票。

进了美术馆,我们直奔《大卫》。

这座《大卫》塑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雕像,几乎是人人皆知。尽管看过无数次《大卫》的照片,复制品,纪念品,当我看到他的真身时,还是惊呆了。他太高大雄伟了!是的,他身高14英尺(4.27米)!

1501年,年仅26岁的米开朗基罗在现在是佛罗伦萨大教堂博物馆的院子里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白色大理石。这块大理石被闲置在这个院子中有25年,几乎和年轻的米开朗基罗同龄了。

这块大理石是在1464年时准备用来制作一个巨大的大卫王雕像的。曾有两位艺术家准备接受这个任务,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放弃了。当米开朗基罗看到这块大理石后,说服了当时的负责委员会,执意要完成这个雕塑。

1504年,米开朗基罗完成了《大卫》。他的作品是一个真正的奇迹,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用一整块大理石雕刻出如此巨大的雕塑!

这件绝对的杰作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以至于一个由当时最伟大的艺术家(包括达·芬奇)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聚集在一起,商议将《大卫》放在哪里。最终决定将其展示在领主广场的旧宫(维奇奥宫)前,一直保留到1873年,之后才搬到现在的位置---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

但是大卫像的赤身裸体在佛罗伦萨引起争议和民众的反对。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在他的《米开朗基罗传》中描述,“人们把《大卫像》从临时廊棚下移出来。晚上,市民向巨像投石,要击破它,当局不得不加以严密的保护。”

尽管罗曼·罗兰对佛罗伦萨的市民感到失望,没有人能否认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杰作之一的奇迹。几个世纪以来,《大卫》被看成是力量和青春美丽的象征。但是,只有站在《大卫》的真身面前,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座全世界最著名的雕像的力量。

有人说,站在这座塑像前,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米开朗基罗对人体解剖学的热情以及对男性身体的深刻了解。

专家们则注重大卫手背上的血管在跳动,充满了紧张;欣赏他紧绷的躯干曲线和右腿大腿肌肉的弯曲;以及他的身体的比例细节—--他有一个异常大的头部和雄伟的右手。

而我最喜欢的是大卫的脸部。以前看过的无数仿制品,都没有这个真身的脸部生动。也许,只有米开朗基罗,才能将大理石雕出灵魂。大卫的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有一种令人看不够的希腊式的古典美。

《圣经》将大卫描述成以色列的一个少年牧童。当非利士人侵犯以色列时,敌方的巨人哥利亚凶悍异常,以色列人正无法抵挡时,少年大卫用甩石袋杀死哥利亚,挽救了整个民族,受到了人民的爱戴,被拥立为以色列的国王。

世界上有许多以大卫王为题材的艺术品,但可以说,没有一个比得上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正如一位名人所说,“这部作品已经超越了所有其他雕像,无论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希腊的还是拉丁的。米开朗基罗以如此恰到好处的比例、美丽和卓越完成了它,在任何方面都没有其他艺术品可以与它相媲美。”

我们在《大卫》身边转了好半天,不舍离开。王大明白更是兴奋异常。终于看到真身啦!没白来意大利。这可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塑像啊!

你昨天在乌菲兹美术馆好像也挺震撼。我说。那可没法比!他马上接着说,昨天美术馆的全部馆藏都换不来一个《大卫》!

我们在领主广场(Piazza della Signoria)上的维奇奥宫(Palazzo Vecchio)前又看到了《大卫》。这是1504年摆放《大卫》真身的地方,他在这里站立了369年。现在这个是个复制品。虽然,他继承了米开朗基罗的设计,但却没有米开朗基罗作品的灵魂。

米开朗基罗的佛罗伦萨让我们认识了真正的米开朗基罗。他的作品带给我们的震撼,是从书本上、照片上和画册中看不到也感受不到的。

­

欢迎访问我的个人图书馆主页网址:http://beinan.360doc.com || 看不够玩不够的意大利10:米开朗基罗的佛罗伦萨

<<上集:看不够玩不够的意大利09:圣母百花大教堂和乌菲兹美术馆
下集:看不够玩不够的意大利11:皮蒂宫及佛罗伦萨印象 >>
《看不够玩不够的意大利》全部链接: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11274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