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常说: “啊, 我的心肝!”

外婆常说: “啊,我的心肝!”



说起宜兴紫砂茶壶, 我想起宜兴外婆了. 宜兴话称外婆为 “舅婆”. 从小我就抄着宜兴话叫“舅婆” “舅婆” 的叫惯了,一直到后来长大了, 宜兴话忘得精光光不会说了, 但还是会抄着宜兴话叫“舅婆”.

舅婆的家就像我父母和我舅舅家的后方 “根据地”, 所有的孩子都在无锡生的, 舅婆会来住几个月, 然后我们就被舅婆抱到宜兴家了, 一直住到3-4岁. 之后上学了也是寒暑假到舅婆家过. 舅婆身边最多时会有5-6个孩子同时跟着她, 我的表姐表哥们,加上我和我弟弟. 我的舅婆是我表姐表哥们的奶奶,宜兴话发音是: “亲娘”!

舅婆养了兔子和桑蚕, 她就像个总指挥,分配我们任务,到外面捡兔草,桑叶. 听话的孩子们出去边玩边干, 回来从不会空手. 她会笑得很开心,大声赞叹: “啊,我的心肝!” 这句话是她一辈子挂在嘴边对我们孩子们的赞美和怜爱. 我小时摔着了, 她会从地上捡起一根草, 放在我胸前, 拍拍我的胸, 说: “啊, 我的心肝! 别怕.” 不管我们后来长多大,她的爱总是有这句叹语!

我的舅婆小时没有上过学, 裹脚裹了一半时代变了,就半途而废, 所以脚是 “准”小脚. 解放时上了些扫盲课,据说学得特快,老师老表扬. 但是她告诉我她忘得也快,毕竟当时不是年纪轻轻了. 所以她和我们讲话从来是讲宜兴话, 以至后来我们大了以后与她交流有些障碍,我们只有听的份,因为说不出太多宜兴话了.

舅婆性格极其开朗,身体健壮,把左右邻居亲戚打理得周周到到,人缘好在村里村外是有名的. 再加上一儿一女都是读书人,在外做事, 舅婆身望很高. 过年时, 邻居亲戚之间要互送礼物, 舅婆总是把最好的东西藏在柜子里留做礼物送亲朋好友. 我记得那时我好想要那些好东西和好吃的,望眼欲穿啊,可惜最后多半送了人!

我记忆中的宜兴童年,舅婆家简直就是"天堂"。一年到头, 白米饭不断. 到了春节, 更是热闹丰富,一蒸笼一蒸笼的团子,馅儿有甜有咸,形状各式各样,还有颜色的, 是米粉里加了一种绿草做成的,又香又漂亮! 吃饭的碗是紫陶做的, 吃起来香香的. 碰上结婚喜宴,我们小孩更是人来疯, 好吃好玩好热闹. 记忆里有美丽的新娘, 鞭炮轰隆隆, 大家欢天喜地,喝米酒, 吃糖果. 门前柳影下, 新娘坐上小河里的小船,离开娘家, 缓缓的远去. 隔了天,新娘又和新郎双双回娘家, 小船停泊门前, 又是欢天喜地,喝米酒, 吃糖果.

就在那里,我几岁时开始喜欢米酒和酒酿。米酒是糯米酿成了的酒精,糖份很少,喝米酒时,米已被过滤掉了;酒酿虽也是糯米酿的,但是最后酒和糖参半,会很甜,吃时一起下肚。喜宴上, 一大水壶(中国传统烧水的大水壶)装的热(米)酒, 给每人小碗里倒上一碗, 又热又香. 第一次喝酒纯属意外. 我和表姐作为‘远方’客人,小孩坐到大人的酒席桌上, 倒酒的人照例给每人倒上一碗, 我们俩也不客气, 举碗共饮, 感觉真好! 我到今天还记得. 等到第二轮倒酒, 舅婆看到了, 小脚疾步走来: “小孩子怎么喝起酒了?” 把我俩的酒碗给没收了! 之后我不经意中看到了米酒如何制作, 以及和酒酿酒糟制作的差别. 多年后, 学有机化学,关于碳水化合物有氧和无氧反应那段,想起: “是啊, 米酒和酒酿不就是有不同氧气量的反应做的不同产物!”; 喝到日本各种各样的Sake时, 想起: “是啊, 这就是小时候的宜兴米酒. 要热了喝 - 当年用大水壶热酒真来劲啊!”

舅婆家的生活
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乐,没有苦。其实那是当时中国江南非常简朴的乡村生活. 我们拉过做饭的风箱,打过稻草材火结,给舅婆打下手,到河里提过水,看过舅婆用蚕丝棉做冬袄. 但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用于每天的生活一样,一切都是相对的。
我父母当时所在地与舅婆的鱼米之乡比艰苦了若干倍, 精神上的艰苦就更无法用语言描述. 那时我父母下放到江北泰县的一个公社里当老师, 从最初那里仅有的小学教起,一年级一年级地往上办初中,办高中. 我在那里入了学,同学几乎都是粗食粗布薄衣. 我永远没有忘记有同学一年四季的衣服就一套, 从未换过, 也永远未忘记有一位年轻父亲站在我和几个小孩面前, 当告知他妻子在公社的医院生孩子了, 说: “可我一份钱都没有啊”. 我好一阵一直在琢磨那一份钱的意义!  偶尔有同学请我到他们家玩, 他们朴实的父母把我当贵客招待, 马上擀面给我吃,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平时是从来吃不上面和米的, 肉就更不要想了, 吃的全是粗粮. 现在粗粮是珍贵品了,当年交公粮不收,又卖不出, 只有农民自己吃了. 我们住在学校,吃在学校, 物质生活与当地农民家的日子比已是无比奢侈了, 只是平时精神生活贫乏可怜,也担惊受怕文革的事端。我没有任何孩子和我玩, 因为同学们回家都要帮父母干农活.

每逢寒暑假,父母就会到宜兴探亲.(每隔四年, 我们又会到浙江父亲家探亲, 那就更远了.) 这短短的探亲之旅要经曲折跨过长江的路途: 徒步穿过田间小路若干小时走到公路边等车子到县城; 再坐上长途公共汽车到长江边八圩, 坐轮渡, 再挤上长途公共汽车到达无锡的舅舅家,稍歇几天,再往宜兴. 我后来跟着父母也走过数次这样的 “长途”跋涉, 记得小脚踏上长江轮渡的过渡板时,非常害怕小脚掉进缝里,但挤在前呼后拥的人海里又不敢走慢一点点. 后来我们也曾全家一辆自行车骑一天,骑到无锡。。。 当然现在的现代交通恐怕已经把这一天的旅途变成了2小时的方便之旅了!

我的舅婆也多次“长途”跋涉到我家探望, 有时还带着我的小表姐. 我的小表姐是家里老四, 是个“多头丫头”, 意思是没有计划中出来的孩子, 于是常跟着我的舅婆 -她的奶奶 “亲娘”, 江南江北地跑. 舅婆看到江北的草房生活, 很是叹息怜爱女儿一家, 每次会大包小包, 扛着糯米, 新米, 甚至团子和粽子, 不辞辛苦地小脚一步步挪到我家. 后来我们搬过几次家,舅婆的疼爱跟着我们江南江北地跑.

舅婆的见识也跟着我们长. 她虽未上过学,可兴趣很广,提问很多, 跟着我们看公社,县城,和城市, 边走边问. 比如象江北当时农民的草房搬家, 整个房顶被一群人扛起来, 从旧址搬到新址, 情景壮观, 别人看一半,她会兴致勃勃的从头看到尾. 后来我离开家了, 她的问题也总是与时俱进. 第一次回国时, 她说: “啊, 我的心肝! 你都30多岁了, 还不要孩子啊?” 我脑子转不过来了: “啊? 我怎么已经30多了?” 表姐赶快解释: “她算的虚龄啊, 给你加了3岁!”

舅婆的最后20年, 有了曾孙儿女, 还有机会到中国更多的地方观赏. 她永远的开朗让她保持思维敏捷, 身体康健. 在90多的高龄, 还常咯咯地笑个不停, 一手能抱起个大西瓜, 也会一手抱起我当时3岁的胖儿子. 舅婆从不愿意麻烦别人和子女, 一辈子没在别人家生过病, 总是自己撑着, 不抱怨不放弃. 在她94岁弥留之际, 我弟弟一家正好在国内, (弟弟是她带大的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赶到宜兴看她. 她在半昏迷中听到了, 对大家下了指令: “快点, 快去买点肉和好吃的, 给小肃一家做饭!” 舅婆离开人世时, 我和表姐都在远方各地, 没能见她最后一面. 表姐视舅婆真的象 “亲娘”, 从小跟着, 比跟着自己父母的时间长, 没有最后一别, 很是伤感. 不过我相信开朗寿终的舅婆在天之灵一定为她养育的后代很感欣慰的。

想起了歌谣: “外婆桥”, 加上我外婆的叹语, 似乎更好:

摇啊摇,
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夸我好宝宝:
“啊,我的心肝!”
糖一包,
果一包,
又有团子又有糕。
宝宝吃的眯眯笑。


- 好奇


2013 . 01. 05







木桐白云 (2013-01-06 03:48:32)

我的眼窝很别样的热,真情无敌!

林静 (2013-01-06 04:06:57)

真感人,好一幅有情有景的江南图画。看来你的好奇心是有遗传的。

海云 (2013-01-06 05:11:41)

很感人!善良的江南乡亲。让我也想起我的外婆。

天地一弘 (2013-01-06 06:00:11)

可爱的外婆,是一生快乐的记忆。

好奇 (2013-01-06 06:20:40)

有这外婆是福气。

好奇 (2013-01-06 06:21:25)

每家的外婆都可爱!

好奇 (2013-01-06 06:21:48)

是啊,是啊

好奇 (2013-01-06 06:23:20)

江南好啊。现在江北也好了。我几年前故地重游,变化天翻地覆,大家都富起来了!

渺渺 (2013-01-06 07:24:55)

好奇的外婆,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在生命最后的二十年见到了曾孙,是位有福之人!每个人都有一番关于外婆的回忆,我也想自己的外婆了,虽然她离开我们已经是三十七年了......

心桥 (2013-01-06 07:40:37)

感谢您分享!文笔细腻,写的真感人!让我不禁思念我们家族也是最受尊敬的外婆。

抱峰 (2013-01-06 08:59:38)

人性的美好是我们民族的主流,那是自然的存在,内涵丰富,感人至深.刚才读海云的文章,与此文描绘的同为宜兴生活,异曲同工.互为呼应。拜读了,谢谢!

呢喃 (2013-01-06 10:04:26)

谢谢分享,感动不已呀!

雨林 (2013-01-06 14:08:58)

谢好奇好文章,想起我的外婆...

摇到外婆桥                               写于2011, 3, 14。 外婆弥留之际

         在我的家庭里,祖父祖母,还有外公,不幸都过世较早。但是上天还是有一份特别的眷顾,让我的外婆格外地高寿。尽管从大学毕业后,我就鲜有机会承欢于老人家的膝下。但是,这么多的岁岁年年,外婆还总是可以在自己思乡的念想里,在那个远方的大家庭中。

         去年回家时,年迈的外婆,已经很虚弱了。语言上的交流似乎已经是奢望。可是,在离别之际,她却紧紧地拽住我的手臂,突然清清楚楚地说道:“我不同意你妈妈的观点,为什么要让女儿走那么远,见不到面...

    这是我第一次,也将是最后一次,听到我的外婆,陈述她自己的观点。可是,我纵然是愁肠百结,还是得含泪告别。

       今年春节前后,外婆渐渐地就进入弥留状态。九十四岁的老人,一直得到父母和舅舅阿姨的细心照料。她身体虽无大恙,但是,我们都知道,到这个时候,她的每一个器官都累了。想要彻底休息了。即使有做医生的文妹在身边嘘寒问暖,也无力回天。

      这些日子,我们要送一个自己亲爱的老人离去。也是在送走自己的一个年代。下一次回家时,我再也不会听到那一句熟悉的问候:“小霖啊,你回来啦”! 从今以后,我,出门在外,再也不会行走在外婆的惦念和期盼中。

       而外婆,从此就只能永远留在,那古老的童谣里面。摇啊摇,可是,哪里再去找,我的外婆桥?那糖一包,果一包 ,还有汤团和年糕,仅仅是童年时需要的奢侈和慰藉吗。以后,失去了外婆的人生,会有怎样的缺憾和失落?

        外婆,原谅我,一直没有顺从您的观点。而现在,又只能用这些文字在心里和您道别。外婆,走好。

 

 

若敏 (2013-01-06 15:02:16)

好奇和雨林的外婆都让人感动!

我与外婆接触不多,很羡慕你们的祖孙情!

阿朵 (2013-01-06 15:51:00)

写的真细腻,充满感情,好奇,你这个理科高材生,文笔很好啊,多写多写!

好奇 (2013-01-06 17:39:42)

相似的家庭, 雨林外婆让人怀念!

春阳 (2013-01-07 01:08:58)

有外婆真好,九十四岁,四世同堂,外婆是有福之人。

梅子 (2013-01-07 02:08:16)

好奇的“外婆……”让我这个做了外婆的人读起来百感交集。

好奇有个好外婆,好奇的外婆在好奇的笔下栩栩如生,洋洋洒洒三千多字,读起来有滋有味。

我是个倒霉蛋,外婆、奶奶(外公、爷爷)都没有见过,现在只有好好做外婆和奶奶了。

谢谢好奇分享。

好奇 (2013-01-07 04:28:57)

梅子是个又好又有智慧的外婆和奶奶!

予微 (2013-01-07 04:33:12)

鼻子酸酸的!

俞静 (2013-01-07 18:17:20)

想起我自己的外婆,与自己的小时候。谢谢了。

panda13 (2013-01-07 18:35:19)

好奇,你可是俺先生的老乡啊。

那一辈的老人,真是奉献的典范。小时候有这么一个外婆,真是好福气

好奇 (2013-01-07 23:22:31)

算哪个乡啊?看来咱们乡出人才啊- 嘿嘿。

桑妮 (2013-01-08 02:33:17)

谢谢好奇,也让我想到我的外婆。

panda13 (2013-01-09 16:56:03)

你可真是的,还要问哪个村?不知道啊。。。

林静 (2013-01-09 21:28:44)

我们北方管外婆叫姥姥。我姥姥是一个大高个,一米七。要不我怎么这么高。我姥姥幽默,开朗,吃苦耐劳,她伺候她瘫痪在床的婆婆整整8年,踮着个小脚背她婆婆。她记忆力特好,喜欢音乐,胡同里的人都爱来串门,家里每天都象个茶馆似的。我记得姥姥有个棉的大壶套,里面的大茶壶一天热茶不断,串门的人一进来自己到茶喝,有时我们还没起床串门的人都来了。我小时候有点象春阳,是那种爱说爱动的淘气孩子,经常挨大人训斥,只有我姥姥对我的疼爱是无条件的。我还有一个姑姥姥(我姥爷的妹妹)也是把我当心头肉来疼,我怎么淘她都不说我,还经常给我零花钱(我都用来买零食了)。她们都离开我二十几年了,我想她们。

好奇 (2013-01-10 08:18:39)

你的性格很像你的姥姥啊!基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