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頭的前世今生

都說愛吃魚頭的人比較聰明,古代傳說有些落魄之人往往因為吃了魚頭而能鴻運高照,最真能飛黃騰達起來。最近在上海閑散地呆了段日子,其中有段時間一個好友特地從台北飛來陪我,她對上海很熟﹐以她對上海的生活經驗,帶著我格外豐富地體驗了上海人的風花雪月和小資生活的悠閑情調。魚頭大餐就是其中之一。她股票做得出色,麻將打得高明,是個風姿質脫俗的女性。她說來到上海就該如曹孟德詩句所說“人生何,對酒當歌”。她愛吃魚頭﹐記得當年初來美國生活﹐附近有家魚店魚頭免費﹐她經常拿免費魚頭回家做美味的砂鍋魚頭。後來店主也許同情這個東方女人,以為她沒錢買魚﹐就特意把魚頭越留越大﹐有時免費魚頭竟連著半截魚身。後來她再也不好意思邁入那家魚店。聽說上海有專賣魚頭大餐的餐館﹐便琢磨著那天要去欣賞魚頭大餐的鮮美滋味。

有一天電話響了,是她半年不見的表弟,當年大家也曾在台北見過﹐知道他是美食家﹐現在上海定居。表弟知道她愛吃魚頭,告訴她現在有一家餐廳專賣魚頭,味美肉鮮,非常出名。聽說這是一家連鎖餐廳﹐創辦自1995年﹐老闆姓譚﹐是四川人﹐目前在全中國有百余家分店。所用魚頭平均都在0.91.25之間﹐這樣重量的魚頭最鮮最營養﹐魚頭裡全是豐富的卵磷脂﹐人身體中每粒細胞都需要它的滋潤。

 

於是那天中午相約一同去吃一頓魚頭大餐,這家以魚頭做號招的餐館規模很大,遠遠便看見掛著譚魚頭招牌的大樓﹐座落在熙熙嚷嚷的徐家匯鬧區。從氣魄堂皇的旋轉玻璃門進去以後﹐兩旁有披掛花悄的女子站立﹐向來客恭敬的鞠躬﹐並招呼來客上二樓。乖乖,竟是整整能裝二三百人的大廳。原木長桌,配著原木座椅,桌面有吃火鍋自動煤氣設備。牆上掛滿充滿四川風味的老照片﹐照片上鮮紅亮麗的小辣椒漫山遍野﹐似乎提醒人們火辣辣的魚頭火鍋是四川美食的特色。

 

在桌邊坐妥﹐服務員遞上菜單﹐菜單上除了主菜﹐還有三十多種五花八門的小菜和點心。做主人的表弟和他的伴侶﹐一個風華正茂的小伙子﹐對於魚頭火鍋顯然很懂其中門道﹐於是由他們兩人做主點菜。他們要了五斤魚頭﹐鴛鴦火鍋湯料﹐這樣可以兼顧辣和不辣兩種口味。配料大體和普通火鍋相似﹐只是多了一些辣味。魚頭是先由餐館大師傅淹製好的﹐服務員用小車先把五斤魚頭推來﹐天五斤魚頭竟有那麼多﹗表弟特別指出這些魚頭看來非常新鮮﹐因為魚眼明澈﹐眼白和眼珠黑白分明。服務員操著四川腔的普通話保證絕對新鮮。並說所用的辣椒也專門在四川選定的某座山上種植﹐而且在農曆最熱的七天內收穫﹐把辣椒用秘方處理﹐做成辣醬以後裝入瓦罐﹐埋入地下一整年﹐而後才送到各個分店使用。原來這家連鎖店的辣味都如此考究。這兒所有工作人員全來自四川﹐這樣可以保持最佳質量﹐讓魚頭火鍋的原汁原味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等候火鍋慢慢調理﹐配料緩緩入味的時候﹐記起當年在美國一件和魚頭緊密相關的往事。那時﹐校園裡一個才貌出色的化學系女博士生﹐嫁給了本科系一個昂格魯。薩克遜純種白人同學﹐當時是轟動大學城的一件天大大事。新郎來自美國南方一個十分保守的小城﹐畢業後兩人獲聘同時進入一家名氣很大的化學公司做高級研究人員。他們住在路易斯安那州附近一個小城﹐那兒的民風相當保守﹐生活樸實單調。婚後三年﹐有一天男主人邀請公司幾位重要人物來家吃飯﹐希望借此拉攏人際關係﹐為昇遷的事做些準備。新娘為宴請賓客的事忙碌了許多天﹐一切進展順利﹐只是當晚上菜的時候﹐端上一條重磅的豆瓣魚﹐為找到這樣一條大魚和配料﹐她曾花去許多時間和心思﹐希望給賓客一個驚喜﹗果然﹐全場賓客都長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卻不是驚喜而是尷尬得手足無措。魚頭﹗這是一條有著魚頭的大鯉魚﹗在英美和西方的宴席上﹐是見不得有頭的食物的。而今她竟端來這樣一條龐大的鯉魚﹐上面還有魚頭﹗

 

怎麼了﹖中國的宴席上誰沒有全雞全鴨全魚﹖稍稍考究的宴席上怎能沒有帶魚頭的全魚﹖然而﹐美國和西方的文化傳統卻是如此不同。那天的小城賓客們完全沒法欣賞這樣的款待。當時的男主人恨不得從地洞裡躦進去﹐匆匆把豆瓣全魚端回廚房﹐胡亂切了些火腿肉出來應急。這件小事成了兩人今後摩擦的導火線﹐文化傳統的差異﹐點點滴滴﹐兩年後終究導致兩人的分手而去。這樣的離婚﹐不是因為彼此之間不再相愛﹐而是因為彼此之間沒法擯除的文化差異﹐沒法融合為一。吃不吃魚頭看來似乎是件小事﹐實際上卻關係著恆久而固執﹑千百年難以逾越的文化差異。

 

如今在上海﹐魚頭火鍋讓愛食鮮美魚頭的人們非常過癮。愛吃魚頭的食客們先從魚脣吃起﹐而後魚腦﹑魚眼﹑腮邊肉﹑魚皮。轉眼間全被吞食入胃﹐桌上每人的瓷碟裡堆滿各樣的魚頭骨﹐服務員慇懃地把碟拿走﹐換來新碟﹐送來滾燙白毛巾。尾食有一種南瓜餅﹐是用玉蜀黍粉和糯米粉混合蒸制而成﹐十分可口。 此時大廳裡賓客滿座﹐隱約間可以覺察到食客們的滿足與快樂。假如當年美國南方小城的居民們﹐如今看到這全用魚頭做的美食大餐,看到這滿場滿座的魚頭魚刺魚骨﹐將不知會驚異到什麼程度﹖當年那時中國新娘捧出的只是一支帶魚頭的豆瓣全魚﹐而今是滿坑滿谷沒有魚身的魚頭。啊﹐文化傳統的鴻溝﹐就是如此深遂如此寬廣如此難以逾越﹐怎不令人感到幾分無奈﹖

 

(孟絲。于新澤西州西溫莎原載《美洲時報》。2006119日。2076字。)






海云 (2013-02-05 01:19:13)

这个周末还跟青少年们谈起第一代移民和第二代移民的不同,其中孩子们抱怨父母和祖父母们吃面条太大声,我提起很多年前我老父亲说美国人喜欢舔手指,这个习性特别难接受,可不是吗?文化和传统的不同造成难以逾越的鸿沟,令人叹息!

雨林 (2013-02-05 02:13:43)

"吃不吃魚頭看來似乎是件小事﹐實際上卻關係著恆久而固執﹑千百年難以逾越的文化差異"。孟丝写得透彻。

仲夏百合 (2013-02-05 04:07:58)

美国人看到鱼头目瞪口呆, 实在不懂怎么对着鱼头下口。

在中国的餐桌上, 不但要上整条鱼,好像鱼头还得冲着这桌上最有身份的人。

予微 (2013-02-05 04:08:49)

总是要条分界线,才能划分东方西方。鱼头鱼肉,中国人吃得原始,美国人吃得虚伪。

融融 (2013-02-05 18:13:41)

正巧今晚我吃鱼头汤,里面放了笋片木耳和蘑菇,给他吃蘑菇咖喱菠菜汤,配牛肉洋葱包子。我很感激先生没有抱怨鱼汤的腥味,餐前祷告时,说给神听,表示感谢。洋人一般除了烤鱼或者油炸,都不能忍受鱼的味道。一锅鱼汤真是满屋子的味道,他能坐下来吃饭,非常包容了。而我难得买到新鲜的鱼头,怎么不吃呢!

panda13 (2013-02-05 17:10:57)

哈,我也爱吃鱼头!我家孩子,鱼头、芋头不分。有次问他们要不要芋头包子,他们一脸惊讶,鱼头包子?不要!

予微 (2013-02-10 06:16:41)

哈哈,熊猫,你的鱼头包子一定很美味!你孩子不要,我要!

Sujuan (2013-04-06 19:27:16)

我带老美同事去香港和杭州开会,两处都有整鱼带头带眼球上坐,同事照下相,后来我们归来作演讲特地给许多老美同事看鱼相-我们还加上旁注-大鱼欢迎您!搞得大家哄堂大笑。

文化和传统有时是难以跨越的。但一旦融合了就很好!曾经有一大陆学者带着他美丽无比修养很好的黑人姑娘回国探亲,连县里警察都到他家问讯,这么带个这么黑的丑姑娘回来!这桩婚事当然告飞了可给那哈佛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双双都是)畄下中国是极端歧视老黑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