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女儿抗癌扎记16-20),作者:诗酒年华

 

女儿抗癌扎记(16)

作者: 诗酒年华

 

6-11-2012(星期一)

诗嫂昨天带着小诗去匹兹堡作第四次疫苗注射,我在家里带着小弟,扎扎实实过了一个亲子周日,这两个月感觉小弟好像突然长大了很多,不但思路清晰举一反三,而且对身边的人也多了不少关怀。有时候晚饭桌上我们一起祷告完了,他会加一句:“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给我们做的这顿美味的饭菜。”放学回家看见我,会问我:“爸爸,你今天的心情好吗?”那天去餐馆吃饭,他主动给自己添茶,之后顺手把我的茶杯也添满了,虽然是先想到自己才想到他老爸,比同年纪的孔融差了一点,但是考虑到他生长在蛮夷戎狄之邦,未臻向化待受启蒙,不能跟孔圣嫡嗣相比,他老爸早就已经感恩不尽了。

这段日子里,小弟每天都有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诸如飞机为什么会飞?金属为什么比木头硬?什么是“我”?是算思想还是算身体?两手互搓为什么会觉得手心发热等等,亏得他老爸当年为了高考,赶鸭子上架学过几门诸子百家数理化,这时候翻箱倒柜搜索枯肠,掰着手指头跟小弟说得口沫横飞,什么空气动力学,什么金属键共价键,什么动能位能热能,什么灵魂体三元论,连压箱底的本事都派上用场了,真正是言者凿凿听者愕愕,也不知道他到底听懂了多少。其实,说白了我们两个都不在乎他听不听得懂,我要的是他小脑袋瓜里继续不断地冒出新问题,他要的是我们给他那五分钟的专心致注。

自从小诗发病以来,小弟就活在一个无形的阴影底下,每当看到小诗又收到小礼物、慰问卡、熊抱和亲抚,他都很不自在,有时候会直接了当地问人家:“有没有礼物给我?”教会里相熟的弟兄姐妹都知道,要给礼物就要多预备一份给小弟。随着时间过去,我们跟他解释得多了,他不再那么直白地表达他的嫉妒,而是借着其他事情委婉地找回我们对他的注意力以争取他的存在空间。这些问题和他那些突兀而成熟的言语,都可能是这种需要的潜意发展。

昨天晚上我跟他早早盥洗完毕就上床睡觉,他如同以往地拿出书来和我一起看,这是一本科普常识书,专介绍各类鲨鱼的,我前两天就看到他拿着这本书形影不离,今晚才知道原来是小诗最近买给他的,扉页上面还有小诗的留字:“致我亲爱的弟弟:继续远大的梦想!爱你的小诗”(To my dear brother, Dream Big! Love XX)。我情不自禁地眼眶一红,眼泪差点掉了下来。看着小诗那一笔工整的英文行草(Cursive)手迹,让我想起红楼梦里面,贾元春劝勉贾宝玉的情节,但是贾元春年近三十贵为皇妃,自然有资格提携训诫十几岁的小弟弟“边缘少年”贾宝玉。小诗才刚满十岁,也对她兄弟有这种期盼和鼓励,这不能不使我感慨恒多。看来不但小诗的身量快高长大,心智也突飞猛进啊。

上星期小诗的学校寄来了CRCTCriterion-Referenced Competency Test)的成绩单,这相当于小学生的年度总考。小诗上学期缺了两个多月的课,考试前一周又飞去了匹兹堡做治疗,根本没有时间复习,却竟然每一科都考得百分之九十多的卓异(Exceptional)成绩,是以前三年都没有过的。虽然美国考试很少有死记硬背的东西,但是综合的理解应用能力也是要靠不断的做复习题磨练出来的。我们只能说小诗这一年突然开窍了,现在她是不可一日无书,不管是一二年级的大字足本,还是四五百页的言情小说,她都看得津津有味。暑假以来,诗嫂每天带他们去图书馆,并且记录他们看书的情况,小诗最近两个星期里总共看了三千页的书,连带小弟在家也跟着爱上看书,已经看了一千多页了。本来叫停了几个月的钢琴和画画,小诗最近也表示想回去继续上课,老师们都很欢迎她,无论我们怎么要求,他们都坚持免费教授。作为对老师爱心的回应,小诗每天也很刻苦练习,且不论指法技巧,我们旁听着却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曲子里面流露出来的感情,可以感觉到她是在用心去弹她的练习曲的。以前牛不喝水我们强按头,我们累小诗也累,现在顺势引导,一家子都轻松得多了。

女儿抗癌札记(17)

六月二十八日(星期四)

上个星期我们全家开车去佛州海边,参加了一个由慈善团体“Lighthouse Family Retreat”举办的夏令营。今年的营址选在了佛州度假胜地德斯丁傍边的一个小海滩,数哩长的海滩上是一样的粉白细沙,但是离德斯丁还有十几分钟的车程,所以游人不多,环境幽静,营地附近还有一个不小的郡属社区医院,主办机构选中这里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临近这个医院以备万一。同营还有十六个家庭,都是家庭里有个孩子罹患绝症的,大部分是血癌,剩下的都是脑癌。在这些家庭里面,我们那半年多的“病史”要算是最年轻的了,当中有的孩子发病已经有五六年了,时好时坏地用药控制着;有的几乎是整年住在医院,头顶上一道一道的开颅伤疤;有的是复发之后又再复发,持续不断接受化疗地;也有一些是治疗告一段落,暂时宣告解除警报的。总之,父母们聊起自家的情况来各有一番悲喜,但是最后那声叹息都是同样的沉重。

今年是Lighthouse 第十五年筹办这样的夏令营了,每年都要举办六七次,每次为期一周。每个营招待十二三个家庭到海边度假,互相分享经验交流心得。除了那十几个家庭老老少少几十口人,每个营还有一支庞大的自愿团队随营服侍照顾。我们这个营算是有史以来阵容最鼎盛的了,十七个病患家庭加上八九十人的自愿军和他们的家属,浩浩荡荡的一百多人的队伍,海边这个度假村几乎被我们包起来一半。几栋度假旅舍大楼环绕着一个三四亩地见方的草地,草地周围一排排都是佛州常见的参天棕榈,夏日炎炎海风习习,草地上尽管阳光耀眼灼肤生痛,树底下却甚是清凉。闲来静坐草地上听风摆棕榈,远处松涛和应,更远处隐隐传来潮汐澎湃,尤其是日落时分看夕阳晚霞里树影婆娑,一百个人准能品出千百种滋味来。这个草地就是我们那几天的活动中心,孩子们奔跑嬉戏,大人闲坐晒太阳聊天,实在热得受不了就回房间睡觉或者去游泳池里泡泡。草地东北角支起一个大无朋的白色帐篷,我们一日三餐加晚上的余兴节目都在这个帐篷里。

Lighthouse不是一个很著名的慈善团体,常备员工不过四五人,但是十几年来一直默默地为癌症儿童家庭服务,经费主要来自那些无私付出的自愿团队,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基督徒。每个自愿者不但要付担自己一家的住宿费,还要筹集一定的经费资助那些癌症家庭。夏令营这五天里,每个癌症家庭都被分配一个到两个的“家庭伙伴”,专门照顾我们的起居,家庭伙伴的孩子们跟我们的孩子年纪相仿,不但负责陪伴癌症孩子,更主要的是陪伴其他的兄弟姐妹,不再让他们感受到冷落。其他的自愿者就轮流为营会众人准备一日三餐、筹办娱乐节目等等。

每天早饭后的几个小时里,孩子们都被带到游泳池里或者草地上参加儿童团体活动,我们这些家长们就被召集在一起讨论分享自己的故事。这里面每个家庭都有一段辛酸往事,每个故事被娓娓道来自有其惊心动魄之处。有一个父亲,曾经的IT业界翘楚百万富翁,但是十几年来先是生意失败破产,后来自己罹患喉癌,又加官司缠身,自己的喉癌刚愈又轮到自己的爱子确诊脑瘤。又有一位母亲,本来是企业高级行政主管,但是生下一个唐氏综合症的儿子,于是她黜职在家照顾孩子,同时积极参与弱势群体的公益事务,没想到祸不单行,孩子十岁那年又得了血癌。还有一位单亲妈妈,独力照顾三个孩子,老三还没出满月,老大就要频繁进出急诊,多次开颅手术导致脑神经受损,孩子不但四肢瘫痪而且几乎全盲。还有一个家庭,刚送走缠绵病榻多年的奶奶,同一个星期就查出孩子患了血癌。。。俗话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个有个的不幸,还真是这样,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痛苦,听别人的故事就好像听天方夜谭似的。

听着说着,每个人都很平静,诉述到惊险的地方也只是当做趣闻故事大家一笑而过,每天几个小时的分享,其中不乏幽默趣话欢声笑语。虽然每个故事都还是现在进行式,但是大家都是或多或少地曾经沧海,回首来路展望前途,颇有Been thereDone that的潇洒。李商隐有诗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就是说诗人处在离乡背井孤独凄凉却又偏逢夜雨的时候,热切地盼望着有一天能和家人团聚,一起谈笑述说今天这段巴山夜雨的经历。自从小诗发病以来,每一天我们都盼望着这段恶梦尽快结束,好等我们回过头来,也可以带着轻松的心态品咂现在的一切。

参与分享的难友家庭大部分都是基督徒,所以都能坦然乐观地分享见证,也有一些抱怨亲友冷漠、投诉医院黑暗的,但是整个营会的主旋律还是感恩和盼望。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灾难和死亡会临到每一个人,只不过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分别而已。黛玉葬花的时候写道:“我今葬花人笑痴,他朝葬我知是谁?”就很透彻地表达了这种见识。既然人人都有一死,怎么死什么时候死,其实也没有多大分别,也不存在谁比谁更可怜。似乎我们应该专注在进一步的问题:问问人为什么会死,怎么样才有可能不死。

 

女儿抗癌札记(18)- 愉快的假期

8-13-2012(星期一)

终于开学了。这个暑假孩子们在家疯玩了几个月,连带这篇札记也歇了两个月的暑。人在顺境的时候不容易有什么感触,反正幸福的感觉都差不多,每天平安度过就是我们最大的感恩。

暑假里老爸带着我侄子侄女从香港过来玩了一个月,小诗和小弟可高兴极了,他们堂兄弟姐妹之间还没有这么长时间相处过,这三个多星期来每天都活在极乐世界里。每天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打游戏看电影,家庭影院一天开个三四场。我们用电子游戏机去接收网络电影,放在宽屏幕电视上,接着环绕音响,效果非常好。孩子们居然还找到一系列配上英语字幕的港产片,小诗和小弟看字幕学着听广东话,侄子侄女听原声学着看英文,老爸一边拿着报纸放羊吃草一边瞄两眼,一家子老少顽童各适其适,本来鸡同鸭讲的局面竟然变得雅俗共赏。老爸去年来过三个月,这次为了小诗而重临故地,早就知道白天家里肯定憋得发慌吵得烦人,于是自带家伙,毛笔宣纸墨汁一应俱全,厚厚一本回忆录等着校对修改。白天顽童们尽管喧哗吵闹无风起浪,他老人家气定神闲稳坐钓鱼船,字字颜筋柳骨圆润丰腴。但愿天朝航母坐镇钓鱼岛的时候,都能作出几篇连带筋骨底气的文章。

七月底,哥嫂抽空也过来玩了十天,我们一家九口租了一辆十五人坐的小巴,浩浩荡荡开上去匹兹堡陪着小诗复诊,然后绕过去DC玩了几天,顺便又去了一趟NYC。短短一个星期,光路上就花去了整整三天,但是沿途欣赏美国田园风光和小镇市街,倒也是平时美国电影里难得一见的风貌。同时,三天时间局促一车,大家都被迫着进行不同深度的沟通和交流,尽管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是“爱趴”和“爱泡”,但是现今这个世道,电子游戏也成了世界共同语言,地球两极长大的孩子们一旦进入游戏角色,就无需多多废话,也能灵犀一点心意互通。

DC那几天,透过本州众议员的安排,我们进去白宫参观了半日,911以前这本来是很平常的事,不管什么人想进白宫,只要每天凌晨去白宫外面排队就行了。但是911之后DC到处都如临大敌,想要参观白宫非得本州议员代理,申请表和参观名单要提早两个月递交,以便安检人员查访祖宗三代。我们托了小诗的福,议员秘书帮我们办了加急,启动了备用的临时名额,才算插队进去了。刚到DC那天,我把大家安顿在DC外围的酒店里,自己拿着一罐杭州龙井茶叶、一盒台湾凤梨酥,亲到众议员大楼登门拜谢,顺便领取白宫门票。

众议员大楼在国会山庄后侧,地下有庞大而完善的交通管道四方八面相通,所以议员们在三伏天气往来国会大厅和办公室,都能保持西装革履冷静从容,一派雍和熙祥心平气和。每个议员办公室的规划都雷同,外面都贴着“XX竭诚为你服务”、“XX欢迎你”之类的标贴,有的还贴着议员的照片,有的则贴着选区地图。每个办公室都不大,也就千把尺见方,里面坐了五六个到十几个秘书和助理,有不少助理都是当地大学的实习生 ---- 闻名已久的政府部门(国会+白宫)实习生。这些助理们清一色都是年轻的帅哥美女,帅哥们衣冠楚楚气宇轩昂,美女们都是洋装短裙,而且仿佛年纪越轻裙子越短。我在大楼里面上下来回特地绕了两圈,证实美国各州四五百号众议员的审美标准都非常相似。一栋大楼里有几千个帅哥美女流水一样的来来去去,关起门来,该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啊。

参观白宫的备用名额只有6个,我们让哥嫂一家带着小诗和小弟进去了。小诗的美国历史和政治学得不错,划时代的总统和民权领袖她都记得名字,这次有机会可以进去白宫里面瞻仰肖像,她一路上都很兴奋。小弟是个实用主义者,对这些虚荣没有兴趣,自打白宫纪念馆出来,就不停地琢磨着怎么让我们给他买那个空军一号的模型。

国会山庄相对来讲比较大度通融,敞开大门恭迎四方访客,不需要预先登记,门口耸立着六口一人多高的超大型垃圾桶,专门收集访客背囊里携带的饮水瓶、水果、干粮、糖果、以及任何其他违禁品。不少人意料不及却又不甘心被剥削,就在大门外汁水淋漓地把食物打发干净。我们还是托了小诗的福,本州议员派出了两位美女助理扈驾伴游,带着我们走地下通道,从议员办公大楼直接进入国会山庄,安检相对来讲就轻松得多了。而且这次来的是时候,游览期间适逢国会暑期休会,我们得以进入众议院会议厅里,坐在观众席上,居高临下俯览会议厅大堂。看着四五百个排列整齐的沙发,想象着这里最近几年来的烽烟火气剑拔弩张,想象着这房间里的每一言每一动,都关乎着社稷民生,而民共两党犹夸夸其谈无所作为,心里竟然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

到纽约那天晚上小诗病了,应该是兴奋过度让体力和精神透支吧,其实每次她去完匹兹堡治疗完毕,身体都非常虚弱,必要休息充足否则就容易感冒发烧。第二天诗嫂就在酒店里陪着她睡了一天,本来预备好的纽约一日游她们都不能参加。让小诗最遗憾的,就是看不到自由女神像,我给她买了一个自由小熊布娃娃像,心里才算是有点平衡了。

这次去纽约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参加了当地的旅游团,一辆巴士载着我们在曼哈顿大街小巷里面转悠,去帝国大厦和911遗址,都可以走旅游团特别通道,免掉排队之苦。导游对曼哈顿了如指掌,哪栋大楼有什么历史掌故,甚至哪个热狗排档、哪个百年老店有过什么故事,都能如数家珍,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历史不过故事,姑妄听之姑妄信之便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参加的是美国旅游团,我这边一面听着自己消化,一面双语翻译给老爸和小弟,还要应付小弟那许多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为什么”,正是上有老下有小,让人感到有点人生不能承受之重。

 

女儿抗癌札记(19)- 尽人事而待天命

9-5-2012(星期四)

诗嫂昨天又带着小诗去匹兹堡了,每三个星期一次的例行治疗,这已经是第八次了,没想到不知不觉之间,长达半年的第一个疗程就这么容易过去。回想这大半年来,当初还算医治及时,放疗了才一个星期,几乎是立杆见影地把肿瘤压制住了。虽然面积没有萎缩,但是密度大大地降低了,不再压迫脑干附近的神经,而且几个月来都是处于平稳期,所以女儿发病以来几乎没有受过什么重大的折磨和痛苦。

 

现在,放疗的效益正在慢慢减退,存在身体里面的放射线大概在七月底就应该完全衰退了。所以七月底和九月初这次去匹兹堡复诊的时候,当医生看到MRI的结果,肿瘤还是保持原样時,都特别地兴奋,虽然这不能证明在匹兹堡试验中的免疫疗法有效,但这最起码给我们买回了宝贵的时间,可以继续进行试验。因为这种肿瘤的复发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而且一旦复发,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大部分儿童的平均存活期是确诊之后九个月,到目前為止极少有存活两年以上的。所以從现在开始到今年底应该算是最关键的时期,因为这个时候,放疗的效益完全消失,免疫疗法还不能证明有效,在这段医疗真空的时期里,我们是完完全全在乎于上帝的恩典了。

在过去这段时光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恩,每一天的平安度过、每一次女兒的开怀大笑,这些平时我们习以为常的、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都成了特别值得我们感谢的恩典。是啊,以后的日子我们都没有办法预知,明天的事谁也不知道,我们只有学会享受今天,把握现在。耶稣说,一天的苦难一天当,不要为明天忧愁。摩西说,人要学会数算自己的日子。这些教训,在听道的时候常常听到,但是若不是亲历其境,是绝对体会不了话语背后的重量。

或许这就是神允许苦难降临的目的之一,好让人谦卑下来,在苦难中明白到自己的脆弱和无能,然后才能彻底的依靠仰赖神的拯救,并且在等待的过程中,不再被无谓的忧虑所捆绑,完全的享受神“当天”的供应。当然,这是很不容易的事,等待神的作为,并不代表个人什么事都不做。耶稣在行神迹的时候,常常鼓励人与祂同工;祂使拉撒路复活之后要“人”推开墓洞口的巨石;祂在把水变成酒之前要“人”把外面六个水缸装满了水;祂让“人”从清晨到深夜在祂屋门口排着队等待医治;祂要等“人”亲手摸祂的衣服繐子才得痊愈;巴拉斯坦的瘫子何止千万?但是只有那个被“人”用褥子从屋顶上垂到到耶稣面前的才得医治;五千人一排一排坐在野地里,只有那些拿到饼又分给别人的“人”才得以吃饱。可见,等待神做工的同时,人也要尽自己的本分,光有信心等待神的作为是不够的,唯有等人力到了尽头才是神的开始,只不过当人尽力而为的时候,不用再为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力量患得患失忐忑不安罢了。前几篇引用过中国老祖宗的话:“尽人事(行为)而待天命(信心)”,这跟圣经的智慧不谋而合。

可惜,这中间的“度”很难把握,过去几个月里我们和女兒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对于信心和行动的理解。女兒认为信靠神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专心等待神来行祂的奇迹。每一次跟她讲道理,都闹得不欢而散,她哭诉说我们不理解她内心的痛苦,所以她觉得孤独也很委屈,不愿意任何人有任何的举动---包括慰问和关心----提醒她是个病人。但是她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软弱无力的抱着爸爸妈妈,哭着说“我只是想活下去(I just want to live

只不过人的天性都是想走捷径的,孩子也不例外,如果不用吃药打针,不用食疗药疗,不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专心等候耶和华”就行了,这么便宜的事谁不愿意?可是他们忘了,神当初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在旷野白白地赐下粮食“吗哪”,还得要以色列人每天出去野地里采撷呢!今天,神让人类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科学突飞猛进,各种古时候需要依靠神迹的疑难杂症,现在都有医学上的良丹妙药,这其实也是神的一种奇妙作为,不一定要看到神“说有就有,命立就立”才叫看见了神迹。

开学这几个星期小诗的表现挺好,比较愿意配合我们勉力设计的食疗菜谱和保健食品,大概是学校小朋友们活动多了,她那样整天软绵绵病恹恹地自己也不好受。但是她的食量还是很少,而且挑食的习惯依然很厉害,照这个进度所摄取的抗癌物质,恐怕一百年也累积不到量变引起质变的临界点。况且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有多少时间,是十天还是十年?于是我们开始学着把事情交托出去、把自己超脱开来,学着信靠更高层次的主宰,就像小诗信靠我们一样,不再自己盲目地为明天忧愁。

 

女儿抗癌札记(20)- 平湖秋钓

9-30-2012(星期日)

中秋节,正是人月两团圆的时候,傍晚下起了阵雨,一直淅淅沥沥地持续到凌晨。本地两个网络文学论坛都在办中秋诗词比赛,喧喧嚷嚷地热闹了一个多月,今天到了比赛高潮的时候,偏偏正主儿临时逃席,相信不少诗友巴巴地等着这一晚上找灵感的,现在要彻底失望了。其实下雨也挺好的,自四五年前本州解除时段性制水以来,这几年干旱的阴影一直笼罩在本城上空,昨天去城外名胜蓝妮儿湖郊游,水位还是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绕湖一周的岸边上,几十尺的黄土石岩暴露在日头底下,湖中心有些小岛也被一圈黄泥土坯环绕,从远处看过去,光秃秃滑溜溜地,仿佛没有衣服的孩子一样,让人见了就忍不住心里唏嘘。今晚这一场豪雨落在城里城外,也不知道有多少甘露能流进蓝妮儿湖,这世道,缺水的反倒没水,想着夜晴观月的反而阴雨绵绵,也算是天意弄人了吧。其实古人早就说得很明白了:“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世事多数不尽如意,那么尽可能地少点欲望,也许就会少点失望。所以古人的处世智慧就是“无欲则刚”,务求“知足常乐”。

昨天星期六,难得一天没有节目,早上睡到日上三竿,起来看窗外阳光耀目清风送爽,心情大好,忽然想到这么好的天,应该去外面走走,不然孩子们窝在家里不是打游戏就是看电影----以前还会去后院荡秋千、骑单车、摘野花。如今人手一个游戏机,宁可躺沙发上种虚拟的花、遛莫须有的狗,却再也懒得踏足后院半步----跟诗嫂一商量,决定去附近的蓝妮儿湖钓鱼。诗嫂是个麻利人,说做就做坐言起行:背包里收拾着零食、果汁、水果;旅行袋里装进去太阳油、照相机、防虫喷雾、消毒纸巾、帽子、风衣;后车箱里放好折叠椅、冰桶、备用水;孩子们也是一人一个背包,放着各人心爱的iPadNDS,小诗还带着几本故事书和笔记本。。。。这携家出游可是不同凡响,尽管一切从简,也搅活得地动山摇,等到万事俱备,堪堪都快到晌午了。

随着孩子们出世,曾经的琴棋书画诗酒花,慢慢都变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钓鱼也成了一个奢侈费时的嗜好,钓竿都挂在车库墙上喝风吸露好几年了。今年六月初,我们参加了一个本地儿童脑瘤基金会办的钓鱼郊游,孩子们很喜欢,带回来一堆用剩的鱼饵和鱼钩,这一下统统派上了用场,途经商场又买了些浮标,办了钓鱼牌照,带着几个三文治当午餐,一家人浩浩荡荡地按图索骥,开到了湖边。

跟商场比起来,湖边就冷清得多了,我们又特地远离烧烤场和沙滩浴场,找了一个隐蔽的礁岩背后,实行“安排香饵钓金龙”。小诗和小弟都特别喜欢甩杆抛线那一霎那,甩完了就继续玩他们的电子游戏去了。我和诗嫂就坐在岩石上,守着两根钓竿,闲看白云苍狗,静听惊涛拍岸。涛声无休止地去去来来,天地之间仿佛就剩下我们一家人,无始无终地与天地融在一起,进入永恒。晚上回来填了一首《临江仙》以记此行:

《临江仙- 中秋前夕游蓝妮儿湖》

闲渡浮生酣睡晏,喜窥树影犹东。忽发奇想钓秋风,忙翻贤内助,乐煞小顽童。

车过商城肩碰踵,平湖偏少游踪。轻竿一甩箭离弓,并肩壁上坐,心印与天融。

 

 

 






雨林 (2013-03-21 12:34:51)

诗酒的文章, 把我带入“心印与天融”的境界。我也惊奇他如何得到这么好的文学和个人修养。 好像他年少时随父母移居香港?

等女儿夏天回来的时候,计划把这个系列读给她听。她中文阅读水平有限。

渺渺 (2013-03-22 00:06:17)
太喜欢诗酒的文章啦!无论是神学信仰,或是孔夫之道,他都能娓娓道来,从他的字里行间里,处处感受到他感恩上帝和爱孩子的拳拳之心。希望这续集能出本书就好啦!我是头一个购买者!再次谢谢啊!
霜雕红叶 (2013-03-22 15:36:14)

雨林

同意。平淡的叙述中充满了大智慧 和 大勇气。

霜雕红叶 (2013-03-22 15:41:46)

渺渺,谢谢你一直在跟读这个系列。诗酒夫人告诉我说他们其实在中间的时候本不打算再写下去,是许多网友,笔友的鼓励才让诗酒能够继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