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涩时光 三十五 观赏真迹

半涩时光

 

                                                    三十五

                                                  观赏真迹


         大家听方桐通知说教授早饭后会来就都在宿舍里等着,边闲聊边看黑白电视,电视里正播《新白娘子传奇》,那小曲儿轻唱还真是有趣,赵雅芝的举手投足之间也确有风韵……正琢磨着呢,教授带着新夫人来了,教授满面春风地告诉大家,上午参观这里的文化馆的藏品,午饭自便,下午去参观黄宾虹故居。

 一群人晃晃荡荡地跟在教授夫妇的后面很是壮观,教授边走边解释,跟文化馆的负责人联系过了,这是他一位发小,最近正好他们馆整理藏品,可以看到一些平时不可能看到的东西。新师母也一脸的兴奋与向往,她虽在安徽一个城市教书法,也带国外的学生,可比起教授的经历与人脉还是有距离的,今天跟着新婚的夫君来这一带看新鲜,特别是能看到一些达到国宝级的还没有公开过的东西不由地感到有些激动,于是这笑意就荡漾在白而稍肉的脸上了。方桐看这两人一副琴瑟和鸣的样子心下也很松弛,环视一下周围的同学,大都心不在焉的样子,好像只是凑个热闹似的。你瞧,洋人是个廋高个,一头短短的卷发还稍有点儿黄,戴个黑框眼镜正像鸵鸟似的伸长脖子稳稳地四处张望,他在寻觅自己的风景,他到哪都是这样,他对国画书法一类的没什么兴趣,他喜欢的是油画。那圆镜片呢?那活宝正有些猥琐地歪头凑到女朋友的脸前嬉笑地小声说什么。再看圆月有些平淡的怏怏的,好像对眼前的一切没什么感觉,还是穿昨天的那咖啡色的半长的外套,胸前依然是海鸥120

 路不算远,大概有二十来分钟吧,可大家纷纷要求老师歇一歇,都喊走得有些急了。教授停下脚步,笑着说这算什么呀,住在山区就这样,这才几步呀,我们小的时候……方桐也有同感,想想以前读中学的时候,在家乡骑车半天五十里路到县城还赶回家吃午饭呢!有时候雨天从学校回家那劲头可真是拼上性命似的,真是没有比那再痛苦的了,眼前这春和景明的,走个二十几分钟的路,还算回事?可这话不能说出来,你看那圆月,娇喘嘘嘘的,脑门上似乎还有些汗。那圆镜片更夸张,似乎永远不能闭合的嘴此刻张的更大了,哈赤哈赤地喘,他这分明是故意的,一手搭在女朋友的肩上整个人就要倒下去似的,他女朋友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倒有些不好意思,只好半笑半嗔地用肩膀向上顶了顶,好让圆镜片自己站好,圆镜片嬉皮笑脸地站直,其实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要在众人面前耍一耍。

教授的发小迎出来了,稍作寒暄就准备带大家看藏品,教授特地再次嘱告大家不要把头凑的过近,不要触碰玻璃柜,也不要拍照,因为许多东西还没有公开过,不可随便外传的。果然有不少精品,可一来人比较多,二来也没太多时间,方桐没来得急留心就过去了。正有些遗憾,教授的发小说借这个机会让教授看一件东西,董其昌的大幅书法真迹!这是晚明最杰出的书画家,对明末清初书画发展影响很大。教授显得很激动,他说早就想看了,一直没机会,因为这件东西属于镇馆之宝了,平常有很严格的管理,要不是这次正在整理藏品是不可能看到的,这样大尺幅董其昌的书法作品就是故宫也是没有的!教授夫人也顺着说大家不要不拘小节,对这三百多年前的书法精品要多加小心,稍有闪失就会有不可估量的后果。

大家小心翼翼地看工作人员慢慢打开长长的卷轴,放了半天的卷首才到内芯,一看果然十分了得,每个字都有巴掌大,排列疏朗,十分大气,笔画不仅精到而且气韵生动无一笔苟且,这样长的立轴真是从未见过,这应该是两张整宣接起来的,这位大师当时书写的时候可想而知是什么样的状态!方桐想再凑近点,被人一拉,一抬头原来是师母,师母摇摇头,方桐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再看教授盯着看得两眼直放光,一边看一边轻轻咂嘴。

看完这个大家的心好像有些变了,好像被镇住一样,连圆镜片也收敛起那副嬉笑,教授连说好啊好啊,圆月也精神了不少。教授建议大家买一点这里卖的董其昌的行书贴,写的不仅飘逸洒脱而且沉着变化,很符合现代的审美。大家就是大家,东西确实是好,方桐不禁又开始感叹同样是人,人家就可做到这样的极致,看来心胸的确要放开,不然像董其昌的这副大尺幅书法如何完成得了?必然是心无挂碍一心都在笔墨上才行。想修炼出这样的境界岂是一日之寒?

中午略做休息,便按教授的安排乘坐机动敞篷三轮车去黄宾虹故居,这路是山坡上修筑出来的,沿着山形弯来弯去的,左侧就山壁。方桐与圆月洋人几个与教授夫妇坐一辆车,山路不是很平,车子不时颠一下,人不能实坐着,不然可真受不了。洋人好像不适应这样的颠簸,脸色有些紧张,圆月也不怎么说话,两手紧紧抓着边上的栏杆。师母一脸微笑着,但也没什么话。教授坐在师母的身边面对着方桐,居然还见缝插针地讲几句关于黄宾虹的情况,真是不容易。看着教授一脸的认真,方桐也不时提点问题。

这是位山水画大师,中国画的精华应该就在山水上,这里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与追求反映了东方人的品位与内心的感受。都说东方文化是神秘的,神秘在什么地方?就是在出世,所谓出世就是内心的平和,不愿搀和尘世纷争,那么寄情山水就是最佳方式,既能怡情解闷又能远离凡间。同样是山水,黄大师有何能独出机杼?在于他的观察在于他的表现手法。教授继续介绍说,为什么这小小的歙县会有这么的书画方面的人才呢?就是因为这里的山水很秀美,耳濡目染的就有很好的审美基础,这黄大师虽然是在浙江金华出生,但年轻时在歙县新安中学堂教国文近三年,这里是他的祖籍。当然了,环境只是一方面的因素,但这也是很重要的,没见过真山真水的人有如何画得好山水?我当年也是新安中学毕业的,也算是优秀毕业生呢,呵呵,这里走出去的教授可不少啊!

 

 

 

 

                                  二0一三年三月六日九点四十






予微 (2013-08-25 03:00:40)

"都说东方文化是神秘的,神秘在什么地方?就是在出世,所谓出世就是内心的平和,不愿搀和尘世纷争,那么寄情山水就是最佳方式,既能怡情解闷又能远离凡间。"

多谢分享这感悟,看那么多山水画,从来没这样想过。教授水平真的不同。

木桐白云 (2013-08-25 05:41:23)

不同的人物自有不同的感受与境界,小说里的人物更加典型,这样才让人有明确的注意点。

春山如笑 (2013-08-25 07:39:34)

"无挂碍一心都在笔墨上才行。想修炼出这样的境界岂是一日之寒?"

观看真迹让方桐的感悟到修炼的不易.这对他也许是非常可贵的

林静 (2013-08-25 07:39:38)

悉尼美术馆的前馆长是个中国艺术迷,他七十年代还没开放就来过中国,他也是最早看到西安兵马俑的外国人。他手下有一个得力的中国人叫柳杨,学艺术史的,在英国拿的博士。在馆长的全权支持下柳杨办过几个非常出色的中国艺术展。柳杨奔走于悉尼和中国的各个博物馆之间,把一批中国的艺术精品展现于世界。2002年柳杨从上海博物馆借出一批明清山水画,我去看了N次。有一次柳杨亲自出来解说,大长见识。我家里有这次展览的画录,等我回去看看有没有你说的这两位的。我很喜欢看画的题诗,书法我不太会欣赏,看着都觉得好。柳杨说上海博物馆的收藏几千幅,平时展出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展品几个月就换一次,那次借出来的展品有国宝级的,记得有唐寅的(等我回去查查)。国宝级的不能超过10%。现在老馆长退休了,柳杨也到美国的明尼阿泊里斯博物馆去做中国部主任(那个博物馆有一大批中国青铜器收藏,我去看过),悉尼博物馆的中国风明显差了点。

木桐白云 (2013-08-25 11:26:29)

见到真迹就能了解人家的高度,这对提升自己当然是有很大益处的。

木桐白云 (2013-08-25 11:28:08)

中国的艺术精品包含很多思想,只有在思想上有独到之处才会有真正的光彩,当然外衣也是很重要的。

予微 (2013-08-26 02:49:42)

嘻嘻,这教授也是你写就的,所以,他的观点,就是你的,赞你呢。

予微 (2013-08-26 02:52:24)

林静有福气,也有眼力!能欣赏这么多的艺术珍藏。

木桐白云 (2013-08-26 03:10:55)

呵呵,不带这样的,我有时会大脑短路。

木桐白云 (2013-08-26 03:11:58)

林静确实兴趣广泛见多识广。

林静 (2013-08-26 21:22:38)

呵呵,谢二位美言,我的见识大多数是囫囵吞枣,经不起推敲的。

梅子 (2013-08-27 05:32:31)

名山大川、秀丽景色的确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艺术品味。。。

读你的小说感悟颇多。

木桐白云 (2013-08-27 21:25:24)

谢谢你仔细阅读并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