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摒弃习惯性思维

亲子教育的第一步,是父母要摒弃自我的习惯性思维,学会独立性思维。


父母习惯性思维,是日常生活的长期积累,习惯性往往映射了父母成长的痕迹,习惯性思维积累了自我成长经验,有着父母的主观认识。

 

而主观思维,就会有些偏执,如果父母的习惯性思维加强,在对待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父母不断强化习惯性思维,会带来孩子习惯性反抗。

 

而习惯性思维,是教育的天敌。

 

习惯性,往往是负面思维,虽然思维也有良性一面,但往往习惯性思维是没有经过科学周期形成的。

 

父母由于原生家庭和生活习惯的问题,形成了一种习惯性思维,这种习惯,呈现周期性和循环性,往往是父辈沿袭已久的习惯性思维。

 

在对待孩子学习成长中,父母容易形成习惯性思维,这种习惯性思维的自我成长痕迹很突出,忽略了下一代成长的优势。

 

优秀的教育是父母不断突破自我成长的局限性,而通过孩子的成长不断改变自己的习惯性思维,而形成科学独特的思维。

 

教育的科学性是自然赋予生命的不同特性,独特性是生命个体基因的形成成因不同,所以,教育是科学性和独特性的结合。

 

而习惯,带来教育科学性和独特性的受限,我们会用和自己父母交流的方式和孩子沟通,这时候,习惯性思维就成了经验性和相同性的教育模式。

 

当孩子试图用独立的方式和父母沟通,孩子希望收到的信息,是我不同于别的孩子,所以,我的思想、我的成长以及我的将来,有着和他人不同的模式,由于父母是习惯性思维,于是问题出现了。

 

孩子越想证明自己的独特,父母就越想表达自我的经验,会用一种约定俗成的好孩子模式来要求孩子,好孩子的模式是父母的经验之谈,不是孩子的独特性。

 

而每一个孩子可能都不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如果父母能够理解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成长特质,父母就会摒弃习惯性思维,而形成对于孩子个性认识的独特性思维。

 

摒弃习惯性需要父母改变常规的思维模式,在孩子对父母表达自我观点时,首先要认同孩子的思维,站在孩子的思维角度理解孩子的思想,和孩子的思想形成共振,在共振的基础上,父母提出自己的建议给孩子,独特性思维是父母基于孩子的思维特点做出的,而不是自我思维的习惯性反射给孩子。

 

于是,孩子会接收到父母思维中对自己有益的成分,父母思维和孩子思维就会逐渐趋于一致,这样在教育这种互为结果中,父母和孩子得到的分数就高。

 

否则,教育的结果分值就会很低,主要原因是父母没有摒弃习惯性思维,而渐渐沿袭为自己和孩子思维习惯的方式,父母和孩子在一种习惯思维中而不是独立思维中形成的关系就不是良性的亲子关系。

 

所以,今天父母要做到的,不是用我们的习惯思维,而是在了解孩子的独特个性之后,学会个性思维,思维和思维的不同,就在于孩子成长的前途不同。

 

一个孩子,不在于你今天学了什么,而在于你明天和未来做了什么,而承接中间桥梁工程的,是父母思维的不同,独一无二是孩子的特质,所以,父母不能寻求雷同。

 

在这个过程中,摒弃父母习惯性思维至关重要,形成父母独特性思维才是挖掘孩子潜质的前提条件。






雨林 (2013-08-29 01:01:30)

一弘讲的这个道理,同样也适合于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

海云 (2013-08-29 02:37:43)

习惯性思维,是教育的天敌...一弘的思考充满了理性的智慧。

春山如笑 (2013-08-29 06:15:23)

同意雨林的观点,换位思考能为自己消除好多烦恼。

夕林 (2013-08-29 18:16:26)

在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和中国比不是很大。孩子从他们的同伴和环境里,学习得最多。父母的习惯性思维,在他们那里往往会遇到最强抵住。

话又说回来,父母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很难剔除的。

绿岛阳光 (2013-08-29 20:24:21)

赞同一弘的观点,很有哲理。

天地一弘 (2013-08-30 08:00:32)

谢雨林!前几天和好朋友说到和孩子的交谈,想到父母如果改变习惯性思维可能对孩子的成长更为有利。

天地一弘 (2013-08-30 08:02:22)

是的,当随意想说什么的时候,停顿一下,用相反的思维思考,或许结果就是截然不同,每个人都需要被理解。

天地一弘 (2013-08-30 08:03:13)

是的,我们太多父母喜欢用习惯性思维和孩子交流,而不是客观思维。

天地一弘 (2013-08-30 08:05:47)

东西方思维的差异可能带来教育的差异,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可能父母的习惯性思维不断被挑战,目前在中国,其实父母的习惯性思维也在不断被挑战,中国孩子也很有思想。

天地一弘 (2013-08-30 08:06:55)

谢谢!有时,提醒自己在生活中要不断做到,这样,可能收益更大。

西苇 (2013-09-04 12:15:07)

是的,因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上一辈人就是用他们的习惯性思维和我们交流的,我们也已经习惯了习惯性思维,不知不觉就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