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记忆 - 上学这件事 (七 - A)

 

十五,排名倒数第一


 

   南京大学有一座典雅的中文系二层小洋楼,它座落在绿阴环绕的西侧门很隐蔽的角落。


 

   开学后有一天,109室的几个女孩子去系里有事找韩松龄辅导员。从楼里走出来几个同班同学,一问,原来是看高考分数排名来了。我下意识地放缓了脚步,先拐进另外一间房间假装翻报纸。等了好一会儿,听见她们叽叽喳喳地走下楼梯,我才折身去见韩老师。


 

   我说我也想看自己排第几名,韩老师推一推眼镜,一面把一本册子往抽屉里放一面说:“你就别看了。大家都差不多。”他越这样我越被勾起了好奇心,说是偏要看。韩老师把册子打开:我看见甲班由我排名倒数第一名。乙班是由宁夏来的万文红排倒数第一。两个来自大西北的女孩,都为各自的班垫了底。


 

   我咽了一口唾液,仔细看究竟分数拉在哪里了。几乎所有的分数都比同学低,尤其数学和英语,不过语文分数还不差:112分。我这个人天性乐观有些傻气,即使遇到这样的事,要是别人早就恨不得找地缝往下钻了,我却伪装得自认为别人看不出来。一来,我想问题有阿Q精神,那就是:我读的专业是中文,只要中文不落后他人,其余科目差点又有何妨?许多科目比如数学、地理、历史等,在我跨进大学门槛的那天,我就已经和它们说“拜拜”了。二来,自尊心让我不动声色。我看不得轻视或同情的目光。这就是我。


 

   韩老师本想安慰我几句,我没容他开口讲话,蹦蹦跳跳地跑走了。一种羞辱的感觉吞噬着我好强的个性。从小到大,这是唯一的一次让我厌恶自己。肯定全年级的人都知道我的名次。真丢脸!我大步走在校园里,因为激动手中握紧双拳都是汗。等我快步走出北园过马路回南园宿舍的时候,我已经暗自下决心:我一定要在学期结束摆脱倒数第一进入倒数第六,这是最低目标。


 

   其实,现在想来,做倒数第一实在是有好处的。因为,你每次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都是别人看得见的,而排在正数第一第二的同学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除非一直保持名列前茅,这几乎就不可能,不然就只能是退步。就这样,我不但暗自和班里的所有同学比赛,我还在和我自己比赛,每一次的进步都给了我极大的自信心。到学期结束时,我已经跟上了班级的步伐。大学第二年的时候,社会风气早已经不“分数挂帅”了,那时候高校流行“60分万岁”,许多同学逃课溜号,甚至让同学代替点名喊“到!”都是常事。我的心理压力更减轻了一大半。


 

   到了大学第三年时,我早已经是系里非常活跃的一份子,和第一年新入校的小女生判若两人。很显然,我早已经不是倒数名次,至于第几已经不重要,事实是,在面临分配谁最后留在南京时,因为竞争太激烈,辅导员宣布按分数排名,我是女生中头几名有优先权挑到去银行这样的单位的。在这里提到这一笔,毫无炫耀之意,纯粹想表明自己一直是在追求进步的女青年。仅此而已。


 

   说起这个“60分万岁”还有一小段插曲。1985年夏天我返回新疆探亲。正好爸爸的得意门生李川源也从安徽科技大学回去探亲。我们本是同届但是他比我早一年读大学。当时,他去我家看望他的恩师、我的父亲。我们俩聊各自大学的趣事热火朝天,没想到在一旁的父亲听不下去了。他忍不住打断我们:“说来我听听,你们在大学读书是怎么计算分数的,60分是满分吗?还万岁?”还说:“我怎么听不出来作为大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聊来聊去,用的字眼不是‘混啊’,就是‘无聊啊’,‘管它呢’。早知道这样,国家还花大力气培养你们,栽培你们做所谓的栋梁之材干嘛? 我看全然没有什么意义。”我和李川源撇撇嘴,笑话老爸老套落伍, 书本知识不得满分不代表没有理想和志气。气得爸爸一甩门帘再也不理睬我们了。

 

 

 





海云 (2012-01-20 20:48:00)

红花是个好孩子! :) 我上大学那会儿,比你差远了,从来不在乎第几名,分数多少。只晓得读小说写诗唱歌跳舞,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