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北京…北京日记十八

这次回国写剧本,是最主要的目的,原以为一个多月可以一鼓作气写完剧本,没想到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越写越觉得不是可以在原先想像的时间之内能做完的事情。

我的一本小说不过十来万字,改编成剧本十集就用完了原著。可现在国内的电视剧不到三十集,根本没有投资者,那么剩下的二十集怎么办?当然也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故事延续下去或者说充实起来。开始我很有些抵触情绪,觉得死撑硬拉的结果势必影响原作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还是比较故步自封的!渐渐的,在导演的启发下,我也能接受影视艺术与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受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故而需要换一种思维。

一切也是上帝的安排,让我有机缘与北京的一圈海归们认识了,他们介绍我认识一位优秀的清华校友,他们引以为荣的海归成功的榜样陈大同先生,说对我们写海归题材一定会有帮助。

就这样,我和陈先生约定,趁着一天他从北京飞上海开会,而我也正好在江南一带探亲访友的时间,我们约在虹桥机场的咖啡厅见面,我有两三个小时采访他的时间。

从南京去上海的路上,停留镇江,看望我在镇江的母亲。我是傍晚时分到的,晚上带着母亲和她的保姆又一次去了八分饱餐厅吃晚餐,点了一盘面条作为寿面,还有几天就是她的七十四岁生日,去年我也曾经为她过过生日,今年又一次可以陪她过生日,我珍惜这样的日子。

陪老妈吃一碗长寿面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我就赶往高铁站,一早出租车一车难求,一辆载着一位乘客的出租车停下来,问我要不要拼车?开始我还不大明白,不过很快知道这是出租车司机的一种很好的赚钱手段,也就是充分利用车子的空间,燃烧同样的汽油却载运尽可能多的乘客,但也算解决了我去火车站的问题,算是对双方都有利吧!车子开到市中心,司机又停下来,路边站着一位女中学生和她一脸焦急的母亲,女司机一问女中学生急着要上学,母亲拜托司机把女儿送到一所重点中学去,女司机估计自己也是为母亲,对这种事情特别有同情心。

第一位男乘客在市中心的一所宾馆门口下了车,坐在我身边的中学生对司机说:能先送我吗?我要迟到了?迟到了要扣分的,我扣不起了!司机回答:小姑娘,人家比你先上的车,去火车站的,离你学校不远。我正想说我还有些时间,要不先送小姑娘吧。司机又对小姑娘说:怕迟到你怎么不早点出来?小姑娘回答:我昨晚复习到夜里两点钟,今天要考试啊,起不来啊!我妈答应我复习晚一点,早晨多睡一会儿,就不用挤公车了......我听着总觉得哪里不对头,一时语塞,竟然一路沉默着没有说话。

火车刚到上海虹桥火车站,陈先生的电话就到了,问我在哪里,我说已到了,正往虹桥机场这面走过来,看看时间离我们约谈还有二十分钟,正好路过售票窗口,就把回宁的车票买好了,准备三个小时之后再赶回南京去。

谁知从虹桥火车站走到虹桥机场,虽说都是室内的路,走走却走了近半个钟头。我迟到了!

Costa Coffee圈起来的座位前,我正打量着满座的旅客试图猜测谁是我要找的人,一位身着黑色皮衣的中年男士站起身来向我挥着手,我肯定那就是陈大同先生!看来我给他的“接头暗号”还挺管用的!见面前,我告诉他,我是一名中年女性,短发,身着黑色皮夹克......

我们寒暄坐下,一下就聊到了正题!他从硅谷的创业开始聊起,一直聊到回国的再创业,他的抱负他的艰难和他的成功......

他说: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不想当元帅的就不是好士兵,但是天天只想着当元帅的士兵,很多永远做不成元帅!只有先想着做好一个班长的职务,再试图做好一个排长、连长......最终才能做好元帅!有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是很多好高骛远的人缺乏的!

听他谈论硅谷的辉煌,我很熟悉也很亲切,再听他谈论回国的创业之艰难和过程,我充满了敬佩!都说我们这一批八十年代出国的是精英,可他们这些心中一直有梦想和充满热诚的人,才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对我能够提笔写他们这群人,很是安慰,尽可能的回答我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与他的一席谈给我的震撼也是强烈的,从他的身上我看到我们民族的一种坚韧性和一种值得自豪的精神!

两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握手告别,我看着他高大的身影融入熙熙攘攘的机场人流中,那个背影有点让我心里发紧,因为我似乎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就像看见一个长途跋涉的人,一个人在沙漠里缓缓地前行。我又坐回到咖啡座里,想着他临别前对我说的一句话:创业永远是孤独的事儿!在机场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我不由自主地陷入了那种被他感染的孤独里……

那天在上海回南京的火车上,我无法理清自己的思绪,头脑中充满了陈大同那个满是重任却又十分孤单的背影,又想起最初导演读到我的小说时说的话: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民族,唯有我们中国人似乎总是在寻找却似乎又总是找不到,我们从中国跑到国外,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却又心活了,又要回归,来来回回之间,我们是不是总难以满足?!

写这部小说时,我反映的可能只是一种现象,一种困惑,一个旁观者的思考......很荣幸,在五十篇海外作家的小说里,导演看中了我这一篇,不是我写得最好,而是机缘巧合,导演也经历五个月的短暂移民生涯,从我的文字中读到了一份共鸣,而她对于我戏剧方面的开启尤其是对于有关民族性后续的思考,使我有一种升华的感觉,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写出一部超出我们现有水平的作品的!

不论这部作品何时能真正面世,是否能够成功,这些都需要依赖上帝的安排,但我知道这样的创作经历已经给我很多的启迪和思索,它必将在我今后的文学创作之路上留下很深的印记!仅仅这点就足够值得了!

再见了,北京!感谢一个多月的北京生活,我会永远记得的。

全文完

这个系列从头读:北京,你让我心痛!...北京日记 一

 

 






司马冰 (2013-12-07 22:03:27)

沙发了。喜欢海云的文字,人如其文,文如其人,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像老朋友聊天娓娓道来,充满了智慧和哲理。海云一定还会来北京的,到时候我还要去看你,听你说话。我真没有当过谁的粉丝,这回要当海丝。

梅子 (2013-12-07 22:23:38)

冰冰你抢了沙发,你说了我要说的话。我也从没有当过谁的粉丝,但海丝是当定了。

司马冰 (2013-12-07 22:30:10)

今天你没我起得早,你就坐板凳吧。咱俩一对老海丝。

梅子 (2013-12-07 22:43:33)

我比你先看到,五点我就起来了,只是不好意思每次抢沙发,"一对老海丝",而且早海丝了,只是这个名称是别人起的。呵呵,文轩使你我有了精神家园,不经意间的互动,真好!

谢谢海云。

海云 (2013-12-07 23:34:00)

谢谢两位大姐抬爱,定当做好文轩,写好文字以报答。

予微 (2013-12-08 00:13:03)

哈哈,楼上的一对老海丝早啊。沙发让你们排排坐了,我坐地上吧。

海云要给剧本加上二十集呀?加油!

若敏 (2013-12-08 00:53:28)

海云,特别理解陈大同这样的人。海归的路,一定是非常不易的。

谢谢海云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这是最真实的。海云加油!

海云 (2013-12-08 02:03:40)

呵呵,予微,我给你搬个板凳过来,坐好了!Cool

海云 (2013-12-08 02:05:20)

在硅谷看到的精英不少,但陈大同这样的精英仍然给我震撼。一会儿,我会把他授权给我的他的文章贴上来。让大家了解这样一位海归者。

捷润 (2013-12-08 02:41:41)

天道酬勤。笔耕者的辛劳与牺牲常人未必可以深刻体会。为你胜利凯旋高兴。世界很小,陈大同当时在清华就是牛人。我不直接认识他。我的一个朋友和他一同创业过。几周前,我的同班同学突然病逝。他也是硅谷回去的海归,也是清华人,死在总经理的职位上。人生啊人生。  期待着你的连续剧上映。

海云 (2013-12-08 03:01:00)

谢谢你的理解。你说的案例让我想起圣经里的那句话:当一个人赢得了全世界却失去了自己,有什么意义呢?

鐡手 (2013-12-09 00:34:46)

成功者的背影展示出一种孤独,想想真就是这么回事,否则就不是成功者了。谢谢海云的精彩分享!

海云 (2013-12-09 00:48:17)

登上顶峰的人毕竟是少数。很高兴你们喜欢读这样的文字。

鐡手 (2013-12-09 01:03:18)

我喜欢的,欣赏别人的成功,体验成功者的感悟,也是让人愉悦的事情。

很佩服海云的文字能力,一边绞尽脑汁写剧本,一边搞采访,一边还写出那么多的游记、散记、记实……,真是I服了YOU!

夕林 (2013-12-09 15:00:21)

不容易,三四十集。不过,我发现有些电视剧有故意拖长的嫌疑。希望你能超越!加油。

海云 (2013-12-09 15:07:23)

谢谢你提醒,一定努力。

舒怡然 (2013-12-10 03:06:01)

海云真是个好女儿!对母亲的关爱细致入微。

期待着你的连续剧!

海云 (2013-12-10 17:07:45)

谢谢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