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航游760天(93)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和老公在北大西洋披风沥雨也没觉得怎么样,我父母在国内比我们还紧张。“同道者”每天通过短波发二百个英文字母的邮件,报上所处位置的经纬坐标,简要地说明一天的行程,有个网站可以把这些信息放在网上。短短的信息成了父母连接我的唯一纽带,二老在我开始航海时就买了一张老大的世界地图挂在墙上,我每到一个地方,他们就在地图相应的位置用大头针插一面小红旗。从巴哈马至亚速尔这一段,老爸用衬衣包装袋里的硬纸板自已画了一张地图,上面用红笔点出每天的位置和轨迹连线,用蓝笔标上日期和注脚。每每看到这张地图我的心便隐隐作痛,它打中了我的“罩门”。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天底下的父母全都为了子女好,可子女能够回报的却非常有限。俗话说“不养儿不知报父母恩”,人类也许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往下延续。

“父母在,不远游”,我不仅去远游,还以这样一种不寻常的方式去游,让父母担惊受怕提心吊胆,按照中国传统的孔孟礼教,实在是个不孝之子。何之为“孝”? 孔子对众弟子问孝有不同的回答,“无违”、“事之以礼”、“唯其疾之忧”、“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等等,其本意无外乎尊敬赡养老人,继承父辈之事业,等等。当孝和其它礼道有冲突时,又有其它自圆其说的说法,比如“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在于对于任何一件事,都能找到完全自恰的不同解释。所以我认为对于任何价值体系最重要的是理解它的精神,而不是遵守它的教条形式。

子女对父母除了要孝,还有另一个使命,就是完成自己的价值实现。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也必然有自己的局限。站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去臆想属于后代的未来,难免失之偏颇。如果年轻人完全按照上一辈人的意思去生活,那将永远被束缚在上一辈人的局限里,历史和社会就很难进步了。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年轻人有推进社会的使命和义务。

2005年那个时候中国人出去航海的还比较少,父母对我的航海一直不支持,因为实在是太前卫了,完全超出了他们能接受的范围。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安全,一叶小舟孤独地飘在海上,遇到大风大浪实在太危险。其次是怕我受苦,船上吃的住的都比较粗糙,超强度作业影响健康,否则为什么船舶业比其它行业的人退休要早呢?第三父母不理解航海有什么意义,两个人把工作一扔,异想天开地自讨苦吃去玩冒险,可以归为玩物丧志、不务正业的一类。我想中国绝大多数父母都会有同样的看法。

回首半百人生的一个个路标,中学时代所向披靡,清华八年蹉跎岁月,出国大潮随波逐流,浪迹天涯异国同生。一切的一切都好像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没太多的困难障碍,唯有航海是需要我鼓起全部勇气、使出全部的能量才做到的事。它不仅仅是一个成就,也改变了我的人生。它对我的影响不可能用几句话来表达清楚。人的思维在特定条件下会有一个飞跃,这些条件包括一个巨大的挫折、一场大病、或一件极不寻常的事。它们的作用就是跳出习以为常的思维轨迹,从完全崭新的角度去看事物,也许能催化顿悟。我的航海之旅有顿悟,它的作用体现在我生活的每一天,它的积极意义远远超过其过程中经历的种种不便。让我于心不安的是父母跟着我身心磨难,但我从来没能把其中的妙处表达清楚,他们分担了辛苦,却没有分享到欢乐。我写这部游记的原动力之一,就是让父母了解我航海的心灵旅程。

1923年黎巴嫩艺术家、哲学家纪伯伦( Kahlil Gibran)写了著名的《先知者》,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以诗的语言哲学地解释了爱情、婚姻、子女、工作、自由……等等人生既普通又高深的问题。我非常喜欢关于子女那章,它说出了我的心声。诗中把父母比作弯弓,孩子是箭,射手是更高一层的命运,只有命运射手能从背后看到箭的走向。弓要稳,箭才能射得直,射得远。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射手是命运,其中包括各种因素,偶然的、必然的、历史的、环境的……人类就像箭一样,一程一程地射向前。这首诗原稿是用阿拉伯语写的,纪伯伦本人把它翻译成英文。我把它翻译成中文如下: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渴望生命的果实。

他们由你转世但非从你而来,他们与你相随却非你能把持。

你给予关爱却不能灌输观念,他们的思想向未来展开双翅。

你提供住所但不是灵魂归宿,未来神殿非你可探望或梦知。

学习他们但不要他们模仿你,生命既不可倒退也不可延迟。

你是强弓他们是弦上的长箭,命运是射手把他们射向未知。

射手拉满弯弓能量蓄满弓弦,长箭离弦如闪电向远方疾驰。

快乐地让命运拉满你的弓吧!弓张坚稳才能保证箭飞迹直。

 

另:这是我的清华同学甘之如饴君翻译的,其古典文风洗练明了,信达雅兼之,我非常欣赏:

尔孩非属尔,生命乃自然。

降生非因你,你本为车船。

爱可不释手,思想不可传。

其身君可护,灵魂岂可栏?

君实乃弓体,儿女箭未还。 

修护稳弓把,送彼飞云天!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s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2014年6月7日于悉尼。


  Kahlil Gibran

 

 

 

 






木桐白云 (2014-06-07 06:45:11)

厚重的一章,这诗确实好,思考表达都很好。

雨林 (2014-06-07 09:43:21)

这一篇的题目也可以试试写成排比句式?真希望追梦的日记可以出书 (每一章的题目都是章回小说那样的,如何?)

追梦 (2014-06-07 10:22:48)

写这一章很纠结。

追梦 (2014-06-07 10:34:07)

好主意,照着你的意思改了,宽对而已,谢谢。

这份书稿已经和清华出版社签了约,他们已经同意出版了。如果每一章的题目都弄成对仗的对子,不知会不会喧宾夺主影响内容。

追梦 (2014-06-07 10:34:47)

又改了一下,更工整了些。

梅子 (2014-06-07 11:30:22)

一转眼,改题目了。

如果题目与内容吻合,一目了然,估计不会喧宾夺主。

追梦 (2014-06-07 11:44:15)

呵呵,雨林一建议我就给改了,梅子姐看看还算扣题吧?

梅子 (2014-06-07 12:24:28)

如果篇幅短而题目长,好像有点儿不般配,这只是这一刻一闪念的想法。

Amoy (2014-06-07 12:27:13)

追梦的航海经历太值得出书了。昨天我才转了条“清华的同学在大学四年干什么”的微信,可以想像你的清华八年又该何等精彩。等儿子高考完,我让他来看看你的航海传奇。

追梦 (2014-06-07 12:36:42)

嗯……有道理,毕竟本意是想说父母心,儿孙梦一搅合就显得有点振振有词地辩解的意思了,好,我又给改回来了。

追梦 (2014-06-07 12:38:10)

哦,清华现在改四年了?我那时候本科还是五年制呢。

雨林 (2014-06-07 13:11:37)

十分期待。书中可以同时有中文和英文日志吗?(雨林好麻烦!)

天地一弘 (2014-06-07 13:24:30)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当看到今天国内父母为了孩子的高考,不辞辛苦地坐在那里等孩子,才感到中国教育让父母和孩子陷入更大的误区。

想必父母那是倾注了太多的关心给你,深深理解,父母的这份关心,即便是以我们不接受的方式,岁月过了许多年,开始慢慢理解父母了。

追梦 (2014-06-07 22:27:12)

是啊,我一直有负疚感,可是我又做不到“无违”,所以纠结。

追梦 (2014-06-07 23:02:01)

呵呵,只是中文游记,没有英文。

予微 (2014-06-07 23:26:44)

真巧,前两天朋友转给我看纪伯伦的这首诗,另一个翻译版本。

非常喜欢这弓箭父母孩子的比喻,箭在弦上,命运是射手,射向我们做梦都想不到的明天!

我们的父母,是希望子女能够晨更问安“不远游”的;我们自己,就要学着,“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中弯曲”,让箭射得又快又远。

期待你的书!

追梦 (2014-06-07 23:35:58)

把你的那个版本贴在这吧,我们可以对照着看一下。

淡定 (2014-06-08 01:17:06)

对师姐的肺腑之言和纪伯伦的诗颇有同感。与父母妥善沟通是门艺术。正如你所讲,你的博文是献给父母的一份厚礼。

予微 (2014-06-08 01:34:06)

我贴不上来,送到你的微信给你了,你看看能不能收到?

追梦 (2014-06-08 01:46:19)

嗯,看到了,谢谢。那个翻译完全忠于原作,我的翻译押韵,也更工整些。Cool

追梦 (2014-06-08 01:49:37)

纪伯伦的这本小书跟了我20年了,时不时地就翻翻,有些章节比较晦涩,但子女这章写的绝好。

追梦 (2014-06-08 01:51:24)

关于工作那章写的也特好。

阿朵 (2014-06-08 15:32:24)

这章写出了心里的纠结。

我处在父母的地位想我的孩子,心里也很纠结。不想他去冒险,想他离家近点,尽管知道应该让他到广阔的天地去翱翔,道理懂,心里的纠结却不能消失。难啊。

予微 (2014-06-08 20:58:20)

是啊,你这段时间的古诗词强化练习,进步大大啊。

那个翻译,与你的角度和解读也有点不同。

追梦 (2014-06-08 21:51:58)

呵呵,所以说谁家要是摊上一个有冒险精神的孩子,实乃家门不幸啊。Laughing

追梦 (2014-06-09 01:16:04)

予微:看看我加上去的另一个版本,我大学同学翻的,我很喜欢。

杏子花开 (2014-06-09 10:28:16)

 

航海,于我而言,太遥远了。我还是最近几年才看到真正的大海呢。

谢谢追梦的分享!

追梦 (2014-06-10 01:13:03)

呵呵,看到杏子留下的一串脚印了,谢谢到访,我就不一一回复了,见谅。

予微 (2014-06-10 02:55:54)

这位甘之如饴版本,真是信达雅。多谢分享,才人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