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谈如何做美国人 (30): 三省他人身可以休矣

几年前针对Amy Chua's Tiger Mom一文,Wesley Yang发表了一篇故作玄虚、扭曲亚裔的文章,当时产生的一些反思近来被微信传播得out of proportion。因为微信之盛行,批判传统文化的,抨击国人没礼貌的,比较美国德国日本幼儿园的,反思华裔没领导力做不了CEO的等等文章很有市场,切切体会到我们终日三省吾身是得孔子真传。我们虽然有可提高的地方,但像那篇Wesley Yang原文中形容的也实在不能同意。看一下作者照片(包括照相的角度)以及文中忧郁的基调,我们的下一代都是这样的吗?(注:作者是韩裔)

http://nymag.com/news/features/asian-americans-2011-5/

读一下此文下面的反馈: this article is disgraceful! Only paints Asians in negative light...

反思的结果如果只是传传网上诸多负面文章从而得出结论华人族群就这样,那么对二代有弊无利。想想我们整日说耳濡目染最重要,那么家长们低头反思抬头抨击,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如果一些家长一再将自身的弱点归之于文化历史或出国前所受的教育,那么家长们采取行动改变自身的概率几近为零。我们大多数人批判传统文化、落后教育最根本目的是否也是为自身的惰性找借口?同事之间调侃我们的学生,课堂上回答“都清楚了”,下课不看书不做作业,测验稍有迷惑就怪老师讲不清,题目没见过,anything but him/herself!

我前一段和朋友沟通说我们在美华人太苛求自己了,负面的东西有市场。但现在突然意识到 (an epiphany),原来怪罪文化、怪罪教育是我们最容易的出路啊。不禁要问:我们自己在哪儿?What have you done as an individual?

转朋友铿锵有力出自多年观察的反思:“'纸老虎'一文有偏见。我看到许多成功的名校出身的亚裔孩子很阳光也很得体。亚裔孩子在学校和社区活动也十分积极,不输别的民族。我们华人有时候很有inferior complex情结。很难客观地评价自己。得意时趾高气扬,落难时又觉得自己一钱不值,怨天尤人。然后又怪文化,习惯等等。应该说绝大多数华人二代都比父母辈好,当然了是不是都当名人政治家CEO之类的,那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而且我们太会自动地把自身文化背景普遍化,其实不好。孩子们在这里成长更注重的是自我,不在乎肤色文化背景。这也是美国强劲的地方。”

春燕注:二代讨论 www.overseaswindow.com/home/node/16175。朋友工作生活关系接触很多青少年,对心理,健康,公共卫生等等破有研究。

对于加州甚至美国媒体一再的以族裔划分,我们应该认清被夹在白人和拉丁裔非裔之争中的尴尬境地。我们反对SCA5,该反的反,该传播正能量的传播正能量,该提高的提高,但我一再强调个体的力量,这不是不团结,而是每人负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believe in the power of ONE (Iris Chang)。我一直既不喜欢inferiority complex, 也反对被当作model minority。后者就是被美国媒体用来挤兑我们的。

因此值得担忧的是我们对内妄自菲薄,在外面又被阴险利用成族裔对抗的牺牲品,两面不得利。(妄自菲薄有些言重,还有啥词?朋友说的一般是:妄自尊大,妄自菲薄。)难道没有中间地带?

至于有朋友观察华人容易团结在一个事件上,但日常生活中单打独斗甚至容易内讧,要注意日常点滴。我非常同意,但这也难以族群特点划分。一般多用犹太人团结作为又上升到族群的根据。然而看看身边犹太人多的镇,我亲身经历他们之间的角逐倾轧诉讼人身攻击不一而足,甚至因为党派之争把好朋友压制出党让人孤军奋战。所谓的团结是他们在聚居的镇上占绝大多数,即使分成几派,每一派看上去还是有力量。我经历的conservatives and progressives之间的争论很多。早期来美跟最近从东欧来的犹太人之间因为语言习俗等也有隔阂。东欧新移民,英文不好,也很少参与社区活动,为此我还同“主流”犹太朋友聊过。大环境下就是对待巴以冲突,也很大分歧。

我是做事的,对于理论不在行,任何族群都有理论家有实干家。我的各族裔朋友中凡出来做事的都有共同点,超出族群和价值观。孔子有知识分子如何入世,犹太教一直是集体得救,其他各种教义有出世有入世,要做事的就去做了,分族群检讨对我来说意义不大。各族裔中活跃人士之间的共同语言可能远多于一些本族裔朋友 (一己之见)。

如果说为啥美国华人做事的少,那么看看我们自己吧--也许都只是过去的学霸,也许留在中国也不会参与多少,也许正是那些留在中国的实干家才把中国推上了发展的道路 (玩笑?)。(hint:马云?俞敏洪?)

有朋友说其他族裔有宗教聚会,互相帮助,华人这种组织少。我曾参与两个华人教会,那里的华人互相帮助也很紧密,但出于各种原因或教义未见太多投入大社区的。可喜的是最近读到加州几个华裔候选人出自一个教会,正在为大家树立榜样。所以也不应从宗教上找根由。

洛杉矶加大校长以"lack of a critical mass"为由支持SCA5,亦即非裔学生太少,不能成气候。确实我们在美是少数族裔,但在华人集中的大镇我们餐会,打牌,中文学校,甚至现在的“信宗教” (微信)已经把很多人联系到一起,是否都有所行动呢?未见得。Critical mass 很多诸如新州Edison, West Windsor Plainsboro 已经有华人教育委员Jerry Shi, Taylor Zhong,还有正火热竞选的张迎潮。我们镇上人数少,也团结起来助选刘健翔先生。然而到底是要等到我们有critical mass 或出了个政治强人再站起,还是放下怨天尤人,承担自己的一分,走出comfort zone,就是每人要扪心自问的了。

转自竞选密而本学区委员的刘健翔先生:“与其一群智者围着讨论如何走路最科学,不如像小孩一样,无所畏惧地迈出第一步。也许他会摔倒爬起,最终总会学会走路和跑步的。

http://www.jesseformillburnboe.com

无独有偶,Yiping Wang教授在另一讨论中也精辟论述:“只有父母自己,首先能真正静下心来,能和一个真实的自己在一起,了解自己怎样了,再来调整内心的自己,才有可能,打开心门,打开慧门,了解孩子的世界,他们的真实感受、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而不是自己的以为,给出孩子真正的需要。teenage rebelling 在某些程度上是因为不被理解。被理解的孩子,他们的生命品质是不同的。孩子的生命品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母的生命品质。所以,为人父母,从此入门。自己好了,孩子自然就顺了。提高自己的生命品质,不在于生活质量,是我为人父母之路的追求。”

注:王教授曾担任过 Montgomery 学区委员多年,牵头成立了新州华人学区委员支持会,包括所以曾任、现任、正在竞选的学区委员。


转群友:“讲到传统文化,美国教育体系也有很特别的文化气息。我小女学校有交流学生从其它国家来,比如西班牙。这些交流学生发现美国中学生每天早上在上课之前要站起来把右手放胸口上发誓效忠祖国很是惊讶。这一招很有用的,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要爱国。作为华人,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文化自豪。

美国人看不起连祖宗都不认的人。我们来美之前不是国家出钱让我们上的大学吗?扪心自问,我们能为在美的华人及孩子做些什么?同样我们又能为中国作些什么?我们虽然有很多故事,但是教育孩子树立信心做一个有爱心的,有底子的中国华人是注入正能量。是让孩子有根的感觉。孩子有了正能量,他们才会找到喜欢做的事情,身心健康就会改善。所以送孩子回中国学一点东方文化绝对值得提倡。”

转自赵宇空先生:“华人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有进取心、勤学、节俭、齐家、有道德感,择友而交,已经成为美国教育最好、收入最高,家庭最稳定,犯罪率最低的种族之一。我们应该学习其他族裔在社会活动能力、领导能力培养方面的优点,但我们应该为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骄傲,而不是妄自菲薄。只有积极正面地向美国社会宣传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的成功,美国社会才会容易接受我们。我们才会有更多的CEO。像Wesley Yang那样对咱们文化传统的不公正批评,只会加深美国社会对亚裔的歧见(Stereotype),使华人在公司和其他机构里更难晋升。”

李敖说过,前进的理由只要一个,后退的理由却有一百个。许多人整天找一百个理由证明他不是懦夫,却从不用一个理由去证明他是一勇士。

本文题原意是放下无谓的评论批判,脚踏实地在雪地上踩下坚实的脚印。行文至此,觉得我们该放下种族、文化、教育的挡箭牌,真正在镜子面前问自己,我在哪儿?三省吾身,何其之难!

附:感谢朋友们的积极讨论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M4NjMxMg==&mid=200641775&idx=1&sn=66538c6d00fc0a7e7d2fb35060345d7e&scene=2&

我在一教育群原话:well too bad, perhaps only the inactive ones came here. I have been losing sleep persuading each of my friend in my town to get more involved, but you can only energize those who want to be energized. In one word, active ones walk the walk. I sometimes feel more in common with those friend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follow Hindu or Islam or Judaism.

From BX: "最近发生的事情,一是最近与加州齐鲁会馆的朋友聊天,得知他们在忙9。28 祭孔。 二是最近几天与朋友圈中的印度朋友,意大利朋友,还有犹太朋友聊天,他们提醒了我。我们知道周围的印度人,多数信印度教,意大利人很多信天主教,犹太人当然有犹太教。我在这里当然不是想谈宗教,我想到的是,我们海外华人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我们有很优秀的传统,比如重视教育,家庭等等。所以尽管我们是少数民族,总体来说,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但我觉得,尤其是大陆背景的海外华人我们似乎缺了点什么,而且是缺了非常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我们我们安身立命的核心精神文化,信念体系。世界上每一个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文化,信念体系,我们华人就更加骄傲了,我们有5000以上不间断的文明体系-the longest continuous civilization of the world, 我们是世界上最大族群, 但由于近代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当下的一下问题,我们在延续文明传统,捍卫核心价值,强化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方面似乎又比较弱势,如果这是事实的话,无疑会对华人子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同产生相当负面的影响,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引起华人社区和家长的注意和重视,是否应当广泛联系,团结世界各地华人,海内外华人,调动资源采取行动,各地取长补短哪,我们知道,台湾,东南亚有些华人做得很出色。

From AX:"其他种族因为经常有宗教的聚会/礼拜,大家互动比较多。相互帮忙就容易些。而华人在海外聚会的机会不太多,中文学校倒是一个不错的起点

DLP:”我的感觉,华人在一个event面前会齐心协力,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时还是单打独斗,略显孤单,难成气候,更甚者还会遇到内讧,内祸。我们更多的是生活和工作在日常里,平常点滴更重要” 

WQ: 一般就是:妄自尊大,妄自菲薄

Chunyan:精辟!没中间地带?我就想找个middle ground

WQ: 中腹很宽广

CY: "参与确实很重要,这边的法律条规从概念到成文到生效通常是个漫长过程,美国更甚,因为三权鼎立。如果不从一开始就参与概念的形成,等到快成文了,基本上就晚了。"

孙冶人:“努力,再把咱们优秀的价值观输出,博取更高的政治地位!青一定胜于蓝”

DLP: “个人之见,华人可能称不上新犹太人,但印度人有那样的潜力和趋势。华人个人单挑比技术可以,团体赛会输。华人家庭的教育更多的是培养excellent individual doer , not the group leader. 我们的文化可能有些水土不服,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孩子们” 

张迎潮博士(正竞选新州WWP教育委员):“在我们这里政治捐款一项比较,华人的热情与数量超过印度人。积极参与政治,共同努力提升。”

WD:“将来会有华人总统” 

CY“按人口比例还是就犹太人厉害” “

HY“这个统计有意思” 






李春燕 (2014-09-27 02:52:06)

转NX:“老虎妈妈说的有道理,纸老虎说的也有道理。大家都是盲人摸象。我觉得先进的文化理念就学,都是人类发展的结晶。不必计较也很难分清到底哪个民族的。” 

李春燕 (2014-09-27 02:54:35)

道理是这样,一些华人倾向其他民族的都好,就自己族裔不好,实在是自己找借口。虎妈新书再次以民族划分,以族裔妄自菲薄妄自尊大我都不赞同。

李春燕 (2014-09-27 03:02:13)

转自竞选密而本学区委员的刘健翔先生:“同意! 与其一群智者围着讨论如何走路最科学,不如像小孩一样,无所畏惧地迈出第一步。也许他会摔倒爬起,最终总会学会走路和跑步的。”

李春燕 (2014-09-27 03:31:26)

转白师妹:“拜读了,非常深刻的思考。那个 yang 可不能是我们二代的代表,瞧那阴冷的眼神[Chuckle]”

李春燕 (2014-09-27 03:31:43)

同意,我们二代很阳光的啊。http://www.overseaswindow.com/node/16175

李春燕 (2014-09-27 04:10:59)

转NX:“我们受过的教育就是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的综合。我老想起刚来美国一个加拿大老头和我说的话,“真实就足够好。” the truth is good enough. 这句话让我终生受益。抛弃了面子文化。活出了更多自我自由。”

李春燕 (2014-09-27 04:12:33)

就是需要找到自己

李春燕 (2014-09-27 04:13:36)

转"真的很高兴有你这样的人,写这些实用理性的讨论。” 

李春燕 (2014-09-27 04:14:04)

谢谢!我是被转发纸老虎太多次,谎言也成真了。需要正能量,从个体入手。

李春燕 (2014-09-27 04:15:07)

转许师姐“敏锐而坚韧。”

李春燕 (2014-09-27 04:17:37)

我们助选也是一样摸索迈步。助选是为Jesse,也是为自己的成长。

李春燕 (2014-09-27 04:18:49)

转ZQ:“让儿子他们助选就是希望他们走出comfort zone, 对他们大有帮助!”

李春燕 (2014-09-27 14:42:53)

转赵宇空先生:“华人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有进取心、勤学、节俭、齐家、有道德感,择友而交,已经成为美国教育最好、收入最高,家庭最稳定,犯罪率最低的种族之一。我们应该学习其他族裔在社会活动能力、领导能力培养方面的优点,但我们应该为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骄傲,而不是妄自菲薄。只有积极正面地向美国社会宣传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的成功,美国社会才会容易接受我们。我们才会有更多的CEO。像Wisely Yang那样对咱们文化传统的不公正批评,只会加深美国社会对亚裔的歧见(Stereotype),使华人在公司和其他机构里更难晋升。”

李春燕 (2014-12-24 02:00:54)

转群友“讲到传统文化,美国教育体系也有很特别的文化气息。我小女学校有交流学生从其它国家来,比如西班牙。这些交流学生发现美国中学生每天早上在上课之前要站起来把右手放胸口上发誓效忠祖国很是惊讶。这一招很有用的,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要爱国。作为华人,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文化自豪。美国人看不起连祖宗都不认的人。我们来美之前不是国家出钱让我们上的大学吗?扪心自问,我们能为在美的华人及孩子做些什么?同样我们又能为中国作些什么?我们虽然有很多故事,但是教育孩子树立信心做一个有爱心的,有底子的中国华人是注入正能量。是让孩子有根的感觉。孩子有了正能量,他们才会找到喜欢做的事情,身心健康就会改善。所以送孩子回中国学一点东方文化绝对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