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请问)《三言两语话岁余同欢》再一

    

    新世纪已经进入到第五个年头,(为了羊年)我该写点什么会会网友呢?正在此时,一位至交好友对我的文学之路表示了无比的关心,她说:“文学作品至关重要的是写实!”我思考了一下之后,向她请教了三个“逻辑”问题:

    (1)【狼陪小羊过年】话说有一座大山,山上有九个崖洞,每个崖洞里住着一只小山羊。一天,山中走出一只大灰狼,这只大灰狼经过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个崖洞,径直走进第五个崖洞,陪伴第五个崖洞里的小山羊过年。请问为什么?

    (2)【红楼园林梦构】毛先生喜欢读《红楼梦》,而且还极其深刻地研究它。一天,他老人家对大观园林的建筑图景产生了兴趣,于是找来建筑学家梁思成与林徽因,想听听他们对红楼梦园林的看法,并还希望能够复原建构。请问朋友您能给出个结论性的意见吗?

    (3)【华罗庚讽卢纶】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诗写将率兵雪夜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文风雄劲。然而当代数学家华罗庚却不以为然,有诗为证:“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文轩网友们,你们可曾有解释,可曾思考过吗?谢谢!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5-01-17 18:16:13)

参考答案:

(1)大灰狼愿意,或者说讲故事人愿意。

(2)文学构想与现实构建两回事:科学到文学必可以顺理成章,文学到科学却可能颇费周折。

(3)科学与文学的逻辑规则两不相同。文学的逻辑是:情感、审美、虚构;科学的逻辑是:理性、准确、实证。

李荷 (2015-01-21 06:36:57)

园老安好!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5-01-22 03:25:43)

我的电脑网络连接出了故障,时断时续、时有时无,飘忽不定,甚至进不了网页。我太笨了。谢谢李荷来访并留言。三个问题您思考过吗?我卖个关子,过一段时间再讲一讲我的想法。谢谢!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5-01-24 23:09:48)

前年写了三个算术题,今年写了三个逻辑题。嘻嘻!想想!歇歇!写写!谢谢!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5-01-24 23:14:45)

(1)【狼陪小羊过年】自问自答:大灰狼愿意,或者说讲故事人愿意。

    这段非写实的文字,原始主角是老虎,老虎吃掉了小羊。网友一看便得出“老虎愿意”的简单结论。于是我改了,“老虎”换成“大灰狼”,“吃掉”换成“陪伴过年”。其它的、反复地说“第五”、“第五”的渲染仍不变。

    老虎有更大的贪婪性,狼有更大的狡猾性,当然情结也是可以换一换的了。想象小山羊的温顺与怯懦,提高了文字的张性,读者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我们顺便也强调了作者的故意,作者才是文章操控的主宰。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5-01-24 23:17:28)

(2)【红楼园林梦构】自问自答:文学构想与现实构建两回事:科学到文学必可以顺理成章,文学到科学却可能颇费周折。

    这段文字出现在微博的时候,网友们的第一反应是问“什么时候的事情啊?”他们想象“毛”就是那位伟人。其实,这是我信口胡编的一个故事。

    我以为,红楼梦园林根本就是曹雪芹的文学虚构,在曹雪芹之前,根本就不存在这个所谓的园林。所以,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复原”的道理。应该说,红楼梦园林有现实的成分,还有神话的成分,还有梦幻的成分。

    文学竟是如此的奥妙,本来是假,但读者竟愿意把它想成真的,大智慧者、大学问家都不脱俗。以至于海云坛主也常常费力地给大家解释,她写的并非是她的家事。红楼梦里的衣食住行,人们特别感兴趣的绝大部分是假的。这一点,大家已经不再怀疑了。

    红楼梦里的真假,大多数人已经发现了。但是,红楼梦里的梦幻与真实、神话与世情好像研究不多,以至于有不少人怀疑,曹雪芹有时神经错乱、时序混淆。其实,让某些人、某些事、某些时候神化、梦化,言行轨迹非超过四维空间不能解释。

    总而言之,红楼梦是现实主义小说,也是神话小说、梦幻小说。谨记!——嘻嘻!——想想、歇歇!写写!谢谢!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5-01-24 23:18:44)

(3)【华罗庚讽卢纶】自问自答:科学与文学的逻辑规则两不相同。文学的逻辑是:情感、审美、想象、虚构;科学的逻辑是:理性、精准、实证、推理。

    这段文字出现在微博的时候,网友们的第一反应是“华罗庚说的对”。我当然是沉默,向他们表示以问候。网友们多从科学的角度观察世界,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们现在的时代是科学的时代。但我要说的是——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从小熟读,至今不忘。然而,它竟是一篇杜撰之作。因为,经文学历史学家考证,范仲淹一生从未去过岳阳。《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心灵之作,文字优美,气概豪迈,绝无仅有。

    《岳阳楼记》并非写实,难道它应该受批判吗?匪也!为什么我们不同意批判呢?那是因为我们已经接受文学与科学的差异。科学是猜想和论证的学问,文学是想象和虚构的学问。科学不允许虚构,而文学却常常不是需要论证的。

    文学作品,来源于作家纯熟的驾驭文字的能力,来源于作家丰富的生活(包括学习与工作)历练与科学意识,还有灵感的发挥,以及潜意识的展现。灵感成分,作者可以发现;而潜意识成分,却需要读者群的抚养,以及时间的滋润。

    每一种学问必有自己的语言逻辑。数理化语言逻辑必借文学语言逻辑,经解释、翻译被我们每一个人所理解、接受。每一位求学问者都深切了解。勿怪世界上出现多少科学家又是文学家,比如:培根、富兰克林、哈代、马克·吐温、雪莱夫妇等等。

    作为余兴,让我们再欣赏这样一首诗吧:李白《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嘻嘻!——想想!歇歇!写写!谢谢!

予微 (2015-01-28 06:15:59)

被圆老的信口胡编忽悠了,小脑地里内存有限,分不清真假虚实啊。

问候圆老,很高兴你想想就写写,歇歇再写写,写写笑嘻嘻,嘻嘻说谢谢!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5-01-29 03:16:42)

第一个故事,可以证实说它是真的;第二个故事,可以证伪说它是假的;第三个故事,不用证明绝对是真的。嘻嘻!谢谢!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5-01-30 23:23:06)

前年写了三言两语话岁余同欢,去年没上网,今年准备补一补,不但写个再一,还要写个再二、再三呢!感谢予微!谢谢!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5-04-29 12:15:34)

今天偶的刘瑛依旧的一段文字:

 《生活在别处》是一部深层次书写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力作。其线索枝蔓的深远,决定了它的已开掘和尚待开掘的艺术蕴藏量及其可预期达到的张力。作者机敏地调动异 文化环境中的生活场景和细节,并将她的文学意图摆放在欧洲的时空下,令其恣意丛生。小说以真实的人和事为基础,強调鮮活的现场感。特别是佳颖一家应邀在罗兰德家做客时,罗兰德与佳颖关于《枫桥夜泊》的一段对话,为读者提供了崭新的阅读经验。这一情节的安排,可以说大大撩撥了读者的阅读兴致。

  ……哲学思维渗透到血液中的德国人罗兰德认为 ……《枫桥夜泊》这首诗有三个问题:1.乌鸦是白昼动物,和鸡一样晚上睡觉,有谁听过乌鸦半夜叫的?这不是象半夜鸡叫一样让人莫名其妙吗? 2 . “月落”表示快要天亮了,可诗后面又说“夜半” ,时间上根本不合规律。3. 有人考证,中国寺院的钟声与西方教堂的钟一样,半夜是绝对不敲的,怎么会有“夜半钟声”呢?

  这样一首不合自然规律、充满漏洞的诗,怎么会是好诗呢?

  佳颖说,这首诗之所以被称为好诗,在于它传达了一种氛围、一种心绪、一种感受。确切地说,是一种“愁”绪。诗中的“乌啼”、“月落”、“夜半钟声”都是为这个“愁 ”字作的渲染和铺垫,是诗人调动、使用的一种文学手法。只要领会了这一点,还会有谁会计较“月落乌啼”是否合理、“夜半钟声”是否现实呢?

  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的情感,是赏析中国古诗词的关键。如果抛开这一点,硬去较真诗词的真实性、准确性,那岂不是要去做许许多多的考察核实?比如,“轻舟已过万重山”———数一数,轻舟是不是真的过了“万重山”?“白发三千尺”———量一量,白发是不是真的“三千丈”?这么一来,还能叫文学欣赏吗?干脆叫科学论证好了。

  佳颖试着用中文慢慢讲出这些,罗兰德立刻表示理解。

  佳颖与罗兰德的对谈从文学切磋延伸至对政党政治的探讨,这场“辯论”,让佳颖生出“棋逢对手”的快意。

      谢谢!

刘瑛依旧 (2015-05-04 12:30:00)

追到这里来看了。前辈这是在帮我做宣传啊。谢谢!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5-05-05 00:32:39)

见留言如见面。在这儿看见您,我真的有点太得意了。这让后来者在这里也一定额外羡慕一回,岂不快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