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生活(四章)

  民间生活(四章)

  齐凤池

  一 杂面煎饼盒子

  

  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每道菜,每样饭,在烹饪的过程中都有很专业的特定用语。

  比如,用老鸭,老母鸡和猪蹄熬制的汤叫“调汤”。两面嘎嘎的叫烙,一面嘎嘎的叫贴。

  做锅贴,烙菜盒子是中国老百姓最普通也是经常吃的馅类主食。做锅贴,烙菜盒子的面皮有多种多样,馅的种类就更多了。凡是可以做馅的,中国人用舌尖都试过。至于面皮,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特色,张北有莜麦面饺子和菜盒子,西藏青海有青稞面的饺子,红楼梦里有豆皮包子,河北迁西有杂面的菜盒子。不论是哪种面的包子、饺子、盒子,那里面包的都是中国的饮食文化。

  迁西的杂面煎饼盒子就很有特色。磨五十斤杂面,用三十斤小米,十五斤玉米和五斤黄豆。用这种面烙出的煎饼盒子,皮是土褐黄颜色的,吃起来杂面味,增加食欲。

  有一天中午,去山庄品尝它的土饭菜。一道道土菜土饭陆陆续续端上来,我们挨个品尝,当服务员端上用兰花瓷盘码放的一沓小圆饼,又端上来一碗香葱拌豆腐,老板赶紧张罗,叫我们品尝杂面煎饼盒子。他说,这是山庄的一大特色美食,叫煎饼盒子。然后他教给我们怎么吃,先把摊好的小饼放在左手上,然后舀几勺香葱拌豆腐,卷起来,咬着吃。我按照他教的方法卷起来,咬一口,在嘴里慢慢品尝。品尝之后,我感觉,面皮有一股杂面的味道,同时还夹杂着豆味和小米的香味。香葱的微辣,豆腐的甘甜,小米面、豆面、玉面的味道混在一起,咀嚼起来有一种素斋的味道和感觉。

  这种吃法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这种吃法也符合饮食科学规范。葱拌豆腐是理想的搭配,葱和煎饼是从山东借鉴来的美好姻缘。有了这两样的科学搭配,加上豆腐西施的调和,使古老传统的煎饼盒子,又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

  我想,中国的十大菜系和各种主食饭谱,能进入菜系和饭谱的,其实是有限的,没有进入菜系和饭谱的,还有很多。

  我认为,真正的饮食文化不是宫廷的盛宴,而是从朴素的民间烟火里飘出来的原汁原味饭菜香。

  迁西聚仙山庄的煎饼盒子里卷的就是中国的民间文化。

  

  二 雪虾摊鸡蛋

  

  今年冬天上市的白雪虾很便宜,活蹦乱跳的雪虾一斤十块钱,没过几天就三块钱半斤了。新鲜的活雪虾刚一上市,就成了市场的一大亮点。卖雪虾的摊位一份挨着一份。

  我吃白雪虾喜欢用鸡蛋摊着吃,我体会用鸡蛋雪虾更提味。

  我记得小的时候,每年开春白雪虾刚上市的时候,几毛钱一斤的白雪虾,母亲也舍不得买。非得等到雪虾大喷了,母亲才拿出几毛钱,买一斤,然后打上两个鸡蛋,再舀一碗面粉,用水泻了掺乎到鸡蛋和白雪虾里。再抓上一大把盐,搅和均匀。在大锅里一摊,等那焦黄嘎嘎的雪虾白面摊鸡蛋熟了,母亲盛在一个大碗里,我们姐弟五个,围着大腕你一筷子我一勺子,等母亲进屋吃的时候,那碗雪虾白面摊鸡蛋,早就被我们吃的竟剩个大碗了。母亲看我们各个吃的那么香,心里高兴的样子从褶皱的脸上显露出来。母亲自语:过几年,我保证叫我们吃个够。

  后来,母亲为了给我们解馋,干脆就不放鸡蛋了,就用面和雪虾一起摊,有时还用锅蒸。不管怎么做,我们都爱吃。

  那时候吃雪虾就是吃个味。等到真正吃到白雪虾摊鸡蛋的时候。是八十年代的事。一碗白雪虾,打上几个鸡蛋,在油锅里一摊,两面都是焦黄的嘎嘎,吃起来又香又鲜。吃到这样的白雪虾摊鸡蛋,真有过年的感觉。

  再后来,各种海鲜多了,白雪虾就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了。吃也就是象征性地吃一点。螃蟹、皮皮虾、对虾成了桌上常有的海鲜。因此,我对白雪虾始终保持在尝鲜和怀旧的情感上。

  刚上市的白雪虾,多贵我也买点,回家打上几个鸡蛋,炒一小碗,叫家里人尝尝,摊的虽然不多,但还要剩下点。因为,人的口味高了,再说也吃不出当年雪虾掺面糊的那种香味鲜味了。

  要么怎么说,人到啥时候说啥话呢。吃鸡蛋摊白雪虾,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 巧腌老婆子耳朵

  

  我家后院的寨子上,每年秋后都爬满积极向上的老婆子耳朵,老婆子耳朵越到秋后生命力越旺盛。到了十月,藤蔓上就结满了一嘟噜一串的老婆子耳朵。

  老婆子耳朵的吃法很简单,凉拌,素炒,腌制。腌制老婆子耳朵的方法很简单,把老婆子耳朵放在缸里撒上盐腌上就行。

  过去,母亲早晨起来到园子里摘几把扔在咸菜缸里,到吃饭的时候,从缸里捞出一把老婆子耳朵切切点点香油,就玉米渣粥吃,很好吃,也很下饭。

  母亲去世后,我家后院的小菜园荒芜了,寨子上也不见欣欣向荣的老婆子耳朵了。所以,每年秋后,老婆子耳朵一上市,我只能到市场挑选嫩的老婆子耳朵买来腌点。

  我把老婆子耳朵摘好洗净,放进坛子里撒上盐,等腌出水来,再用石头压上,不让老婆子耳朵漂起来。另外,再放些水,将老婆子耳朵完全淹没了,不让它见空气。这样做,是为了保持老婆子耳朵碧绿的颜色。等老婆子耳朵腌一个月后,我把已经腌好的老婆子耳朵切成丝,放上腌好的韭菜花和切碎的望天椒搅拌均匀,放进一个大的瓶子里闷上十天。等老婆子耳朵吃进了韭菜花和辣椒的味道时候,再取出点来吃,在吃的时候放一点香油味道更纯,也更刺激胃口,是吃饭的最好小菜。

  我记得,母亲活着的时候曾经说过,家家过日子,哪有顿顿吃大鱼大肉的,其实,人们每天常吃的还是小菜,就像你们上班一样,哪有那么多大事要做。其实,每天上班,做好每一件小事,也是很有意义的事。就像腌小菜一样。

  后来,我悟到了,干工作就像腌制小菜,做小菜也是做工作。

  

  

  四 阆中糖蒜

  

  四川阆中,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两千多年文化历史。它的饮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传承今天。阆中不仅出名人,也出文人和诗人。初中课本里有一篇古文《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文中的陈尧咨就是阆中人。

  阆中是宋代名人陈尧咨射箭习武彰显自己技艺的生活地方,诗人何燕子也生活依恋在阆中这块文化习武场上。何燕子不仅有丰厚坚实的文化底蕴,她的文化学养完全吸收、汲取、凝聚了阆中人民几千年来积蓄沉淀的文化精髓和血清,在她的诗歌里看不到一点陈尧咨“以此自矜”的显露。她的诗歌里有一股不动声色的溪流默默的流淌着宋词燕语和唐诗的呢喃。

  前年,她给我寄来一盒子阆中小吃。有阆中驰名的白糖蒸馍、张飞牛肉、松花皮蛋和糖蒜。

  昨天中午我收拾橱柜,在沉睡很久的菜篮子地下我发现一袋阆中小菜,这袋小菜是前年阆中诗人何燕子给我寄来的。也不知是谁有意藏的,还是吃丢的,就剩下了一袋。这袋糖蒜放了一年多了,今天再次品尝,我不仅再次品尝到了阆中的饮食文化,而且使我想起了和诗人何燕子交往几年来真挚的情感。

  其实,一袋糖蒜并不贵,也算不了什么,但我感觉袋里装的不仅仅是普通的糖蒜,还有比糖蒜更有内涵的滋味。

  喝酒时,我细细品味糖蒜,我忽然咂摸出在何燕子寄来的糖蒜中,不仅有糖的甜,还有比糖更甜的蜜和何燕子的情。

  说到糖醋,母亲在世的时候,每年新大蒜上市,母亲买一袋子,剥去皮,洗净后,用凉水浸泡一天,然后捞出来放在一个缸里,倒里一瓶子醋还有酱油再放些白糖。封上盖放在阴凉处,到了夏天,打开盖捡出一碗,端在桌上。中午吃饭的时候,就着糖蒜,吃着大米水饭和家烙的饼,觉得特别有食欲,也特别开胃。

  母亲说,吃大米水饭,家烙的饼就糖蒜不仅开胃,而且还败火。

  今天,吃到何燕子寄来的糖蒜,使我想起了已故三年多的母亲。

  2015--1--19

  河北唐山开滦荆各庄矿业公司党建部

  063026

  

  

  

  

  






雨林 (2015-01-19 14:39:21)

惊喜地又读到齐先生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