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中的中美元素

刊登于世界周刊2015年3月29日

春節期間,一到周末就是吃不完的美食和開不完的聚會。這個周末的聚會在新州的中南部,主人家賣掉占地四、五畝的豪宅,買進據說是比原來的房子小了三分之二的「小房子」。我們被邀請去參觀新房,兼集體過年。主人家說了不要帶任何東西,所有的食物都讓餐館做好送到家裡。

人口減少 換成小房子

我們開了四十分鐘車,來到一個有著大鐵門的新社區,進去後就一邊開車一邊找小房子。主人家說了,把大宅子賣掉就是想換小一點的房子,宜於打掃。誰知裡面轉了一圈,怎麼沒見有什麼小房子呢?

 

終於找到要找的門牌號碼,外面看確實也不算太小啊,依然是獨門獨院,進去一看,感覺更大。到底是新房子,設計好,視野開闊,女主人很會佈置,而且有品位,每一個角落都會有令人驚喜的裝飾和擺設。

 

夫妻倆曾經上有老下有小。如今,老的走了,小的各自成家,他們就把原來那個豪宅賣掉,搬到了這裡,把這棟不算小的房子稱為「小房子」。

 

家庭溫馨 子女都成功

 

女主人生於美國,那時她的父親從中國來美國康奈爾大學讀書。紅色中國誕生時,女主人的父母不敢回紅色中國,就帶著幾歲的她去了台灣。

 

男主人是研究藥物的科學家,一直做到公司的副總,後被裁員,憤而自己創業。公司發展順利,在華爾街上市前賣掉公司,解甲歸田,追求信仰。他新近出版了一本有關信仰與職業的書,廣受歡迎。

 

他們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也都職業成功、家庭幸福;女兒放棄所有的優越條件,遠赴南非成了一名傳道人。我羨慕他們,不是羨慕他們優渥的家境,而是羨慕他們教子成功。家裡讓人感覺的到那種情操和品位,更有一種溫馨氣息蕩漾在空氣裡,顯現在每一張孩子們的照片上。

 

母親緊抓 女兒長不大

 

聚會上遇到一對母女。媽媽是上海人,八十年代留學美國,是電腦博士。女兒十歲跟著父母來到美國。女兒一直品學兼優。她從杜克大學全獎畢業,又讀了醫學院,如今是一名眼科專科醫生。女婿也是很小從台灣移民美國的華裔,是一名五官科醫生。小夫妻育有兩個孩子,大的四歲,小的剛五個月。

 

吃飯的時候,他們與我坐一桌。開始我與小夫妻交談多,談美國讀醫從醫的過程。小夫妻下樓後,這位外婆開始與我交談,我才知道她是一位受過西方教育的知識女性,至今還擁有自己的電腦設計公司。四年前女兒生大外孫,她就丟下在田納西的老公和公司,自己與女兒女婿住幫助照顧外孫。她說女兒有請保母,但沒她在不行。她還說女兒什麼都好,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低。

 

我問她女兒今年貴庚,她說三十多了。我默然,心裡嘆她沒給女兒機會學會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想起我剛翻譯的一位美國教育專家對父母的一句忠告:關注你自己,讓你自己先成長,才能給孩子自由的空間成長。華人父母願意犧牲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意念攪合進孩子的生活裡去,自以為高尚因為感覺自我犧牲。看著眾人誇讚這一家外婆的犧牲和慈愛,她女兒在一旁露著微笑,我心裡湧上一些複雜感覺,也許人生總有各種各樣的例外:專家的話聽不聽也罷,只要你覺得快樂就好。

 

美國出生 成為一道題

 

吃完飯,女主人把我們分成兩大組,一組在地下室玩遊戲,另一組在樓上的家庭間玩遊戲。這個遊戲是每個人手裡拿十粒黑豆,由女主人念出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凡是答案是「Yes」,你就可以把一粒豆子放進碗裡,最先把手裡的豆子放完的人是勝者。

 

當中有個問題是:如果你生在美國,你可以放一粒黑豆。我們約十來個人,只見女主人放進碗裡一粒黑豆,然後她便對我說了她出生在康奈爾的故事。

 

除了女主人,還有一對母子是出生在美國。母子倆都是美國出生長大的華裔,看上去就像一對姊弟。兩個人都說著毫無口音的英文。他們放下黑豆,媽媽說:很感謝上帝的意願,讓她在這困難時期感到有所依靠,她感恩大家的關愛。她遇到了什麼困難,我不知道。她的兒子今年十六歲,跟我女兒一樣大,上高中三年級。可是他願意跟著媽媽來參加大人的聚會,還願意跟著我們一起玩這種遊戲,讓我不得不感嘆:你真是個好孩子!我好希望我女兒能來,可她一口拒絕。

 

我認識很多華裔第二代和第三代,他們很少跟第一代華人移民攪和在一起。可這對母子卻去了華人教會,雖說他們去的是英文堂,中文聽不懂,但是他們似乎都十分願意跟第一代新移民在一起。猛一看,看不出他們與我們第一代移民有何區別,可是一開口,就可以聽出來,那英文是標準的。臨走時,也可以看出區別,母子倆都禮貌周全,一再說謝謝再見,與每個人打招呼。

 

理科博士 成功進主流

 

吃飯的時候,坐在我先生身邊的是一個長得很帥的中年男人。我跟醫生夫婦一家談得熱乎,兩個男人也談得熱乎。先生告訴我,他和這位帥哥算是同事,曾經在一家醫藥公司任職。他是哥倫比亞大學的藥物學博士,人看上去忠厚穩重,他說他有個十三歲大的女兒,也是不肯跟著來聚會。

 

我去拿甜品,一位直髮齊肩、小巧玲瓏的美女在那裡打開一個蛋糕盒,我以欣賞的眼光掃向她,正好撞在她一對充滿溫暖笑意的眼眸裡。她笑著對我說那款蛋糕很好吃,他們特意去買的,不是太甜膩,讓我嘗嘗。同時,她告訴我坐在我先生身邊的那位帥哥就是她的丈夫。

 

玩遊戲的時候,就讓我們見證了這位哥大博士的超強邏輯推理能力。有一道題目是:說出三件事情,兩件真實的,一件是假的,讓其他的人猜哪件事是假的。我記得我先生說:我喜歡打網球,我喜歡跑步,我也喜歡旅遊。大家七嘴八舌猜不定,只有他一口說出:你不會喜歡跑步!問為什麼?他說一般喜歡打網球的不大會喜歡跑步。

 

還有好幾個人說出來的事情,基本上都會被說對,說出的理由令人折服。我開玩笑說他:不愧是哥大博士!太為我們這輩留學生爭光了。但即便他是博士,他手裡最終還是比我多了一粒黑豆。那天,最後的勝者是我。我贏得了女主人準備的一個小禮物。咱文科生邏輯推理雖比不過他,可咱興趣廣泛,除了不是生在美國,我的答案大多是「Yes,I do!」令一圈博士敗下陣來。哈哈哈。






予微 (2015-04-10 22:02:03)

一样米养百样人,各有千秋的人生!

好奇海云答YES! 的问题。:9

杭州阿立 (2015-04-11 00:25:43)

海云的意思阿立蛮赞同的。其实中国文化也有这说法。。。得放手时且放手。。。

晓风 (2015-04-11 00:36:40)

还看到2/15[世界周刊]上你的一篇教育文章,祝贺投稿大丰收!

百草园 (2015-04-11 11:27:45)

有意思的文章。自己身边的花样人生。

天地一弘 (2015-04-12 14:46:13)

各有千秋,花样人生。

海云 (2015-04-12 15:16:41)

哈哈,记不住了,下次问女主人要问题,家里有Party,这个节目挺好的,有助于大家之间的相互了解。

海云 (2015-04-12 15:18:06)

中国人的观念,孩子事业有成就行了,生活自理似乎不在中国人成功的观念里。Frown

海云 (2015-04-12 15:19:01)

呵呵,最近对教育比较感兴趣,写了几篇个人见解,承蒙世界周刊赏识刊载。

海云 (2015-04-12 15:19:43)

人生百态。

海云 (2015-04-12 15:20:03)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捷润 (2015-04-12 16:27:36)

期待下周见到你。欢迎回湾区。

海伦 (2015-04-13 17:03:18)

开心就好. 

海云 (2015-04-13 17:45:38)

湾区见!

海云 (2015-04-13 17:46:12)

各人各开心!呵呵。

西山 (2015-04-15 02:41:06)

一般超能干的妈妈都是强调孩子事业有成,不用帮忙做家务,超级妈妈还能帮孩子学业。像我这种懒妈妈,第一要紧事就是孩子要做家务,我就有指望读读书、种种花,出去旅行下。

予微 (2015-04-15 04:25:40)

加入懒妈行列。

鐡手 (2015-04-15 13:52:00)

这个游戏有意思,能让人说出很多自己的故事。问好海云!  ^_^

海云 (2015-04-16 01:28:45)

问好,铁手,好久不见!这个冬天太长,大家都有点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