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纳与爱丽丝——3

 

              马蒂纳与爱丽丝

                         3

   

    马蒂纳带着她三岁、五岁的两个小儿子和奕丽一道,先坐火车,后乘地铁,再转有轨电车,一路辗转到了电视台。

     拿出邀请函再仔细看了一遍之后,马蒂纳让奕丽在进出口大厅等她一下,她得先把两个孩子送到电视台的临时托儿所去,才能进演播大厅。

     奕丽站在大厅,看着身边人来人往,内心多少有些新奇,毕竟,这是第一次到德国电视台来。

    “你好!我能为你做点儿什么?”一个穿着牛仔裤、圆领衫,长得高高大大的小伙子迎面走了过来,热情地问奕丽。

    “不用了!谢谢!我只是在这儿等人。”奕丽说。她注意到,小伙子的头发被染得通红,用发胶梳理得一撮撮、一丛丛,弯曲向上,像怒放的红珊瑚。

     马蒂纳突然从一边窜了过来:“嘿!康斯坦丁! 你好啊!”她一边高声打着招呼,一边热情地握住小伙子的手,“我是马蒂纳,马蒂纳.鲍曼。今天你们节目的嘉宾。”

    “你好!你好!”小伙子也握着马蒂纳的手,说,“你的资料我都看过了。我相信,我们今天一定能录一场精彩的节目!”

     马蒂纳紧紧地握着小伙子的手不放,表情十分热切地说:“你现在的发型真酷!你的每期节目我都看!”

    “对不起!我得走了。我还要赶紧去做点儿准备。”小伙子看着马蒂纳的眼睛说。

     马蒂纳依依不舍地放开小伙子的手,目送着他远去的背影。

    “他是谁?你怎么认识他?”奕丽问。

     马蒂纳回过神来,像看怪物似的看着奕丽:“你连他都不认识?! 他就是康斯坦丁啊!德国国家电视台人气最高的节目主持人!”

    “节目主持人?”奕丽怎么也不能把那一头“红珊瑚”跟节目主持人联系在一起。

    “怎么?你从没看过《上午十点半》节目吗?”马蒂纳问。

     奕丽摇摇头。

    “怪不得!这个节目在上午十点半播放,主要收视对象都是家庭主妇们。因为这个时间段,主妇们大多有空闲时间。我每期都看。”接着,她用胳膊肘碰了碰奕丽,满脸不正经地问,“他是不是很性感?要是能找个这样的男人做男朋友,那才够味!”

 

 

     随着一群观众,奕丽进了演播大厅。

     灯光一亮,节目主持人康斯坦丁走了出来。他的“红珊瑚”已经洗去,一头金黄色的柔顺头发在灯光下泛着光泽。仍然是牛仔裤、圆领衫,但套上了一件敞开着的暗格子衬衫,整个人顿时变得十分潇洒精神。

    主持人开始了他的开场白:“人类总是伴随着梦想前行。女人对男人或者男人对女人的梦想和期待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今天的女性,与以往传统的女性有了很大的不同。一个人生四个孩子,这种女性,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已经不多见了;一个人选择与四个男人来生养四个孩子,这种女性,更不多见;而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同时和四个男人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却坚持独身,这种女性,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了。今天,我们就请到了这样一位特殊的嘉宾。下面,有请马蒂纳.鲍曼女士!”

    马蒂纳在灯光聚焦和打击乐的烘托中出场,但她显得有点儿紧张。

    主持人问:“马蒂纳,你知道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什么吗?”

    马蒂纳答道:“当然知道!你理想中的丈夫是怎样的?”

    主持人:“你生了四个孩子却一直独身,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为什么有兴趣来参加这种话题讨论?这题目看上去很传统,也有点儿陈词滥调,不是吗?”

    马蒂纳:“正相反!我觉得这个话题很有趣!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现在想结婚了。”

    主持人瞪圆了眼睛,一拍自己脑门:“噢!天啊!这世界又多了一个落入俗套的人!”

    马蒂纳:“以前我也这么想。我觉得婚姻是最俗气、最无聊、最违反人类天性东西。人类的天性是求新求变,而婚姻却要求人一成不变,与人的天性完全背道而驰。想想看吧:一对陌生的男女,因为异性相吸,因为相爱或其它的原因,共同走进了婚姻,然后一起生儿育女,柴米油盐,琐琐碎碎,甚至争争吵吵。尽管你的婚姻生活了无生趣,你既不被鼓励也不再允许对其他的异性有过多的兴趣和接触,哪怕你很爱那个人。我记得15岁时,我跟父母到西班牙的小岛马约卡去度假,有一天,我在一个僻静的沙滩上晒太阳,旁边躺着一对老年夫妇。虽然我对手里那本轰轰烈烈的爱情小说全神贯注,但我还是注意到,这对老夫妇并排躺着,整整一个上午,没说一句话!要不是后来老头问老太太‘要不要喝点儿水?’,老太太叫老头擦擦汗,我还以为他们是哑巴呢!他们还挺骄傲地告诉我,他们已经结婚40多年了。当时我就想,天啊!真是太可怕了!婚姻到老了,两人在一起除了说说‘喝水擦汗’之外便无话可说,这种生活简直不堪设想!无论如何,我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否则,还不如自杀!”

    主持人:“你难道没想过,也许,年轻的时候,他们俩把该说的话都说了,把该干的事都干了,到老了,只想躺在那儿歇口气儿?”

    马蒂纳:“那时我才15岁,想不到这些。”

    主持人:“那现在呢?你40岁了, 又怎么来看这一对老夫妇?”

    马蒂纳:“我觉得那不是无聊,而是几十年共同生活磨练出来的沉静和默契。”

    主持人:“这又应验了那句话: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和结论。”

    马蒂纳:“也应验了这句话:时间会改变一切。15岁到40岁,这期间会有很多变化。”

    主持人:“是不是从那时开始,你决定不要婚姻?”

    马蒂纳:“还没有。十八岁时,尽管我父母反对,我还是和我的第一个男友同居了。”

    主持人:“是以婚姻为目的的同居吗?”

    马蒂纳:“当然不是!那个年龄哪能想到婚姻的事!两人在一起,仅仅是因为相爱。”

    主持人:“后来呢?”

    马蒂纳:“当然是分手了!那时我开始发现,这种类似于婚姻的生活,会让一个在你眼里很有魅力的人失去魅力。三年后,我厌倦了这种生活。同时也发现,我男友爱上了其他女人。”

    主持人:“恨他吗?”

    马蒂纳:“为什么要恨他?老实说,我不但不恨他, 相反,还很赞同他的观点。”

    主持人:“什么观点?”

    马蒂纳:“他说,婚姻其实是人类搞出来约束自己的玩意儿。人们之所以从宗教上去肯定它的地位,从文学上去歌颂它的美好,从法律上去确立它的合理,从道德上去捍卫它的纯洁,其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便于更好地管理自己。我们为什么要给自己套上这个枷锁呢?”

    主持人:“可是,你现在已经反过来了,不正想着给自己套上这个枷锁吗?”

    马蒂纳:“你说的没错!因为现在我发现,婚姻其实不是枷锁,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主持人:“哦?! 说说看!”

    马蒂纳:“从《圣经》上看,婚姻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同时出现的,亚当夏娃是人类的第一对夫妇。即便是无神论者,也接受了社会学家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解释,那就是:人类社会经历了群居社会、母系社会、父系社会直到一对一的婚姻社会。我在想,社会发展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为什么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都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将婚姻作为社会的细胞和基本单位加以肯定和保护?这期间,曾经有无数的人试图去反叛它、逾越它, 甚至颠覆它,并身体力行地尝试以其它方式来替代它,可最终的结果是,婚姻无论在什么社会形态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主宰着人类的情感和行为。为什么婚姻会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婚姻会得到全人类的认同?我不是社会学家和婚姻学专家,不能从理性的高度来解释这一切。我也不是‘存在就是合理’学说的相信者和拥护者。可有一点我敢肯定:经过人类长期实践并肯定的东西,就一定具有合情性和合理性。我们不要轻易否定人类的智慧。”

    “‘我们不要轻易否定人类的智慧。’马蒂纳,你说得太好了!” 主持人带头鼓起掌来。接着又问,“是不是可以说,40岁以前,你一直在尝试挑战婚姻制度,并试图为我们人类再摸索和探求另一种途经或可能性,开辟出一条人心所向的光明大道?”

    马蒂纳:“那么崇高倒没有。我只是觉得,为什么我非要跟别人一样?为什么我不可以尝试一种我自己喜欢和向往的生活?”

    主持人:“你现在的生活,就是你以前曾经向往的生活,对吗?”

    马蒂纳:“对!”

    主持人:“可惜呀!现在你却要改变它了!”

    马蒂纳:“为什么不呢?我是个行动者。当我的心告诉我,生活应该变一变了,我就会去试图改变它。”

    主持人:“说说看,为什么在众多的可能性中,最终,你还是选择了你曾经全力反叛的婚姻?”

    马蒂纳:“从人性上说,人在感情上和物质上都具有占有欲。我目前虽然和四个男人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彼此之间非常自由,没有羁绊和纷争,可内心深处我知道,所有的感情中,没有一份是完全属于我的。试想想,当你觉得,某样东西你很需要却不能拥有,特别是感情,你会怎样?不失落吗?”

    主持人:“你是觉得,只有在婚姻中,才能得到这份完整的感情?”

  马蒂纳:“那倒不是!我只是觉得,愿意走进婚姻的人,至少在感情上接受了它的唯一性,道德上承认了它的完整性,法律上肯定了它的有效性。”

  主持人:“你说得有理!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婚外恋?你不能否认,婚姻并不是维系感情的唯一有效手段。当然,今天我们不讨论有关婚外恋的话题。”

  说到这儿,康斯坦丁转向了观众:“不管怎么说,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马蒂纳选择婚姻的新决定,并祝她好运!”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不过,可惜呀!这世上又多了一位俗人,少了一位勇敢的思想者和探索者。看来,我们大家都还得在迷茫中再耐心等待等待,直到下一个马蒂纳的出现。”

  台下,是一阵轻松的笑声。

  康斯坦丁重新转向马蒂纳:“马蒂纳,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期待的婚姻对象是什么样的?”

  马蒂纳:“很简单。首先,这个人应该爱我,也爱我的四个孩子。他最好有能力买下一栋带着花园的大别墅,每人都有一间房。周末,他能像其他男人一样,整理草坪,修剪花木,假期带着我们一块儿外出度假.....”

  主持人几乎是惊叫了起来:“噢!天啊!这个男人至少应该是百万富翁兼勤杂工了!”

  马蒂纳反问:“难道不可能吗?”

  主持人:“当然可能!我相信,电视机前就有这样的男人。马蒂纳,我祝你能遇上一个爱你的百万富翁兼勤杂工!”

  台下的一位工作人员冲主持人挥了挥手上的小旗。主持人的语调开始明显加快:“下面两个将要出场的,是令人期待的、对婚姻另有看法和实践的男性。好了,广告时间到了。广告之后,让我们再见!”

  主持人话音刚落,全场灯光迅即转暗。

  一位助手上台宣布,中场休息半个小时。演播厅二楼有间咖啡厅,大家可以到那儿去休息休息。观众开始井然有序地退场。

    奕丽既不想上厕所,也不想喝咖啡。她坐在原地没动,内心却被某种东西震撼着。

    在此之前,潜意识里,她对马蒂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现状,都有点儿不以为然。她一直觉得,马蒂纳受教育程度不高,喜烟好酒,贪图享乐,没有追求。今天,她才蓦然发现,在马蒂纳表面上无所事事甚至玩世不恭的背后,也有自己非常严肃而深刻的思考和探索,尽管显得离经叛道。

    马蒂纳从后台出来,满脸兴奋地跑到观众席上,坐在奕丽身边,问:“怎么样?我今天的表现怎么样?” 

   “很好!真是太棒了!” 奕丽由衷地说,“你真有勇气,敢这样公开谈论自己的感情和生活。”

   “嗨!这世界上,不是男人就是女人,男欢女爱,天经地义。干吗不敢说?又不是偷偷摸摸、见不得人的事!”

  

    灯光准时亮了起来。

    主持人康斯坦丁恰到好处地出现在演播台上:“各位观众,下面将要出场的,是两个有着截然不同生活状态的男人。一位是商人舒尔茨先生。他有一个妻子、一双儿女、一条狗、一辆汽车和一栋房子——就像大多数普通德国家庭一样。另一位是工程师米勒先生,48岁,一直未婚。他有一套住房、无数女友和不断更新的高档汽车。他们俩将向我们讲述,他们对婚姻的观点和态度。下面,有请两位上场!”

    在音乐响起、灯光追逐和懂得造势的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两位男人先后出场。

    舒尔茨中等身高,头发稀疏,额头铮亮,挺着典型的德国男人啤酒肚,一副闲适安逸、心满意足的派头。工程师米勒则长得高大健壮,四肢匀称,脸庞五官刚柔相济,浑身上下修饰得体。他步履矫健,充满朝气,一出场,就引得女观众席上一阵骚动。一个女人甚至嘬起食指和拇指,吹了个响亮的口哨。显然,这是个有女人缘、容易让女人心动的男人。

    舒尔茨虽是商人,却十分不善言谈。他几乎是在主持人边启发边诱导、问两句答一句的情况下,接受的采访。米勒正相反,他一开口,就几乎抢走了主持人的风头。他妙语连珠,时不时抖出些俚语或无伤大雅的黄色段子,引得台下笑声阵阵。

    舒尔茨在回答主持人的提问时说,他的成就感不在于是否做成了某笔生意,而在于他有一个健康和睦的家庭。他最惬意的事,就是看到他的妻子在他那里得到满足和快乐。米勒则说,他的成就感不在婚姻和家庭上,而在和他心动的女人共同度过的每一个快乐时光上。他会创造一切机会,让他心仪的女人感到浪漫、快乐、满足,不过,他不会给任何一个女人长久的承诺,比如,婚姻,家庭。

    主持人问米勒:“你是一开始就亮出自己的观点,还是浪漫过后,等女人对你的感情和期待有所增加时,再开诚布公?”

    米勒:“当然是一开始。我不想欺骗任何人。”

    主持人:“可女人在需要浪漫的同时,也需要安全感。你不给她们承诺,她们会跟你一道去浪漫吗?”

    米勒两手一摊:“这个问题,你最好别问我。问问现场的女观众们吧!她们最有发言权。”

    主持人转向观众:“女士们、小姐们!你们会愿意跟一个明显没有结婚意向、不愿对家庭承担责任的男人交往,并和他一道浪漫吗?愿意的,请举手!”

    奕丽惊讶地发现,除了她之外,现场几乎所有的女性都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有人甚至还举起了双手。

    主持人夸张地拍着自己的脑门:“噢!上帝呀!米勒先生居然有这么高的机率!真让人羡慕!”他对着那些仍然高举着手的女观众们问,“难点你们就不怕浪漫、快乐过后,给自己留下感情痛苦和伤害吗?”

    台下齐刷刷地回答:“不——怕!!”

    “天啊!天啊!”主持人象是自言自语,“我怎么忘了,男人和女人,还不知道究竟谁怕谁呢!在卧室里,有的男人不就被女人追得抱头鼠窜吗?我们又不是没见过!”

    台下一阵笑声。

    主持人问:“难道象舒尔茨这样的好男人就过时了吗?就没有一点儿市场了吗?你们看,女人们把手都伸向了米勒!恭喜你了,米勒!”

   “谢谢!”米勒一副明察秋毫、宠辱不惊的样子,“如果你的问题是:谁想结婚?想选什么样的人做丈夫?我敢肯定,她们的手都不会伸向我,而是伸向舒尔茨先生。女人身上有梦想,也有现实。我给她们梦想,舒尔茨给她们现实。”

    主持人问观众:“他说得对吗?”

    台下又是一个声音:“对——!!!”

    主持人:“可惜呀!他们两人不能合二为一。我们究竟是选择梦想,还是选择现实?”

    一位女观众举起手,站起来回答说:“很简单。当我需要梦想时,就去找米勒。当我需要现实时,就去找舒尔茨。”

    主持人:“这主意不错!不过,听上去,米勒先生和舒尔茨先生好像是你家蔬菜篮子里的两根红、白萝卜,你想啃谁就啃谁。”

    台下笑成一片。

    主持人:“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要恭喜你的好胃口!不过,现实社会里,象舒尔茨先生这样的人更受肯定,因为,他完全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

    米勒打断主持人的话:“关于道德这么严肃的话题,应该留给那些喜欢说废话的政治家们或搞研究的学者们去讨论。我认为,我和舒尔茨之间其实没有本质区别。我们都是男人,真正的男人——会讨女人欢心,能让女人高兴,这就够了!否则,还算什么男人呢?”

    主持人:“这么说来,你们之间好像是没什么区别了。”

    一直没说话的舒尔茨先生突然抢过了话头:“当然有!我认为,我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我一辈子只想着让一个女人高兴,而米勒则想着让更多的女人高兴。要知道,能让身边的女人都感到愉悦和满足,这可不是每个男人都能做得到的!我清楚自己的能力,所以,量力而行,选择了婚姻。”

    主持人:“照你这么说,只有能力有限的男人才选择婚姻?说来说去,对婚姻,你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奕丽注意到,一架左前方不远处的摄像机镜头长时间地对着她和马蒂纳的座位。这让她感到很不自在,影响了她全神贯注听台上人的讨论。

    马蒂纳坐在奕丽身边,兴奋得有点儿失常。她毫不掩饰对米勒的兴趣,对着奕丽的耳朵说:“多有魅力啊!我无论如何要认识一下这位米勒先生!”

    而米勒先生在节目的结尾,也不失时机地说了句广告语:“我希望这期节目播出后,会有更多可爱的女人认识我、欣赏我,并来到我身边。”

 

    节目散场后,马蒂纳让奕丽到大厅去等等,她自己则径直跑到后台去了。

    奕丽估计,她大概是找米勒套近乎去了。真搞不懂,刚才在台上,她还口口声声说要选择婚姻,想拥有一份稳定和完整的感情。现在一转眼,却对一个公开宣称只想浪漫快乐、不想对任何女人负责的男人兴趣十足。

    为什么女人一遇到感情上的事,就这么逻辑混乱、自相矛盾?

    来到大厅,奕丽站在出口旁等马蒂纳。那个角度正对着电梯,可以清楚看到进出往来的人。

    电梯落下,米勒鹤立鸡群地从电梯里走了出来。他身边簇拥着好几个女人,马蒂纳不在里面。

    米勒一露面,立刻又有好几个年轻女子围了上去,请米勒在她们拿着的本子上写东西。是签名,还是留联络方式?奕丽不得而知。

    她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些女人会对米勒兴趣盎然?跟一个公开宣称只要快乐、没有承诺的男人在一起,浪漫得起来吗?

 

    马蒂纳出来得挺晚。从托儿所接了两个孩子,她随即叫了一辆出租车。

    奕丽有点儿心疼坐出租车的钱。问:“我们不是买了往返车票吗?坐了出租车,那两张票就浪费了!”

    马蒂纳说,往返车票和出租车费电视台都会给报销。“哦,对了!”她从包里拿出一张表格,递给奕丽,“刚才我到后台去,帮你拿了这张表。回去后,你自己填上,寄给电视台。作为现场观众,你可以领到报酬。”

   “参加这样的活动,还有报酬?”

   “那当然!要是作为被访谈者,报酬还会更高。”

   “可以问一下吗?马蒂纳,这次你得了多少报酬?”

   “本来,我不会回答这样的问题。不过,对你例外。谁让你是中国人呢?”马蒂纳笑着说了一个数字。

    奕丽一听,那相当于智文好几个月的工资,不禁惊叫了起来:“哇!马蒂纳,你的口才这么好,为什么不多参加参加这样的活动?”

   “为什么?”

   “报酬不错呀!”

   “你以为那是美差呀?在高强度灯光下,一坐就是一下午。如果是你感兴趣的话题倒还可以。如果是不感兴趣的话题呢?坐在那儿岂不是受煎熬?有那功夫,我还不如坐在家里,自自在在地喝杯红酒抽支烟。”

    奕丽不再说话。她把头靠在座背上,闭上了眼睛。对马蒂纳,她可以欣赏,可以羡慕,却不能完全认同。


 

    晚上在家,说起白天在电视台的事,奕丽对马蒂纳的表现赞赏有加。智文倒不以为然,说:“你别上当了!知道吗?所有离经叛道者,都会千方百计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种种合理的借口。不然他们怎么立足?有人说,创造者、求知者与破坏者、叛逆者,可以在同一面旗帜下各行其是,这面旗帜就是:探索。”

    “这话是谁说的?”奕丽问。

  “我。”

  “哎哟!看不出啊!你也变得这么善于思辨了!说出的话这么精辟!像名人名言。这德国思想家、哲学家的群众土壤够深厚的!”

    “哎——!打住!告诉你啊,本人只属于中国思想家、哲学家的群众土壤,而且,早在来德国之前就善于思辨了。你别把我到处乱归类!”






木桐白云 (2012-03-04 02:01:07)

这样的观察与表述是很有意思的。

梦娜 (2012-03-08 19:38:42)

刘瑛,你运用小说中人物对话,对婚姻的探讨的形式直面人性这个问题,特别好,喜欢啊。

刘瑛依旧 (2012-03-12 22:36:04)

可惜,这段最出彩的章节在国内发表时,却被莫名其妙地删除了......

刘瑛依旧 (2012-03-12 22:38:21)

人类对婚姻的困惑和探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婚姻的观察和表述自然也多种多样。

予微 (2012-03-14 04:40:21)

被这段大大的吸引!这个人物很精彩,刘瑛写她的观点,思维逻辑都很清楚!

刚开始读第一章时,以为是写一个小女人离开大城市的郁闷;所以放着没看。今天静下心来,越看越精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