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高考:我的大学

不以学习为目的的读书是一种兴趣,并且把这种兴趣持续一生,当是真正的学习。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所大学,一个人孤独面对的时候,如果会读书,于是读书有了无限乐趣。

 

我后来不喜欢刻苦学习,可天生喜欢读一些稀奇古怪的书,从神话到童话再到大块小说,于是完成了读书的一个过渡。

 

不刻苦学习,于是对于考试自然是不喜欢的。渐渐的,开始了解自己的性格,尤其是成年以后,喜欢和各种人打交道,好像天不怕地不怕的。

 

可是,人总要有个职业作为谋生手段,至于这个职业是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可以不作充分考虑,若干年以后更加明确了这一点,因为喜欢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幼年时期的读书是不知其所以然的,成年以后的读书知其所以然了。可是这时候的人类,偏偏不喜欢读书的多,因为谋生谋爱谋婚的多,这些都是人生的重负,于是,人渐渐被压弯了腰。

 

少年时代,本该是无忧无虑的读书时代,可是这时候,由于读书学习兴趣问题,学校的书本渐渐变厚,只是多了负担少了兴趣,于是,这时候不喜欢读书的多了。

 

不喜欢读学校的书,就意味着可能被学校教育淘汰,在中国,优质大学的门是为刻苦读书的学生开放的,三心二意读书自然被拒之门外。

 

一如许多像我的学生,自认很聪明,少年学习倒也轻骑熟路,并没有多少吃力,成绩也遥遥领先,及至到了中学以后,学习的优势渐渐后退,高中数理化那玩意让我望而生畏,于是自然就知难而退了。

 

当然后来还是有学上,高中到社会的过渡,是需要在高一等校园里净化一下自己的身心,至于净化过后是不是真的能适应未来的社会,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学习分两种,一种是先天性学习能力强,那么走向社会以后,可能会安于大学时代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而依靠这种知识和技能并扩充知识和技能生存,比如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领域,有时可能终老一生。

 

也有先天性学习能力强又不安分后天职业,于是,后天的选择在所难免,只是这样的选择依旧会根据自己的学业来定位。因为一个优势学生的固有思维很难被突破,一旦打破,就会有质的改变。

 

另一种学习是先天学习能力不足,后天性学习实践能力强的人,走向社会以后,随着选择机会变化,可能会从事不同职业。所以,职业和学业,在社会学领域,是不会等同的。社会学领域要求人不断突破自我局限而达到高地。

 

这也是一个人挑战自我的表现,人性潜意识具有扩张的欲望。所以,人在实战领域更喜欢与人挑战,以展现自我的优势。如果超过一定界限,就是人性的贪婪,所以,贪婪是最低等的人性优势。

 

所以,从个人行为学和社会行为学而言,学习是真正地对自我的挑战,而大学只是持续一生的学习基础,所以,人对自我后天改良是基于后天兴趣和爱好的发展而改变了学习初衷。

 

此时,我们已经很高考告别许久了,高考在若干年以后,只是我们人生的一段序幕。当今天太多家长都在争先恐后争论高考对未来人生的定义,我想说得是:未来的人生大学一定不是我们赋予孩子大学的起初含义,无须争论太多,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定的位阶,站在怎样的高点,我们就会看到高点的风景。

 

人生是一件美丽的作品,需要我们精雕细琢,综合性指数和含量都很高,人生的中庸点需要事业和家庭都是正数,而不会负负得正,这不是数学题,也许会正正得负。人生不需要我们站在高点炫耀什么?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得失之间很难两全。

 

大学那会儿,记得科大客座文学知识老师对于中庸的解释是:中庸就是人生最恰当的一个点,在这个点之上,我们的人生或得或失,都会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我们不会为之失望和绝望,依然会充满许多希望。如今许多年过去了,说着闽南话的老师依然在我的印象里,中庸仍然是人生大学的重要一课。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今年安徽考试作文题是《蝴蝶有木有颜色?》玄机不必说,如今高考大军依然浩浩荡荡,让我不得不对高考教育本身质疑。记得我们当年的作文题是《习惯》,记得那时喜欢读培根的书,引用培根的话作为文章的开头:“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而他们的行动,则多半取决于习惯。”

 

人的一生,诸多方面的得失与否,成功与否,中庸与否,都取决于小小的习惯,所以,不管我们孩子考得如何,而培养孩子一生的习惯,依然是我们家长永恒的追求,而在这永恒中,我所追求的,应然是中庸这个点。

 

我们的人性可以忍耐许多,包容许多,但在人生这个面上,我们需要持之以恒经营着我们自己的人生大学。

 

 

孩子们,你们终将和高考再见,而此时,我们的人生大学才刚刚拉开序幕。






一刀 (2015-06-08 09:45:22)

人只有在基本的衣食无忧的前提下 才会从事精神层面的活动。悲哀的是人类社会迄今谋生还是那么艰难。

天地一弘 (2015-06-08 14:28:41)

渐渐发现,人类社会是不公平的,人们试图谋取人类的公平,做到这一点很难,尤其在目前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