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高中录取数据引发的华人爬藤思考

一则TJHSS华人男生录取排名前15大学数字比女生多的信息引起我的思考。注根据在微信群里转的数字:99个去Top 15的学生中,37%是华人,男生略多于女生 21:16。

1. 这一届男生比女生被录取多并说明不了华人男生没被歧视(当然也无法说明女生被歧视)。因为这一年也许更多男生强。比如今年我们镇男生强的就很多,如果列出顶尖学校的数字会看到很不错。另外,TJ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本身就是理工的magnet school,按前面说的男生多学理工,男生被录取的比女生多几个不能说明什么。 看看参赛得奖的照片,多少华人男生?再读一下华盛顿邮报指出的亚裔在TJ的高比例。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education/wp/2016/03/15/principal-of-thomas-jefferson-high-one-of-nations-top-schools-to-leave-for-new-york/

https://www.jlab.org/news/releases/lab-hosts-22-teams-virginia-science-bowl-feb-7-thomas-jefferson-high-school-wins-3rd

https://www.jlab.org/news/releases/thomas-jefferson-high-school-wins-virginia-science-bowl-7th-year-running

2. 如果没有种族限额,也许更多的男生会被心仪的学校录取--如果公认男生多学理工,那在配额限制下就处于劣势,因为族裔和性别都有比例,理科要不了那么多男生(华人/亚裔男生互相竞争),同样因为已经录取很多理科男生,在族裔性别配额限制下也要不了那么多学文的(跟其他族裔竞争)。所以也许一些同样qualified 的男生被bypass了。

3. 像普林斯顿教授Espenshade用大数据证明亚裔要比其他族裔成绩高出几百分,是否可以用到男女比较?从而证明男生被更高要求?理论上也许,但在顶尖层次,估计至少华人男女生之间,将很难比较出成绩的差距,因为都无法再高了。比如SAT差一二十分,GPA差千分之一无法说明什么。不要惊讶,就有这样的例子,一白人女生用不选体育占了0.001的优势排在第一,见,"overachiever"一书。

4. 课外活动也几乎无法在小中男女间比较,哪个孩子没有各种队长、选拔的camp、义工,以及有一些独特的项目?这一点男生不比女生差,所以不应成为被拒的理由。现在的男生们已经(或者从未)不是像媒体形容的那样只是nerds了。

5. 还有朋友说到学理工的男生去UCB/CMU这样的学校也许对这些孩子更好,那是好心的安慰吧。如果这样的学校是那些孩子的首选,如果这些孩子被哈佛和Berkerley同时录取但选了Berkeley,才能说明问题。事后说对那些孩子好只是咱们从内心发出的良好祝愿,因为相信这些孩子本身已经很优秀,在哪里都不会错。然而不能掩盖一个事实--也许哈佛是他们的第一选择,而且也qualify。

6.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a)朋友孩子是MIT的料,但当年并没early MIT,因为他们家里认为应该去哈佛这样更综合型的大学,认为接触的环境不一样。当时还纠结早申请哈佛会撞上极强的竞争,而申请MIT胜算绝对更大。

b)十年前申诉普大的李庄学生李简,当时上了Yale,按理已经很好了,那为何还要申诉呢?也许有人不屑,说他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次在DC我跟他谈过,他是看了Golden一书的研究,觉得应该发出声音,才勇敢地采取行动。谁能说去Yale对他不好呢?或者像猜测的那样他上不去普大就是成绩不好,不全面发展或者申请书哪里做得不对?李简后来转到哈佛也是证明这些猜测的错误。终于近距离接触这孩子,真是棒!

附:李简演讲视频

https://m.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AJ3gXsNp5duOSlUilQtK7LeKG6ZVCtN&

5/23/2016申诉新闻发布会完整视频

https://m.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AJ3gXsNp5duOSlUilQtK7LeKG6ZVCtN&

c)前年申诉的Michael Wang, 连他的父亲都被很多华人微词,说上不去哈佛就眼红,说SAT低(ACT满分,十二岁就加州数学竞赛获奖,辩论演唱等等活动),猜孩子本身不全面等等。我去年在DC申诉发布会跟Michael谈了很多,真是有礼貌有思想又能表达的孩子,还说一口好中文。我跟王耀明谈过很多,得知Michael在Williams也如鱼得水,后来不想转学。

附:Michael Wang演讲视频

https://youtu.be/7fNU4PBeIwI

5/15/2015 申诉发布会总结

http://lichunyan.weidb.com/p18096&g=1682&tag=868&page=1

附:2015年8月实践群王耀明博士访谈总结(音频)

http://lichunyan.weidb.com/p32451

d)举一例子:某群里哪位的儿子,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认为他是适合普大的,如果被普大和Stern录取会选前者。现在说去了后者类似于大藤或者工作出路也许比当年去排名更前的综合大学学医更好,那也不能抹去当时的失望,以及掩盖the fact that, without the quota, he may be able to go anywhere he wanted at that time. 

5. 有人说华人太在乎几所名校,but it is the equal rights we're talking about. If the kid wants to go, it is his/her choice. 家长不需要政治正确。如果其他族裔不在乎,为何把legacy守得那么紧?O编辑说过一句,能不能去和让不让去不是一回事。

6. 至于什么是qualify,那是模糊的甚至主观的,这也是哈佛诉讼要发现的。可以用全面发展来考量,但不能因为我们的肤色被人为限制。这才是问题的关键。那些比例常年稳定,亚裔申请人数翻番,没有人为控制比例的因素能解释得了吗?比如waitlist,一个学生不去哈佛,被替代的要是同样的性别种族甚至学业兴趣,才能保证公布的种族性别比例不变的。整体比例也许精确到就差一两个学生。

上述快速思考也是为今后的诉求留下依据。最近Ed Blum在访问中就提到,他不相信一万五千申请哈佛的亚裔全是理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