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济沧海》(62)争议现代图书馆,喧闹儿童游乐园

 

 
我给《游艇业》杂志写专栏已经一年多了,专栏题目“林静航海札记”,写专栏和写博客不同,专栏是针对某一主题有的放矢地展开讨论,博客尽管每一篇也有主题,但记事性很强,可以信马由缰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游艇业》是双月刊,单数月份中旬是交稿时间,“海友”在敦劳费尔(Dun Laoghaire)游艇会休整几天,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把稿子写出来,游艇会旁边是新建的敦劳费尔典籍图书馆 (dlr Lexicon Library 本文简称新图书馆),我打算在新图书馆里泡几天专心写稿。
 
上次来敦劳费尔,新图书馆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因为它很现代的设计跟周围建筑反差很大,我们只在外边转了转,没有进去参观,游艇会的工作人员说新图书馆的落成在敦劳费尔当地引起了不大不小的一场风波呢。滨海小城敦劳费尔是都柏林的高尚区,小城非常漂亮,靠海有六公里的步行道,有种休闲度假村的感觉,很多名流富人住在这里,比如摇滚乐队U2的Bono和我很喜欢的Enya。
 
小城已经有一个图书馆,那是1912年建成的卡内基图书馆,美国钢铁大王和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1835-1919)将毕生所创造的巨额财富回馈社会,出资建了很多用于教育和艺术的建筑,比如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及2509座图书馆,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只要把申请递上去,一般都能得到批准,卡内基图书馆遍布美国及欧洲各地。敦劳费尔的卡内基图书馆是砖石单层结构,一进门有个圆形中庭,玻璃屋顶采光极好,图书馆很漂亮,但现在显得太小了,敦劳费尔需要一个新图书馆。
2007年爱尔兰皇家建筑协会发起新图书馆国际设计竞标,在139个参选设计中,爱尔兰科克(Cork)建筑师David Naessens的设计被选中,2009年本郡政府议员投票以22比3获得通过。建筑模型摆在政府大厅里供人品评,只收到寥寥三十几个负面意见,直到破土动工了,敦劳费尔居民才意识到这个现代建筑到底意味着什么,反对和抗议之声哗然而至,甚至有政客游说政府干预停工拆建,从建筑初期直到2014年底落成,吵闹得沸沸扬扬。
对新图书馆的微词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图书馆的设计太现代而且不美观,地点选得不合适,它像一个巨大的水泥怪物,跟周围维多利亚时代建筑格格不入。确实,小城诸多教堂尖塔顶与方头方脑的图书馆对比强烈。其二,其它建筑都是跟海岸线平行而建,但图书馆跟海岸线垂直,破了建筑的规则,建筑侧对着海,一般人都会认为浪费了珍贵的海景。第三,图书馆占用了公园的一部分,野鸭游弋的绿荫池塘现在变成了流动的水梯田,彻底改变了公园的环境。第四,现代建筑造价昂贵,与其说花三千六百六十万纳税人的钱建图书馆,还不如把钱用在改建当地医院更能惠及普通人,至于图书馆,在老卡内基图书馆的基础上扩建一下就行了。
新图书馆平面图是个楔状,最短的那面对着海,侧面图也是个楔状,但靠海那面最高,建筑有多个凸出和悬吊的部分,背面一个细高的大玻璃窗正对着海湾。老公第一次看见新图书馆就说它方头方脑突兀不稳,可能是轮廓斜线和悬吊部分造成的视觉效果,但他喜欢这个设计。建筑共有四层,一层是办公室、咖啡厅和小剧场;正门入口在二层,一半空间是小展览厅,正在办画展,另一半是书架和散摆着的沙发,正中是宽宽的橡木楼体通往楼上;三层是儿童阅览室和公众阅览空间,四层一面墙是六个小会议室,尽头是自习区(Study Area)。
新图书馆的设计非常环保,大量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空气流通,每两层之间都有天井空间,既有利于空气自然流通,又创造了空间感,楼顶九个“烟囱帽”是空气循环的排风口,我必须说这九个烟囱挺煞风景的,人们戏虐地称它们为剑龙(stegosaurus 恐龙的一种)背上的骨质板。在海边建这样的建筑有一定难度,巨大的屋顶水泥横梁都是预制好了运到工地的,新图书馆获得2016年水泥协会的最佳建筑奖。

我第一次去新图书馆感觉非常好,馆内宽敞明亮,天井空间造成了跃层的感觉,纵向虽然空间收窄,但天花板斜向升高,尽头是整面的玻璃窗,给人非常开阔的感觉,裸露的水泥虽然生硬,但大量的木头贴面增加了温暖和柔和。坐在大玻璃窗前玩儿手机很是轻松惬意,虽然儿童阅览区有些孩子嘻闹,我以为是学校带着他们来实践的,周末也许就安静了。

周末带着iPad和三明治打算在新图书馆待一天的,我办了个图书卡,直奔四楼的自习区,刚坐下没一会儿就听到了两个孩子说话的声音,一个父亲带着两个孩子也在这个区看书,尽管父亲一个劲地用嘘声制止孩子们说话,但让两个五六岁的孩子完全安静地看书是不可能的,好不容易等到他们离开了,我才集中精力写文章。到了中午时分,从楼下儿童阅览区传来孩子的喧闹声,周末家长带孩子来图书馆玩耍,这里是孩子们约会的地方。因为天井连接着两层楼的整个开放空间,一个孩子哭闹整个图书馆都听得真真的,孩子们在馆内跑来跑去,这哪里是图书馆,分明是儿童游乐中心嘛。心里正嘟囔着,突然听到大街上的交通噪音,后脑勺嗖嗖地过冷风,回头一看,木条墙板背后隐藏着自动透气窗,打开透气窗新鲜空气和噪音一起涌了进来。这文章没法写了,干脆休息一下吃午饭吧,想洗手却发现每一层只有一个男女共用的残疾人洗手间,有两三个人在排队,这在图书馆还从来没见过。坐在对着海的玻璃窗前,发现玻璃窗外有个小阳台,阳台宽宽的铁护栏跟沙发同高,正好挡住了视线,想看海景得缩着脖子朝下看,感觉挺别扭的,我想要不去阳台上吧,通往阳台的门上贴着两张纸,分别写着:“禁止通行”,“危险!此门另一侧地面升高",很显然建筑设计细节有很多不周到的地方。
跟图书管理员聊天,问她对新图书馆的评价,她说新图书馆的基础硬件是为了今后一百年设计的,它的开放的姿态将欢迎更多的人来利用图书馆,我问图书馆应不应该是安静的地方呢?她回答:不再是了!我当时震惊得无言以对,过后仔细想了好几天,慢慢地我好像想通了。信息爆炸时代图书馆将何去何从?图使馆曾经是藏书最丰富的地方,现如今出版发行量图书馆不可能全部收藏,另外电子读物对纸媒的冲击图书馆将如何面对?智能手机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看书的人越来越少,图书馆还有必要吗?新图书馆回答了这些问题,它不仅出借书,还出借光碟、平板电脑和Kindle阅读器,它办展览,搞讲座、接演出、出租办公室空间,这些功能从根本上改变了图书馆在社区的角色,它既是图书馆,更是社区文化中心,至于它开放的空间欢迎各个年龄段的人前来使用,无疑对社区有凝聚作用。

我观察四楼自习区的人在孩子哭闹时都皱着眉头,但那些家长和孩子们都很享受,能不能兼顾双方的权益,让新图书馆既是社区文化中心,又是读书写作做学问的好地方呢?在儿童阅览区加一道玻璃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但玻璃墙将破坏整个空间的开放性,也将影响空气的自然流通。也许建筑师们能有天才的解决方案,直到噪音问题得到解决,新图书馆在我看来是有缺陷的。

专栏文章最终按时交稿了,不过不是在图书馆里完成的。

2016年7月23日于爱尔兰Kinsale。








杭州阿立 (2016-07-24 18:15:36)

图书馆不再是安静的地方辣?乖乖,阿立兄不服老也不行嘞。回家打酱油去也。。。Cool

追梦 (2016-07-31 15:19:08)

CoolC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