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教育(三)

孩子们的教育(三)

Henry Song

2006.5.8

这里我想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做些个人的看法。

中国人是一个重教育的民族,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我觉得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基本上是知识的教育,而非智力型的教育。

中国几千年的所谓教育不过是熟读圣贤书,做到满腹经纶。所谓满腹锦纶,说白了,就是满肚子都是古人说过的话。目的也很现实,就是为了考试中举,然后当官。所以几千年中国的大脑都是在子曰诗云,读书当官的轮子里无休止地打转,转死了新的思想和创造。而如今中国的教育似乎也依然是注重让学生们死记硬背,背诗词,背古文,背运算公式,如此等等,其实是非常害人的。说的极端一点, 我以为中国自孔子老子之后便再没有出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家。后人所做的最大的成就便是给他们做注。原因无它,都是受了知识型教育的毒。把孔孟老庄的话当做神圣不可侵犯,至高无上的金科玉律,翻过来倒过去地反复“吟咏”,然后与别人争论一番如何自己的理解比别人更有道理,这便是自己的思想了。几千年所谓一代一代的思想家,不过是在吵“仁”究是何意,“道”又是什么东西。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没有任何补益。所以中国的哲学思想,看完孔孟老庄,之后的几千年可以忽略不计。便是孟子庄子,其本质也不过是在为孔子老子做注。好在他们年代早,脑子还没有被禁锢,所以做注时还有不少自己的原创。

而反观西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无论是哲学思想,天文地理,到近代现代科学,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创造,新的突破,而绝不拘泥于前人的既定学说。西方传统对知识的态度是,获取知识,利用知识,去探索更多的知识,然后更好的利用知识,这完全是智力的过程。前几日读了一本书,关于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如果你对宇宙的起源与现状没有什么认识,突然有一个人告诉你说,我们现在这个无边无际的宇宙,是在一百五十亿年前,从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一个甚至不能称之为粒的一点,突然爆炸而开,在几十亿分之一秒之内,形成了物质,经过这一百五十亿年的冷却及扩胀,达到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你一定会说他疯了。我之前也觉得不可思议的。但当我看完了整个西方对宇宙认识的历史演进过程,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人类发展至今所能得出的对宇宙的最正确而全面地认识。而这种认识的达到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进程的。从早期的直觉意识认识的地心说,到后人通过探索及思考产生对地心说的反叛,确立了日心理论,到牛顿的地心引力学说解释为什么地球绕着太阳转,但物体却不是飞向太阳而是掉在地上,而爱因斯坦对牛顿学说提出挑战并发明了相对论,在相对论的基础上,人们对宇宙进一步探察求证得出宇宙大爆炸理论。当我们今天把这个理论当作知识向社会大众传授时,其后面却是几千年人们不断探索,不断挑战前人既定理论,不断在前人积累的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更新的知识的智力过程。而翻阅中国历史,我们却看不到这些。也许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太忙于写诗赋词,背诵圣贤语录,或是制作松花蛋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文艺复兴发生在西方,工业革命发生在西方,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方,一直到最新的信息革命也起始于西方的更本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拿来做鞭炮点着玩的火药,传到欧洲就做成了枪炮,返回来轰破了中国的国门,差一点灭了中国。究其原因,是因为对知识与智力侧重不同所致。中国传统重知识,而西方传统重智力。

有了知识不代表你有智力,但你有了智力就一定会掌握并开能发出更多的知识。很多人奇怪,为什么在学校考试分数高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却多数成就平平,而那些所谓的落后生,却很多作出惊人的成就。无它,又是知识与智力在作怪。因为考试的题目全是考你的知识,看你一学期下来记住了多少东西。那些分数考得高的学生并不一定代表他智商比别人高,而只是他把功课比别人背得熟。而那些分数考得不好,但后来却大有成就的学生,之所以考得不高,是因为他没有花时间或精力去背功课,或者记忆力没你好,但这并不等于他的脑子笨。相反,他后来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他脑子更聪敏,懂得如何运用智力,靠智力利用知识去创造成果。如果说那个靠记忆背熟了功课而考试得高分的学生是一本记录着知识的书的话,那这位考试没有得高分,但后来却做出成就的学生则是懂得如何去图书馆找资料的人。他不用去背住每本书里都讲什么,但每当他需要某方面的知识的时候,他知道到图书馆的哪一个角落,哪一个书架的那一本书去得到他所需的。这就是智力。知识是静止的,而智力是动态的。知识是沉淀的,而智力是不断探索求新的,是创造的。智力的内涵就是把知识拿来为我所用并创造出更新的知识。一个记忆力好,但缺乏智力的人,充其量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活动的百科全书,但不会有什么创造或成就。一个记忆力不是顶尖,但却拥有智力的人,即便不能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也一定比前者在生活中弄出更大的响动。而两者兼而有之的人,只要他不偷懒,他的一生中一定会成就出众。知识是力量,但只有智力才能让这一力量产生功效。

回头想想我的大学四年,可以说是时间的浪费,资源的浪费。如果把我大学四年用在学校功课的时间累积起来的话,恐怕总共不会超过一个月。大学四年下来,我是很少认真听过课的。往往是第二天要考试了,前一天的晚上我花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把要考的那门功课的课本从头到尾看一遍,足够了。而我四年的考试从来不曾考砸过,有的甚至还是考得很好的分数。原因很简单,老师上课不过是重复书本上的东西,而考试考得也不过是书里的知识。你只要把书里的东西八九不离十的背下来,考试是绝对没问题的。偶尔有一两个老师抛开了书本用自己的讲义,这时就要感谢我的同学课上记笔记时底下垫了张印蓝纸,自动为我记了一份。这回考试考的不是书上的东西,而是讲义里的东西了,同样方法,把讲义从头到尾花两三个小时读一遍,一样顺利过关。既然知识是死的,只要会死记硬背不就解决问题了吗?考试前突击记忆,考完了还给老师,四年下来,拿了个文凭,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所以说是浪费。这其实反映的是中国教育制度的失败。四年下来,花了国家不少钱,而自己并没有比进校前多增长一些面对实际问题时,可以得心应手信心十足地解决问题的任何能力。这是绝大部分学生的状况。

我在家里给儿子做数学题,儿子一开始总是把答案写出来后那给我看,把运算的草纸扔掉。我说,我不要看你的答案,我要看的是你如何作出答案,我要看的是你的思考过程。我宁愿看到的是一个错误的答案但却是一个正确的思考过程,而不愿看到一个正确的答案但运用的是错误或不妥的方法。一个正确的方法,可能因中间的运算失误得出错误的结果,但这不重要,下次留心就好了。但一个错误的方法,却注定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而一个拙笨的方法,即便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却消耗太多的时间,没有效率。两个2 的总和,你可以用2+2,但30个2的总和,你要一个一个的加吗?你可以这样做,答案也会对,但这不是有效率的方法。而从2+2转到2X30, 这就是智力的教育,就是教育如何运用更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所以学校的教育,知识的教育只是一部分,而且应该是占比重小的部分,更重要的应该是智力的教育,去教育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创造新的知识。前不久一些朋友小聚,聊起国内现在众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大量公司企业虽然缺少有知识有能力的员工,却不愿雇用这些刚刚走出校门,怀里揣着文凭,心中揣着希望的毕业生。其实我觉得原因很简单。这些学生虽然拿着大学文凭,满脑子是知识,但公司要的是智力,要的是能够真正运用知识为公司创造效益的人,而知识与智利更本就是两码事,象一对双胞胎,长得像但绝对是不同的两个人。大学文凭只是告诉人们说,你花了若干年,上了若干课,读了若干的书,考了若干试,大体上记住了若干知识。但并不能告诉人们你是否拥有何种智力。而公司面试时想要看的正是你是否拥有他们所要的智力。如果你拥有他们所需求的知识(也就是专业)和智力(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那你们二者可能一拍即合,剩下的只是谈待遇,谈成了,公司找到了想要的人,你找到了想要的工作。

中国人的父母,没有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我觉得每一个儿女都有可能成龙成风,其关键在于教育。如果能抓住为人及智力教育两项,从小做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那孩子们的龙凤之途一定会充满光明的。






海云 (2012-04-01 21:43:50)

子女教育文集正在征文,请支持!:)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继承一些我们上一辈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来教育下一辈,有的时候甚至是错误的方式,但是我看到你能用一种非常宽容和感恩的心态看这个问题,很不容易!

天地一弘 (2012-04-02 14:45:51)

中国的知识模式化教育误导了许多人,希望教育能够回归智力和人性。

予微 (2012-04-03 00:31:17)

拜读了!

确实,大学四年,就是记得曾经玩的很疯,很尽兴。

西伶 (2012-04-03 19:39:43)

读完感慨万千。那一颗父亲的心,充满爱和智慧,充满理解和温情。。

朵朵妈 (2012-04-04 21:49:48)

充满理性的反思,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