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看巴黎之二

 巴黎圣母院->桔园->先贤祠->奥塞 

一大早乘地铁去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 

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圣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原意“我们的女士”,意指耶稣的母亲圣母玛丽亚。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曾在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对圣母院作过最充满诗意的描绘。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舍弃凡尔塞宫去登钟楼看卡西莫多敲打的那口大钟.

 

不到九点钟, 一字长蛇的队已经到了广场中央. 问清楚是进教堂的, 没多想先排上再说.进门前细看墙上密密麻麻的雕塑, 不由得赞叹它的精工细做. 队是为了安检. 不要门票, 自己一查钱包, 没看见通票, 以为忘在旅馆, 正要自责, 却发现通票在钱包最底下藏着, 虚惊一场.

 

抬眼看教堂里面好大, 人不少, 游人和祷告的人都有, 教堂内部极为朴素,严谨肃. 穹顶很高,气势宏伟,主殿四周,连拱廊上方是一带双层窗户的走廊,由于是阴天, 光线有些阴暗,而细密且色彩绚烂的玻璃镶嵌越发清晰玄妙.

 

圣母院内右侧安放一排排烛台,数十枝白烛辉映使院内洋溢着柔和的气氛。大厅可容纳9000. 走到侧面去看教堂修建的历史, 旁边有人在做礼拜. 绕了一圈, 看也看不懂浮雕上的圣经故事, 不过依然认真地看, 为画面的精美生动而感动.

 

出门, 直接去钟楼一侧, 以为要排队, 侦查一番才明白, 得先拿号, 当时十点多点儿. 可以在12点以后回来登钟楼, 隔十五分钟一拨儿. 选了一点零九分的. 中间去桔园, 以为不远, 走过去竟然二十分钟. 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 过桥时, 塞纳河上有游船从桥下过, 岸边有人悠闲地散步. 没时间下到河边, 在人行道上不时观看河边的景致.

卢浮宫路对过边上有警察守着几个年轻人, 手都扶着岸堤, 背对着警察, 假设和举手投降无异, 却不知犯了什么事. 终于西行到杜乐丽花园西头.

上坡进桔园, 好在不用排队, 而且不大, 找到个位子坐下听着语音导游,静静地看莫奈的巨幅睡莲, 莫奈是印象画派的创始人, 他对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 多年致力与光和影的探索. 八十多岁还孜孜不倦地创作, 对睡莲作品精亦求精. 凝视静思, 但见春风里, 细柳轻拂, 莲花骄艳如霞, 碧水掩映,花枝倒挂, 假赛真, 难辨真假, 船头的人儿, 香衣飘袂不觉入画.

 

楼下还收藏了塞尚和毕加索等其他画家的作品. 

午后外面下着小雨, 打车回圣母院, 塞纳河边游人如织, 雨中的塞纳河依然美丽动人, 恰如从未谋面的西湖, 浓妆淡抹总相宜. 

到了钟楼前,正是风雨浓, 瑟瑟地躲在街边的凉棚下避雨, 不由自主走进旁边的餐馆, 当时还有二十分钟, 服务员说可以, 将信将疑地坐下, 先避避风雨. 点了简单的午餐, 竟然第十一分钟端上饭来, 五分钟之内吃完, 效率之高空前绝后.

 

顶风冒雨排队, 孩子们的衣服不防雨, 最后若谷带着小儿冲进路对过的小店儿花18欧买了两把雨伞, 哆哆嗦嗦地撑开雨伞, 又等了十多分钟才上了钟楼. 到上面已是雨过天晴, 蓝天白云关照着这座美丽的城市, 让人忘却之前的凄风冷雨.

 

两个大钟一大一小, 外面的怪兽很是奇妙. 其中一个看上去有些象痴情的卡西莫多, 联想到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不仅感慨万千.

 

从钟楼到至高点还需要几分钟等待, 又低头走了一阵子台阶. 顶上可以俯瞰整个市区, 各大名圣历历在目.

 

下来后坐巴士直奔先贤祠,路过卢森堡公园, 见里面绿树成荫, 花坛似锦, 却暂时没时间去. 烈日当头,不辨方向, 绕着先贤祠走了一圈才找到入口. 

先贤祠,其法文名Panthéon,源于希腊语,最初的含义是“所有的神”。这类的建筑,通常以供奉诸神而著称。例如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人修筑的雅典巴特农神庙(Parthenon),便是供奉着这世上所有的神灵。类似的建筑,意大利也有一所,也即我们所熟知的“万神殿”。 

174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五(1715-1774年在位)在梅斯身染重疾,为此他许下誓愿:如果此番能够痊愈,一定建一座新教堂,直到1764年,路易十五还了这个愿,在首都巴黎塞纳河南岸的圣·吉妮雄耶高地上建起了一座大教堂,于1790年将之全部完成。但竣工后一年,大革命时期(1789-1794年)的制宪会议就决定把它从教堂改为存放国家名人骨灰的祠堂——先贤祠(Pantheon) 。后来又经过几次反复,直到第三共和国时期(1870-1940年),从安放雨果骨灰开始,再度改成国家名人祠墓,并保持至今。 

   先贤祠内安葬着伏尔泰、卢梭、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马塞兰·贝托洛、让·饶勒斯、柏辽兹、安德烈·马尔罗、居里夫妇和大仲马等。至今,共有72位对法兰西做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其中仅有11位政治家。 

还有那个至今仍在徐徐转动的福科(Foucault)钟摆, 为了证明地球在自转,法国物理学家傅科(18191868)于1851年做了一次成功的摆动实验,   傅科摆由此而得名。实验在法国巴黎先贤祠最高的圆顶下方进行,摆长67米,摆锤重28公斤,悬挂 点经过特殊设计使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

 

傅科摆放置的位置不同,摆动情况也不同。在北半球时,摆动平面顺时针转动;在南半球时,摆动平面逆时针转动。而且纬度越高,转动速度越快,在赤道上的摆几乎不转动,在两极极点旋转一周的周期则为一恒星日(23小时564秒),简单计算中可视为24小时. 

在傅科摆前停留, 恰巧碰到了村里来的朋友, 小儿好高兴, 后来两天经常为艾伦到什么地方了. 他们去西班牙游轮游 

墙上壁画中的少女, 是公元512年时,曾经领导人民抗击外族侵略,拯救了巴黎的女孩子吉纳维夫被安葬在这座教堂,并被奉为巴黎的保护神,又被教会封为圣人。 

到楼下去,满怀十足的敬意去看伟人们的墓室. 只有缘进去细看居里夫人的墓室.

 

乘地铁去奥赛博物馆. 过安检的队不长, 进去后从底层展厅开始, 孩子们坐在长登上歇脚.一个个展厅略过, 对马奈, 米勒, 塞尚, 梵高, 莫奈等艺术家的作品多了些认识, 很喜欢莫奈和梵高的画.

 

六点半出来, 乘地铁去了西边的PEDRA ALTA BOULOGNE去吃晚饭, 却要排队,等四十五分钟, 里面的饭闻起来好香.这里的街道不象巴黎市中心, 象个现代的小型都城,完全是另一翻景象. 八点钟才吃上饭, 餐馆里人特别特别多, 菜量之大始料不及. 牛排味道上好, 却依然不容易嚼烂, 还好虾和海虹都味道鲜美. 谷哥等不及, 早已买了汉堡充饥. 三份菜, 四个人吃了七成. 剩下的牛肉,海虹不要, 土豆条可以做明天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