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一个说“我能”的孩子?

前几天去儿子的学校听了一个给家长们举办的讲座,“The Art of Letting Go: How to Foster Self-Advocacy in Our Kids”。 中文大意是“放手的艺术:怎样培养孩子敢说敢做”。学校的“家长老师学生联合会”邀请了Todd Gary来给家长们讲他的育儿理念和体会。 Todd是我们当地的律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有自闭症,今年即将高中毕业。Todd从他四岁起就全力照顾和培养这个孩子,对小儿子的关注比较少,但小儿子品学兼优、自立自强。Todd在带孩子们参加童子军和各类体育活动中看到很多家长不注意培养孩子Self Advocacy的能力,所以他成立了“Special Education Advocacy Group”,倡导家长们培养敢说敢做、自信自强的孩子。

这个讲座对我有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几天过去了,脑子里还在思考讲座中谈到的问题,特别是父母替孩子包办太多的问题,反省和检讨自己“中枪”的地方,所以决定把听讲座的心得和反思记下来,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1.什么是Self Advocacy

很遗憾,听讲座之前我对这个概念并不熟悉,当然也就没有注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才艺和品德以及穷养富养之类的。

我在中文里没有没有找到非常贴切的对应词,它包含了许多意思,不知道朋友们有什么好的译法。上网查了一下,Self Advocacy有各式各样的定义,其核心是  ability to speak up for what you need.” 用大白话直译就是,“能说出你的所需”。它包括敢说、敢问、会与别人沟通和协商,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会利用资源,能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Self Advocacy源于培养残疾或特殊儿童为自己争取权益的能力,使他们明白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参与决策,做到既自信自强,又知道如何寻求帮助和支持,而不是因自己的局限而完全受制于人。Self Advocacy作为美国民权运动的一部分,萌芽于六、七十年代。现在受到许多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医疗人员、法律人士等的关注,支持和倡导。

2. 健康、正常的孩子也要有Self Advocacy的意识和能力吗?

答案是肯定的。表面看来正常的孩子为自己开口说话谁不会?但实际上很多孩子, 尤其是亚裔孩子在权威或陌生人面前常缺乏自信,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敢发表不同意见,或者不敢出头露面,遇到不公不平的事只好忍着,或者背后发牢骚,或者期待他人出来解决。即使遇到自己赞同的事,也常不吭不声,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喜好。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把这种现象归结于孩子内向的性格,还有家长认为这样的孩子乖巧,不惹是生非,不会去顶撞他人、不给人添麻烦,只要学习好,今后的人生道路会走得比较顺利。这种认知忽视了孩子对自我满足感、成就感与快乐感的需求,容易培养压抑自己的老好人,不利于培养孩子敢想、敢说、敢做的闯劲,从而使孩子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

你的孩子能自如地和老师、校长交谈吗? 孩子在课堂或陌生场合敢举手问问题或回答提问吗?孩子按时交了作业,老师搞丢了,说他没有交,而这个作业又很重要,老师对迟交作业有零容忍政策,孩子敢并知道如何跟老师澄清或交涉吗?孩子在运动队里常坐冷板凳,他自己敢向教练争取上场机会吗?孩子在操场玩,常常被个别同学欺负,比如给他起侮辱性外号,或让其他同学们孤立他,孩子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吗?孩子在做小组项目时,和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意见他会怎么办?

上面这些例子是任何一个孩子都可能遇到的。大家知道人无完人,总有人(甚至是自己敬佩的人)会疏忽大意,做错事、说错话、或忘记自己的责任,甚至侵犯他人,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思辨能力,知道自己的需求,敢于说“不”,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在权威(如老师、教练、家长、长辈、老板等)面前为自己申辩和争取利益,敢于承担风险,不怕失败。这些能力应该从小培养,孩子会受益终身。 

3.怎样培养孩子敢于说“我可以”?

Todd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放手,让孩子在日常的失败中学习,把失败当“家常便饭”。中国也有句俗话,“失败乃成功之母”,似乎人人都懂其中的道理。但在生活中人们却常常急功近利,为了眼前的利益或便捷为孩子包办代替,剥夺或削弱了孩子在失败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每替孩子做一件他能做的事,就是无意中传递给孩子“你不行,你做不好”的信息,损坏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敢表达自己、害怕出错、不敢冒险。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让很多家长自己就“输不起”,孩子刚上小学家长就担心成绩不好,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让孩子有依赖感。记得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在“返校家长会“上一再强调家长不要检查孩子作业的对错,只要培养孩子做作业的习惯就好了。“交上来的作业经过家长检查都是对的,无法判断孩子们有什么地方不懂,而这个年龄的孩子不可能不出错的。出错才是常态。” 如果家长总是检查孩子的作业就是告诉孩子成绩很重要,家长是质量检查员,如果哪天家长疏忽了,没有把错误指出来,得了不好的成绩,孩子们会认为那是质量检查员的错,失去了培养孩子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

美国的小学有许多手工项目,有的家长亲自帮孩子做手工、做模型、做科学实验项目等。参观学校展览常能看到远远超出学生能力和水平的作品,一看就知道是家长的大作,比如我们加州小学生要做的“Mission Project”,就有许多家长替孩子代做教堂模型。家长每包办代替一次,孩子就失去一次失败的机会,错过一次成长的机会。

孩子到了初中甚至高中,还有家长写电邮给老师,替孩子解释或询问各种问题,这些其实孩子们自己都可以做,是锻炼孩子和老师交流的机会,是学习与人打交道的机会。但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们做不好,包办了。学习上如此,生活上更多包办代替的行为。Todd认为孩子自己能做的事都应该自己做,哪怕做不好也没有关系。有家长说让孩子做事,他们拖拖拉拉,做个简单的菜,把厨房弄得乱七八糟,还不如自己做省事。家长因为自己的面子、自己的方便, 或美其名曰对孩子好而越俎代庖。一旦孩子上大学,家长鞭长莫及,帮不了孩子,而孩子突然独立生活,在很多事上没有主见,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怎么做。以前在家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而在大学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你愿意让孩子在大学里经受人生的第一次打击或挫败吗?

培养孩子自己自信自强的最大内在障碍是家长想保护孩子的本能反应,最大外在障碍是我们生活在追求成功的社会。我们看重孩子成绩的好坏,升学的成败,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是产品,是短暂的、次要的,而那些看不见的品德和能力才是家长应该注重的,它们对孩子一生的快乐和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这些能力都需要孩子自己在失败中体会和领悟,比如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自主能力、交流能力、抗挫能力等等。Todd说,做防止孩子失败的事实际上是阻碍孩子去发现和了解自己,也就是阻碍孩子走向成功。Self Advocacy不是教他们说什么、怎么说,而是让孩子们知道自己、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能力、强弱和需求,敢于果断地争取机会、资源或帮助。

4. 放手让孩子成长是一门艺术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培养他们不能象生产机器人。每个家长也都有自己的育儿理念和方法。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我们家长先要突破自己想保护孩子的本能,让孩子在小时候多尝试,鼓励他们,而不是用我们的经验去让他们照葫芦画瓢。

那么怎样让孩子在失败中学习和成长,而不是让孩子“屡战屡败”、“自生自灭”呢?家长该怎样把握放手的“度”?Todd的意思是,在安全地带随便孩子摔跤学习。人人都知道宝宝学走路放他在地毯上,让他反复跌倒站起来再走,而不是不放他在马路上学。他总结出一条“标准”,就是有形的东西不重要,无形的东西才是家长们应该注意的。比如孩子学洗碗,把你最喜欢的碗摔坏了,不应该说,“你这么不小心,还是我来吧!”这是暗示孩子,“你不行,你做不好,爸爸(或妈妈)才能做好。”碗是有形的,不重要,摔坏了可以买新的,孩子的自信心和能力是无形的,比多贵的碗都重要。

上小学的孩子说,“爸、妈,我想申请竟选学生会主席。”

回答1:“好啊,但是太难成功了,为什么不竞选秘书之类的职位?这样赢的希望大多了。”

回答2:“好啊,你竞选什么职位我们都支持。你的竞选纲要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吸引同学支持你?”

第一个回答很可能说的是实话,但它等于暗示孩子的能力不行,担心孩子失败。其实竞选一个小学的学生会主席 (甚至初中、高中学生会主席),或做任何手工模型,就是在地毯上学走路,应该鼓励,放手让孩子去做,输赢或好坏毫不重要,参与竞选全过程或自己动手做出模型才是成长的宝贵经历,失败也是赢,做得不好也是赢。

反思自己,我在培养孩子“speak up”方面做得不好。比如带孩子看医生、体检等,常常替孩子说话,其实他们完全可以自己说,我顶多补充就行。我记得儿子7岁时第一次带他参加网球比赛,在比赛报到处排队,前面一个家长替孩子报了名字,工作人员说,“对不起,这是孩子的比赛,请孩子自己说自己的名字。”我听到马上离开了,原来我也是准备代儿子报他的名字。 还有一次儿子和我在比赛结束后被一个好心的裁判“训”了一下。美国的普通网球赛没有专门的裁判,整个赛场只有一个裁判巡视。 好几次儿子的球在界内或线上,对手却说出界了,儿子要么不“抗议”,要么抗争不坚决,正好被裁判观察到,立即干预。结束后这位年长的裁判特意告诉我儿子要大胆抗争,如果对方不服,就出来找裁判,属于自己的分不能因为对方大喊大叫就拱手相让。又对我说要注意教孩子speak up,维护自己应有的利益,维护比赛的公平。现在想来这位裁判教我们的就是“self advocacy”,而当时我总觉得孩子小,胆小是正常的,长大了就好了。但事实是我缺乏self advocacy的意识,自己在这方面也做得不好,当然就没有注意从小培养孩子们这方面的能力。

幸好现在学还不晚。家长们是怎样培养自己的孩子,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孩子说“我行,我能,我可以”的呢?






天地一弘 (2018-02-11 03:15:01)

确实说我行,我能,我可以,是一种能力,不仅对孩子,对成人也是。

TreasureEveryMoment (2018-02-11 18:26:20)

是的,这种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非常重要。谢谢阅读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