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午餐

找不到我的午餐,”儿子发来了短信。

“放在最左边的餐桌上,今天我买了炸鸡三明治。”

 “已经没有了。”儿子很扫兴,但告诉我不要担心,几个朋友会分一点零食给他垫肚子。

子从小学到初中都是买学校的午餐,但上高中以来不愿意在学校买,因为学校大,三千来学生都在同一个时段吃饭,排队太长。30分钟的午餐时间,如果去晚了,买到饭也没时间吃。有时午餐期间有社团活动或会议,更不可能排队买午餐了,所以很多孩子都自带午餐。 

可是带饭也有带饭的问题。华裔孩子一般不喜欢顿顿吃三明治,而中餐凉了就不如热的可口,所以五花八门的保温杯就成了孩子带中餐的首选。儿子九年级就用保温杯带了一整学年饭,也基本没什么任何怨言。但是这就意味着我每天早上要在他上学前着急麻慌地给他做午饭。 有些葱姜之类的配料捂久了会有异味,不能放,总之局限多多。偶尔我提出给他把饭在午饭前做好并送到学校,既新鲜,又不怕饭菜变凉,还可以变化花样。儿子说不用,他习惯自己带。

今年学校的“家长老师学生联合会”为了方便家长给学生中午送饭,在学校办公室门口的走廊放了四张长桌,家长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把午饭送到学校,放到长桌上,学生可以在午餐时来取,临近午饭时校园监管人员会来巡视,防止有人“错拿”别人的午餐。为了让正在生长发育的儿子吃上更营养可口的午餐,我再次和儿子说,“你要不要试试吃我送的午餐,用一次性饭盒,吃完就扔了,不用背着lunch bag从这个教室走到另一个教室。试几天不喜欢就继续带饭。”喜欢墨守成规的儿子居然同意了。

这一试,可不得了!儿子吃出了区别,再也不愿用保温杯带饭了。卡着时间做好的午餐及时送到学校,当然比在保温盒里捂了几小时的炒饭可口,而且花样也多些。放学后儿子还时不时地反馈说“今天的饭菜真好吃”。除了中餐,有时我也会到店里买儿子最喜欢的热三明治送到学校。这不,又被人偷了,加了一个棕色纸口袋也没有逃过某人的“火眼真睛”。

就这样,我给自己戴上了“爱的枷锁”,自找“麻烦”地每天往学校多跑一趟,去温暖儿子的胃。我安慰自己,有妈妈给做饭吃是幸福的孩子,孩子愿意吃妈妈做的饭是幸福的妈妈。等孩子上大学,就没有这个送饭的“特权”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送饭的家长可真不少。虽然妈妈们偏多,但也有许多爸爸们,而且各个族裔的家长都有。经常看到一个爸爸每次都是下车提着饭袋奔跑,把袋子往桌上一放又奔跑上车,可谓争分夺秒。 

装午餐的包包、袋子也是五花八门。有象我一样用一次性的“牛皮纸袋”,上面写着学生的名字,经常看到有家长画个爱心或笑脸在纸袋上。如果我这样做,儿子肯定抱怨我把他当小“baby”,让他觉得难堪。为什么别人的孩子不抱怨呢?如果我留个条,写个“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考考他的中文,不知道他会不会抗议?

有天给孩子送午饭,我跟着前面的车在drop off lane停下来。 打开车门,拿着热呼呼的午餐袋走下车,还没有关车门,前面车下来一位印度裔妈妈笑容可掬地回头对我说,“我可以帮你把午饭带过去,反正我也要去送饭。”“太感谢你了!”我高兴地把手里的午餐递给她,这样她不仅省了我几分钟,也使我可以立即把车位腾出来,后面送午饭的车已排成长龙。别看这仅是举手之劳,却让人心里暖烘烘的。

不过,按照“Self Advocacy Activist”的观点,高中生如果不想买学校的午餐,就应该自己pack自己的午餐,家长不该代办。这对做三明治的孩子不难,有的孩子真的是每天带三明治的。我以前的一个同事告诉我她整个上学期间中午都是吃她妈妈做的“PBJ”三明治(花生酱加果酱),只有水果有些不同,有时看了想吐,她就扔了。当然这是几十年前的故事。但是让一个男孩在早上赶着上学前做中式午餐还是有难度的,想到儿子放学后还有学校球队的训练,做些他喜欢的家常饭菜让他吃好吃饱也不过分吧?如果有可能,大家会给孩子送午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