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选之战

 

学生会主席候选人最后剩下十一年级生艾莉萨和杰迪的决战,其他人自动退出。

艾莉萨认为杰迪想当主席是为了进斯坦福大学,没这个必要。杰迪是学校有名的全优生,又是校交响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还是校科学奥林匹克队队长,去年率队夺得全美比赛亚军。但他是中国人,众所周知,这种全能亚洲男生全美有的是,名校录取他们的可能性极低。并且,他是个基督徒。看他午饭前祷告的样子,看他做事一副规规矩矩的样子,艾莉萨就猜得到他还是个虔诚的信徒。他在申请文书里一定会写上信仰对他最重要之类的话,岂不知如今大学里的教授们都视基督徒为保守的、过时的、妨碍社会进步的人种,怎么会向他敞开大门呢。所以,他再加一个学生会主席头衔也白费劲。

这个头衔对艾莉萨来说重要多了。在这白人为主的郊区学校里黑人学生约有一百人,顶多占全校学生的5%。巧克力肤色的艾莉萨是校园内引人注目的活跃分子,她是这届学生会副主席,而且创建了致力于民权的E校多元文化俱乐部并连任主席两年。只是她的学习成绩有些差强人意,数学和科学课成绩总在CB之间徘徊,但ASB课和社会学课都是拿A的。因此,她迫切需要学生会主席职位来充分展现她的领导才能,为她的大学申请履历加码。她的人生目标是成为社会活动家,为社会正义而战,斯坦福将帮助她实现她的梦想。而斯坦福一定会欢迎她这样受压迫种族的领袖型学生。

艾莉萨和杰迪都各自拍了竞选宣言录像,向全校播出。艾莉萨的竞选主题是“Student Power”:“请投我一票,我会率领你们参与学校决策,参与学区决策,让社区看到我们学生的力量!”她说到,比如,我们的食堂太拥挤,饭菜又难吃,我会强烈要求学校允许food truck开进校园,和食堂竞争,提高我们的午餐质量。

杰迪的主题是“Get Connected”:“为什么我们中间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孤独?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同学患上忧郁症?让我们伸出双手连接起来,把学校变成一个友爱的大家庭!”他说到,我会创造让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连接的机会,比如,我会组织师生篮球赛、排球赛和乒乓球赛。

艾莉萨觉得自己的慷慨激昂比杰迪的诚恳平和更有领袖风格,主题也比杰迪的更激动人心,美中不足的是自己五尺一的个头矮了些。她的蜜友们都为她欢呼,认为她占了上风。不过,她还是冷静地暗地派一些朋友去做民意调查,结果发现,可能的票数是不相上下。有人说她学业不行,就靠说大话出风头。

这有点儿出乎她的意料,她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场学生中进步派和保守派的对抗。在她眼里,保守派都是些分数的小绵羊,进步派更关注政治,关注社会。

艾莉萨这天放学后去找社会学老师桑德斯先生。教过她两年的桑德斯先生是她的人生导师,就是在他的教室里,她立下自己的人生目标。桑德斯先生教导学生们,你们要用批判性思维审视一切,跳出传统思维,比如美国历史,其实是是种族斗争的历史;比如说资本主义,可谓贫富差距和环境恶化的罪恶根源。你们生活在一个崭新的时代,你们将是改写美国历史的一代。身为白人的桑德斯先生还曾为白人对黑人的压迫向她道歉,对她说:“Now Sky is your limit”,相信你自己,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改变一切,甚至你的性别,如果你想做个男孩,你可以宣布做个男孩!五年前从康奈尔大学毕业的桑德斯先生鼓励她申请名校,包括斯坦福,他会写很好的推荐信。正是从他那里,她了解到大学里的进步思潮,看到原来斯坦福对她这样的学生并不遥远。她在桑德斯先生的指导下着重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先是参与学生会,看到学校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南美移民学生,她创建了多元文化俱乐部,引导他们认识美国,而俱乐部的近百名成员如今都成了她的竞选铁杆支持者。

如果年轻而又热情的桑德斯先生不是同性恋者,她一定会爱上他的。不过也幸亏他是同性恋者,她和他在一起才有安全感,她才不会重蹈妈妈的路。她妈妈十八岁那年生下她,妈妈的男友却抛弃了母女俩,靠着社会福利的帮助,单亲妈妈才能抚养她至今。她多么渴望家里有个父亲,而不是妈妈的一个个男友,但也理解妈妈若是结了婚就会失去福利。她从七岁开始课余时间就得照看四个弟弟妹妹,或是出去做babysitter挣钱,哪像杰迪那样家庭优渥的亚洲学生从小就去上才艺课或是补习班之类的,社会真是不公平。

她认为桑德斯先生做个高中老师屈才了,他应该投身政界,做个出色的政治家。桑德斯先生笑答:“引导年轻人更有意义!如果我的学生中能出一位影响全美国的社会活动家,我这一生就值得了。”他其实只说出了一半心里话,他计划十年内成为教师工会主席,将来借用工会的政治力量竞选公职,献身政治,这样的策略才是最有效的:先改变年轻人,再改变社会。

桑德斯先生像往常一样对艾莉萨笑容满面,她请教怎样在竞选中胜出。他似乎辟而不答,反问她当今全美最热的话题是什么,她答“非法移民”。他又问,我们学校里有多少移民学生?他们感觉安全吗?他们有没有担心父母被遣返回国?她有些疑惑:“他们的父母大概都是合法移民,再说,不是非法移民里的犯罪分子才会被抓吗?”桑德斯先生循循善诱,有多少父母会跟孩子说自己是非法入境的,或是犯过罪的?非法合法只是相对的,非法移民不过是没有证件,也是为向往美好生活而来,他们一样工作、纳税,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况且孩子都是无辜的,不应该为父母承受任何代价。艾莉萨眼前一亮:“我要为所有移民的孩子说话,我要让学校表明这里是欢迎移民的地方。”桑德斯先生微笑点头。

艾莉萨去见校长,她的提议立刻得到校长的大力支持。她出现在校视频台,呼吁老师们在教室里张贴“We welcome immegrents”标语,学生们在外衣贴“Welcome”小贴纸,学生会负责提供所有材料。效果是显著的,校园里很快到处是标语,带着贴纸的许多学生都认出了她,向她挥手。

艾莉萨正在得意之时,看到最新校报上一长篇关于杰迪的文章出现在对国外旅行的报道版面里。采访中说到杰迪连续两年暑假同教会青年团契去墨西哥为贫困家庭盖房子,成为life changing经验。他起初以为自己去帮助别人,结果自己受益不浅,不但西班牙语大有长进,而且品尝到服事人的快乐。他父亲在他五岁那年因病去世,家庭陷入困境,教会的叔叔阿姨们帮他妈妈找工作,还免费教他钢琴和大提琴。他在各方面都努力进取,觉得自己活得很辛苦,可是在墨西哥看到许多孩子住在硬纸板搭成的小屋里,他流泪了。当孩子们欢喜地住进盖好的新房子里,他已经成了他们的大哥哥,每一次的告别都是依依不舍。

艾莉萨读得很感动,没想到杰迪也出身单亲家庭。但她的一个蜜友提醒她,这很可能是杰迪的竞选策略,叫他的朋友采访他,造声势拉选票。艾莉萨看到一个个手捧校报的同学,担忧起来,她又派朋友暗地做民意调查。杰迪的人气果然上升了,连支持艾莉萨的人都感慨说原来显得高高在上的优秀生杰迪变得可亲可近了。

距离ASB投票日只剩下一个多月了,得再出新招。正在她苦苦思索的时候,一件震惊全美的惨案发生了,弗洛里达校园枪击案中十七名学生遇难。艾莉萨悲伤的同时也对杀手那么轻易买到枪感到愤怒,她恨不得立刻发动学生向政府呼吁控枪。可惜正值寒假,她于是给桑德斯先生写电子邮件,他回答说控枪是很敏感的政治话题,校方和学区都会非常慎重,也不宜在电子邮件中讨论,先不着急,静观事态发展,等待一场运动来临。

很快,“女性大游行”组织团体号召全美学生在314日那天举行17分钟罢课活动,纪念那十七名遇难者。艾莉萨佩服桑德斯先生的远见,他去年曾经到华盛顿DC参加女性们的大游行,难怪他有先见之明。艾莉萨立即与学区总监联系,她要抢在任何同学的前头组织学生罢课。这是天赐良机,绝不能错过,领导高中生的民权运动将是她人生履历中的光彩一页。

学区很为难,罢课事关重大,同意或不同意都必然遭受反对的家长和学生。艾莉萨强调说,这是安全问题,不是政治问题,“I do not feel safe.  We need to do something.”这令学区总监想到,如果学生感到不安全,岂能在学校里安心学习,而且将来万一本学区校园里发生枪击,学区将以忽视学生呼声被告上法庭无疑。学区于是发出通告,罢课将完全是学生运动,学区不参与,不干涉。

学校跟着学区开了绿灯,罢课那天每节课缩减十分钟,腾出一小时的活动时间,不想参加的学生可以去图书馆和礼堂学习。老师们将被派到校园各处巡逻,阻止趁机捣乱或擅自离开校园的学生。

同学们的反应都很积极,谁不想为遇难学生做点什么,再说,一小时的自由时间令人兴奋。

艾莉萨那天成了全校瞩目的领袖,她手持大喇叭,站在校园中庭的高架车上指挥全场。她在静默哀悼后介绍了每一位遇难学生生平,她的朋友们挥舞着有遇难者头像和姓名的海报,最后她请求支持控枪的人在请愿书上签名。当地的电视台都来采访了,艾莉萨意气风发的形象在当地城市都出了名。

不过,艾莉萨的朋友们侦察到不少学生在罢课期间去了图书馆和礼堂,估计有五六百人,包括杰迪在内。自己当初还担心他抢先组织罢课运动,真是高估了他的政治眼光,艾莉萨想。又听到传言说,罢课活动其实是政客们利用学生为反对总统造势,艾莉萨在心里暗笑,谁利用谁呢,我们这是双赢。

随后的一周显得格外漫长,越接近学生会投票日,艾莉萨的内心越忐忑不安,鹿死谁手?

投票日结果终于出笼了,艾莉萨险胜,当选为主席,她心花怒放。

杰迪来向她祝贺。“能跟你竞争,是我的荣幸,”她甜甜地笑了,“你不当主席,也能进斯坦福的。”

“斯坦福?”杰迪愣了一下,“我还没决定申请哪个大学。其实,我打算gap一年。”

gap一年去做什么?”轮到她愣了。

“噢,去墨西哥。他挥挥手走了。

她发现自己很不了解这个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