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子孔子一席谈——虚实

 

                                              三人闲谈记

                                                五 虚实

        何为虚何为实?虚何时转实,实何时转虚?生活有虚实才会轻松愉快,有实无虚太艰难有虚无实太荒谬,虚实相间正合适。

        老子一身若有若无的淡然之风弥散,缓缓开口说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言罢闭目养神,全然不理会我与孔子二人,但我知道他的耳朵也没闲着。

        孔子比较通俗,接着说:“虚即是实,实亦是虚,虚实本一体,一体含虚实,无实即无虚无虚即无实,如同阴阳也。”我一听就有些惊奇了,怎么一向说大白话的孔子今天也耍文了?跟个和尚辩解色与空似的,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基本就是为安慰自己的过错与失落而说的言辞。但转念一想,也对,和尚的概念在孔子之后,两者没什么联系,只是想法相通而已,很正常,都是善于动脑筋的人嘛。

       言归正转,孔子说的还是实在的,虚实相生即有无相生,虚实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的就必须客观对待,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无论是实是虚,都不违道即可得。实不可得虚处之,虚不可得且实之,合道不违心也。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忽然又开口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是了,以虚为实,计白当黑,是全局观,纵揽人的一生,未得时渴得,既得时若失,将失时悲痛,既失时淡然,如此反复循环,福祸相依曲直相随也。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所以,能从理性的高度来把握人生是最妥当的,如不能,只好且行且看凭一份感觉靠一份运气而已。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 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治理天下如同一个家庭一个样子,虽然复杂程度不同,但其中的理是相同的,理通则气顺,气顺则言和,言和则事解也。当然,在具体的过程中会有各种障碍存在,这就要智慧地运用方法了,那是具体层面的问题,这里不讨论。

       吃东西是实的,欣赏食物的滋味是虚的;穿衣服是实的,穿出感觉是虚的;获得收入是实的,获得信心是虚的;成家是实的,感受幸福是虚的;看到景物是实的,享受美好是虚的……虚实岂可分耶?实是客观虚是主观,虚实一体主客观一致,致矣。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继续说道,“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之;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呵呵,孔子一向话多,果然如此,不过也显示他善思考想法多体验细腻,这于大众来说是件好事,至少促进大家考虑了。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 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又摸出一个绳头,难得老人家这么有兴致,今天的结束语就以他的讲话代替吧,呵呵,全当是春天的阳光多了一份愉悦!

 

 

 

                                                                        二0一二年四月四日十点

 

 

 






飘尘永魂 (2012-05-13 01:21:06)

生活有虚实才会轻松愉快,有实无虚太艰难有虚无实太荒谬,虚实相间正合适。说得好!

木桐白云 (2012-05-13 01:45:23)
谢谢老兄!
雨林 (2012-05-13 11:18:48)

好喜欢这个“为而不争”。 有怎样多的才能, 见地,涵养在那里! 也许这样子,才可以将虚虚实实挥洒得恰到好处吧。

木桐白云 (2012-05-13 21:49:07)

觉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其实就是一种为而不争的态度。

海云 (2012-05-14 14:25:18)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

木桐白云 (2012-05-14 21:30:38)

岁月在虚实里一晃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