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在德国怎么教育孩子!

                                     惑!在德国怎么教育孩子

 

    Caritas是隶属于德国天主教教会下的一个慈善机构,这个机构里有一个口译社,它的职能是帮助那些在德国的外国人有语言困难的弱势群的人们,当这些人如果有谁去医院无法和医生沟通,或是这些人的孩子在学校里有问题而老师无法和这些家长沟通,或者是这些家庭里对孩子有暴力行为时,医院、学校和国家青少年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就会求助于这个口译社。口译社的翻译们都是一些自由兼职人员,劳务费就是象征性的“车费钱”很低,因为这里毕竟是慈善机构。

我有一个朋友是搞社会教育的,她在Caritas工作。有一天她告诉我“口译社”还没有中文翻译员,于是,我就自报家门地加盟了这个“口译社”。

 

   一个月后 ,口译社打电话告诉我说:城里有一所学校有一个家长会,其中有一个中国母亲他们难以沟通,希望我能去翻译一下。

那一次去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关于一些经济问题,原来中国母亲—红妈,是德国的社会救济者,现在她的两个儿子要在学校吃中午饭,那么,这个费用将由国家社会署来支出,红妈该向社会署的官员说明自己的经济状况,并填写表格,学校急需这个表格,因为学校里没有这个开支。所以,那天社会署的工作人员史先生也来了,我们共同把表格给填好了。学校里还对红妈的儿子不接触德国社会,不和德国孩子约和玩颇有微词,红妈很无奈的说:由于语言问题,很难和德国家庭沟通,再说,就是沟通了也不知道德国家庭是不是愿意和我们来往?学校说: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希望能努力试一试。红表示将尽力而为。

 

将近一年过去了,过年前,社会署的史先生打电话来再约我去红家,一来看看红家的家庭状况,二来学校有话要对红妈说。

 

再见到红妈时,红妈的怀里又有了小女宝宝。今天在座的有:红妈红爸,史先生,还有一个社会志愿者,大家坐下来后。史先生就拿出了他的工作文件夹,看着文件夹念道:学校里说,您的大儿子约翰,在学校里吃饭的时候“咂嘴”的声音太大,影响了别的孩子的食欲,所以,约翰在学校很孤独,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他总是坐的离孩子们远远的。

红妈看着我为难的说:这个怎么讲呢?我们在家吃饭也是这个样子的。

史先生说:你们在家怎么样,我不可以说什么,但是,约翰这样在学校就被排挤在外,这是我们所关心的,在德国我们要让所有的孩子得到同样的关怀和尊重。

红妈点头道:我们尽量。

史先生又说:约翰在学校吃饭吃的很急很快,恨不得连别人饭碗里的饭也吃了才好。这样给人的印象是,他在家里没有得到足够吃的。

红夫妇红着脸,十分尴尬的解释说:孩子嘛,都是这样“隔锅饭香”,人家的都是好的。他们喜欢吃薯条,比萨,意大利面加西红柿酱,可是,我们认为这些不是用油炸就是烤出来的有火,孩子们吃了后会“上火”,他们的嘴会破。所以,我们在家里喜欢煲一些骨头汤,做一些蔬菜,让他们吃。知道他们不喜欢吃,可是也要给他们在家吃。所以,他们在学校吃的是在家里吃不到。

史先生说:我知道中餐很好吃也很健康,可是,我们这是在德国,也要给孩子们吃一些西餐,不然,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有点不雅。再说你看你们两个孩子这么瘦小,让他们吃一些肥也没有关系,他们需要强壮。

红夫妇俩面面相嘘,无语!

史先生说:学校发现,约翰没有零用钱。在我们德国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可以每个星期给2—5块钱零用钱。

红说:我们没有给,我们中国人认为,孩子这么小就用钱,将来会手脚越来越大,用钱越来越多。

史先生说:要给!孩子从小就要学会理财。

红妈笑了笑说:Ok。

史先生说:在学校里,您的小儿子大卫总是挤兑约翰,做什么都有挤在约翰的前面,而约翰总是历来顺受的让着大卫。

红妈看着我,不解地问我:这个也错了吗?然后对着史先生说:我们中国教育就是这样,大的让小的,哥哥要让弟弟呀?

史先生说:哥哥为什么要让弟弟呢?哥哥是哥哥,弟弟是弟弟,他们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人。有自己的地位和尊严,为什么弟弟总是有挤在哥哥前面呢?正因为如此,约翰就显得太弱了。

红爸说:那也不能这样说,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约翰就是性格内向,富有忍让。大卫就是要强,处处要和约翰平等。

史先生说:现在不是平等,而是平等过来头。你们要让大卫知道,约翰是哥哥,哥哥有哥哥的权利,比如,在给零用钱的时候,大卫是2 块,约翰就要是3块或是5 块。

红夫妇再次面面相觑,不解和困惑的样子。

史先生最后说:您要让您的孩子和德国社会多接触,不要把它们封闭起来,要和同学们多多约会,让孩子和同学们在一起玩,不要总是在家里只是两兄弟玩。考虑到你的语言有困难,所以今天特别带来了这位志愿者,由她来帮你带孩子去参加社区的儿童活动,体育活动以及和同学们的预约玩耍。还有学校希望您多参加学校里的亲子活动,让孩子因家长的参与而感到骄傲。

 

谈话结束后,史先生还要去赴另一个约会,志愿者嘱咐说:将会定期的来这里,带孩子去参加教育及社区的儿童活动。

当我和红妈红爸告别时,红爸对我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我就不明白!我们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教育文化,怎么到了这里都不对了呢?要改过来呢?

红爸问的话是令人深思的,这是个大话题,不是一、俩个小时能说的清的。我说:这个话题要改日再谈!

 

我也需要思考,是啊!如何把中国的传统教育文化相得意彰的兼容到德国的教育文化里去,是我们每个华人父母面临着的重大而又复杂的课题。






抱峰 (2012-06-06 09:29:38)

两种文化的碰撞竟这样地细微。有启发。

海云 (2012-06-06 12:12:03)

为人父母者需要开放思想(open mind), 借鉴好的东西,但并不需要照搬。林书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生活在西方国家,中国式的教育,一样成功。

 

天地一弘 (2012-06-06 14:08:52)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平等和尊重的思想是教育的内涵,身在国外,东西方文化的融入,是一种必然,不能全盘推翻,但可以改进。

木桐白云 (2012-06-06 21:34:20)

这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

融融 (2012-06-06 21:56:14)

爱看你的文章,很多细节应该让中国家长知道,让他们的孩子如鱼得水。

美国的孩子在高中以后受到多种文化的教育,比较宽容。小时候,洋孩子还没有广阔的视野。学校有责任告诉他们,这是不同的文化习惯。

刘瑛依旧 (2012-06-06 22:08:26)

吃饭咂嘴、喝汤“呼噜”,在西方是不雅行为,可惜,国内还有不少人不知道这一点。

清扬雪天 (2012-06-07 03:32:52)

我比较赞成西方的教育人的方式,你就是,我就是我,我家就这样教育的,没因小和大,或老幼,就要有所区别,比如我家是谁错了就要说对不起,只认一个正与错。

也赞同兄长就是兄长,弟弟就是弟弟,这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对于这些我是习惯的。其实这点我觉得中国的老传统要改掉,人活着本来就是相对独立的,为什么非要栓在一根绳上?其实在关键问题上会造成很多不和睦的麻烦,还是分清楚的好!或许我的这些观点不被人接受。。

牧童歌谣 (2012-06-07 16:53:09)

我同意清扬的观点!孩子都是平等的,家长提一个压一个,很容易造成日后的大问题。

另外这样的家长,吃饭吧嗒嘴,孩子抢别人的吃的,已经不是东西方文化问题了,这是教养问题。 难道在中国就可以这样没教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