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真的“欠揍”吗?

 

这孩子真的“欠揍”吗?

 

七月青岛旅游,虽然泡在海水里的时候凉爽舒适,但刚上出租车就觉到热了,开着车窗也无济于事。在太阳下晒了两个多小时,再加上过了他的饭点儿,五岁的小儿子开始因为手里快速溶化的雪糕粘在他手指间一点而开始哭闹。出租车司机立刻斩钉截铁地告诉我:“这孩子欠揍!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规范(boundary),我举双手赞成。美国最有影响的关于父母管教方式的研究跟踪调查几百个家庭,发现成人后最没成就而且最不幸福的来自放任型(Permissive)的父母。六年前在本校区工作过的一个13岁孩子的家庭就是这种方式的极端代表:家里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限制,孩子可以随便看电视打游戏到凌晨,上学迟到,作业从来不做。接手那个学校的半年间他时常到我办公室坐坐,吃我给他准备的早饭,空洞疲倦的眼神在我记忆中清晰如昨天。可惜那样的家庭环境我无力回天。最后在一个周日的凌晨邻市一辆被偷的车里,被警车追赶时他和同伙一起毁身亡。我一直耿耿于怀为什么不能把这样的父母绳之以法,怎么可以允许自己13岁的孩子午夜以后和不良人员出门呢?在家里没有任何规范,可出了家门到处是规矩,校有校规,国有国法,开车还有交通法,那样的孩子怎么可能在社会上适应得好呢?

 

可是规范如何帮孩子建立起来,方法上就值得探讨了。“揍”或体罚的短期作用很明显。几次有家长告诉我,讲什么道理孩子都当耳边风,拿起棍子他就顺从了。可以试想,篇头出租车司机的主意在当时肯定立竿见影,因为一巴掌下去,被吓到也好或是痛到,儿子肯定不敢再哭了。可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吗?

 

       教育心理界对体罚近六十多年来研究的综合分析显示,体罚和短期的“听话”(compliance) 确实有相关。这也是对许多成人最大的吸引力。从我们的“棒下出孝子”到美国的“不用棒子,毁了孩子”(Spare the rod, spoil the child),对它的信奉可见一斑。当世界仍然有81个国家允许在学校体罚学生。美国法律明文规定监狱里的犯人不可受到“残酷或不寻常的惩罚(cruel and unusual punishment),但19个州却相信体罚学校里的孩子可行,大多在南部。那些老师曾明白地对记者宣布:体罚省时省力,杀一儆百!166个国家认为,只要没留下伤痕,在家里体罚孩子是合法的,美国也是其一。

 

但是留在心里隐形的伤痕确有后患。六十多年来研究的综合分析发现,与很多成人的期待值相反,体罚对孩子道德观念的内化并没有任何长期作用,同时更容易造成对亲子关系,社会性,同情心和攻击性行为的负面影响*就算对“听话”的相关也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减弱。一位成年朋友告诉我,他的父亲在某知名高校当系主任,从小对他管教的唯一方式就是拳打脚踢,然后他就在学校对其它同学动手,闯祸以后回家里再受体罚。这种恶性循环直到初中以后才终止,因为那时候他的身高超过父亲所以开始还手。二十年后和父亲还是形同路人,没有任何交往,让人扼腕。这种例子不乏其人。

 

       所谓管教,“管”的目的是“教”。英语里的discipline词根原意也是“引导”(to guide)管了但没有教给孩子任何解决问题更好的方法,甚至还造成伤害,那就失去意义了。

 

如果家长手里唯一的管教工具就是锤子,那任何问题在他们眼里都会看成钉子。事实上孩子犯错很少是专门用来气我们的。学生试卷上做错题,是指给老师看自己哪里还不明白,需要再教一次。同样,孩子哪里做错事,是告诉家长自己哪里还不知道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我们再做示范或引导。如果可以把所有的错误当作学习的机会,不止告诉他们什么不可以做,而且示范奖励该做的,那管教的效果就事半功倍了。

 

长子的中文课后辅导班里有一位五年级的孩子常常欺负其它同学,吓得他因此而要求换学校。我去咨询辅导班的负责人,她们谈起这位孩子的父亲也是胆颤心惊。说是父亲其实十分爱孩子,但不能容忍任何错误,特别是饭盒或外套忘在学校时,父亲可以当着老师的面使足了力气对他一脚就踹过来。疼是肯定疼了,可孩子爱忘事的毛病还是没改,每次都是课后老师怕父亲发脾气而反复督促他检查。

 

希望孩子把自己的东西管理好,出发点是正确的。有些孩子天生自理能力强,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讲,这个好习惯需要慢慢培养。和大多数体罚的方式一样,“踹一脚”和要纠正的错误,“爱忘事”,没有任何逻辑关系,所以对孩子今后在这一方面的提高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外套或饭盒落在学校里,不如提醒他第二天去“失物箱”查找。如果又忘了找,那父母需要抽出时间上课前或放学后和他一起去找。反复几次,费时费力,孩子肯定会意识到忘事带来的不便。如果同时能佐以每天把东西都带全则能获得的鼓励和奖励,那他会学得更快。

 

很多研究反复证明,经常被体罚的孩子不会记得自己为什么被惩罚,只会记得自己当时的恐慌和屈辱,因为人的记忆力对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事件最强。日积月累,大多会对惩罚自己的成人及环境,比如家和学校,产生憎恨和厌恶。

 

这里并不是说曾经对孩子动过手的家长都是罪人。就象两年前的“狼爸”,虽然他以体罚著称,但他执行的过程有可取之处。比如他的家规早就定好,非常一致,那孩子再违背就有些知法犯法的嫌疑,体罚也就不是父亲气头上的冲动。再有,他能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对父母绝对尊敬,他对自己的母亲也十分恭顺。

 

另外,亲子之间的关系也决定了体罚的效果。平时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多鼓励表扬,他们常被尊重才会对父母的奖罚更接受,积累由衷的尊敬而不只是恐惧。一位父亲曾告诉我,他一生只打过儿子一次,是在他九年级的时候,具体原因他没讲,但据自己说是不可原谅的。父亲说自己在打之前告诉儿子今天不得不打他的原因,而且打的时候父亲是边打边哭。打完后儿子抱着父亲,感谢他的惩罚,如今依旧尊敬热爱父亲。这种体罚的效果和盛怒之下出气就有天壤之别了。

 

孩子出生时没有附带<<管理说明书>>,可朝夕相处会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敏感的孩子可能你皱一下眉头他已经掉下眼泪,而不敏感的孩子可能你大声吼几句他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教子的方式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因材施教才会有效。

 

很多家长反应,打得多了,孩子都“打皮”了,没一点儿作用。不如从小开始多帮他们找找犯错的原因,磨刀不误砍柴时,能够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五岁以前,孩子自制力和计划性弱,再加上语言表达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错误行为多和年龄特点有关。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哭闹,打人甚至咬人等问题行为不外乎几种可能性:表达身体饥渴或不舒服,想得到成人的注意,想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想做的事情。父母如果能事先准备充足,比如随身携带他们喜欢的零食和玩具等,很多都可以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解决。

 

所以,我又累又饿的儿子欠的不是“揍”,而是食物和休息。把他抱在肩头,轻轻地拍拍,他说出:“我累了”。还没到宾馆,他就已经在泪水里沉沉睡去了。

 

 

 

*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打开以下网页查看更多关于体罚研究的信息:

http://www.apa.org/news/press/releases/2002/06/spanking.aspx






阿朵 (2012-09-29 06:13:43)

好文!

如何管教孩子,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论题。

体罚有的时候是暴怒的结果,你说,那父亲,不知道打孩子对孩子不好吗?为什么不能控制住自己呢?

“父亲说自己在打之前告诉儿子今天不得不打他的原因,而且打的时候父亲是边打边哭。打完后儿子抱着父亲,感谢他的惩罚,如今依旧尊敬热爱父亲。这种体罚的效果和盛怒之下出气就有天壤之别了。” 这个体罚的父亲很有智慧。

henrysong (2012-09-29 07:28:19)

一顿棒打,似乎解决了眼前的问题,留下的是今后更多的问题。

春阳 (2012-09-29 13:26:27)

这篇写得太好了。体罚看起来最简单,但是家长通过体罚要达到的目的,却常常是达不到的。只能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很多时候,家长觉得不可原谅的错误,回头想想,真的不是什么大事。我觉得孩子们在大方向上别出错,一般的小事要原谅他们,这样他们也学会了原谅和宽容别人。和他们一起笑话他们的错误,让他们知道家长也会犯同样的错误,我最爱说的话,就是“你比妈妈小时候强多了。”呵呵。

海云 (2012-09-29 13:43:51)

如果家长手里唯一的管教工具就是锤子,那任何问题在他们眼里都会看成钉子。。。说得太好了。


牧童歌谣 (2012-09-29 14:06:06)

这篇太好了! “如果家长手里唯一的管教工具就是锤子,那任何问题在他们眼里都会看成钉子”,尤其喜欢这句!

周小哭 (2012-09-30 04:13:12)

好文!!!每一篇文章都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每一篇文章都想介绍给更多的朋友来读。一直以来都期待着能够读到这类文章,这个心愿终于在这里实现了。和当时读桑妮的工作心得系列类似,每读一篇文章,都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智慧和爱心,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从中受益啊!!!咱文轩真是藏龙卧虎呢:)

心桥 (2012-09-30 17:13:57)

感谢您的鼓励。

这位父亲确实很有智慧,所以孩子的成长对他来说也是收获满满的旅途。

心桥 (2012-09-30 17:17:04)

真的是这样。父母每天都很忙碌,在劳累的时候失口或失手有时难免,但长久地用体
罚来管教确实会透支孩子未来的心理健康。

心桥 (2012-09-30 17:19:44)

双手赞成您的观点。教子中真的只能pick your battle,大的方向掌握好,不要事事
挑剔,不然势必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心桥 (2012-09-30 17:22:59)

谢谢主编鼓励。类似的一句是几年前在某个英文杂志上看到的,针对的是其它问题。
(抱歉实在想不起出处了。)稍做改动,觉得用在教育上也很合适。

心桥 (2012-09-30 17:24:40)

感谢您的鼓励。

我也很喜欢您诙谐流畅的文字。

心桥 (2012-09-30 17:28:29)

感谢您的鼓励。很高兴有更多的家长能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