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嗓门儿

周末听到一个美国朋友讲他最近和一个华女的约会,听得我心里这个憋不住地乐啊,不认识他故事里的华女,可又觉得简直太认识了,太具备咱民族特色了,那就是“大嗓门儿”!

事情是这样的:俩人网上相识,决定见面。小伙儿很绅士地提出亲自开车到华女住处接驾,他按时到达,但他在约定时间过了15分钟却还没见人影儿,也没有电话来,于是乎小伙儿觉得可能是美女临时变卦了。注意啊,这15分钟在老美的文化里就是绝对有其他事情发生了,绝对失约了,可在咱华人脑子里,也就是晚“几”分钟,根本不算啥!话说小伙子唉声叹气正发动车子要离开的时候,只听后车窗“咚-咚-咚-”被人猛烈敲!小伙儿大惊,赶紧回头看,只见一位不认识的华女在外面大喊:“喂,你能不能开门?” 小伙儿心里一颤,只好镇静了一下先问:“你谁呀?” 华女兴奋地说,“我就是那谁谁啊~” 这时小伙明白了,心说惨了,这位看着跟照片里的美女差别太大了,太大了。但毕竟是绅士,给华女开门了,请进来,请做好,我们上路。据说华女刚刚坐稳,又是劈头盖脸一大嗓门儿:“喂,你怎么走这条路?” 小伙儿解释了一下,可没隔几分钟华女又大喊,“我们要改路”。。。小伙子终于忍不住了,说“你能不能不喊(yelling)?” 华女才冤枉呢,说,“我没有喊,我是帮着你认路呢!” 小伙儿说,“你现在这句话就是在喊。” 华女气愤了,提高了八度大声地说,“我没喊! (I am not yelling)"。。。。小伙儿真没见过这样的,找了个路口就掉头往回开,华女这时也真的生气了,质问:“你为什么掉头啊?我花了一个小时穿衣打扮呢!你浪费我的时间啊?” 小伙儿说“第一你喊叫yelling,第二你粗鲁rude”。。。结果这次约会前后只持续了8分钟。

听了这个故事我立刻联想起来一个朋友告诉我的真事。她嫁给了老美,有一次带着孩子去公园划船,等船的人们都静静地站在队里,就在他们前面队里有一群华女,大声喧哗,相互叫喊着,本来站队的只有俩三个人,不一会儿的功夫,喊着叫着相互的名字就呼啦啦站满了十几个人!朋友的老公面有怒色,就问:“你们华人怎么这么喧哗而且不守规矩?” 朋友心里那个难受啊,但装得很镇静,慢声细语地跟先生说:“我听不懂她们的话,不是华人哎。” 据说她老公足足盯着她看了一阵子,半信半疑。。。

最不能让我沉默的是正巧俺家俩豆包也开始质问了,为什么中国家长说英文都那么没礼貌?还有他们在一时的时候干嘛那么大声喊,天!他们原话其实也是用了rude和yelling这两个词。我顿觉历史和民族的重担都落在了俺的肩头,怎么也得站出来解释一下了。站倒是站出来了,解释得成没成可就不敢说了。我先告诉俩豆包,很多人在中国学英文的时候有没条件老师教得不好,所以呢,就是说心里其实特客气,可出来的英文句子却没有客气的语气。。。那嗓门大呢,你听着是喊,可在中国算正常的,因为吧,因为吧(临时瞎编)中国人口众多,小时候很多人都在人口密集的环境下长大,说话声音必须很高,别人才能听见,又比如上学了,一个教室特大,学生特多,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大声发言。。。” 说着说着我自己都没底气,鬼知道为啥大嗓门儿那多呢!






牧童歌谣 (2012-10-10 03:51:04)

一个Rude,一个Yelling,真是华人两大包袱!!

木桐白云 (2012-10-10 05:39:51)

心中激情难以抑制而显得嗓音高亢,另一个原因就是思考简单而短促,好容易憋出点想法赶快立马倒出来,一吐为快!呵呵,有什么办法?总结起来就是见的世面少了好激动,动手劳动多了少动脑,要想有改变就得改根本,谈何容易?

henrysong (2012-10-10 05:42:40)

哈哈哈。。。。。yelling, rude, and Chinese Mean Time......

林玫phoenix (2012-10-10 06:18:39)

 主要是咱们伟大祖国幅原辽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相互打招呼都得喊,不喊听不见啊,没听过信天游吗?都那个架势的高亢嘹亮才投出大汉民族的阳刚之气。

铃铛 (2012-10-10 11:22:16)

怎么办捏???要不要组织各个省市自治区各界华人领袖以及各基层干部都烟酒一下这个迫在眉睫的民族形象问题?但开会的时候谁也不许喊Yell

铃铛 (2012-10-10 11:24:55)

哈哈,嗓音高亢,这个描述很文雅:)

铃铛 (2012-10-10 11:27:05)

不服不行,还是林导见识广,我忽然想起电影《刘三姐》了,男女情歌对唱,那一嗓子 “哎~~~~~”,震撼山峦啊!

铃铛 (2012-10-10 11:39:13)

平心而论咱华人没那么rude,但是一般情况下说英文就只顾着说事情了,不会习惯性地用客气的语气,如果用would you mind,could you please就比can you强多了,全是TOFEL,GRE都烤过了精英,按理说这点语法不在话下,可就是到了用的时候就忘了!还有就是中文发音只有4声,很直,不少人说英文也是直着发音,让人听了就觉得rude,这就没处讲理去了。

雨林 (2012-10-10 11:58:37)

我自己也是稍微有点激动的时候,声音就高上去了。 必须时时提醒自己。

海云 (2012-10-10 14:03:00)

我们青少年父母小组还专门为这个话题讨论过,孩子们认为华裔的父母大多会在公众场所大嗓门,华裔父母自辨因为中文发音的关系,容易大嗓门,哈哈哈,听着觉得好玩吧,但和孩子交流时,一点不好玩,还挺尴尬的,最后,由父母总结,我们中国人也说入乡随俗,今后要注意,公众场合放低嗓音。

老实说,在加州,我还真没听过华裔孩子抱怨这点,可能那里少数族裔多,到处都听到西语、越南语、韩语、印度语的大嗓门,见惯不怪了,加上那里的华裔没有自卑感,所以也就碰不到这种小心奕奕的用心,很少听到过这种抱怨。

panda13 (2012-10-10 16:26:55)

好主题(topic)!

西方文化是非常忌讳 yelling 的,因为他们不喜欢 confrontation 。他们认为,有矛盾就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吵什么吵?大嗓门被等同于 yelling ,而 yelling 又被理解成是 confrontation 。 美国已经好多了,英国和欧洲更严重。。。

铃铛 (2012-10-10 16:35:32)

没错,是要注意,我在国内算小嗓门儿的,记得小学老师批评我的时候就喊着说,”铃铛!你能不能把你那蚊子声放大点!!!”

可在美国不注意一下也就会被归入大嗓门儿

铃铛 (2012-10-10 16:53:20)

看来你组织得真好,孩子们说了心里话。这就是文化差异,加洲基本是全世界人民大团结文化,东部呢就比较欧式一些。这个话题是有意思,同样一个事实,大人们觉得是“小事一桩”,可在孩子们眼里可能特别embarrassing,到什么程度呢?我还真不知道。。。突然想起作家amy tan在她一本回忆母亲的书里,第一章就描写她小时候,母亲如何带着他们孩子去吃早茶,如何在餐馆里大嗓门地吆呼着,她当时恨不得找个地缝转进去,她幼年时候曾经很以此为耻。。。

铃铛 (2012-10-10 17:10:33)

嗯,高人那,太有道理了。顺着你的思路一想,还真的那么回事!咱本土文化因为没有法律,只能靠大嗓门儿震人。可不是吗,我们从小就是在“有理就在声高”的环境下长大的,谁不记着那凶巴巴的售货员,售票员,那嗓门一吼,小偷都被吓哆嗦了。。。在学校的老师们也个个是大嗓门,要不就镇不住淘气包啊。。。更明显的是在街上看吵架的时候,基本就是比谁嗓门大了。。。

刘瑛依旧 (2012-10-10 19:01:45)

也有德国人很困惑地向我提过这个问题。我给出的解释是:中国人都是善于影响别人的天生政治家——有谁见过政治家演说时是轻声慢语的?

融融 (2012-10-10 21:55:15)

不仅华人,第三世界都这样。我的一个学生的家长来自东欧,乌克兰的艺术家,打电话时,我要把话筒离开耳朵很远,因为她一开口就是喊叫,而且叫得非常乐意。

(2012-10-11 03:39:47)

是啊,中国人为什么说话声音那么大呢?日本人对此也有意见。

春阳 (2012-10-12 00:11:20)

铃铛不用大嗓门,铃铛一响,黄金万两。。。

呢喃 (2012-10-27 20:27:36)

嗓门大因为激动使然,可是爱激动是我们的本色。

林静 (2012-11-01 20:43:56)

改掉大嗓门先要做一个好的聆听者。嗓门大是怕对方听不见,或者不想听。提高嗓门让你不听也得听。如果对方知道你对他说话认真听,而且听得进,他就没有必要死气白赖地使劲喊了。

渺渺 (2012-12-21 03:39:38)

要改,一定要改,非常有必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