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的碉楼(有改动)

开平的碉楼

 

                            许定基

 

前年,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拍摄“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的大型纪录片后,我才知道,我们开平的碉楼,已经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赢得世界的瞩目和肯定!对我来说,这个看似迟来的喜讯,依然令我兴奋不已,激动万分。事实上,开平的碉楼与村落,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有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华侨文化底蕴为基础的.它的荣耀,不仅仅是属于侨乡,而华侨当年的热心资助甚至身体力行更是功不可没。

在上世纪的初叶,政府腐败,国家动荡,土匪肆虐,水灾不断,民不聊生。天灾人祸下,直接导致百姓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水深火热中。而旅居国外的华侨,看在眼里,听到耳中,写于信里,自然急在心上。为了家乡亲人和乡亲的安全着想,华侨纷纷捐赠或出资修筑碉楼。让碉楼以铜墙铁壁的果敢,居高临下的绝对优势,谋求自保,造福一方。而所需的建筑材料,那怕是远道从国外用船运送,就算几个月后才能到达家乡,也阻止不了广大华侨对家乡的一往情深,侠骨丹心。如此深厚的故乡情怀与群策群力之远见卓识,真的是感天动地,义盖云天。

碉楼的款式设计,大多由国外的华侨亲自操刀,当然,当中也不乏专业设计者的杰作。他们借鉴国外的建筑艺术和风格,中西合璧,摸索出独树一帜的碉楼建筑艺术样式来,在侨乡的大地上一一实施,遍地开花,各自成派。而碉楼的楼顶最讲究,有礼堂式,古堡式,古罗马式,园林别墅式……加上屋角必不可少的燕子窝,在墙壁上为防贼而设的枪洞。真是集建筑艺术、文化格调、坚固和易守难攻于一身,其独创意识之先进强烈,令人叹为观止。

居高临下的碉楼,历经沧桑,在防匪,抗水灾,甚至在抗日战争中,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甚至立下了汗马功劳,威震八方。其故事情节曲折跌宕离奇,罄竹难书。开平碉楼,历经炮轰火烧,枪林弹雨,洪水围困,刀劈锤砸,百年沧桑后,依然屹立不倒,成了历史的守望者和见证者,

在上世纪末,独具高瞻远瞩目光的开平官员和有识之士,以发现新大陆的眼光,对司空见惯的碉楼高屋建瓴了起来。大家深谙,碉楼文化,莫说在中国,就是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其价值岂可等闲视之,是一把尚待开拓的宝剑。达成共识后,申报碉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计划,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并且密锣紧鼓地干开了。而我,作为侨乡的一员,因为喜欢写作的缘故,多少也算与文化沾亲带故,自然不甘落后,热心下更是身体力行。几乎大多的开平碉楼,都留下了我拜访追寻的足迹。并努力为《碉楼故事》一书撰写文章,为伸报工作营造气氛。而言正名顺的碉楼办,从2000年初启动运作,到2007年达成它的历史使命,足足用了八年时间!

2007年的7月,开平的“碉楼与村落”,被批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那一天。我,在美国驻广州的领事馆里,也被批准定居美国。成了新世纪,一名再续前缘的新华侨!现在想来,我依然百感交集,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开平碉楼迈向世界的当儿,我几乎同时走出国门。这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历史的巧合,真是一言难尽了。

开平的碉楼,以其古色古香的伟岸,及中西建筑艺术文化的高调融会贯通,自成一派,独领风骚,熠熠生辉地展现在侨乡的大地上,璀璨夺目,迎来八方游客,震撼世人的目光,令世界也为之刮目倾倒。

 

 

 

 

(图片来自网络) 






天地一弘 (2012-10-22 12:25:41)

命运是偶然也是必然。

海云 (2012-10-22 16:58:55)

一直听说,很想去见识呢。

纽约站 (2012-10-23 16:06:49)

无奈无助与感慨尽在不言中。问好。

纽约站 (2012-10-23 16:09:48)

是吗,想不到开平碉楼也引起海云关注。我为碉楼感到自豪。谢谢。

邱俊伟 (2012-10-23 20:14:48)

娓娓道来,文字平和、自然,如好友交谈。

真好,问候纽约站兄台!

纽约站 (2012-10-23 21:59:37)

谢谢你的点评,过奖了。如果有批评,我同样高兴.你那张扬灵性的散文,令人过目不忘。从你的字里行间,常感受到漂泊他方的无奈。一如现在的我,是否同病相怜了?!问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