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传说

老狼曾在《海外文轩》发个一个帖子《秋天里去看德国的葡萄园》,也许有人要问,一个德国人怎么会有如此好的中文?下面发的这个帖子问答了这个问题。

  这里面有一个德国家庭的故事,也有德国的历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我们为我们中国的文化而自豪,我们更有责任继承和传承。

                           瓷  器  的  传  说

 

 

                               老来天真

 

   近日,看中央四台《百家讲坛》的讲座,其中《马未都说陶瓷收藏》,我看的特别的认真。希望在这讲座里,能发现些蛛丝马迹,来给我先生二十二年以来,从中国带回来的瓷器,能有个鉴定,是不是真的有古董在里面。其实,真的是不是有古董在里面,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里面的故事。

   我先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粉丝。自从中国国门第一次对外国游客打开以来,他就把他的旅游线路锁定在中国,二十五年以来,从未改变,他还因此自学了中文。

   我先生的中国情结,并不缘由于他的职业,而是缘由于传说中的中国瓷器。

                              传说的开始

   这还有从他外祖母说起。

  我先生的外祖母是一个富家女,嫁给了做医生的外祖父后,他们育有三个女儿。一家人生活在现在已属于波兰,二战前还属于德国的Schlesien省。那时,有一个走街窜巷挑着担子的中国商人,每两三个月,都会来到当时他们住的这个省的省城,卖他的中国瓷器。当外祖母从他那里看到精美的中国瓷器时赞叹不已,因而每次,外祖母都会在他那里,挑选到她最喜欢的中国瓷器。久而久之,外祖母开始了她的中国瓷器的收藏,在她客厅的装饰柜里,放满了精美的中国瓷器。( 可惜没有留下照片,因而是如此的神秘 )那是她的最爱,她为此而感到无比自豪。

   1945年,德国战败。割地赔偿,Schlesien割让给波兰,在苏联红军还没有全面占领之前,那里的德国人开始了大逃亡。外祖母的一家当然也在这逃亡之中,全家老小10口人仓促上路。外祖母曾想把她的宝贝-中国瓷器也带上一些,可是外祖父说: „都什么时候了,逃命要紧。

  就这样,传说中的中国瓷器丢失了。后来,每当人们谈起那次大逃亡时,外祖母总是会说:   "啊!太可惜了,那么多的中国瓷器都丢失了。"  并反复强调说:  "那可是真正的中国瓷器,我是从一个穿长褂的中国商人手上买的。" 似乎那失去的家园,那失去的私家三层小楼房,并不让她觉得可惜,只有那丢失的中国瓷器,才让她感到痛心。就这样,在我先生那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神秘的种子,他对此无比的好奇,无限的憧憬。所以,当中国大门一打开,他就带着他的向往,去了中国。并从北京琉璃厂带回了中国瓷器, 只可惜,那时外祖母已经去世了。

                           传说的继续


    第一次的中国之行,揭开了中国神秘的面纱,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他震撼,瓷器只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折射,它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藏,他是多么的想去探索,去触摸。

   他知道,要想认识一个文化,那么语言就是他的钥匙。他开始了艰难的学中文的历程,二十多年前,那时还没有好的教材,连老 师也找不到,更不要说语言班了,于是他就拿字典,请会读的人读,他用一个小录音机,把它录下来,回来反复的听,反复的练。

  后来,慢慢的这里的中国人多了起来,他也找到了真正的中文老师。顽强的中文学习,使他的中文进步很多,跟团队去中国,已经不能满足他想进一步亲近中国的愿望。他也从一开始的跟旅行团去中国,到后来的单枪匹马闯中国了。

   作为一个散客在中国,象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一样,零距离的体验中国,他感到是如此的愉悦,没有了团队的时间限制,他可以在琉璃厂溜达到他想离开的时候再离开。没有了旅游线路的局限,他可以流连在桂林山水之间,至到夜幕的降临。他还可以在汽车站向路人寻问,他想要去的旅馆,他可以在公园里和中国年轻人谈天。他感到这里连空气中都充满了自由和轻松,他甚至有时想,如果不是他的工作和对家庭的责任,他真愿意在这里留下了,过着这种谈泊的生活。

   有人问他,一个人去中国,不感到害怕吗,他说,不!在中国是我感到最安全的国家,那里的人,对外国人友好的程度是我们德国人不可想象的。那里的人朴实的很,有一次,我的莱卡大相机,在成都的一个茶馆喝茶时,走时遗忘在了那里,一个小时后再去问,还在那里。还有一次,我的皮衣也忘记了,丢在了饭店的房间里了,可我们的旅游车已经出发一 个多小时了,我猛然想起,和导游说,导游打电话和饭店联系,居然饭店派汽车把我的皮衣给送了过来。

  还有更奇的,有一次,我把在琉璃厂买的一个玉器丢在了出租车上来,没想到出租车司机一会儿主动送上门来了。

   带着对中国美好的记忆以及从中国带回来的瓷器、书画,音乐磁带。他又去阿姆斯特丹的中国城买来了中国的家具,西安兵马俑。在他的家里,用一间房放这些东西,他把它称作China  Zimmer ,每天下班回来,坐在里面,听着《梁祝》和《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放松自己,让自己忘了生活中的烦恼,工作中的压力。遐想着那古老遥远的国度,古老的文化,回忆着在中国的愉快之旅,期待着下一次的中国之行。

  当我和我先生刚认识时,第一次来他家拜访,看到他的中国房间之后,非常的惊讶,对他的这种行为是不理解的,以我小女子之见,心想,他也许有一个中国情人吧?他坐在这里思念着她吧?

   后来对他渐渐的了解了以后,才知道其实他没有什么情人在中国。这就是文化的魅力,他是在这种文化的氛围里享受。


                                           传说的相遇

    十多年前,我从中国来到德国,听朋友说,在德国每年应该看一次牙医,可那时我的德语的水平,在国内只读了三个月的速成班,怎么可以去看医生,可朋友告诉我,在我们住的小镇有一个可以说中国话的牙医。

 

慕名而去,果然,他用汉语 向我问好,我感到非常亲切。当他检查完了我的牙齿之后,说:   " 你有一嘴令人羡慕的好牙齿,象中国的瓷器一样。"  

  这就是缘,缘就这样的不期而遇了。

 

                                                             传说的传承

   当我们爱情开始的时候,我先生就把我介绍给了我的婆婆,当我第一次见到我婆婆时,她就向我展示了她所收藏的瓷器。

   婆婆收过很好的教育,弹的一手好刚琴,在她的刚琴上方的墙上挂着肖邦和贝多芬的剪影画像,二战前,她是一家医院化验室里的化验员,在那里和当兽医的公公相遇并相爱,战败后,从Schlesien逃亡出来,投亲靠友,在汉若威附近的一个小村子,婆婆和公公落下了户。公公开了个兽医诊所,给方圆几十公里的家蓄看病,婆婆帮助公公打理诊所的所有事务,他们育有三个儿子,我先生是老二。

  生活渐渐好了以后,婆婆受她母亲的影响,也收藏起了瓷器,那时的瓷器市场,已不再是中国瓷器独占鳌头,德国的瓷器Meißner也进入了收藏的行列,成为了世界名贵瓷器之一,还有英国的Wedgwood,婆婆当然更愿意收藏中国瓷器,可那时没有机会,真正的中国古瓷器太贵,不可能进入普通百姓的收藏之列。现代的瓷器精品,三四十年前,大家都去革命了,没有人来搞瓷器。

   婆婆收藏最多的就是德国产的Mocca咖啡杯,那一个个小巧玲珑,型状不同,图案各异,色彩华丽,镶着金边的小杯子,煞是可爱。

  婆婆在94岁高龄时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她92岁时,有一次,我们去拜访她 ,那一次,她突然对我说:  "恩丽,这个家里,我所收藏的瓷器,都交给你了 "听了她说这话,我愣在那里。她看了看我,见我愣在那里,又说:  " 怎么?你不喜欢?虽然我的这些瓷器,没有我母亲的中国瓷器好,可、、、、、、,"  这时,我赶紧打住她的话,说:   "  不!不!妈妈,你误会了,我是感到我受之有愧,是不是已经问过其他的兄弟们了。"   " 不用,这是我的收藏,我把它们交给你,我会很放心,我相信,这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那一刻,我好感动,我的眼睛发热,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何德何能,来接受这么一份厚重的文化财富,我虽然在中国生,在中国长,可我对瓷器也是一窍不通,至于收藏,我生长的时代,只能够温饱的,哪有这个奢侈来搞收藏。

   忽然之间,我仿佛明白,婆婆对于我的信任,是因为我来自瓷的国度,我受惠于中国的文化。

   在婆婆的葬礼上,当所有的人都离开了墓地以后,我和我先生留了下来,我喃喃的对婆婆用中国话说:   "妈妈,你放心吧!"我相信在天国的婆婆是会听懂这句中国话的。

  此次,在听马先生讲座的时候,我想,瓷器给了我姻缘,也赋予了我使命,我应该对它有更多的、更好的了解。

                                        传说的补语


  当我写这篇文章时,查阅了有关资料和书籍,当我翻开介绍德国瓷器的书:  Meißner  Porzellan( Otto  Walcha )时,在扉页上,我看到婆婆的字迹,她赫然的写道:  1939年,鲁道夫-希特勒入侵波兰。当时,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婆婆要在一本介绍瓷器的书上,记下这么件政治事件? 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


  后来我一想 ,是的! 它们之间有联系! 不正是在这场战争中,让她们家痛失了她母亲收藏的中国瓷器吗?

 






木桐白云 (2012-11-19 08:49:50)

只看到一只比较奇特釉色的瓶子没看杯子,但是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延伸也看到了一家人对美对文化的热爱,有没有古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何音 (2012-11-19 09:57:31)

这是艺术也是人文精神,中国本义上不是坏的,只是人把她弄脏了。

老来天真 (2012-11-19 10:17:40)

先生说的即是,对文化对美的热爱,才是最重要的。杯子的图片我将重新上传。

老来天真 (2012-11-19 10:25:13)

任何一个美好的东西,都会有人把她扭曲,可是只要我们心存一份单纯,一份美好,一份文化,那么,那一份被弄脏的部分,在我们的心里是不存在的。

天地一弘 (2012-11-19 12:09:10)

谢谢好文!是啊,中国瓷器是东方文化的一部分,希望美好的瓷器带给中国真正的文明和进步。祝福你们幸福的瓷器姻缘。

雨林 (2012-11-19 13:02:06)

中国瓷器,读来好亲切。 瓷都景德镇,是我的“外婆的澎湖湾”。

panda13 (2012-11-19 18:20:01)

我不懂瓷器之间的奥妙,但我有一套景德镇出的红楼梦十二钗瓷盘,确实很精致。

林静 (2012-11-19 23:17:58)

好文章,我也喜欢瓷器,但我不是很懂。你老公那么喜欢中国文化,一定非中国人不娶。

梅子 (2012-11-20 02:52:29)

一个感人的故事。缘分像中国的瓷器一样源远流长。祝福你!

只是你的注册名字原本该是我的,我才是真正的“老来天真”,被你这个与“老”和“天真”不搭界的妹妹给抢注了。呵呵!

予微 (2012-11-20 03:31:09)

我喜欢精致的瓷器,不过不懂收藏。时不时去博物馆看看,就很开心了。

瓷器是这美好姻缘的红线呢!好故事!

阿朵 (2012-11-20 05:37:32)

看完这篇文章,被里面的纯真,友好而感动。

前不久,我们小镇上家家打开车库卖旧货garage sell,我也是在一个从英国来的印度人家里,买了一个旧瓷器,上面写着万寿无疆,我知道从英国跟到美国,就不易,那万寿无疆,又是咱们那么熟悉的字眼,就冲这,我也要买。

老来天真 (2012-11-20 08:21:26)

谢谢祝福!希望我们能真正成为文明进步的后人!

老来天真 (2012-11-20 08:23:59)

景德镇当然我们也去过,那里的瓷器氛围仍然很浓,这真是老狼的所爱!

老来天真 (2012-11-20 08:26:28)

我在先生的影响下也很喜欢瓷器了,可是对瓷器也是不懂,这个瓷器里的学问可深了,不过,没有关系,爱这个文化氛围就可以了!

老来天真 (2012-11-20 08:30:05)

谢谢你梅姐!对不起呀,我抢了你的注册了。不过,姐姐在我认识你之前,没有比我更老的了!姐姐现在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老来天真 (2012-11-20 08:34:24)

看博物馆是一种享受!欣赏美好的东西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收藏,博物馆拥有的要比私人的珍贵的多哦!

老来天真 (2012-11-20 08:36:43)

万寿无疆!让中国文化万寿无疆!让美好事物万寿无疆!说不定你那个万寿无疆的瓷器很贵重哦!

呢喃 (2012-11-20 08:49:15)

有一个对中国文化和陶瓷痴迷的丈夫,透着传奇故事看到恩丽的幸福。

好文!

老来天真 (2012-11-20 15:03:01)

谢谢呢喃!呢喃真是个勤奋的作者,写的真多哦!向你学习!

叶子欧游 (2012-11-23 10:26:34)

好美的文章和故事。为你们感动,也为你们祝福

老来天真 (2012-11-23 16:50:48)

谢谢叶子

呢喃 (2012-11-23 17:03:52)

谢谢恩丽的鼓励!

你不要谦虚了,我要向你学习,写长篇才是本事哈。

何音 (2012-11-24 10:44:06)

原来天真兄是为天真姐,我真是万分惭愧,以往得罪,真是不好意思。这文轩之地怎么所碰所遇都是女人,这么好的地方,可惜我来晚了,早来几年,找老婆也不用那么费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