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念》

伊人念

夕林

 

桃花乳燕,青裙素颜。惟一朝谋面,十年柔肠寸断。弱水三千不为缘,有伊人在念!辗转反侧方成眠,梦里呢喃,心事诉不完。

春去春还,冷雨经年。照伊人向远,新月不剪离乱。前尘旧梦如云烟,谁心能安然!若不平生多羁绊,比翼枝连,何须发白三千。

芳草地,花已残,人生茫茫谁无憾!枯树冰雪总相伴,朝风追夕寒。

怨不了,情待还,天涯海角难相见,唯有共婵娟。来生比翼碧云天,潇洒绘浪漫。

 

------------------------------------------------------

非常感谢一位姓林的好友为这首诗润色!






岩子 (2013-01-08 21:41:29)

这诗词写的,字字珠玑,柔肠百转。

醉花阴 (2013-01-08 22:04:55)

高手力作, 回味无穷。

雨林 (2013-01-09 00:10:45)

这样的文字会让我安静。喜欢。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3-01-09 01:18:33)

情深深,意绵绵,诗人冷暖经年。啊,真的感人!谢谢!

夕林 (2013-01-09 04:02:57)

谢谢岩子美言!喜欢你的诗!

夕林 (2013-01-09 04:08:15)

谢谢醉花阴!多指教!

夕林 (2013-01-09 04:10:05)

谢谢雨林!!!

夕林 (2013-01-09 04:11:39)

十分感谢圆老!!!谢谢!

海云 (2013-01-09 14:06:39)

弱水三千不为缘,有伊人在念!•••爱情可不就是如此。


夕林 (2013-01-09 14:51:08)

谢谢海云对爱情的评论!我正抽时间读你的大作《冰雹》呢。

panda13 (2013-01-09 17:09:43)

写得好,学习了。夕林先生能不能介绍一下诗体?谢谢!

夕林 (2013-01-09 17:23:49)

谢谢熊猫提问题!!

首先我要说,这不是古体的律诗。我喜欢读古体诗或者词,但不喜欢写古体诗词。尤其不喜欢韵和平仄的限制,而是喜欢自由发挥。我知道律诗和词有许多优点,铿镪顿挫,很有韵律感。但是,我没有尝试写过。

谢谢!

醉花阴 (2013-01-09 20:24:06)

呵呵, 也许我们不必说那是古体诗词, 而叫它格律诗词。只是一种自古来有的一种体裁。 如同我们不说繁体字是古体字一样。

这个“古”字, 有点让人望而却步, 听而生畏的味道。

夕林的这个"伊人念“更像古时的赋。

夕林 (2013-01-09 20:27:57)

同意醉花阴!谢谢纠正。

飘尘永魂 (2013-01-12 21:31:42)

惟一朝谋面,十年柔肠寸断。

此情难了,难了悠长,悠长梦乡。

夕林 (2013-01-12 21:53:57)

谢谢飘尘评论!乐见你更多的诗作!

玄锋 (2013-01-15 09:12:34)

小弟开砖厂的﹐我来砸砖。

此体既非古诗﹐也非律诗﹐形似词而实非词。因而平仄格律就无从评说了。

窃以为﹐做什么事都是有规则的﹐即使游戏﹐也有游戏规则。古体诗有古体诗的规则﹐近体诗(即格律诗)有近体诗的规则﹐词的规则就更严格了。即便是现代自由诗也是有规则的。

就本作品的內容看﹐用字用词确实下了一番功夫。情感表达得很好。只有结句“潇洒绘浪漫”为败笔。把整篇意境都结没了。请楼主再推敲一下。

玄锋 (2013-01-15 09:16:46)

关于古风﹐古风即古体诗﹐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后人引申把诗歌也称为风。唐代后诗人们作古体诗﹐与格律诗相对﹐往往称之为“古风”或在题目上明“古风”﹐以作別。

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格律诗)而言的一种诗体﹐一般来说﹐唐以前的统称古体﹐它用韵比较自由﹐可押平﹑仄韵﹐又可平﹑仄互押﹐可以转韵﹑通韵。有平仄的区別但不讲究﹐不讲声病﹐有骈偶而不讲求严格的对仗﹐对仗的位置也不固定﹐不求工整﹐不避用同字;字数可三﹑四﹑五﹑七言﹑五七﹑三七﹑甚或三五七杂言﹐以五言为最常用。总之﹐古体诗不像近体诗一样有规矩极严的格律﹐只是用韵时一般要求双句押韵﹐句子可单数也可双数﹐以双数居多。

古体诗的名称出现在近体诗流传之后﹐前人为了区別近体诗形成之前的诗体及后代摹仿这种诗体而作的非格律诗﹐称之为“古体”。不过﹐即使在唐代盛行近体诗以后﹐文人在使用古体形式写诗时﹐往往摹仿汉魏六朝时期的古诗﹐在字数﹑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尽量避免律化﹐并且多用拗句﹐多用近体诗所不宜用的“孤平”,且用平声字押韵﹐平﹑上﹑去也可以通押﹐使之有別于近体﹐保持所谓“古风”的特点。这也就形成了古体诗自身的一种格律﹐如多于句末三字用平声或三仄声(即三平式或三仄)﹐或“仄平仄”﹑“平仄平”等句式﹐这些都是律诗所要极力避免的。

古体诗可分为三种类型︰一﹑唐代以前的古体诗﹐即原本的古体诗;二﹑不入律的新体诗﹐这是在近体诗出现之后不受格律约束的古体诗;三﹑入律的新古体诗﹐这是唐代一些诗人如高适﹑王维等仿效古诗的格调而作但又采用近体诗的某些格律写成的诗。

夕林 (2013-01-17 04:22:21)

谢谢玄锋!不过,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我喜欢读古体诗或者词,但不喜欢写古体诗词。尤其不喜欢韵和平仄的限制,而是喜欢自由发挥。” 所以,我不想多说这个议题。我只想说,厨师做了一道好菜(我不是说我的东西好,只是打个比方),没有人会指责他没有按菜谱做。反过来说,按菜谱做的就一定是好菜吗?看来你和我对艺术的理解不同。对我而言,只要意、情都有了,写得深刻,让人感动了,就是好东西。形式是人创的,过去是,将来也是。

我相信,如果我想写律诗或者词,不是不可以,而是我没有兴趣。

谢谢你花时间评论!

夕林 (2013-01-17 04:22:55)

多谢多谢!非常感谢!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3-01-15 19:55:02)

玄锋讲得有理,我们该好好学习啊!谢谢!谢谢!

夕林 (2013-01-17 04:24:30)

玄锋是个高手,应该向他学习。我真希望自己对写律诗和词有更多的兴趣。

玄锋 (2013-01-17 12:09:06)

不敢当“高手”二字。在下只是把愚意提出来与同好共研﹐互相讨论学习﹐参考而己。

至于个人喜好及见解﹐不同人有不同的思想﹐是正常的﹐如要展开这方面的讨论﹐恐怕文轩就很热闹了。但无论谁的见解如何﹐都不应坏了文轩众友和睦的氛围为要。

兄台的《太极列国传》写得不错。问安!

夕林 (2013-01-17 16:22:04)

完全同意!谢谢玄锋!!

醉花阴 (2013-01-18 18:58:57)

呵呵,这个“古体”, 形式上, 更像夕林认为的新体诗,而夕林认为的“古体”诗,格律诗, 实际上是近体诗。

格律诗起于唐代, 所以早唐的诗, 并没有完全遵守格律, 估计格律诗是在后唐期才被正式认可的。 读李白的诗, 很多都是没有完全符合格律的。被推崇为七律第一诗的《黄鹤楼》 实际上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七律。学习格律诗, 不能照大诗人李白去学。 到了李商隐, 格律就是完美的了。他却不在意同字, 例如: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律诗被李商隐写到了极致, 留下许多佳句。

我也觉得, 夕林的这首诗, 如果同时也注意格律,不一定要完全照格律, 会更好。  比如, 三连尾 (方成眠,如云烟,谁心能安然) ,读起来觉得少了半口气。

夕林 (2013-01-18 17:43:32)

十分感谢醉花阴的讲解和点评。看来我应该好好考虑考虑你和玄锋的建议,学学写律诗和词。如果能运用平仄和音韵,也不一定完全符合,就可以提高作品的质量。

谢谢你们二位指点!!

圆通赏花进行时 (2013-01-18 17:45:32)

夕林的这首诗显然是今人古风杂韵对古诗古情的评述,真的是越读越有味道,怪不得吸引了那么多高手前来捧场、评论。高高高,真是高,学习了!谢谢!

夕林 (2013-01-18 17:49:17)

谢谢圆老的温和指点!也十分感谢各位对这首诗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