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读大学本科 上

在美国大学读本科,其实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国际学生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还令人头疼。

主要还是美国大学对学生全方面课程的要求,这点与国内大学非常不一样。比如,我在国内读的英文专业,三年的课程中,基本上除了一些历史和大学语文课,主要就是英文课,分口语、英国文学、新概念英语、听力、翻译、口译等,都是围绕英文。我们不学任何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因为那是理工科大学才学的科目,我们是学文科的确切地说学外文的。

三年中国大学的成绩单,拿到美国大学里,四分之三的科目遭到枪毙的待遇,几乎所有的英文课都没用,只有英国文学等与文学相关的科目得以转过学分以填补基础课的要求。什么政治经济学、什么新概念英语,统统枪毙!我看见美国大学招生办的老师拿着笔在我的成绩单上打叉,那种感觉真的是欲哭无泪!结果,我只转过来二十四个学分!如果你知道美国的很多大学(一年两学期制的学校)以一门课为三个学分计算,二十四个学分不过八门课而已。一般来说,大学生一学期可以读四到六门课,四门课很轻松,五门课对我来说刚刚好,六门课就比较忙一些了。八门课,撑死了两学期而已,也就是说我只转过来两学期的学科,如果想在美国大学毕业,我还得读三年!

以内华达大学为例,本科学生需要完成124个学分(credits)的科目学习,大学的一、二年级主要是基础课的学习,学校要求无论你将来学什么专业,你得选修约六个学分的数学,六个学分的英文,六到十二个学分的历史,六到九个学分的社会学和艺术学,七到九个学分的自然科学。到了大学三年级,你才能说我想学这个专业那个专业,学自然科学的比如生物,就需要选很多生物专业的课程;准备学酒店管理的,三年级的时候就要开始选修酒店管理方面的科目。但是在大学的第一和第二年,是无所谓文科还是理科,也无所谓任何主修专业的。

所以,我转过来的二十四个学分,基本满足了英文和历史方面的要求,我还需要修数学课,我选了微积分(就我那点高中理科班数学的基础,我竟然也坐做到微积分的课堂里,当然是考试成绩决定的,我还在微积分的课堂里通吃!);自然科学方面我学了化学和地质,本来指望我当时在医学院里读书的男朋友(现在的先生)帮我一下他说简单的要死的化学,谁知道一生气,我和他闹翻了,转学走了,后来我自己啃叱啃叱读得好辛苦,主要还是不喜欢!社会和艺术选了西方美术史外加性心理学。这些课花了我一年多才学完,还外带一个暑假没有休息。

专业科是几乎规定死的,我学酒店管理的,可以选酒店管理中的两个专业,比如:销售和餐饮管理,或者酒店会计和赌场管理等。一旦定下专业,就需要学这些专业里的详细科目,餐饮管理又分前厅管理和厨房管理,还可以选修品酒、厨艺等课,厨艺更分得细,我被分去学北欧厨艺……三年级和四年级当中,还要安排实习,我们是集体组织去圣地亚哥的几家酒店实地学习酒店销售,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有在餐饮界和酒店业服务两百个钟头的纪录,才能毕业!这可以是被付薪水的工作经验。餐饮界的服务时间很容易满足,我当时在一家中国餐馆打工,还在一家意大利匹莎店接外卖电话,这些都可以满足餐饮界服务的时间,但是在酒店业服务在当时给了我很大的挑战!我没有美国酒店业服务的经验,在拉斯维加斯,高档的赌场和酒店很多,但是人家招人第一就要求有经验,我当时对这所谓的经验是恨之入骨啊,心想你不给我机会,我哪来的经验呢?一家一家地碰壁,最后在一家不大的叫Mardi Gras酒店里被那总经理看到我垂头丧气的样子,额外开恩,让我进了前台做夜班审计,临毕业才做满那些有关酒店业的工作时间要求,否则都毕业不了!

总结在美国读大学本科的几大难点:第一是文理全方面的要求!这对美国孩子,尤其是这里生长大的孩子可能根本不是问题,他们没有所谓文理分开的概念,高中也是全面的学。不像我们当年在高中就分理科和文科班,在中国基本上理科班的孩子历史地理都不学,文学和英文也不甚重视;而文科班的孩子呢,物理化学也放弃了,自然科学方面非常欠缺。结果进了美国大学就需要全方面地补课!

第二就是当补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课时,我们这些国际学生除了语言的隔阂,还有文化的隔阂,所以对于美国孩子很普通的科目,对我们来说就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差异和困难,比如我读那门性心理学,除了有很多的英文生词要背,还需要克服心理上的不舒服,尤其是针对东西方文化在性这个问题上完全不同的看法。

第三就是出来读本科的孩子,相对年龄都不算太大,不像读研究生出来的,他们很多都工作很多年了,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可读本科生的国际学生,因为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在美国找比较专业的工作很不容易,因为稍微专业一点的工作就要求有工作经验,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而有些学科尤其是商科,你即使从最基本的职位做起,也要求你有工作经验。我在硅谷时就遇到一位中国来的年轻留学生,读了四年商科之后毕业了,想在美国找一个实习的机会,一般国际学生毕业之后可以在美国待一年,做相关的工作,算作实习。所以,那时她来应征我们公司的职位,我面试她时,也看到她履历表上很明显没有相关的财务管理的经验,那个职位虽然是个初级职位,但是我们也不希望找个新手,还得培训她。她当时也很激动说如果每家公司都要求工作经验,那他们这些刚毕业没有经验的人不是永远找不到工作?!没错,我说,我也曾经痛恨所谓的“工作经验”,但是从雇主的立场上来说,谁会找一个没有经验又只能工作一年的新人呢?我化一个月时间培训她,好不容易适应了,十个月后就走人了,我还得雇另一个人……尤其是今天美国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之下,有经验的人都找不到工作,没经验的人会更难。

但是来美国读本科最大的好处也在这里:因为年龄相对不算太大,比较容易能够接受美国的文化和一切,相比年龄较大才出来读博士的国际学生,他们后来的适应,至少我看到的几位都比那些大龄留学生要好得多,可能你猛一看看不出,仔细交谈和观察他们平常的生活方式,就看得出区别。也有人说十二岁前出来的和十二岁后出来的才会有很大的区别,一在语言上;二在思维上;三在生活方式上。也许吧!这也是因人而异和见仁见智的事!

还有一点好处是,他们出来已高中毕业(至少),所以比那些小留学生相对成熟一些,对于好坏的鉴别和对错的判断也有一定的分寸和把握,很少会看见像那些小留学生那样一下子失足去吸毒之类的事情!

所以我个人认为,出来读大学是最好最适合的时候,既能保持中国文化的学习的完整性,也能尽快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二十岁左右的年龄也是一个既能独立又能锻炼人的最好的时机!

下一章,我试图谈谈在美国读商学院中的种种。希望能给国内想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父母,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待续

在美国读商科前奏 中






牧童歌谣 (2013-01-10 15:26:03)

海云,握手!我也是国内英文专业本科,出来转护理专业本科。你这里说的我都感同身受。 我正想写护理本科和实习的经历呢。

海云 (2013-01-10 15:35:35)

牧童美妹,你快写啊,我们这是为了子女教育文集的续集做热身准备呢!护理医学方面的,还是空白呢,你来填补!

何音 (2013-01-10 16:33:14)

我中文都不好,英文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说有一天我到美国读书,那要怎么办,我想唯一的办法我就是和老师单挑,我打赢您,您就给我及格。

桑妮 (2013-01-10 17:50:05)

非常好的介绍,我们有众多理工科背景的作者谈来读研的经历,读本科,读商学院,还有牧童的护理医学,这些经历很难得。海云牧童先谢谢你们,我对子女教育第二集充满信心。

林玫phoenix (2013-01-10 22:24:45)

中国高中文理分科真害人,文科班的自然科学一窍不通,理科班的文史哲全都不懂,偏才啊!有时陪老公去开国际会,看人家老外科学家,工程师,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各个都是演讲高手,再看中国来的这帮科学家,都是茶壶煮饺子,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从小没被培训,久而久之都成闷葫芦了。

海云 (2013-01-11 00:04:35)

Smile

海云 (2013-01-11 00:05:50)

急着给你赶稿,今天连写两篇,明天争取写完。那个青少年小组的系列,我需要整理,整理好再给你。

海云 (2013-01-11 00:07:13)

你说的太对了!中国工程师们只所以老吃老印工程师的亏,问题就在这里:肚子里有货,可到不出来!

梅子 (2013-01-11 03:29:04)

我们读高中时,到报志愿才选择文理,一个高中生,文理科全面发展,各门学科都在高中知识层面上。现在,高一就分科,就为考大学服务,全民族都昏头了!谁能棒喝醒?期盼!

海云 (2013-01-11 04:36:53)

也许慢慢会改变,这次我回去就了解到现在的高考跟我们八十年代不大一样了,有点学美国的SAT,又不完全一样,可见的他们已经注意到需要改变了。

仲夏百合 (2013-01-11 23:41:54)

对我们这些在中国念完大学的人来说,来美国再读本科学位,绝对比读研难。 本科涉及到的学科广啊。 佩服海云和牧童。

百草园 (2013-01-11 23:46:07)

呵呵,海云,我们的观点一致,读大学出来好。我当年是有硕士学位,想再读一个硕士,结果也是入补课,发现是本科的课难学,虽然我补的是专业课。

天地一弘 (2013-01-13 14:04:18)

谢谢海云的文章,国内孩子到美国读大学普遍增多,相对而言,对于孩子品质和能力的培养,要求也更为严格,所以,对于即将到美国读大学的孩子来说,国内父母要适当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觉性和自律性。

希望到美国读书(最好是读大学)的孩子,做好留学的准备,培养自我责任感,这样才能逐步成熟,可能更利于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孩子,在出国之前,父母要试图培养孩子自己独立的金钱观和价值观,不能完全依赖父母,对父母的过分依赖,会造成孩子不管在哪儿,会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

国外的学习是多方位的,孩子只有提前做好了适应的准备(生理准备喝心理准备),或许才能学习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