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和艾丽丝

迈克和艾丽丝

 

迈克仰面躺在床上,眼睛盯着对面墙上的画,听着身边艾丽丝 的呼吸。她睡着了,居然。 迈克心里五味杂陈。发生得真快!完全超出预料,却又自然而然。看来男人和女人之间的这层纸真是一捅就破啊。扭头看床边的电子钟,绿色的荧光字闪烁着,显示10:30 他们进屋到现在才一个半小时。

九点钟,确切地说,是八点五十分,迈克 和艾丽丝 在学校门口相遇。

他们的孩子在同一所小学上学。第一次攀谈时就发现,他们居然是同乡。不止是同一个省份,而是真正的同乡——同一个省同一个市同一个县。从湖南的乡下翻山越岭走出来,进省城、上大学,他在北京打拼,她去上海发展,最后又先后来到地球的另一端定居,住在这座小山上。两家的房子直线距离不到五百米。不能不说是缘分啊。就是这份来之不易的缘分,让迈克 和艾丽丝 比一般的同学家长更亲近。

不过再亲近,他们也没有越雷池。认识五六个月了,两个人也只是有时一起带孩子参加课外班,参加过两次华社团体聚会,隔几周在家做饭聚餐。最多的是同去购物——仅此而已。迈克 的儿子和艾丽丝 的女儿同级不同班。无论怎么说,从大人到孩子,两家都是好朋友、好邻居。

八点五十分,学校打铃时,突然下起大雨。迈克问艾丽丝是否搭车——艾丽丝为了健身,每天走路接送孩子。扪心自问,他当时真的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甚至,他觉得,今天的事儿是艾丽丝更主动些。

怎么开始的?——她问他今天是否一起去COSTCO买东西。

“我的储备好像还够,你如果需要,我陪你去。”家里一大一小两个男人,迈克每次总是买得多。

“够什么啊够,我去帮你看看吧,顺便收拾一下冰箱——肯定又有什么放坏了。说不定水果就快没了。”艾丽丝 语气中带着不屑。迈克 嘿嘿地笑,他没法辩解。艾丽丝嘴快,他说不过她,而且艾丽丝也确实不止一次在他的冰箱中发现放久了、被他遗忘的变质食物。

九点钟,他们进家。进家时,迈克正好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十分钟之后,他们便滚在了床上。

艾丽丝进屋直奔冰箱。打开翻了翻就大叫,喊迈克来。迈克凑过来,看冰箱里新的“牺牲品”。尽管冰箱里的冷气呼呼往外冒,迈克 仍能感觉到艾丽丝呼吸的热度。低眼看去,是艾丽丝胸前垂下来的项链坠,项链坠的背景是深浅适中的沟壑的开端。

她一定觉察出他在看。然后呢,像电影近镜头一样,她转过头,四目相对,距离太近了,嘴唇很容易吻到一起。冰箱门的撞击声,两个人的呼吸声,她说慢点,也许说了去床上,他已经完全记不清了,只觉得血往上涌,晕眩。是他抱着她上楼进卧室。早晨的床还没铺好,两人直接陷进胡乱堆着的羽绒被中。

吻了很长时间吧。彼此的手在对方的身体上探索,一遍又一遍。也许过了一个世纪,他们才不讲章法地将自己的和对方的衣服脱下来。进入,更短促的尖叫。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很短。她嘟哝着还要还要,他只能抱歉地吻吻她。

想到这里,出于习惯,迈克试图计算自己坚硬的时间长度。十分钟?五分钟?唉,太久没有做了。以前自己的最高的记录好像是十五分钟。计算时间的习惯是太太培养的。每次和太太做过后,她总是会看眼床头的表,告诉他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最后是结论——本次做了多长时间。一度他很讨厌她这个习惯,这种算法让他觉得有压迫感。不过他从未说过。因为即使说了,她也不会听。搞不好又会笑话他抗压能力差、什么事儿都是事儿、什么事儿都有压力。

太太比迈克强势。无论从家庭背景,还是职场发展,或是日常生活能力,太太都比迈克强。朋友们都说迈克有福气,娶了好太太,什么心都不用操。只有迈克心里知道自己的苦衷。真是鞋子穿在谁脚上,谁才有权评判是否舒服。

对于婚姻这双鞋,迈克 尽管不觉得那么舒服,也从来没想过要脱掉,更没想换一双。穿什么不是穿啊。看着好的,穿着不一定好。现在这双就算不好,谁能保证脱了旧的还能再找到新鞋?更何况,谁能保证新的一定更舒服?他俩是大学同学,恋爱时她十八,他二十,也算是高龄版的青梅竹马。那么小就在一起,都不能互相完全适应,半路遇到的就更别提了。再说走到现在二十年了,多少事儿两人都一起经历过来,真正是你的泪水融入我的汗水,更不会想到换了。

艾丽丝把手伸过来,摸索着。抓到迈克的胳膊后,捏了捏,脸靠上来,一副满意的神情。她醒了吗?显然是。迈克 没想呼应她,也没想叫起她,他宁愿她这样躺下去。也许她也在为难——狂欢之后如何面对彼此。

迈克不用盘算也清楚太太知道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一天两次查岗,早晨六点半的那次通话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下午三点半的还早着呢。迈克没觉得对不住太太。甚至有种报复的快感。他怪怨她,是她的执拗造成现在这种局面。先前在国内,夫妻生活虽然也不是琴瑟相合,毕竟也还有啊,至少定期能有。而现在,只有靠游泳消耗精力和欲望了。她说要来,可还纠结在是否放弃移民身份、申请普通旅游签证。

移民对于迈克来说,真是一步步被迫着被逼来的。太太怀孕时整天泡在各种准妈妈网站中,网上都说国内教育不如国外好,太太就让迈克申请移民。那时他们也没多少钱,投资移民根本不够格,技术移民倒是正好有迈克符合的种类。大半年准备材料、复习雅思,都搞完了,孩子也正好出生。

从本心而言,迈克根本不想申请。他觉得单纯为了孩子教育就抛家舍业地横穿地球,实在是夸张。中国十三亿人,每天都有多少婴儿出生,没见几个爹娘为了孩子上小学而办移民。再说自己是儿子,将来还要尽孝。北京虽然离湖南老家远点,一晚上火车还能回去。如果真的出了国,那恐怕不是想回去时能随便回得去的。但这种担忧和不情愿在太太的批评教育中迅速瓦解。太太善于将迈克的反对意见上纲上线,比如将他不想申请移民的两个理由归结为不重视孩子教育和封建思想残余严重。在孕期中,太太更是永远正确。迈克反对的理由还没陈述完,太太的眼泪就喷涌而出。为了不影响胎气、保证母婴平安,迈克只好硬着头皮办理申请。

孩子三岁时批准下来了。那时迈克刚进入公司中层,薪水提了一大截,太太也是平步青云,进了所在的银行总行。两人的年薪加起来超过一百万人民币,说什么也不舍得放弃。在体检过期前,他们带着孩子匆匆来首登一下,拿了枫叶卡就回去了。然后便让枫叶卡一直沉睡在抽屉里。

如果迈克在公司里一直顺风顺水,估计这次移民就算白办了。太太是学经济的,对收益很看重。谁知遇到公司改组,人事斗争激烈,迈克主管的业务被售出,下一年的工作续约也岌岌可危。这个时候,太太想起来那三张枫叶卡。商量都没商量,简直是直接通知。经过几日筹划后,太太直接为全家做了战略安排——枫叶卡即将过期,全家要在过期前再次登陆。太太陪迈克买房、安顿后,回来继续上班,迈克就带着孩子在加拿大上学。等迈克居住满三年入籍,太太再办团聚。这期间,迈克 和孩子都不能离境,太太争取每三四个月过来探亲小住。至于迈克的工作和将来的发展,太太觉得根本不需要考虑。利益最大化才是重点,至于其他的个人牺牲,尤其是迈克所做的牺牲,那是必须的。

如今来了七个月了,太太都没过来。本来想放弃永居身份、申请旅行签证,但太太又说,担心放弃了将来不好团聚。找律师、咨询网友,探讨各种可能的途径。一直探讨到现在都没结论。迈克插不上手,只能提供些参考意见。最终的决定还是要等太太做。国内的房产、存款都是太太的名字,在这边的生活费太太定期转过来,迈克有时觉得,自己就是被太太雇佣了照顾孩子的,存在的意义就是照顾孩子。这条奶爸的道路,不知道还要一直走多少年。

想到这里,迈克更觉得解气。他猜不到太太在国内独居如何解决生理需求,也许不需要。自从有了孩子后,太太的需求一直比较少。而迈克自己呢,今天终于有了出轨的成功感。第一次,他做了太太控制不了的事情。也许以后还会做。想起来刚才艾丽丝的叫声和急迫,他想艾丽丝也许也有这种需求吧。那么两个人的这种亲密关系维持下去,还是有可能的。

艾丽丝的手从迈克的手臂滑落下来,搭到他的腹部。迈克不由得将自己的手按上去。艾丽丝 用她略带沙哑的声音低声问:“想啥呢?也不睡一觉。”

迈克 不知道怎么接话。他觉得这种时刻,男性应该主动些,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他还没想好是继续温存呢,还是起床,艾丽丝已经用实际行动指示出事情的发展方向。她支起上身,俯下来用舌尖开始新一轮的尝试。项链坠垂下来,一下下碰撞着迈克。迈克 不能拒绝。如果说第一次是狼吞虎咽的解饿,那这次便是细嚼慢咽的品味。二十三分钟。迈克创造了自己的新纪录。

安静下来,迈克伸出胳膊揽着艾丽丝。 艾丽丝 不是他的女人,他知道,不过他觉得此刻她是他最亲近的人。他愿意时间停止,永远在这一刻。他甚至有些厌恶下午将要和太太的视频。想着太太颐指气使的样子,他就烦。

突然他想起来,自己什么措施都没采取。“艾丽丝, 我没有用安全套。你不要紧吧?”

艾丽丝笑了一下,很短促。“我知道。我没事。”停了一下,她又幽幽地说,“生黛西时是剖腹产,手术没做好,以后就不用避孕了。”

他俩从来没专门聊过对方的家庭情况。印象中,艾丽丝的先生和迈克的太太一样,都属于不能或者不愿意过来住的。迈克太太因为珍惜总行中层的地位和收入,退休或者离职前没打算来定居。艾丽丝的先生运营着自己的公司,生意繁忙。迈克认识艾丽丝这几个月来,只知道他来过一次。来了也没多住,带着艾丽丝和黛西坐了一圈到阿拉斯加的游轮后就回国了。

“艾丽丝,我们这样……”迈克 又语塞了。他有好几重意思想表达。他想说他事先不是故意安排的,他现在很喜欢,他希望以后还能有这样的机会,他不能离婚,他也不能和艾丽丝 结婚。忽然他觉得自己那么龌龊,这不是明摆着想说,咱们继续这样苟且地约会下去,保持婚外情。虽然国内小三之风昌盛,离婚率高涨,不过迈克很保守,还是认为婚外情是不道德的。

又是艾丽丝替他解了围。“迈克,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来了一年半了,什么不懂啊。你放心,咱们就是一起睡一下,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不会影响到家庭。”顿了顿又故意开起了玩笑:“你不是想娶我吧?”

迈克很感谢艾丽丝的善解人意。 艾丽丝 坐起来开始穿衣服。也把迈克的衣服扔给他。“快穿吧。快一点钟了,吃点东西该准备接孩子了。”

午饭是艾丽丝做的。有了这层关系后,艾丽丝更像这个家里的主妇了。以前艾丽丝和黛西来做客时,都是迈克张罗做饭,艾丽丝只是坐在餐台旁的吧椅上喝茶、和迈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同时眼睛一直照应着孩子们的游戏。今天艾丽丝下厨,迈克 也没阻止。艾丽丝不仅说话快,动作也快。一会儿工夫就煮好了酸辣粉。都是湖南人,都爱吃辣的。冲这点,迈克 心里艾丽丝的分值也比太太高。

迈克心满意足地吃着酸辣粉,酣畅淋漓。艾丽丝 却吃得没那么尽兴。看着迈克低头大口喝汤的样子,更觉得他哪里像彼得。 在学校门口第一眼看到迈克时,艾丽丝 就觉得他有些像彼得,当时心就忽悠一下,心想可别再重蹈覆辙,没想到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此刻,艾丽丝惊奇地发现,真的走到这一步时却不再可怕,自己的心竟然一点都没有乱。

为了回避彼得,艾丽丝 特意把家从列治文搬到这里。和丈夫的解释是列治文华人太多,孩子没法学英文。而其实真正的理由是不想再和彼得有瓜葛。

彼得是艾丽丝刚来时在中侨咨询安家信息时认识的。也许是命运使然吧,从他们说第一句话开始,彼得就让艾丽丝觉得一见如故。从暧昧到明朗,花费的时间是27天。艾丽丝 记得也是周一。现在回想起来,很难说彼得不是故意引诱艾丽丝。

彼得是否真的像他说的那么喜欢艾丽丝, 艾丽丝到最后也不确定,也许只是找个生理和感情发泄的出口。不过艾丽丝除了欲望的满足,也 从彼得那里找到了包容、宠爱、欣赏、珍惜等种种美好的感觉。一度艾丽丝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她甚至动了离婚的念头,想和彼得名正言顺地在一起。根据来之前和丈夫的协定,离婚的代价是巨大的,但艾丽丝当时觉得,就算净身出户,只要能把黛西给她就行。能和彼得长相厮守,能看着黛西长大,去大统华做收银员也能维持生计啊。

幸好没有莽撞。艾丽丝做事素来雷厉风行,不过在离婚这事儿上,还是慎重了一下。给丈夫写了电邮,又没发。想打电话说,又想还是找机会视频时再说,而且最好女儿不在时再说。这样一来二去地拖了几天,不曾想就那几天里,彼得告诉她,太太回来了。

彼得没有欺骗艾丽丝,没有说假话,不过他也一直没有说实话。他说过生活中没有爱情,更没有女性,家里就自己。这些都是真的。他们约会都是在彼得家。真相是彼得和太太分居很多年,只是要办离婚了,又有种种不舍和不能。他说过想和艾丽丝永远在一起,这话也可以算是真的——想是想,不过不能罢了。总之,无论是按照顺序逻辑,还是遵从方便原则,或许是其他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彼得在太太和艾丽丝之间选择了前者。

听到彼得的决定时,艾丽丝 表现得非常冷静。其实她那时的心都凉透了。不过她从来就是那个脾气,心寒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彼得看她那么冷静、没有发作,大概以为她也是久经沙场,居然笑嘻嘻地说:“以后咱俩再聚就得去你家了。”没有道歉,没有解释,似乎在彼得看来,这事和说好了一起看电影又临时取消一样简单。看着他笑吟吟的样子,艾丽丝 才知道他们的价值判断如此不同。婚姻对于彼得来说,也许只是一件衣服,穿和脱都很随意。艾丽丝以为他们之间是爱情,但在彼得看来,也许只有欲望,爱情也是欲望。或者说,爱情是欲望的前奏。尽管彼得和太太曾经形同陌路,但还是选择维持婚姻。而对艾丽丝呢,彼得也不想放弃:“感谢你的陪伴。和你做爱的感觉真好。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直互相陪伴下去。一直到老。”

艾丽丝 是摔门而去的。从彼得 开始说到她离开,她都一言未发。当彼得又用那种含情脉脉地眼神看着她,用他调情时惯用的男低音说着文艺腔泛滥的言辞时,艾丽丝觉得恶心。那种感觉就像一个人喜欢吃火锅,每天都吃,以为是无上美味,偶然之间却发现所有的食材都是垃圾、是放在汤料里炮制后上桌的。是被欺骗、被愚弄、被羞辱、被损害的混合感受。她受不了。

回家后,艾丽丝马上联系帮他们买房的经济卖房、买另一个城市的房子。艾丽丝就是这么决绝,如果想割断一段经历,她总是选择搬家。这也是她移民的动因。

艾丽丝办的是投资移民,她是主申。他们的公司是夫妻店,两人共同创办,并完全是靠艾丽丝的关系起家,无论是生产中的专利技术的获得还是销售渠道的开发,曾经都是艾丽丝一手负责。公司逐渐盈利后,同心协力的两位创始人产生了分歧——艾丽丝发现自己还是不喜欢商业,厌倦每天的饭局应酬,也不喜欢为了拿订单而和各种人周旋;而丈夫却相反,他简直是乐在其中,并迅速地成长为标准的生意人。

生了黛西后,艾丽丝以陪伴孩子为由,有意淡出商业。越淡出,越感觉到两人差异的增大。艾丽丝多次劝过丈夫不要整日沉浸在商业中,有开价合适的收购就卖掉股份,至少卖掉部分,这样后半辈子便衣食无愁,继续运营也能轻松些,很多应酬是可以不参加的,多抽出些时间感受生活。但是这些话在丈夫听来都是妇人之见。看着丈夫日渐浑浊的眼睛、隆起来的将军肚、僵硬在唇边的职业笑容,艾丽丝甚至后悔当年的创业。丈夫的头脑中大概只剩下订单和产值这两件事了。劝说总是在争执中收场。她说,他反驳,她继续说,他便借口应酬或者去加班而离开。交谈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谁也不肯再认可对方。

日子就这么僵硬地度过。直到一次全市的扫黄活动中,警察突击检查歌厅,丈夫和客户都被扣留。艾丽丝去领人时,看到拘留室的日光灯下,小姐们的浓妆是那么粗陋,少的可怜的遮羞布陈旧破败,一个挨一个蹲在地上,不仅女性的美感丧失殆尽,甚至让人觉得是一群没有皮毛的动物。而同样蹲在地上的丈夫,脸红脖子粗的,油光光的头顶顶着几缕稀疏的头发,简直就是一头猪。

签字交罚款后,艾丽丝领着丈夫回家。丈夫没解释,她也没问。但从那天起,他们再没有同房。她不能忍受在不同女人身体上游移的手再来碰她。丈夫则把分居看成了艾丽丝对他私人生活的默许。

艾丽丝找中介公司申请移民。她要离开那个污浊的地方。

和迈克不同,艾丽丝是拿到签证的大信封就搬家过来。尽管丈夫明确表示不想来,但他们也没有离婚。这些年,她的婚姻只是形式。没有离婚的原因除了公司股份拆分麻烦,也是为了孩子。丈夫虽然整天不着家,但对黛西还是不错,每周能和她共同带着孩子出去玩儿一次,晚上回家再晚,也会去孩子的卧室看看。因此,艾丽丝 移民走之前没有离婚,而是像很多住在温哥华高档公寓中的太太们一样,移民前先作财产公证,将现有的资产都抓在自己手中,避免老公节外生枝。艾丽丝将上海的房产和绝大部分存款变更为她的名字。除此,他们还签了协议。协议对于双方的约定都是严苛的——为了保证黛西成长中家庭的完整性和将来继承的财产不受损失,在孩子成年前,他们不离婚。对于丈夫还有一条单独的约定,就是永远不再和其他女性生育子女。违约方自动放弃拥有的公司的股份和现有的财产。

在协议的约束和保护下,黛西拥有一个父母俱全的家。每隔几天,丈夫和孩子视频通话,那个时候艾丽丝总是安排自己做家务。只是开始、结束时凑过去应个景而已。这样勉强维持的形式都差点让艾丽丝毁掉,想起来艾丽丝就恨自己糊涂,也庆幸彼得的太太及时回来。

有了前车之鉴,艾丽丝暗下决心——动情不动心。激情不等于爱情,爱情不等于婚姻。爱情是一段旅途中的风景,不能为了风景随时搬家。而婚姻就是婚姻。

也正是上过彼得的这堂课,今天在和迈克缠绵后,艾丽丝发现自己的思路很清晰。迈克是个简单的男人。从他的眼神和气息中,艾丽丝甚至能知道他想要说什么。艾丽丝用自己的清醒及时为两个人掌控了方向。能有迈克做伴当然不错,能享受性爱的欢愉,解决日常生活中修理、搬重物的难题,又不担心双方婚姻的冲突。而艾丽丝也会给予迈克很多细节性的帮助。两个人能有效互补,将各自的生活打理得更好,这有什么不妥呢?反之,倘若一定要将对方紧紧抓住,窃为己有,难免会失去得更快。仿佛伸手抓沙子一样,抓得越紧,漏得越快。再说,真的相互拥有了,又能怎样?还不是一样的白玫瑰和红玫瑰的重演。

 迈克喝完碗底的最后一口汤,才发现艾丽丝在发呆。“别发愣啊,快吃吧,一会儿该接孩子了。”

两点零五分,艾丽丝独自走出迈克的家门。她没让迈克送,而是让他留下来打扫战场。艾丽丝要回家开车,再拿上女儿的水果,放学后要送她去学钢琴。路上遇到牵狗的西人妇女,例行公事地互相say Hello 艾丽丝 夸她的狗漂亮,她高兴地笑着,又用发现新大陆的语气称赞艾丽丝的项链别致。最后两个人一起说今天的天气好,上午还是倾盆大雨,现在已经是艳阳高照。

告别后,艾丽丝才意识到刚才自己的英文是脱口而出的,没有一点磕绊。从什么时候起,口语也流利起来?想起来刚来时外出办事,有的时候还要靠写字条才能沟通。她不禁感叹时光飞逝,感叹变化。是啊,从什么时候起,她也能这样自如地考虑迈克们。想到迈克,才想起来今天没去成COSTCO,晚餐原计划的烤三文鱼只有放弃。开门时,闻着家里果味香的蜡烛气味,艾丽丝深深地吸了口气。家还是自己的好,回家真好。关上门时,大半天的故事也被关在门外。艾丽丝洗手、切水果,装了保鲜盒后拎包出门。

两点五十分,迈克 和艾丽丝在学校门口相遇。他们越过人群打招呼。艾丽丝说今天好忙啊,没来得及去COSTCO。忍着内心的颤动,迈克笑着回答说,要不明天同去,我家的水果也该买了。

迈克和艾丽丝,是两只寒风中试图挤在一起御寒的刺猬。他们想、却不能靠近,只能努力用呼吸温暖彼此。像所有的移民一样,他们也试图在新大陆的新生活中取得安宁。但新大陆的新生活并非是崭新的一页,它无法帮助他们消除过去,能给予的只有新的空间和随之而来的更大的自由。而他们所能做到的也只是以说不得的些微欢愉徒劳地去弥补命运中巨大的黑洞。他们是两条平行的河流,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在一起。即使在浅滩相遇,也不能真正交汇,终究需承载着各自的欢欣、悲哀、希望、无奈,在各自的河道中无止息地奔流下去。

 






安琪 (2013-03-03 17:26:54)

您在香港机场还这么敬业!:)

雨林 (2013-03-03 22:18:23)

很耐读的小说。难怪你一来文轩, 就有了“辛大侠”的美名。

辛上邪 (2013-03-04 10:09:17)

呵呵  不仅贴了这个,还在写新的呢。

辛上邪 (2013-03-04 10:10:38)

嘿嘿 感谢夸奖。 写故事的人最快乐的大概就是故事被人读,还被夸奖。

若敏 (2013-03-04 18:23:13)

人物刻画的丝丝入扣。谢谢辛大侠分享!

海云 (2013-03-04 22:04:49)

挺生动的故事。就是标题改一下可能更有小说的意境。比如:新大陆的两只刺猬。Smile

辛上邪 (2013-03-04 23:19:40)

嘿嘿  这个标题好! 我也觉得标题很平淡。

辛上邪 (2013-03-04 23:21:53)

谢谢阅读。 不,我应该这样说——感谢广大读者的厚爱,感谢海外文轩的支持,感谢安琪,介绍我来,感谢大家,在此刻,我站在这里,回顾漫长的写作生涯,不禁潸然泪下。。。。(背景音乐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