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涩时光 七 寻找自己

半涩时光

 

                                                                             

                                                            寻找自己

 

      下午上课地点是在音乐系的公共小教室,老远就听到这一小片被青绿的竹子和弯曲梅树之类的植物遮掩着的有些意境格调的音乐系建筑里传出的钢琴声了,琴房是按时段排着练习的,所以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会有水平不同情感节奏都不同的琴声在耳边飘荡,使人走在这面积不大却布局错落的青果学院里就的确感觉到是走进了世俗之外的一块充满奇妙的地方,这与方桐过去的所有体验都相去甚远,乡村的田野与鸡鸣犬吠一下子成了遥远的记忆,也许这样的跨越距离是几千年……

     这教室也不同一般,天花板上都是排列整齐的小圆眼,墙上也同电影院的墙壁一样做出凹凸不平的效果,这间教室被下午的阳光照得亮堂堂的。音乐系的女生叽叽喳喳在说话,可灵活的眼神好像一直在悄悄地观察着工艺系的男生。都是学艺术的,可学音乐的女生还是比学美术的女生更显轻松活泼,不在一起时倒不觉得什么,放在一起就很明显了,那眼神,那神态,真真就叫明眸善睐了!

就在这有些复杂有些小小混乱的时候,进来一位女士,只见这位女士身体挺拔匀称,脸色红润俏丽,乌黑发亮的头发松软地挽在脑后,热情而明亮的眼神稳当当地一扫,教室立马鸦雀无声。看上去也不比方桐他们大多少,但很有成熟的风范,成熟里又显现着青春的积极与激情,这让方桐联想到了断臂维纳斯,显然,眼前这位比那石膏维纳斯生动多了,关键是挺拔的姿态就使人心生好感,像水池里的白里透红的荷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大家的心神一收,就听这位让大家端正而又心生亲近的老师讲课,她上语文,这第一篇就是《关雎》。这大家都熟啊,初三的时候就学过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家都熟的不能再熟了!但当初的时候,老师语焉不详,只是结合书上的注释讲通顺而已,大家都是自己揣摩那个意境,究竟怎样也说不清。再听这位一讲就立马美的不得了,春夏之际,清清河水边芦苇聚散,微风里鸟鸣叽啾,妙龄女子水中采摘荇菜,小伙子被眼前景象激发,萌生爱意,不能自己,回家后彻夜难眠,辗转反侧!……

这样的讲解多么生动多么有画面感?大家都被吸引了,待回过神来看看左右,好像都如梦初醒,也有几人好像领悟更深,一副笑咪咪的脸上眼神别样。

真的是走过沼泽来到了鸟语花香的地方了?方桐再打量窗外的阳光,阳光透明里带着点鸡蛋黄的黄,清楚明快地照着这个世界,也许这个世界一直在这样的阳光里,只是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感受不同罢了。为什么同样的文字,自以为很熟悉的,怎么就有了这样大的不同?看这黑板前站着的老师亲切柔和眼带笑,头正背直气质雅,无形中就被她感染了,被她带到一个纯净的美好的世界里,未来的日子里一定会经历更多的美好……

讲完《关雎》,又介绍第二篇,《氓》。初步介绍了一下,说是下一次讲。半天的课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可在方桐的内心翻起的波澜可不小,好像获得了新生,又好似才发现世界的美好似的,人与人构成的世界可真有意思,这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爱慕与言行也很有意思,这课上完了,不少女生的脸都红扑扑的……

男生一路回宿舍一路议论,大力有些激动,说:“本来就这么回事嘛!男人不爱女人那怎么得了?谁不喜欢那好看漂亮的?”小黑脸笑咪咪的不出声,只是那眼神多少有些奇怪。讲话飞快的圆镜片很夸张,边说话边咽口水,“还是音乐系的女生漂亮!说话又好听!”说完又咽了下口水。大家嘲笑他要有点品,别大声嚷嚷。不远处女生也团成一团在走,听不清在说什么,只听银铃一样的笑声不时升起散漫开来。

 方桐还在想,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这是真的吗?都说痴情的女子负心的汉,这是为什么呢?谁能肯定男子都会变心?为什么会变呢?是不是说女人一心在爱情里,而男人只会有一半在?这男人与女人的差别是与生俱来的吗?政治书里提到过《圣经》,说上帝造人的时候女人是用男人的肋骨造成的,这是想明什么?但有一点是真的,女生是比男生有包容心,她们好像并不在意男生们在意的一些东西,她们仿佛天生比男生更能适应环境,对人也更柔和,女人一凶就难看,可男人凶一点却显得有气概……

晚饭后,有的去教室写美术字或者吹牛了,方桐却摸到美术系,他想看看美术系的学生在干什么。他看到一间教室里有人,进去一看,有两人在对着一人多高的大卫头像画素描,画板是对开大的,而方桐一直只是用四开的,大就是一种震撼!不是有那个川美的学生就是把掏粪的老头的像画的与伟人像一样大就出了名嘛,看中国古代绘画里,地位低下的人都画的很小,一张画里有大有小很不真实,这个现象还真是怪。以前一直不懂为什么要把人画得大小差异大,后来视乎明白点了却很不以为然。今天再看眼前这大卫的头像,真是两眼圆睁,很像两个剥了壳的鸡蛋,但瞳孔的位置却是凹的,虽是凹的却显的很有神,这的确很奇妙。再稍加交流,才了解到这美术系这样的素描也许一个学期就画这一张,要细细地刻画细细地调整。这让方桐吓了一跳,一个学期,半年,就画这一张素描?有这样的必要吗?说是有必要,那就是通过这张素描把所有需要表达的都尽量要表达出来,比如大卫的神态性格心理等等。方桐心想,还是不学这个的好,半年画这么一张素描,放在自己身上一定受不了。方桐觉得自己一匹爱流浪的马,不在哪一块草地上吃一辈子草的,特别是现在,还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地块,说起来也是,很多人说一心不能二用,艺多必穷,可方桐就是绕不过这个弯来。他自己认为,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注定要贫穷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自己偏偏兴趣那么广泛呢?那个泰戈尔不既是画家又是文学家吗?这起码说明,世上是有这样的人的,顺着自己的路子走,走出是什么样就什么样,平凡的人生多呢,谁也不在乎谁走的什么路,想那么多干什么?

大卫的头像真有气势,这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真是伟大!

 

 

 

 

 

                                                                                            0一二年十月十四日十一点四十






梅子 (2013-04-05 02:15:45)

想那么多没用,不想绝对不可能,这就是人。

木桐笔触细腻,难得。

阿朵 (2013-04-05 02:54:59)

木桐的描写,又勾起了我的大学生活。。。。。。

林静 (2013-04-05 04:30:28)

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多么美好的年纪啊。

我们大学一年级时对青春的萌动拼命压抑,学校教导"不提倡谈恋爱",辅导员诲人不倦地苦口婆心,挨个辅导。让你自己都觉得负疚,真是青春虚度。我大学一年级看了两本"坏书":「少年维特之烦恼」;「青年心理学」。我心里那个矛盾啊。

予微 (2013-04-05 05:07:38)

大学一年级时,有个师姐毕业了给我们做老师,她很漂亮,于是,每次上她的课,男生都早早到,抢了前面的座位。哈哈。

木桐白云 (2013-04-05 06:38:01)

岁月在回味里更加悠长,呵呵。

木桐白云 (2013-04-05 06:39:09)

每个人都有青春年华,这是大自然的赐予啊!

木桐白云 (2013-04-05 06:41:12)

就是呀,呵呵,你会为那一阶段的压制而有点儿后悔的!

木桐白云 (2013-04-05 06:42:29)

这是人类的有趣现象,是不可遏制的,呵呵!

林静 (2013-04-05 11:41:24)

木桐兄所说川美的学生画掏粪老头是不是罗中立的「父亲」,八十年代我在北京美术馆看过这幅原作,确实震撼。说到美术的尺度大小给人的感知带来的影响,我看过一个很特殊雕塑展,就是普通人物的放大和缩小,要写的太长了,我干脆单写一篇,也可以上点照片。

予微 (2013-04-05 17:51:22)

林静,等你的好文!评论家也是很重要的!也可以很伟大!那副【父亲】确实要用震撼来形容。

木桐白云 (2013-04-05 22:11:40)

呵呵,共鸣呀!

笑微 (2013-04-06 16:28:58)

那幅《父亲》我也看过原作,大概是82~83年在昆明的一个大型画展上,展厅入口中央就放着这幅画,当时还不知道作者的名气,不过的确很震撼,我对别在父亲耳边的圆珠笔印象深刻.....请问木桐这篇时自传体小说吗?

 

 

玮仁 (2013-04-06 18:26:03)

大学时代,青春年华,美好的回忆.....

木桐白云 (2013-04-06 22:35:37)

应该说是有个人影子在的,主要是想表现那样的年代那样的一群年轻人的所遇所思所想。很高兴你看过那样一幅画,的确那对于处于特定年代的人来说是一种思维的突破,激起的波澜很明显。

木桐白云 (2013-04-06 22:36:08)

值得仔细品味的。

春山如笑 (2013-04-07 00:19:23)

但很喜欢你的描写,方桐的天生我才必有用有气魄,能成大器。

木桐白云 (2013-04-07 00:47:38)

能否成大器在这部小说里体现不出来什么,我只是想把九十年代初的那种社会急剧变化转型中的年轻人的心态作一定的展露,也尽可能塑造一个有个性也有点追求的来自底层的人物形象,顺带回忆一下大学校园里的生活,也算是品味生活的一种方式吧。

春山如笑 (2013-04-08 02:15:44)

你虽然没写, 但从前面所有的铺垫中可以看出方桐是个善于观察和动脑筋的孩子,他没有多少退路,他必须成功。

木桐白云 (2013-04-08 03:09:12)

很有道理,看来我把他害苦了,呵呵。

木桐白云 (2013-04-08 03:09:50)

很有道理,看来我把他害苦了,呵呵。

飘尘永魂 (2013-09-15 22:44:45)

86年前只在业余时间大约地听过些外校请来的老师将西方美术史和音乐史。朦胧又遥远。

木桐白云 (2013-09-15 23:08:10)

在某种角度上说人只有在艺术里才能真正获得自由,了解一点艺术史有助于理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