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带条件》:当你的生活就是一堆胡萝卜(ZT)

《附带条件》:当你的生活就是一堆胡萝卜(ZT)



       露丝·格兰特:《附带条件: 解开激励机制的伦理学之谜》,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如 果人类的每一个行为或行动都能用一定的金钱价值衡量,那么你的生命将意味着什么?对这个宏大问题的解答启发了作者露丝·格兰特(Ruth W. Grant)创作出了一本新书《附带条件:解开激励机制的伦理学之迷》(Strings Attached: Untangling the Ethics of Incentives)。

       政府为慈善捐款者提供减税优待,只要他们上教堂做祈祷,流浪汉可得到一顿汤水,立遗嘱人要在条款上加上附带条件——所有这些条件都是激励手段。

 

      本书作者格兰特博士是杜克大学卡纳伦理学研究中心的政治科学和哲学教授及高级研究员。格兰特博士认为这种奖励手段看似人们之间的自愿交易,但是这种方法却表明了交易双方力量对比的不平衡,而且这种方法还可能引起社会的一些伦理问题。

 

     “但是如何能辨这种奖励手段是否合法?例如行贿或敲诈?作者格兰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她又提出三条标准评价这种奖励手段:执行目的的全法性、双方是否为自愿接受奖励、参与双方的品格是否受到影响。

 

    格兰特解释道,现代观念的激励制度具有三种形态,形成于20世纪早期。其中第一种形态属于刚刚起步的科学管理领域,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 Taylor)利用这种制度为完成任务的工人支付奖金,用以增加工作效率,减少懒惰怠工。

 

    激励制度在社会经济制度下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工人的勤奋努力没有得到相应回报,那么他们是否还有动力继续工作呢?最后,行为主义心理学学科的发展也要依赖激励制度,并以一种改变惯常行为的外延行式展现,格兰特教授写道。

 

    接 着本书又以此为背景,评估了四个领域里的激励制度:辩诉交易、教育、招募医学研究测试者、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款需要满足的条件。这些研究题目都有一定 价值,但是为什么作者会选择这几个主题?这些研究课题为什么会具有更宽泛的性质来加以讨论?关于这两项疑问,作者并没有在本书中指明。

 

    对辩诉交易的讨论非常有趣。根据本书介绍,只有不到10%的刑事犯罪案件接受法庭审讯,其中90%95%刑事案件由于被告的有罪答辩而得以解决。互便原则中的辩诉交易成为我们刑事司法系统的中心体系格兰特教授这样说道。

 

    刑事司法体系的功能是依据证据,找出真相,适当量刑,保护公众,格兰特教授说。讨价还价的司法过程不能完成司法使命。不经审判的辩诉交易已经提前预设了结果,真理和真相受到了损害。

 

    换句话说,正义不能得到伸张。格兰特教授说无论被告是否有罪,只要认罪求情就能减轻处罚,或者被告完全清白只因避免冒险承受更大惩罚而选择认罪请求。格兰特教授认为,辩诉交易削弱了司法公证性及其合法性。

 

书中列举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她援引了比较各地区法官工作态度、行为和标准的报告,其中一个镇子的法官会因为被告和律师走进了法庭要求法庭进行裁决而受到处罚。

 

    格兰特教授认为,某些地方的工作基准、文化被支配一切的辩护交易和避免法庭审判所毁坏。懒散怠工已经是普遍现象,辩护律师希望花费更少的时间在客户身上;政府的法官及司法系统现在是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作者写道。

 

    《附带条件》同样广博地分析了使用激励机制教育儿童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作者分析这些问题时同样没有理清何时且如何判定激励机制的道德标准和一般性原则。

 

      作者格兰特还向读者提出了一些其它问题:只要进步,奖励金钱” ——学生们的行为良好或成绩表优异,学校就会直接以金钱奖励。这种鼓励机制比其它方法更有效果吗?如果使用这种鼓励手段,那么我们的教育又会走向何方?

 

    但是格兰特女士并没指出具体的标准来评估和教育相关的伦理道德或激励机制,作者只是提出了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这些工具。例如,金钱激励手段可以在教育中使用,学生们询问的最重要问题就是我能得到什么奖励

 

    以金钱奖励提高学习成绩或其它诱因影响他们的内在品质,作者格兰特坚持认为使用这种方法会减弱人们做事的内在源动力,并且她在书中也援引了支持她观点的一些研究结果。

 

    例如,捐献血液并接受现金奖励的英国女性比自愿并主动捐献血液的女性少一半。这个结果表明,当道德和利益驱动共同存在时,人们就不能心无旁芜且独立地做出 选择,格兰特教授这样说道。所以自我利益激励策略有其负面效果,她写道,道德激励会被挤兑,同时也未能实现自我预期的满意效果。

 

    格兰特教授写道,以奖励手段获得一定效果会对性格发展中的儿童产生不良后果——以纯洁的动机为代价滋生出了利己主义。学生们在只重视外部奖励的环境中学习的结果是,互欺互骗的机率会增加。

 

    《附带条件》思想丰富,虽然偶尔偏颇妄为,作者格兰特教授深入探究市场经济行为和人类活动机制的方方面面。如果人类把自己的生活当作一系列交易,那么我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人类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远没有结束,并不会受限于本书的几个具体实例。

 

 






抱峰 (2013-05-12 21:57:00)

初读此文,理解不深。大意是不是说激励机制不外有两种,即道德的和金钱的,或者说物质和和精神的;养家糊口的劳动者与成长中的学生或志愿者是有区别的。这可以帮助人思考。但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中国过去一味讲无私奉献,现在又似乎金钱第一,都有失偏颇。我的理解未必对,请指教。问安!

呢喃 (2013-05-15 19:25:13)

人类社会的游戏法则好像都有附带条件,平等,合法,合理也是相对而言。

例如,捐献血液并接受现金奖励的英国女性比自愿并主动捐献血液的女性少一半。这个结果表明,当道德和利益驱动共同存在时,人们就不能心无旁芜且独立地做出 选择,所以自我利益激励策略有其负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