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 全民就业与永别水患及防止气候暖化

 

朱洪幸

 

人类有史以来,已经与洪灾搏斗了几千年。要彻底治理其灾害,告别穷山恶水的历史,就必须打造绿色海绵河山。通过打造绿色海绵河山,从而实现国强民富全民就业,绿水青山永别水患,积极防止气候暖化。

要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就要有非凡的勇气,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要有牺牲局部利益的准备。要把需要绿化的山山水水,即所有的“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全部拍卖给农民、城市居民,甚至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让他们在这一块国土上经营各种实体,自主创业,产权私有,允许继承。50年后,每一寸国土都是绿色海绵河山。

这样一幅宏伟的蓝图,如何实现呢?首先要解放思想,要有必要的法律作保障,还要有先进的管理措施等等。

一、国家立法保障

国家应出台打造绿色海绵河山的相关系列法律。同时应修改现有的法律、法规,使其适应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改变某些地方的承包为拍卖;要改变50年产权为永久产权;要改变不许在经营的“四荒地”上建筑房屋居住为可以在此建筑房屋自住等等。为此,必须彻底解放思想,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宁失一指,保其一臂;宁失一臂,保其一命。不要有嫉妒情结,更不要有仇富心理。在大是大非面前,应做到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衡趋其重。只要能克服这一心理障碍,人类的伟大复兴便指日可待。

二、实体的经营模式

实体的经营模式,可以参照现代股份制企业模式进行经营。应是国家给予发证,相关部门监督经营。农林部门、专业银行、专业审计、专业法院等等,都应参与其中。

各级市县区域内的“四荒地”,原则上应让本地农民和市民就近开发治理。他们可以经营各种农场、林场、牧场,加工产品,甚至是乡村农业旅游。总之要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也可以混合经营,以提高经营效益。

“四荒地”的拍卖,应以小流域或适当的范围划定四至,采用最高价得标拍卖法,即密封投标金额,投标者只能投一次,开标后最高价者中标并付款。他们可以自愿组合,按照投资额的比例,明确股份的大小。

国家也可规划出一定数量的“四荒地”,按照最高价得标拍卖法,拍卖给城市居民。

拍卖“四荒地”所得资金,应是国家得一部分,村集体得大部分(拍卖给城市居民的资金,全部为国家所有)。村集体所得部分,应用于“四荒地”的通路,甚至通水、通电等等。还可以给他们提供优质的树种、树苗、农药及必要的设施,为他们的创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同时,国家应支持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参与开发绿化“四荒地”,可以用无息贷款的方式,让他们返回原籍地去创业,待他们取得经济效益后,将这部分资金归还国家。

出于同样的目的,也可以让亿万富翁,率领千军万马去开发沙漠戈壁。让荒漠变成绿洲,让泉水流入湖泊,让天上有飞鸟,让地上有走兽,让清澈的湖水养肥鱼虾,让塞上戈壁变成鱼米之乡,让新城市一座座拔地而起。从此天变蓝,水变清,地变绿,人变富。不久的将来,五洲四海都将是人间天堂。

三、实体的经营业务

农场:

农场的发展方向应是逐步向“订单农业”过度。所谓的“订单农业”,就是提前打通供销渠道,甚至是以销定产,防止大量生产后没有销售渠道,很多农产品很快腐烂变质,造成巨大损失,以致亏本经营。

农场可以与城市中的工厂、学校、超市、居民小区等消费或销售单位签订供销合同,定期向其供应粮食、面粉、蔬菜、瓜果、薯类等农产品,创建其品牌,注册其商标,走出一条品牌农业的道路。

农场供货方应向城市订货方提供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保证其不使用农药、化肥、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确保食品质量。订货方也可适当预付给供货方一定的定金,或者出资帮助其建造必要的销售场所。供货方以诚信求发展,订货方以互信求健康。诚信为本,互利双赢。

林场:

林场应走出一条“圈山绿化”的道路。(文章后附录略)

牧场:

牧场是实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然应强调宜牧则牧。即使一个牧场,也并非“马牛羊鸡犬豕”一应俱全,也应该突出其重点所在。除非适宜放牧地区,一般还是以圈养为好。这里郑重推荐一种牧草,它就是有“牧草之王”之称的苜蓿。

苜蓿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中,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良的牧草。因为是多年生,所以一次种植,可以每年收割多次。苜蓿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几乎所有畜禽均喜食。它既可喂猪,也可圈养牛羊。它还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若用其饲养畜禽,可节约50%以上的饲料粮。这对于那些需要粮食进口的国家而言,具有极其现实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四、森林对气候的影响

据气象资料称,2024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正在逐年加速暖化。为解决气候变暖这一世界性的难题,联合国于2018年在韩国仁川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峰会(COP)。会议宣布,全球气候变暖将在12年之后失控。这就意味着科学家们面对气候暖化已束手无策,人类只能等待着惩罚,等待着死亡。还有一种说法,几千年后,地球将不适宜人类居住,这主要是因为气候原因。如果现在未雨绸缪,将可以避免这种灾难的发生,至少可以大大推迟这种灾难的到来。

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不断上升,从而引起了温室效应。而植树造林,绿化植被,确实是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决定性手段之一。

一棵10年树龄的树,每年可吸收约22公斤二氧化碳。一英亩的树林,每年可以吸收约2.5吨二氧化碳。据专家推算,应对气候变暖,将需要有321亿英亩的森林。也就是全球每人4英亩的森林,才可抑制气候变暖。其科学根据是:树木可以直接吸收阳光,降低地面温度,释放大量的氧气,以及可以改善土壤品质,提高淡水的安全质量等等。同时,天量的木材将会大大减少社会对钢材和混凝土的需求,以及减少风灾带来的灾害。总之,大气温度的降低,将会为生活、生产、学习等提供舒适的环境,这也会大大节约电力等能源资源。宁可放慢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求得经济运行的高质量发展!

一幅如此宏伟的蓝图,能不能实现呢?我认为它完全符合自然规律及科学原理,若将其放到实践中去检验,一定能够成功,并取得巨大的成果。但是,它是否符合决策者的思想观念及主观意志呢?不得而知!事实上,只要将其付诸实施,它定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彻底解放思想,冲破体制束缚的牢笼,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为全体国民着想,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如果能迈出这一步,那将是天下之福、人类之福!

附:《圈山绿化万年青》

本文摘自《梦游五洲访天国•第21章•圈山运动》。《梦游五洲访天国》一诗,共26章,1450多行。该诗是作者通过梦游访问天国,借鉴天国的经验,“借古喻今”,探索其实现世界和平的途径。同时,也将作者的道德观念、人文思想和经济理论写入其中,描绘出了一幅未来世界宏伟壮丽的美好画卷,是一个可操作和实践的理想世界。

圈山运动已施行九百年
星球长邀朱生携手游览
绿化国土是天国的国策
家家户户有一座桃花源

所有的五荒地拍卖国民
谁治理谁受益万代世传
人人修葺美丽的大自然
个个追求绿色的新理念
绿化几座山
耕种几亩地
挥洒几首诗
桃花源里散散步
圈山已成为全民癖性
劳动的号子远近声声
堆砌石墙石层层
坚不可摧若长城
版筑土墙逶迤舞
千里长龙飞浮云
斩垄围圈山脚坡
铜墙铁壁峣千仞
篱笆栅栏遍地围
香花芳草飘阵阵
天然壕沟禁人畜
天悬地隔壁森森
人工壕沟曲通幽
绕就果园金银盾
河渠围圈若金汤
水流滚滚鱼鳞鳞
有刺树丛围绿篱
花椒酸枣挂彩屏
封山育林林木三千丈

层层防护无火绝病虫
漫山遍野天然大水库
暴雨无奈古木绿葱葱
细水长流山溪吐玉泉
无旱无涝桃园香更浓
桃花源里一座绿色工厂
生产优质苗木花卉盆景
适地适树赠遍千家万户
宜山宜川分栽千山万岭
山顶高寒松柏成荫
山腰土肥老树菁菁
山底水浇桃园胜景
桃树接天望不尽
桃园座座数不清
蟠桃佛桃五仙桃
碧桃油桃猕猴桃
花桃青桃红樱桃
黄桃蜜桃水蜜桃
红色的桃花红似晚霞
白色的桃花白同兔绒
尽是桃花满园春情
人人结义桃园风景
满山绿葱葱
满沟红彤彤
满坡挂赤果
香飘广寒宫
放眼长山远望去

天国无处不仙境

 

作者简介:朱洪幸,男,学者、诗人、思想家。出生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山西省霍州市许村。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控烟协会会员、海外文轩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了《地球村》、《朱洪幸三十六计》等八部著作,创立了地球村主义学说,在国际社会有一定的影响。2019年3月,于美国纽约成立“地球村和平组织”,任职主席。现工作、生活于纽约。